此人一生只打了一仗,却被后世评为名将,只是因为对手太强大

作者: 历史映像机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2-09 12:05:34 浏览:280230 次

此人一生只打了一仗,却被后世评为名将,只是因为对手太强大

如君长安:
[偷笑]赵括他爹觉得他不行,他妈觉得他不行,他的对手觉得他不行。千百年后的网友:赵括行啊

【回复】那个时候谁打白起都白搭,
【回复】回复 @456515693 :秦国伤亡的人数要计算上廉颇死守时期的人数,而且还得顶住包围赵军时的压力,死伤真的不算多的。整场战斗伤亡最大的就是这段时间了,赵括傻,但是赵军不傻,都知道被包围后就没有任何活路了,所以那会是赵军战斗意志最强烈的,秦军在这段时间付出的伤亡是赵军的好几倍。60万把45万人全围起来付出的伤亡可以想象的,整场战争赵括的指令就是追击和突围,没有任何战术可言,带着45万人钻进秦军的口袋里面,还不够蠢?庞涓死后敢这么追击的只有他赵括了。谁人追击不派斥候先侦查敌情的?秦军60万人都是老鼠藏的让斥候都发现不了?
【回复】回复 @456515693 :重创秦军?兵力对比不过1:1让人家打了一个歼灭战。歼灭战围的那一方消耗大是肯定的。咋就成了他重创秦军?一比一被歼灭真的就是蠢到极致了
Max-tui:
老赵啊,打仗就打仗,你说你结啥婚呢?[doge] 结婚就结婚,你生啥孩子啊?[doge] 生孩子就生孩子,生个女儿也好啊[doge]

【回复】其实不怪赵括。战国白起时代有几个能打败白起的?何况那次秦国还是中途偷偷换的白起上场。 赵括出道就遇战国第一杀神白起,战国第一强军——秦军。被围后还能带着赵军在无粮的情况下坚持一个多月,说明他至少能稳住几十万大军的军心。 最后赵括突围战死后赵军才崩溃。就这样也打的秦国死伤惨重,以惨胜告终。导致秦国后来在是否进攻赵都邯郸的决策中内部也是摇摆不定。 赵括也是厉害的了
【回复】回复 @真理之帝 :如果是廉颇,肯定还是主守。最终粮草不济之下: ①撤退:丢上党全军而回。 ②败退:最后没粮了打一架或者撤退被白起追杀,廉颇指挥有度回来至少一半。 ③溃退:前因如②,但不幸失败撤退变溃败,回来几万到10万左右(毕竟是山地地区,撤退路不好走)。 最终无论回来多少,秦国几乎没受损失的部队肯定会顺势攻击赵国太行山西部地区是真的,只是能保住一些部队不至于没人了。 但是,无论秦国散播秦军怕赵括的谣言是真是假,赵国朝廷不想等了是真的。他们想结束战斗,想赢。这种情况下赵括必须上,而且必须攻击不能守。 赵括的能力我前面说了,他最多算一个优秀的年轻俊杰,未来的名将。在当时的情况下打让他去指挥秦赵国战,对阵人屠白起指挥的天下第一强军,还是劣势下的进攻战,他必败。 可以说他的失败有敌人太强的原因,也有自身能力不够的原因(不然有廉颇的能力也不会输的那么惨),但也有赵国朝堂的正直因素。
【回复】赵国从赵王脑袋一热就接受上党开始就注定失败了,赵括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环,有没有他改变不了结局。他的愚蠢是导致雪上加霜,但不至于转胜为败。
16441657384_bili:
只是做主将领过一次兵,不是只打了一次仗。副将小兵时期就没记录了

【回复】应该不止做过一次主将,毕竟有些记载里田单抱怨过赵奢每次打仗带的兵都太多了,然后被赵奢怼回去了,要是只做过一次主将应该不会被田单抱怨。
【回复】回复 @野猪大炮 :主将一直是廉颇,赵奢带的兵也是廉颇分的。他不是单独行动
【回复】回复 @野猪大炮 :一个国家有多少兵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敌人。赵国不是败在军事而是败在外交。如果当初不参与五国伐齐,有齐国提供粮食对抗秦国,哪里会缺粮。
真是头大呀:
打的后勤,换赵括属实是耗不起了,大秦那个时候已经是战争机器级别了,廉颇手段是能收住啊,但时后勤比不过啊

【回复】不是耗不起,百里石廉颇存了足够40万人吃两个月的食物和水。白起在攻占百里石后秦军的补给就得到了大幅度缓解,直接提升了包围圈秦军的战斗力,才打出了薄皮饺子全歼赵国生力军的史诗级战绩。
【回复】战争一直以来,都是比的后勤,政治环境。。许多经典名将,战败不是后勤供给不足,就是朝廷政治环境出问题了。魏武卒五万战秦四十万。那都是打的军备与给养。我看到一篇记录,魏武卒伙食均高于魏普通兵卒1-3倍,还有军饷,人头赏金。而秦当时根本就没有军饷,吃的还不到魏普通兵卒一半。
【回复】回复 @拉格-朗日 :三年。。真正上当之争到长平之战。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出动五十万前线直属作战,运输等最少在二十万到一百万。还得守匈奴。没有生产力了,拿啥打。[tv_笑哭]
IzumiSakaiZard:
蛮好笑的,赵括谁都说不行,到现在赵括成了一代名将,隋炀帝骄奢残暴,到了现在成了一代雄主。[笑哭]

【回复】回复 @91696330715_bili :没有,纯纯网友找存在感瞎扯的
【回复】有没有可能是后面差的更多了?都是衬托出来的?[吃瓜]
【回复】所以美国的政治正确离我们不远
v2rgy:
我从一本书上面看到过纸上谈兵的由来就是赵括打白起,中华上下5000年,里面央视教科书里面也说过,赵括只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他好像,40万大军不会指挥被白起,用兵引入包围圈里面导致,40万大军被困住了,冲不出去,也没有粮草,那时候士兵叫他快撤叫他走,他不走,认为他能打败白起,就这种看不清形势的人,咋还有人捧赵括纸上谈兵?就是说的赵括,骄狂之人必败无疑,他能上台,纯粹是秦国用了离间计,把廉颇换走了,再加上他爹是赵奢,不然他能当个屁的将军

【回复】其实也不是赵王傻,他也知道廉颇老将懂得多。但是正是廉颇懂得多,稳,知道那时野战打不过秦军,所以就固守打消耗战。那时就赵国的基础,根本耗不下去了,而廉颇和其他将领也不肯速战。这时有个名将之后,别的不说,起码纸上比别人强,说可以速战,那与其毫无希望的被秦军耗死,还不如让赵括出去搏一搏呢,你说是不?
【回复】回复 @--Chinese-- :同意,王有王的考虑。事情都结束了发现效果不理想,说:“你当初要是那么做不就赢了吗!” 太没意义了。
【回复】回复 @--Chinese-- :然后就被全歼了,如果廉颇带兵和白起决战怎么也不至于被全歼吧
毕哩bili:
其实他儿子赵括挺冤的,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还经常被其他将军称赞,可谓当时最强新手,如果再在军队里好好培养大概率可以成为一代名将,奈何出了新手村第一场实战就要面对终极BOSS[笑哭]

【回复】而且这个终极boss还是优势兵力补给充分,自己吃的都不够,是正常人都打不过。
【回复】还冤啥,虽然因为自己的愚蠢丢了命,送了几十万人,但也名留千古啦。[妙啊][笑哭]两千年的王朝史,像赵括这样能留名的将军有几个?有的打了胜仗都留不下名字,而这打了大败仗还能留大名,还能被后人讨论的,赵括也算值了。[吃瓜]
【回复】回复 @wangnanami :[doge]长平之战,哪怕换韩信,项羽来都没用,最多败得没那么惨。毕竟没粮,谁来也没用,除非能解决粮食问题。
扶墙问剑:
网庙十哲之“打得白起损失很大”的赵括——的父亲

【回复】回复 @背包客浩浩 :因为长平秦国的损失主要是廉颇三年防守造成的,赵括只是带人去送
【回复】回复 @背包客浩浩 :著名三年过家家
【回复】回复 @背包客浩浩 :死伤过半,听听就得了。战场上你只要不是被全歼,伤的都要比死的多好几倍,充其量秦军阵亡了个几万。在某些人口中,秦军就阵亡了三十万,扯呢
不怕不胖:
赵括也不是那么无能,廉颇也不是那么牛逼。廉颇打不过,只能硬守,守了三年整个赵国扛不住了。只能让赵括主动出击,结果gg。其实无论换谁都没把握赢白起。只是这把all in直接让赵国断了根。

【回复】[偷笑]赵括他爹觉得他不行,他妈觉得他不行,他的对手觉得他不行。千百年后的网友:赵括行啊
【回复】任谁看了都脑於血的操作硬是能无视事实圆回来,真就网庙十哲呗?
【回复】回复 @不怕不胖 :秦国为了让赵括上场直接用了反间计说廉颇不决战是拥兵自重。还是秦不畏廉颇,唯惧马扶子。这是秦国人疯了?
医科小学徒: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拍马赶不上儿子的名气[doge]

【回复】回复 @秋水浮萍任偷税 :确实,[吃瓜]网庙十哲
【回复】对,我们学会纸上谈兵,没出现他的名字,已经浮现他的遗容了[脱单doge]
【回复】赵奢是秦赵,赵高是赵赵。天日本昭昭,奈何赵坑赵!
呜呜喵污:
比廉颇先封君,羡慕死了老人家了[吃瓜]

【回复】本次封君的获奖感言是:我的远房赵王亲戚[doge]
【回复】回复 @继续续上 :也是秦王亲戚 孙子是秦武安侯
ZF丶小飞:
凡是得到的赏赐必定按照部下的功劳进行分配,所以深得军心。 所以赵国亡国是必然的

【回复】当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成为感动赵国的事时,其他人对待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便都差之千里[OK]
【回复】回复 @已然渡过往昔 : 商鞅变法,有功行善,有罪并罚,整个秦国遵从这样的法制,战乱时期,各国百姓流亡,城池攻伐,政权更替,被秦国统治过的百姓感受这样的法制。如果说,赵奢就这点得军心,赵国能有几个这样的赵奢?能一直有这样的赵奢吗?而秦国却是法制,只有秦国法制不改,就一直延续下去,秦国要是灭亡了,回到完本的国家,那么还能有这样的法制吗,百姓会想秦国败亡吗? UP主这句话,就是资本压榨劳动力的经典台词,你出10斤力,给你10斤的酬劳你要感恩,你根本就不值得拿10斤的酬劳。 因果关系很明了,根本不要加主语
【回复】回复 @ZF丶小飞 :公孙鞅之治秦也……故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法不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
老屍:
于謙好像也只打過一戰,而且還是不能輸的戰爭

【回复】回复 @小猫空我 :这里的参加很显然指的是独领一军的将领
亡命天涯:
谢安,明确来说是真的只打过一仗:淝水之战。 一战跻身t1级别名将。

【回复】你想说的是谢玄吧,谢安虽然是总指挥,推荐了谢玄,但淝水之战是谢玄实打实打赢的,也从来没人把谢安推为名将
云戍儿:
其实据说还打过麦丘之战,还体现了他儿子赵括的智谋,不过我不太相信。

【回复】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史记赵世家》 麦丘之战压根没赵括,麦丘之战史记就这一句话,
【回复】这个是历史发明家编的,根本就没这事,就是把马谡的攻心为上换个套路安到赵括身上。从这个事,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真的存心要洗赵括,还要发明历史
【回复】回复 @恒河水煮面 :刚出新手村的猛人可多了。
听说名字要长才显得帅:
十九年,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网上有文章写到此战中的赵括表现出众,齐军城池久攻不下,赵括采取攻心之计完胜对手。可惜一直没搜到史料原文。

【回复】凡是没有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支持的说法,一律当历史小白脑部意淫。[OK]
【回复】因为是编的,历史发明家拿马谡的攻心为上为原型,安在了赵括身上

白起 中国 秦始皇 历史 纸上谈兵 秦国 李牧 长平之战 赵括 每个频道都有故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