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话朗诵白居易《琵琶行》,太好听了!(高考必背)【中古汉语】

作者: 汉唐遗客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6-22 19:34:47 浏览:386868 次

唐朝官话朗诵白居易《琵琶行》,太好听了!(高考必背)【中古汉语】

Ember77:
听哭。上大学前总觉得很多诗不押韵,老师也不多科普,大学后才知道是自己没文化[跪了]

【回复】古汉语现在太冷门,其实很多老师也不懂,希望以后会越来越普及
【回复】回复 @汉唐遗客 :普及不了的,现在没人会原汁原味的古汉语,尤其是声调。你让一个外国人,一句没听过纯靠音标学现代汉语,那种抑扬顿挫的感觉肯定学不来的[笑哭]
【回复】回复 @汉唐遗客 :其实读起来还没普通话好听,你是不是用机器读的?
雅哈马踏了艮:
听你这么读,给我的感觉就是发音也在进化,这古音无论从发音还是省力都不是最优解

【回复】回复 @汉唐遗客 :所以现在多音词越来越多了,汉语已经在黏着语化了,挺有意思,英语从一堆屈折语里分离出来开始分析语化,分析语的主体汉语开始有黏着语的趋势,黏着语的日语则又开始屈折语化的趋势
【回复】但是现代汉语同音字太多了
【回复】回复 @土拨鼠暴打藏狐 :我觉得不仅仅是同音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现代人大多数人没有古文素养,汉语词汇基础太差了,所以创造新词的时候,只能在常用词的词上前后黏着
甘廿时:
[笑哭] 听着感觉不是很流畅。也罢,古汉语传到现在已经几近失传。难以品味当时说话的口吻所带来的情感。

【回复】真正的古汉语肯定不是这个味,尤其是声调。你可以通过拟音知道一个字是阴平还是阳平,但是你不知道那个时代的阴平到底是什么感觉,如果有字与字之间连读变调那更难复原了
【回复】回复 @LKRebellion :[吃瓜]的确,那会的人有自有的发声腔调。
【回复】这个听起,很明显是粤语的声音。像古代的汉语,不可能是这种声音。因为在古代,中原才是真正的汉语发源地。根本就不像中原的声音。
费宝礼:
UP对拟音有没有兴趣?这首诗用中唐的音系来读会更押韵。声调的话,日本悉曇文献中记录的“汉音八声”可以参考,虽然那个可能是长安音。

【回复】回复 @銀海玉桃 :我们有很多文献输出到日本后就因为其他各种原因没有了,所以有些东西还要去看日本的古文献
【回复】回复 @我永远的鸟笼mine :还有些原因是侵华战争中好多国宝级传世级的古籍被日军烧了……
【回复】回复 @我永远的鸟笼mine :吃过好多次被日本莫名其妙各种理由遗失或者损毁或者霸占不还的亏,我们国家已经在文物展览方面把日本拉黑了,并且涉及国宝的都禁止向外国运输展览。
随便拯救个世界:
怪不得那么多戏曲里面的念词听起来跟普通话不一样。。。

【回复】现在能听到的剧种也都是经过时代更迭的了,跟普通话和现代方言已经是十分接近了。有许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的剧种,它们使用的语言应该是真正的古汉语。
【回复】可以听听越剧,吴语还是接近早期古汉语的
爱司基模人:
以前觉得忻州话难受,发个音半路憋回去,原来传承自古汉语

【回复】这个是入声,晋语是唯一保留古汉语入声的北方话。不过最近被普通话影响严重,很多入声字都消失了。
【回复】回复 @汉唐遗客 :我觉得晋语中吕梁话最接近古汉语,吕梁话入声再晋语中最多,我内蒙的也说晋语。
【回复】回复 @汉唐遗客 :大同人开始回忆自己方言哪里是入声 不过现在真的很多小孩子不会方言,包括我们这一代,都只会方言的调,很多词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了
醒竹SAMA:
我虽然不懂发古汉语….但是总有种up像我们初中的时候齐声朗读古文的感觉 毫无感情的读课文的机器….

【回复】能读出来就不错了,还啥感情不感情的[笑哭]
不畏黑暗:
以前总感觉这首诗里有很多不押韵的地方,听古语读出来才知道原来是押韵的

【回复】呃,可能是我耳朵有问题,我感觉变成唐朝汉语后,更不押韵了[无语]
【回复】回复 @中国再次伟大 :唉,不学无术[辣眼睛]
【回复】回复 @V_W_ :这ID加上言语给我看乐了
钟尚岸:
后半部分,把我听哭了,脑子里有画面了,好像古人未离多远

-神里綾華:
还可以,听着还行,可惜啊,这种古汉语不像戏曲,戏曲至少还有人传承,喜欢古风的人还是很多的,可这古汉语几乎没人继,没人承,没人守,没人传,最终也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回复】你直接说“继承”不就行了吗,分这么多干啥[笑哭]
【回复】那我们古汉语可有的说了,一个朝代一个音。再者,声音这种东西以前本来就无法保存,语言纯靠口口相传,既然口口相传到了如今,这怎么就“没人继,没人承,没人守,没人传”?我们的语言文字跟文明一直是伴生演化的。就感觉你这反思得有点离谱,就好像在说人类不知道恐龙的叫声是什么样,这是人类的错[辣眼睛]
【回复】啥叫传承啊?[笑哭]我们的汉语就是源自古汉语啊,只不过是有发展,有变化。
天热爱喝热水:
别说什么粤语闽南语是汉唐官话,你带50000人去纽约生活下去,100年后你们子孙说英语还是说汉语,很简单一个问题,大环境影响,所以我不信这套说法

【回复】量变会引起质变。200年前,英语也是有大舌音的。
【回复】你这个例子举得好像有点不恰当,其实当年赴美的华人后代,挺多还是会说粤语的。
【回复】粤语有野鸡的地方,也有存古的地方,要理性的思考和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汉语。
DLESLDWX:
先秦·孟子批评楚国人许行:《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翻译:说话像鸟叫的南方人,也配谈华夏正统?) 汉·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兽居鸟语之类” (翻译:此地人居住与野兽无异,口音如同鸟叫。) 北齐·《魏书》形容越佬族(广府人)---“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 (翻译:广东人说话像鸟叫,跟北方人不一样,不管是猴子、蛇还是鱼鳖啥都吃,跟我们北方人的风俗习惯完全不同。) 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书》:“楚越间声音特异,鴃舌啅噪(zhuó zào),今听之怡然不懂得微笑怪,已与为类矣” (翻译:长江以南的方言异于我们北方,就像鸟叫非常吵,今天这些地方的汉人也被他们同化了,居然不觉得奇怪。) 唐·崔沆(842年)被贬至广东惠州留:“时循人稀可与言者” (翻译:广东很少有人懂我们北方的官话。) 唐·刘禹锡《蛮子歌》 :“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 唐·张籍《送郑尚书出镇南海》 :“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翻译:蛮夷的声音响彻夜市,长堤上是海风阵阵。)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余又尝令译者以礼部韵按交趾语,字字有异”

【回复】客家人潮汕人南迁福建广东多在宋朝及之后,通婚后也是保留自己的习俗和声调,不是看过族谱和地方县志真就听你复制黏贴一派胡言了,辛苦你复制那么多,也就最后一条有参考价值[笑哭]确实原来的南蛮的话很难听,我也觉得难听,现在你可以从越南话里参考听个响[微笑][微笑]粤语也融合了一部分古代交趾话,你说的越佬族广府人=广东人,可以去查下广东这个名字正式用的年代。你说的北方人是你现在的北方,不代表古代,古代称中原或其他。且广东省内分很多语系,从福建迁入广东的有客家语系闽南语系,且福建也保留了客家语系和闽南语系,潮汕我不清楚,但我们这儿惠州客家大部分人还是行汉族婚俗和丧俗,我自己族谱记载有原迁入地河南省汝南县,有些词人说听得懂说得出,还真是存在,大部分方言都是古汉语演化而来,复制粘贴并不显得你很有才。
【回复】在元朝 金朝故土的居民叫汉儿,宋朝故土的居民叫蛮子。[偷笑][偷笑][偷笑]
【回复】传谣好玩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926502 自己看
阿长反而的:
突然感觉,既然咱们现在的读法和过去已经天上地下了,咱们现在追求的古诗的押韵,是不是也没什么意义了。毕竟甚至押的都不是同一个韵,古时念出来押韵的字现在也不能了,体会到的美也是...今人不得见古时月

【回复】读音虽有不同,但古人的意思我们却可以完全领会,千年万年不变,这就是汉字的伟大之处。今月曾经照古人呐!
【回复】虽然读音不一样,但很多词语的韵尾都是有变化规律整体变的。也就是现今读很多古诗仍然押韵。
仙之极嚣张:
不然为啥现在穿越都穿清朝了,以前穿过去活不下来啊[滑稽]

【回复】当年看《寻秦记》时,项少龙穿越后看不懂篆书就觉得好笑。文字变化是最小的,词汇、语音变化才是最大的。说明作者没有任何古汉语的知识积累。
【回复】不同地域古代人相互之间也听不懂的,你只要会写字,不愁活不下去。
【回复】回复 @ティファニー- :但是他能听懂当时人说的话啊。按理来说,哪怕他看得懂文字,也不应该能听懂他们说话。
白骨森林:
感觉吴语粤语闽南话客家话的发音都有。

【回复】回复 @白骨森林 :有意见啊,白居易太原人啊
【回复】回复 @小章my :是啊,咋滴了,你有意见?
察涂神:
我可算知道为什么现在“行”字是多音字了。[doge][doge]

搞笑呢铁汁:
我是惠州人,答主了解一下惠州话,真的挺像的

知识分享官 古风 古汉语 方言 语文 琵琶行 国学 打卡挑战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