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猴子猩猩一身毛,人却光溜溜的【思维实验室】第二十一期 直立行走

作者: 思维实验室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19-10-07 17:00:44 浏览:1703347 次

为何猴子猩猩一身毛,人却光溜溜的【思维实验室】第二十一期 直立行走

saber256:
所以进化都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选择。当东非的树林越来越少时,那些更为强大的猿猴,占领了树林,而那些不够强大的只能放弃树林,下到草原生活。 而可笑的是,最后是那些先在草原的生活的猿猴的基因繁衍了下来!自然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B站漂亮妹子挺多的:
人类没了体毛,冬天冷了,就打起了野兽家禽的主意,于是便有了貂皮大衣和羽绒服

思维实验室:
说明一下,有一个地方表述有问题,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但是DNA上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占比很小,所以在非编码区突变的基因对生物性状没有影响。即使在编码区,大部分基因的突变虽然造成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但大部分这种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大,无害也无利,属于中性突变,只有改变生物性状的变异一般会破坏细胞的正常运作,对身体有害,极少数对适应环境有益,演化出现,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改变生物性状的变异绝大多数有害于生命体。在此更正。

时间浪费计划:
进化论有很多问题=进化论被推翻了[吃瓜] 辣你是真的牛批。

残垣道长:
希腊超级马拉松全长246公里,最好成绩22小时,平均一般是23-25小时,而马一般一天只能跑六七十公里(八百里加急是要频繁换马,古代驿站一般几公里就有一个,就这还经常把马累死),美国有个挑战极限长跑比赛,全长4300多公里,最好成绩41天跑完,可以说人类是陆地上续航能力最强的生物,如果你觉得上述数据仅代表最顶级的人类不能作为指标的话,就在前几年非洲有两只豹子作死去偷肯尼亚人的羊,结果被一队村民直接追的累趴了,而中国,最好的例子,长征时的红军在物资紧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带着武器装备物资辎重在群山峻岭中每日行进七十公里,飞夺泸定桥时更是一昼夜急行军一百二十公里,并仍有余力发动猛烈的攻势,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人类,就算抛去脑子,人类也是食物链的上层,也就那么狮子老虎熊这几个食物链顶端的物种能在野外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

晨曦之星007:
近两年b站每个进化相关视频都要冒出一帮神创论的zz拿地摊文瞎造谣 什么生物学家否定进化论,特么拿个论文链接出来啊!能嘛?

思维实验室:
av49769417 十一期哈😄,有没有想复习的( ̄▽ ̄)

账号已注销:
感谢这期视频又让我屏蔽了不少神创论患者。[支持]

゛Prussia:
如果我打下面这几个字,有人懂的,请顶上去。 北冥有狐名为霜华 好久没见过如此反智的人了,真是稀奇物种!!!

月饼君的替身草人:
本人对这次视频里的许多反智弹幕和评论感到非常无语,稍微做个科普 早期的演化理论主要是两个生物学家的贡献: 1. 拉马克:拉马克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变化,所以他提出了【用进废退】第一定律和【获得性状遗传】第二定律,而且他不承认生物的灭绝,但他是最早研究生物演化的人,虽然大部分理论被推翻修正,但贡献很大。 2. 达尔文:这个大家都知道,达尔文在亲自考察了加拉帕格斯群岛的生态之后,提出了他的观点,包括【变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也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今天看来,达尔文理论的基本立足点是正确的,但当时他的自然选择学说受到了一些质疑,之后一些生物学家对达尔文的理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才形成今天公认的演化理论。这不等于达尔文理论被推翻了,好吗? 后续的修订包括: 魏兹曼的新达尔文主义:他发现生物只有生殖细胞的变异可以遗传,体细胞变异不可遗传,否定了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第二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这个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学过; 群体遗传理论和种群的概念; 微观层面的分子遗传学; 有兴趣的人自行搜索,杠精就别回复了

咲太大师傅:
进化为人类(✘) 程序猿秃了(✔)[doge]

香菇白菜包:
1.科学是可证伪的。 2.神学在神学信徒是“永远正确的” 所以科学会一直进步,而神学即使给他们几万年也不会有进步。。。。

m之林:
进化这一词给人一种生物都是从小变大,从弱变强错觉,其实这是翻译的错误,正确翻译其实应该是演化 ——生物随环境变化而随机进行的基因突变。

咕兰桑:
怎么弹幕里总有些人说:经不起推敲,这期有点扯之类的话?请你们把哪里经不起推敲在评论里说出来好吧,或者自己做个视频出来怼up,别在弹幕里秀优越,知不知道这样只会显得你蠢,而且没有教养(冒昧的的问一句这种人有妈吗?)

黛玉上梁山七擒孙悟空:
想让那些吹捧造物主和外星人改造这些阴谋论的无脑民科UP看看这视频[笑哭]

zeta函数:
希望up注意一点,进化的主体是基因,筛选的对象也是基因。有些形状未必在适应上有什么优势,但也可能被保留,因为基因和形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但是多对多的同时还会相互干扰相互纠缠。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基因能显著增强鸟的视力,同时还会让鸟的脖子变白,或者它和另一个会使脖子变白的基因互相绑定,那么即便白脖子会轻微增加暴露的风险,这个性状也不会淘汰。关于人类面部毛发的成因十分复杂,因为编译头发的基因和无数的负责免疫,分泌,等等其他重要的基因纠缠在一起,不能简单的用达尔文的理论解释。还有一点就是选择压力不一定会导致进化,否则狮子应该直接进化出猎枪,羚羊应该直接进化出引擎。进化的本质是利用现有的和变异出来的基因找到当前环境下最优的基因组合。所以进化的方向是向着最适应生态位的方向,而不是更高级和更复杂。必要时,物种可以想更简单的构造进化。

账号已注销:
我猜,这回是洗发水广告还是面膜广告?

梅岛:
UP主可能是因为篇幅原因所以压缩太多,这中间进化的时间,尺度实在漫长的无法想象 1,灵长类的脑部发育是依靠被子植物大爆发带来的树冠层果实增多,从而提供大量营养,可以有富余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 更重要的是社交的增多让猿类获取镜像神经元,这一点尤为重要,让猿类知道模仿同类行为,从而扩散技术,不论是捕食昆虫,采集果实,或者鉴别岩石种类 2,多巴胺,多巴胺是在摄取食物认识新事物后逐步累积增加,这个过程很漫长,最终让猿类学会控制情绪(情绪本身是数千万年应对自然应激的身体优先反射),不然面对捕食者永远都是猎物,不存在捡了工具马上反杀的情况,那是艺术加工 3.直立行走,稀树平原演化这个是一种说法,但是现在有些研究指出早在丛林中的古猿也已经开始适应直立行走,而不是树少了必须下来,,,而且这么算其实被捕猎殆尽更可能,应该是先有直立个体,后移动到稀树草原可以适应环境生存更合理 毛发的退化也是和直立息息相关,像阿法南猿的复原,就只有手脚(抓握),小臂(操作工具,这里的工具仅指异形石块,非旧石器),小腿(长途奔袭)和大臂内侧(适应直立行走,肩胛骨拉伸,打开胸腔,两臂会和体侧长期摩擦)的毛发退化掉,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与祖先的每一种行为都息息相关, 4.至于捕捉猎物这个,,,要明确的是直立人属于拾荒,捡垃圾的,食肉目打不过,食草动物又追不上,,,谷物,果实,昆虫一直都是我们的主食,你们养猫的话可以观察下食肉目的牙齿特化,,,我们是拍马都赶不上 但是智人确实是实打实的捕猎者,长矛,投矛器延伸了手臂(弓箭磅数很小,只能猎杀小型动物,而且精度很有问题,参考弹弓),更重要的是智人绝对不会单枪匹马去狩猎,智人狩猎的基本都是中型食草生物,体型适中,奔跑速度一般,不能长途奔袭必须休息,反击能力弱,而大型肉食动物的灭绝和智人争夺顶级食肉目生态位有着必然联系

进化论 人类 生物 科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