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役·01】战役背景 | 观影前必看! 详解中途岛作战规划,真实的山本五十六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新雨_Paul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2-07-17 17:44:14 浏览:1136234 次

【中途岛战役·01】战役背景 | 观影前必看! 详解中途岛作战规划,真实的山本五十六是什么样子的?

天才算数家琪露诺:
日本犯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决战型海军没办法避免的问题,产能低下(相对)导致所有的船都是慢慢攒出来的,如果一波流推不死就会被同体量的耗死,比如带嘤的下饺子速度就是本子的好几倍(带嘤600万吨一年,本子才100万吨),更别说美国了。日本海军运力严重不足,导致远离本土的地区根本没办法补给,而作为大洋封锁型海军的英国和美国的投送能力完全暴打日本,走到哪都有补给,导致英美的战术选择范围比起日本大的多。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辅助舰艇,本子虽然看起来有不少“决战兵器”,但是驱逐舰和巡洋舰产量一塌糊涂,连带嘤那个辅助舰产量都被u艇打的够呛,更别说连英国人零头都没有的本子了,补给舰队被还在用用动能铁棍的美国潜艇狂刷人头,更加加剧了本子的补给问题。

【回复】你提到的这个非常重要,也是我一直想找个作品为素材做的。看英国的海军,你会觉得这是个体系,一环扣一环,解决问题是用一个体系来应对的。看日本海军,会觉得是几个蛮横的人,看上去比较唬人,动不动和你拼了,实际上漏洞问题非常多。
【回复】这个问题其实换个说法就是究竟什么才是海权? 日本人一直以来极力吹捧马汉的海权论,但是对于海权的具体定义,日本狭隘的认为是以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但实际上真正海权远不止军事力量,造船工业的水平和规模,从事海洋贸易的民船数量和人口数量,海洋经济的体量,这些因素在太平洋战争这种总体战中远比军事力量重要。 换正面例子说,英国在联军敦刻尔克被围的时候海军可出动力量并不多,但是因为英国海洋经济发达,可以在民众中普遍动员船只,这样才把四十多万士兵运回三岛;美国在战争机器全力开动以后,除了大量下水的舰队船只以外,还有半个月下水一艘的自由轮。这就是海洋经济的发达对战争的反哺作用。 反观日本,本土的造船工业大部分服务于军事,规模还不足。结果太平洋战争一开打,运输船吨位打的是一年比一年少(这还是算上每年新造的吨位)。这争个锤子的海权。
【回复】在其他视频底下经常能看见有人说日本只要怎么怎么样,不犯什么失误就能赢什么的,但其实本质上联合舰队这种缺乏造血能力的海军除非开锁血挂,否则在一次次战役的损失中一定会越打越被动,正确选择空间越来越小,直到犯错为止
Ashe9607:
up真的用心了,以前看关于中途岛战役解说的视频要么无脑甩锅南云,要么就说国力,从来没从指挥官的角度去剖析

【回复】是的,说实话我觉得南云在这场战役里的确是是庸庸碌碌,但其实是这个作战计划逼他在犯致命错误。下期我会详解具体作战过程里的问题,会更明显。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应该说兵力的不足,情报的不对称,计划的混乱,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战役。南云只是表现出他该有的能力,而很多人扯到南云的上任,毕竟一个水雷指挥官出身,而且日本海军极其看重资历,小泽当时又在南遣舰队任职,又因为海军内部为了相互掣肘,结果被派到一航舰的只是一个没有那金刚钻被揽了瓷器活的指挥官而已
【回复】回复 @暴风飞Stormfly :下期会说这个。其实换鱼雷换炸弹这个说法属于简单版。实际上南云碰到的问题是第一波轰炸中途岛的飞机说还需要再轰炸一次中途岛,南云自己也被岛上的飞机骚扰了,加上附近没侦查到敌人航母,所以就下令把鱼雷换了炸弹了。 可是后来就发现了敌人的舰队,可是之前派出去的飞机需要回收,所以这个时候南云就需要选择现在就起飞新波次,但之前轰炸中途岛的飞机就基本得都掉海里,又或者等接受了飞机以后再放飞新飞机,南云是选了后面这个选项,所以就先得等这些飞机先回来,趁这个收飞机时候下令换的鱼雷。 机库里的确比较混乱,但不是因为他换来换去耽误了多少时间。而是第一波飞机需要回收的时候等于恰巧发现了敌人航母,这就需要等飞机先回来在放飞,期间又不断被很多波次的飞机轰炸,所以一拖再拖。 然后鱼雷炸弹的问题是这样,一直在换弹药的是鱼雷攻击机,而不是俯冲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可以带对地炸弹和鱼雷,是在这两者中换。有一说一对地炸弹炸美国航母的确收效甚微。鱼雷机也不能俯冲轰炸,只能水平轰炸,命中率感人,同时威力小。
北卡罗莱纳级华盛顿号:
我和我的同学之前也尝试过推演日本的太平洋作战,结果就是随着推演的深入就越觉得日本赢是几乎是不可能事件。。。

【回复】是,打个简单比方。开把王者,要每场团都赢,还不能掉人头。[笑哭]
【回复】日本从来没想过赢美国,它们知道凭美国的工业实力,如果开足马力投入战争日本是毫无胜算的。但日本认为它了解美国,觉得美国在遭受损失后会厌战,会媾和(孤立派在珍珠港遇袭前也确实是非常厌战的),但当美国遭受如此袭击,并且势力远超孤立派的更多的掌权者占了上风时,日本那点小九九就失算了。还是那句话,无论是整个日本,还是山本本人,都是赌徒,它们幸运地赌赢了几十年,然后居然幻想打疼了美国,美国就会服气…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不止,是王者里面美国可以死十次二十次,日本死一个就少一个
手动:
其实现在大家对山本这个人的认识已经立体很多了。最适合山本的还是海军次长的办公桌而不是联合舰队司令的指挥室,他去舰队赴任本身就不是一个出于适才的调动。 我个人觉得山本某种程度上和南北战争的罗伯特李很像:到底是李带着南军飞还是南军带着李飞?没有了石墙和长街的李还是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李?他的御下风格是否适合亲自指挥战役?他是否更适合当军校校长而不是三军司令?

【回复】回复 @URU6L : 胜利者无法剔除幸存者偏差,无法剔除运气爆表的缘故。所以,胜利者的经验,听听就好了。相反,失败者的教训可是实实在在的用实际行动在证伪,这可珍贵多了。
【回复】日本人战后都有人吐槽:山本应该去当海相,至少比岛田繁太郎那根“东条的裤腰带”强。岛田当联合舰队司令,会老老实实按《海战要务令》打,没准IJN撑的时间还能长点。
【回复】233,想起日本海军一个传统,战场上打失败的将领去海大当老师[嗑瓜子]日本人咋想的呢?
Anything逸晨:
我记得当初wows上线堡垒模式的时候,当初狂喷双航母的玩家连同航母玩家一起狂喷堡垒模式 作为当时RTS航母的玩家表示,两条航母炸船又炸岛是真的忙不过来[辣眼睛] 进入作战白热化阶段每条航母都有一两队飞机等待降落补给,无线电里友军还夺命连环call要求空中支援[辣眼睛] 当时玩家问候毛子的强度不亚于现在问候水下小人的强度[辣眼睛] 要知道游戏里一分钟等效现实海战一个小时,可见南云的压力有多大了…… 回看整个中途岛作战计划,最大的问题不是理想化,因为敌人不会按预想出牌;也不是互相支援之类的问题,因为上了战场想活下来完全得靠自己 而是航空兵力严重不足,这比草鹿龙提的准备不足更严重。当时的情况就算把满编的两鹤都带过来都不够。你炸岛又要炸舰,南云手里至少要8条航母才能玩得转,然而整个中途岛计划也就8条航母……

【回复】有人可能会怀疑为什么一定要8条航母,因为中途岛是有陆基飞机的。把完整的两鹤都带过来最多就是能腾出一只手同时应对航母和陆基航空兵力,还要航母互相收容友舰当时无法回收的飞机,没有预备队和多余的跑道去应对现有航母受伤后无法整备飞机的情形。在全满编的情况下一二五航战都带出来容错率也是低的可怜,更不要说当时两鹤经过珊瑚海战力大损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南云那个位子其实谁来都没什么意义,就算约克城没来,4条航母依然处于严重的兵力不足状态,最好的结局可能就是能保住其中一条,或者一条轻伤拖一条重伤回去。两鹤带出来的话最好结局大概也是每条航母都损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航空兵,所有航母负伤回去。不管是尼米兹、哈尔西,还是斯普鲁恩斯来指挥一二航战结果也不一定能好到哪去
【回复】山本的问题就是一厢情愿,中途岛攻略的过程就一定是偷袭拿下中途岛不用强攻,然后IJN以逸待劳伏击美军来援航母,两个阶段的战斗日军都有兵力优势。然鹅一旦美军航母提前出现,日军的兵力优势就会瞬间变成大劣势——不光是飞机数量的问题,中途岛的机场调度可比航母方便多了,而且不怕炸 兵棋推演更能体现山本的赌徒本性,他明知道作战计划有致命缺陷,但并没有计划做重大调整,甚至连主力部队前出支援机动部队都没有做,只是让南云留下一半力量防备美国航母提前出现,问题是兵力本身不够怎么分配也无济于事啊?山本这个无视危险的态度根本就是在赌美军航母不会提前出现
京吹百合催婚团:
UP有心了。其实日军的作战计划中还有一个后世较少提到的失误,按照预先作战方案,日军潜艇部队是要前出到中途岛与珍珠港之间的海域构建警戒哨以提防美军航母舰队的,但是警戒部队没有按时就就位,他们到达预定位置时美军舰队已经越过日军的预定警戒线了。但是因为该部队的指挥官是皇族,所以并没有被追究责任[doge] 建议UP接下来可以谈一下美军舰队特别是斯普鲁恩斯舰队的拉跨表现,美军真是大优局面差点被翻盘,要不是百思特对赤城一发入魂,南云真的能赢。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大黄蜂的舰载机指挥官和企业号战斗机中队指挥官都是离了大谱,坑死了友军还能加官进爵[喜极而泣]
【回复】对下期会做这些的~潜艇部队的参与。你后面说得那条没错,说实话赤城那枚炸弹是有点运气成分。
【回复】回复 @边上那个是猪头 :是的,中途岛美军犯的战术错误要远比日军多,但很多时候反而收到了歪打正着的效果,比如杂乱无章的攻击波次拉长了零战的出击时间,增加了日军的调度困难;比如鱼雷机和战斗机的配合失误让鱼雷机损失惨重,但把零战拉到了低空;比如企业和大黄蜂的机群走了弯路却刚好和约克城的机群几乎同时到达
曼妮拳次郎:
果然是专业的,up主口齿好清晰啊!坚持做下去必定会百万粉丝的!

【回复】感谢,借你吉言,我加油~
【回复】回复 @蔚蓝双鱼 :2019《决战中途岛》
【回复】回复 @蔚蓝双鱼 : 我看到过这个镜头,而我看过的太平洋战争题材的片子只有《决战中途岛》、《父辈的旗帜》、电视剧《太平洋战争》,找找看吧
Papa_Dragon:
真的喜欢up的视频,没有烦人的bgm只有满满的干货,意犹未尽,加油加油[鸡腿][鸡腿][鸡腿]

【回复】在浮躁的当下尤为可贵[吃瓜]
【回复】其实合适的bgm可以有,但是要压低当作背景音而不是影响到配音
热情的功夫迷:
另外我想向UP主提一点小建议,我发现UP制作字幕时有点小错误要注意一下才好,例如杜立特空袭那里“九架飞机”写成了“酒驾飞机”[微笑]

【回复】…尴尬,感谢指正…其实字幕我核对了很多遍了,因为一般这么一期做完,都是头昏脑胀,真是疏忽了。抱歉
【回复】杜立特:老子没喝酒[doge]
【回复】开酒不喝机,喝机不开酒[滑稽]
微微寻觅:
有一点我觉得可以提一下,比较优秀的视频作品和up的话。 第一,很明显的区别是,up的咬字清晰值得点赞,不用字幕完全ok。但语速略微慢了一点,虽然这咬字清晰程度我完全可以开倍速。语速加快一点也能把视频长度缩短至20分钟或以内完播率应该也有提升。 第二,明显的分节下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分节标题画面。 第三,up的内容似乎是面向有点历史基础的军迷朋友,我觉得自己把观众的面限制了。“后来怎么样”其实很多观众是只知道个大概结果的。具体到航母沉没沉可能真不清楚,可以简略的概括描述,另外开坑做一个详细点的系列并在这个视频里引流。

【回复】感谢你的提议。语速和章节设置这里想我在调整中~不过凭我的经验应该能靠语速提升缩减到25—27分钟。因为人对语速的识别是比较敏感的,实际上再快10%左右已经会给人感觉语速比较快了。最后一个事情,我有过考虑,但有些问题吧,就是这个取舍起来会有点难,因为正像你说的我的视频内容偏向于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受众,如果加入比较多的基础类的信息恐怕会给另外一些观众感觉老生常谈了,我写节目内容时候就比较聚焦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这样可以更聚焦深入一些。 如果单开一个系列,做简单科普的话,我原来有思考过,围绕主线做一些杂谈或者基础类的,我知道会比较走量。但是我情不自禁…会很较真,做着做着甚至会比主线的东西做的更复杂…同时我也担心和自己其他视频风格会有点出入,而且自己平时也有其他工作嘛,怕时间精力上不大允许。所以最后一个,短期内还比较难实现。不过真的很感谢你真诚的建议,我会充分考虑~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我开的1.5倍速 完全不用看字幕…而且感觉和其他长视频作者的差不多语速,能接受的。 简单点按30/1.5刚好20分钟[吃瓜] 主线正经,杂谈幽默俏皮的up主也不少的。看up自己取舍啦~
【回复】我洽洽相反 我觉得b站80%的电影解说视频语速都太快了,打开一分钟就跟不上了,要一直暂停。up这个语速很适合我。(当然up要以大众为主)
Tinky-Bd:
up的其他观点都很有道理,但是关于山本是不是知美派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UP提到的那些知美派特点,包括知美派应有的表现我都同意,但我觉得山本不是不知道这些,或者说他不是做不到这些。我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根本没得选择。就像UP讲的日本人在太平洋开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失败了。但是如果在太平洋不开战日本在中国战场就会彻底运营不下去。山本站在这样的立场上,他作为一个知美派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自己心里可能也清楚到最后只能靠赌来赢,所以从珍珠港开始日本在太平洋的一系列作战都像是在赌。栗林忠道在硫磺岛能发挥出知美派的优势,我觉得应该是栗林忠道面临的是一场战役,他在战役执行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战略上的问题太多。所以我觉得山本肯定是没有日美影视剧里面吹捧的那么神,但是很多时候他的立场或者说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立场也是限制他发挥的因素。

【回复】你说的在理的,我其实观点和你类似,就是他没有影视剧说得那么邪门,大家去看他的能力和真实的性格还是得有自己的判断,这个感觉。
lxlyzz:
完整的看完了 UP主很牛B分析的不错 但是有2点问题 第一对于德国来说北非不是不重要是非常重要 只是没办法才放弃 北非对第三帝国太重要了 一旦北非赢了占领了亚历山大港之后 切断苏伊士运河 印度作为英帝国皇冠上最闪耀的宝石 让英国获得资源更加困难切断英国和印度洋的联系 同事彻底解决 第三帝国南部安全和盟军意大利的安全 这不是不重要 第二点 不吹不黑 以个人知识和观点来讲 日本对于二战的作战计划从来都不是为了统一全世界 击败美国 让太平洋成自己的内湖 日本从来都不具备这个级别的国力 日本的作战目的 1摆脱列强对自己的资源控制 攻击我国 获取 煤铁等资源 攻击东南亚获取石油橡胶等资源 但是问题来了 这会让日本和整个欧美除了一战战败的德国失去海外殖民地以外的所有国家交恶 日本的袭击珍珠港包括中途岛决战想歼灭美国建队的目标 就是大懵美国人 在美国人懵的这段时间 拿到自己想要的并且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 然后和美国和谈 让美国被迫承认 这才是日本的作战任务 二战在打一万次日本也是输 日本同期钢铁 石油 稀有金属的产能都不到美国的零头 美国生产的战争物资 大到航母小到子弹 甚至是午餐肉 都不是日本能比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回复】没啥呀,我视频里说的德国的北非没那么重要,那个重音在那么上,意思不是说不重要,而是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重要~
【回复】北非没到那个地步,印度的重要性更是夸张了
【回复】第二条,其实不是他计划的,而是被迫的,就是在赌,可是赌一次大小也许可以,他要达到最终目的可能要连开十几次全中,即使把美国人打懵了,短期内巩固了既得利益,之后呢? 美国人甚至真的可以暂时让出半个太平洋先解决大西洋。打赢德国之后,回头再来对付日本可能就是五路齐出,五路都是主攻了。
北卡罗莱纳级华盛顿号:
日本防卫厅战史丛书还是很难找到的。。。

【回复】是啊。但是有不少公开资料,你可以去查查国立公立图书馆的网站上面有很多公开资料,全是一手的,分门别类的,很清楚。不过很多是日语手写稿,所以不算太清晰。
【回复】回复 @亚当斯密AdamSmith :日本防卫厅战后写的那一套战史我记得评价还是可以的,喜欢改史料的是那个中途岛时候的病号,自身军阶不够没法进入最高决策层,结果靠着自己战争亲历者的身份发明了个“命运的五分钟”。
【回复】回复 @不卜庐剑圣 :这一期视频主要是站在联合舰队的角度去看待的,所以参考资料主要是当时日本军令部的资料,另外日本的学术造假其实没那么严重[吃瓜][OK]
EdwardJSmith:
战后召开的海军反省会也指出山本被过于神化了,仿佛他说什么都是对的都应该去做,大家几乎都陷入这个错误之中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海军反省会内容在国内太冷门了,我之前搞到一套完整版书翻译了一点写成专栏但周围基本没多少人在意
【回复】是的。所以我提出的只是怀疑,他们自己其实批评得要火力足多了。
【回复】回复 @泛大洋民主联邦 :好的,感谢。
l水手长l:
能说到战史丛书,而且考证不少东西,UP真不错!UP德思路和我差不多,我也在看战史丛书,写了不少东西,但是一直没做成视频。

【回复】对,但是呢战史丛书毕竟信息庞杂,不能完全顺着它的内容写,做成视频得再取舍一波…特别费脑[捂脸]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up拿什么软件翻译的日文呢?还是up看得懂日文呢?
【回复】回复 @新雨_Paul :嗯,但是好就好在,很多人物思路也可以展现出来。我也在做考证,头疼战史丛书的日文,翻译起来真的麻烦,自己也很忙,没时间做视频。
ATfiled-:
日本一开始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战胜美国,它只想通过几场关键战役的胜利,使得美国内部对继续战争的意见分裂从而达到谈判的目的,以获得更多的利益,维持自己在亚洲战场的持续攻势,然而它们并不知道的是,在罗斯福最坏的的计划里,不要说中途岛,哪怕日本一路横跨太平洋,登陆美国西海岸,一路打到芝加哥,他也会抵抗到底。然而事实上日本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日本错在低估了美国的战争决心

【回复】遇见罗斯福这个头铁的,以为会跟英法一样绥靖,可惜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都是一路人,都是头铁得不行。
【回复】日本人的目的只是要东南亚的资源以延续自己的战争潜力。而东南亚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地盘。外交得不到,只能靠战争解决。其实是日本高层战略性错误。他们没有想过,为什么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能够大吃中国(清朝)的战争红利,是因为日本一直是跟英美统一的阵线中。而日本却跟轴心国签订了盟约。其实日本国内有一部分势力是想制止这个合约的,比如山本五十六。假设日本通过外交和谈判,还是跟英美统一战线,成为盟军中的一员。就像一战期间,就像中日甲午海战,该占领中国还是占领,哪怕后来让出部分国土,至少东三省和台湾还在日本人手里,二战后完全可以消化掉这些地方。而中国作为盟军里势力较弱的一方,根本还是无力抵抗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日本人在二战期间的战略其实走了好多臭棋。
【回复】日本希望以战逼和,但美国特别是小罗斯福政府是希望从战争中攫取利益以彻底恢复美国实力了,而日本正好送上了枕头。
阿拉加萨菲:
是否抬高或者贬低,我确实说不清楚,但你说他想要消灭地方主力部队,这真算不上啥思路清晰,这属于是正常人的想法,是基本要求,不是什么优秀的标准。真正优秀的指挥官,要有利用手头资源做到这一点的能力,只有目的清晰远远不够。路径呢?方法呢?实现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的才真正体现指挥官的差距。

塞希娅:
有一点我觉得可能是山本这么搞骚操作的原因,他本人确实有赌徒性格也喜好这些游戏,而且与其说山本是知美派倒不如说他先是一个知美派后来才成为日本海军的大将的(考虑到他本人是驻美武官和考察过美国本身这点是在他成为大将之前,我认为和一般的海军将领有所不同的,毕竟两国文化差异非常大,如果没有和美国人有过交流甚至可能无法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不过这次赌桌太大了筹码也都不是以往呢些战争能比的(之前的日本崛起路上的任何一场仗打输都不太可能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唯独这次例外) 另外有一点我是很认同up的观点,很多分析都指出中途岛最大的问题就是南云如何解决同时面对美军航母和路基飞机,这确实很致命,但更致命的就是中途岛战役的目的上这点海军和陆军达不成统一意见,南云的问题顶多可能会被重创但未必没有胜算,而打中途岛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打这里干嘛这点,陆军守不住(参考瓜岛,中途岛可是直接可以被夏威夷的轰炸机轰炸的,轰炸南云舰队的水平轰炸机就有从夏威夷飞来的),日本人又面临运力严重不足的压力(企图在打完东南亚各个岛屿之后将这些地区的运力抽调出来给中途岛和后续战役用,但占了资源要运回国内才能造东西,运力需求不降反升这点是日本军部严重的失误),而即使歼灭了美军整个出动的太平洋舰队甚至打到西海岸意义都不大,运力兵力和对地区的控制能力注定了日本压根就没有能力长时间掌控这么大的地区,毕竟这时候美国人已经开动工业机器造军舰了,日本人甚至还要在出征前嘱咐将领我们的军舰很宝贵损失一艘要很久才能补上,本质上来讲就是在打一场不可能胜利但又不能失败的战争了,军部赢的太快甚至连这种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时间思考了

【回复】我倒认为山本更像一个招核男儿。明知美国不能碰,可一关系到自身利益马上就要赌一把。可真要亲受矢石时,却窝在后面,让别人先去拼命,这也是攻略中途岛要分成几个舰队分成几步实施的原因吧。

太平洋战争 二战 电影 海军 历史 航母 中途岛海战 山本五十六 中途岛 影视万话镜2.0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