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战史】大厦将倾,朱可夫如何力挽狂澜?莫斯科差点被一波冲穿!

作者: 信息素的信息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8-26 17:12:54 浏览:824776 次

【信息素战史】大厦将倾,朱可夫如何力挽狂澜?莫斯科差点被一波冲穿!

千里烟波031:
很多人看不起朱可夫,说他只靠人多打仗。稍微懂点卫国战争历史的人都可以得出结论,在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威风前无古人的德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在巴甫洛夫、铁木欣哥、科涅夫、叶廖缅科等一众苏军名将被打得丢盔弃甲,接连丢失一座座重镇、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在斯大林这样钢铁一般意志的领导人再也无将可用,痛苦地发出“我们还能守住莫斯科吗?”这样令人心碎的问题的时候,能临危受命、重新收拢一支支被打散的部队组织防线,挽大厦于将倾之间的只有朱可夫。苏德两军都有无数名将,但是能有力挽狂澜、反败为胜、直至夺权最后胜利的将帅除了朱可夫,没有第二个。

【回复】巴甫洛夫、叶廖缅科,现在网上屑称“三驾灵车之一”
【回复】那个问题不仅仅是“还能守住莫斯科吗”这种绝望程度,是更加严重的后面还有一句“请你以一位共产党员的身份回答我”这种程度的绝望 在这时刻,朱可夫站出来了
【回复】回复 @翘望桐依 :还有索克洛夫斯基,弹幕还有人把这货和罗科索夫斯基搞混的[藏狐]
红面长须的马弓手:
UP,提个小建议哈,也许说的不对,但是是我的真实感受。你的地图做得非常漂亮,让人想一直看下去;解说词也写得很激情,给人提供的信息也很多,但是,也许是我第一次看你的视频、不太熟悉你的表达方式的原因,我全程看得很晕,因为我无法把解说词和地图及时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大量复杂的解说词名词在地图中半天找不见、对应不起来,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逻辑没法直接和精美的地图信息对应,云里雾里。希望你可以加强解说词关键信息和地图高亮的对应次数和提示,强化叙事逻辑,帮助像我这样的部分观众降低理解解说内容的门槛,给我一个感觉:“起码把事儿说清了”,意见非常主观,望予以理解,讲得不对地方多请海涵,先三连奉上。

【回复】回复 @信息素的信息 :对,可以在讲到某块地图的时候适当放大一下局部
【回复】多多暂停,up这个地图信息量太大了,我看着很爽
阳关归雁客:
在《巨人的碰撞》中看到作者的观点: 战争前期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互相信赖,配合紧密,帝国元首给了德国将军们相对充足的自由;而苏联则僵化虚弱。 随着战争推进,德军进展的放缓,希特勒对将军们的信任与默契在衰减;而对于苏军,斯大林看到了给予手下信任与自由的巨大收益,斯大林与手下将军的配合越来越紧密、有默契。 双方最高领袖与将军们的关系,在战争初期和后期,相当于翻转过来。

【回复】一路节节胜利,将军们不可能不飘,考虑的就是给我钱粮给我兵,我一个口气推个痛快杀个痛快。但是小胡子要考虑全局,不可能要啥就能立刻给你到位。攻势顺利可以掩盖矛盾,差点啥都能团结。一旦攻击受阻,一丁点问题就会引发冲突,恶性循还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回复】不是他们不懂得搞好关系,而是战场局势使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不好。
【回复】国防军独立性很强,前线大部分将军都没加入nz党,矛盾是必然的
青山鸟居:
说一个特别冷的知识吧,柏林到莫斯科,直线距离1500公里,新疆喀什到新疆乌鲁木齐,也是1500公里……

【回复】回复 @愿亲爱的家乡美好 :从北京到温州差不多1500公里[惊讶]
【回复】回复 @愿亲爱的家乡美好 :新疆真的很大,从新疆最西边到最东边,相当于从北京到广东
Koke_Temur:
从几期视频的粗略个人感悟,德军前期摧枯拉朽的攻势后期无法复现最主要2个原因,一个是后勤跟不上,另一个就是苏军的组织性大幅提升。 后勤跟不上,up视频里说的很明白900吨/天下降到20吨/天,打仗就是打后勤,如果还是德军初期同等水平的后勤甚至一半的后勤,即使朱可夫亲自指挥我觉得苏军守不住莫斯科; 另外一个就是苏军组织性的提升,先说一个重要论据——只有组织才能对抗组织,个人的微薄之力在组织面前就是螳臂当车。具象化来说就是组织是个战争高达但不是每个将军都能发挥出高达的完整实力,朱可夫厉害就厉害在虽然他指挥的是残兵败将兵也没之前防线的人多,但他能实施掌握组织各部分的状态并调整,部队溃败后下个防守战线他能立马组织好,能发挥出高达的实力,这是他厉害的地方。前期其他司令防线的兵比朱可夫多,但经常看到某处防线溃败后整个组织各部失联瞬间一盘散沙需要大后方重新派人再建防线的情况也就是重建组织。组织水平的提升可能既和指挥的水平有关,也和失败太多有经验应对有关,这个另做讨论。但如果苏联的组织水平还是战争前期那水平,我觉得苏联是守不住莫斯科的。

【回复】组织和组织的对抗,在技术没代差的情况下,能决定谁赢的关键点就是两方统帅谁对组织的掌握度高,就古代那信息传播条件,古代将军敢玩诈败的都是有真本事的,庸夫组织的掌握太低玩着玩着自己玩成真的崩了[笑哭]
【回复】前期德军后勤好,苏联后勤差,后期德国内部对纳粹高压统治的厌烦和苏联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相反,普通工人的工作热情天差地别。再加上随着战线东移,苏联补给线变短,德军补给线加长,打个例子,苏联的坦克从工厂出来加满油直接就可以奔赴战场,而德国的物资只能通过火车运到波兰然后再走土路去前线,苏联落后的基建和广袤的国土对德国的后勤部门打击太大了。
【回复】泥浆对后勤只影响德国人不影响苏联人?就像寒冷的冬季一个德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光腚在大地里站着,不会只冻德国人不冻苏联人。德军混乱的后勤能力在变复杂的战争条件下被放大了,不能简单的认为每天将近千吨的物资运送到几百公里的战线上是一个只敲敲键盘就能完成的事情。
矩矩:
我很不喜欢某些人以偏概全的发言。战争是战争,是一门涉及战术,科技,士气,天气,地形,后勤,组织,情报等多方面综合的较量。我很讨厌那些什么靠冬天取胜,人海战术,还有什么德国不分兵就能莫斯科这些言论。这些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作为将领,统帅部,地形地势天气难道就不是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吗?有多大锅就做多少饭这不是吗?装甲部队猛进的时候难道就没人考虑是否吃得下的问题吗?苏军被切割包围,溃散的时候谁能快速组织起防线?苏军组织能力难到不也是重要的实力吗?我知道德军很强,但是他也必然有大量漏洞,战术可能没问题,但是战略呢?后勤呢?组织呢?而苏军的防守也必然不是简单的填线就能防住的,更不是冬天冷死德军的,前方士兵死战,将领努力组织防御,后方满负荷调度和补给等等。相较于德军,如果德军补给充足,那怎么会冷到?归根结底就是吃多嚼不烂才导致进攻乏力。德军是很强,但是苏军也很坚韧。我真的服那些用那些幼稚的发言来一句带过,这样显得很没脑子

【回复】肯定有运气成分,但是德国人刚开始的运气更好。
【回复】回复 @提不得 : 战争开始时的苏联就像一只刚刚换完壳的龙虾一样,处在最脆弱的时刻。大清洗洗掉了大量中层军官,39年开始大扩军的军队装备和训练都不到位,军事战术还处在混乱的摸索阶段,国境内的防线也没有完工。而德三已经打了快两年了,武备,战术,指挥艺术都处在绝对的巅峰,不宣而战充分的打了先手。在41年下半年这个时间段,德国就是无可置疑的更强的一方。
【回复】回复 @lyounger :运气好是苏联没提防,德国都突袭了多少国家了,苏联还有人不放心上,不是运气好是什么?认真防的话不至于打到就差一个冬天就输。
雨寂雨季:
苏联红场阅兵绝对是即使在千年后也会被人津津乐道的史诗

【回复】难说,现在一群网络达人开始各种篡改历史了。 而一些人又根本不愿去看真正的历史, 这些网络达人,说一,他们就说一。 最近那个日本原子弹是中国扔的, 真的颠覆三观。
【回复】要玩艺术,谁能玩得过毛子,包括行为艺术
bili_22532822:
苏联军民的万众一心,朱可夫的大胆从未受冲击地段调动部队机动防御策略,和合围圈中殊死抵抗的苏军,是莫斯科保卫战战胜法西斯匪徒关键。

【回复】他真是胆大心细还意志坚定,结果还真做到了,真不愧被钢铁称为我的巴克利[笑哭]
【回复】回复 @不和俗亦不谋众 :什么关键词触发了?网络水军那么多了?怪不得国家近些时候开始反间谍,原来是这样,我们只说他战时功绩,又没说他后面军人参政混乱愚蠢的事情,作为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像你这样急,纳粹的遗孤了属于是[惊讶][支持][惊讶]
【回复】回复 @不和俗亦不谋众 :闻着味就来了
天河18豪:
好家伙,前期的德国攻势真的给人一种摧枯拉朽的感觉啊!一种热刀切黄油的流畅感,简直是艺术!

【回复】因为前期正好选的时机太好了,苏联大扩军很多部队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到底怎么样,也没训练多久,而且还是偷袭先手
【回复】回复 @bili_55229334689 :您这么厉害,想必一定是那个时期的德国元帅吧
【回复】1941年苏联士兵里接近一半都入伍不到一年[笑哭]
苏璜:
打仗关键还是后勤啊,德国就是吃了前期太顺利,当发现后勤跟不上的时候已经晚了

【回复】前期太顺导致中后期太轻敌了,实际上前期也是轻敌的,维持东西两线发动巴巴罗萨攻击巨大的苏联居然不全面动员,这简直就是送。如果不是苏联自己失误太多德三前期天胡开,德三都看不到莫斯科
【回复】回复 @葫芦娃小画剑 :不全面动员是因为纳粹在1941年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战争全面动员,一旦纳粹那建立在他国血汗下的德国普通民众的福利消失了谁会支持这么一群战争疯子?
【回复】回复 @葫芦娃小画剑 :其实我们也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如果当时换成我们指挥苏军前期部队,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哈哈
飘飘细雨点:
还有些人说朱可夫是用人海战术,当时那个情况,就是朱可夫力挽狂澜,就算是人海战术也挽救了苏联

【回复】好像德军180万人不算人海似的
【回复】回复 @慈父的拆迁队 :西线双方英美与德军差距那么大时也没人喊英美用人海战术[脱单doge]
【回复】你可以点名某些用人海都打不赢还嗯送人头的饭桶将领[滑稽]此处就不点名批评了[doge]
瞎眼OLED屏你值得拥有:
朱可夫依靠9万人的填线部队对阵仅180多万人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硬扛了20天,又迫使德军停了半个月时间补充物资,为苏军最高统帅部争取了一个多月时间。

【回复】回复 @比比窛 :所以把德军的180万人换成18万人就能打下来了是吧
【回复】开始霜降了,人越多越麻烦,像180万要吃要穿要喝的,物资送不上来,哪有战斗力嘛。要是不死严寒。这180万吃饱了,喝足了,一波苏联就灭了!
【回复】不不不,朱可夫指挥用人数打仗[嗑瓜子]
fatty1992:
苏德战争的规模不仅是空前估计也是绝后了

【回复】以后确实也不会有了,但这是由军事科技的发展决定的
【回复】回复 @迷失的海洋 :这种大集团作战应该不会有了,科技发展太快了
【回复】回复 @点子王冯大蠢 :这未必,如果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极有可能会打出比苏德战场规模更大的集团作战,因为当代巨型城市就是天热的混凝土要塞,只能以集团作战硬啃
死道友大本营:
朱可夫这些年经常被各路网民尤其是抖音史学家黑,理由就是他总是以多打少,玩人海战术,算不得名将。通过up这期视频,可以说他作为名将是名副其实。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以来,苏军连吃三场大败仗,保守估计已经损失了450多万军队,战前准备的坦克和飞机差不多也全打光了,朱可夫接手的时候,第四场围歼战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已经接近尾声,最高统帅部都已经和前线将领失联不知道还有多少部队能用,可以说朱大帅手上这副牌烂的程度,换到我们国家历史上就只有德胜老师接手的湘江大败以后徘徊在老山界的红军能比了。就这样子,朱大帅亲自坐着吉普车去前线了解情况,一支部队一支部队地捡,硬是凑够了足够的守军,然后让每一支部队充分发挥作用扛住德军闪电战的矛头,这大脑真真是一个强大的CPU[兔年]

【回复】回复 @追赶时间Star : 应该不是,恰恰相反,他在现场的时候,勒热夫一般打得都还挺不错的,他一走科涅夫就容易作妖。
【回复】确实,说人海战术的都是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二战中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击败同等数量的德军,黑苏联?看看蒙哥马利跟隆美尔打用了多少人和装备?瑟堡战役,美军和德军的比例又是多少?至于朱可夫,他解决残局的能力就算是1914年马恩河的法国将帅也望尘莫及;最后,他们争论将帅好像是在争论哪个英雄比较强力,这个推塔强,那个是水元素的;而这是一场战争,苏联光士兵就阵亡与失踪了1267万人,而东线德军阵亡失踪320万人,看到这里就应该明白,德国法西斯确实强大(如果对比1945年打出1:2.5战损比的德军和苏联击败关东军的战损比更能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一个顽强又可怕的敌人,它不是那一个人或者哪一个国家能击败的,这是团结的战斗,而不是哪一个超级英雄或者天降猛男的战斗,这场胜利是无数人流血牺牲换来的,不是坐在家里看新闻和段子等来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参加过的抗战一样,这也是每一个当时的苏联人都付出了汗水和鲜血才最终保卫的家园,而显然,段子手和流量新闻没有把他们当成一回事,他们好像是数据统计师,在统计“每一个英雄”的“补兵数”,好像这些数据不是人。
【回复】回复 @追赶时间Star :与其说是朱可夫的黑点,不如说是科涅夫的,朱可夫接手没多久就调去斯大林格勒救火了,后面全程都是科涅夫负责
jxxjdo:
很多很多人在说苏军人多的同时怎么不想想在1941、1942年德国控制的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都高于苏联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充分利用?打输了怪对手太强是吧?

【回复】回复 @伞忠魂 : 意大利在东线算是非常给力的了,表现可圈可点,倒也不能说战斗素质全无。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打起来还是到了44年下半年的事情了吧
【回复】回复 @1初音ミク1 :有一说一,41年波兰和乌克兰地区都是喜迎王师,不过迎接后才发现比苏联更屑
【回复】回复 @1初音ミク1 : 把占领区和仆从国红利拿掉?那么德国佬能不能冲过斯摩棱斯克都成大问题了
AI视频小助理:
一、1941年,德军台风行动开始,苏联面临危机。朱可夫前往前线,指挥苏联恢复莫扎伊斯克防线,阻止德军进攻。 二、1941年10月10日,苏联西方面军主力被德军包围,朱可夫被任命为预备方面军总司令。他立即展开防守,但西方面军右翼缺乏反击能力,只有加强防守纵深和方面军预备队。朱可夫手上兵力不足,无法解救包围圈中的部队。 三、莫斯科西部的苏联军队已被打没了,只有9万人。朱可夫只能把主要兵力集中在乌鲁克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夫维兹和卡罗加等四个方向上。德军在波罗迪诺古战场上发动激烈战斗,苏联军队依靠河流森林坚持抵抗,德军举步维艰。 四、1941年10月中旬苏联莫扎斯科防线遭受的德军猛攻,以及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撤离莫斯科的行动所带来的影响。 22:43 - 德军第316步兵师遭受巨大损失,被迫暂时停止进攻 24:24 - 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撤离莫斯科,引发莫斯科市民的巨大恐慌 27:36 - 苏联第43集团军残部与德军展开激烈战斗,成为防御主力 29:01 - 德军在莫斯科南部发起数次攻势,均被苏军第57装甲军击退 五、1941年10月德军在莫斯科周边展开的一系列进攻行动,以及苏联军队的反击和防御战。 29:40 - 古德里安无法拿下图拉的原因之一 30:36 - 德军占领鲁扎,苏军被迫撤退 34:09 - 德军完成包围圈构建,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34:23 - 德军开始重新推进,莫斯科进入地狱模式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194121 召唤发送

【回复】回复 @夕照易兰 :碍你了
凯尔-沃克:
朱可夫是真的猛人,开局一辆车,守住莫斯科

【回复】支援列宁格勒,只带了两个助手

二战 希特勒 斯大林 信息素3D沙盘战史 朱可夫 伟大的卫国战争 巴巴罗萨计划 莫斯科战役 台风行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