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毒舌的南瓜】

作者: 毒舌的南瓜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02 12:00:12 浏览:1832609 次

他说,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毒舌的南瓜】

Marc_spector:
《水浒传》整本书其实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而非小说。 它甚至可以直接换个标题,叫《帝国时代土匪的生活以及为什么有土匪》。 你以为施耐庵写的是低魔世界,但是人家清清楚楚地在第一章标题写了“洪太尉误放妖魔”。 经常有人解读说“梁山108将本来也是天上的魔君啊,他们生来就是要作恶的。” 这话错了,魔君只,且只能在天上(或者地狱,反正不该在人间)。 为什么人藏着魔的内核? 施耐庵早就给你答案了,“放出来的。” 谁放出来的?洪太尉吗? 不,洪太尉只是一个太尉,他私自托大,也是因为皇帝派他来“求高人,驱散瘟疫”,在这个过程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权力乱搞,才把庙宇里的魔君放走的。 怪,就怪那个权力,竟然可以大到私放妖魔,更恐怖的是,竟然还可以从此避而不谈,如未发生过一般。 后来的宋徽宗,奸臣,何尝不是如此呢? 帝国,永远走在崩塌的路上,不管这个帝国多么辉煌。

【回复】水浒传英文译名有的就叫土匪与士兵
【回复】哎呀,不好意思,把妖魔放出来了。 红豆泥斯密马赛。 🙇 📷 卡卡卡卡 放出妖魔的是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没有关系。
【回复】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道送分题_:
水浒里头有个章节:为了赚朱仝上梁山,李逵杀了朱仝监护的小孩子。读到这里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复】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鲁智深和李逵,觉得李逵彪呼呼有点傻,长大了再看,鲁智深还好,嚯,李逵活脱脱一个杀人魔王。老版水浒小时候看个热闹,高中重温的时候,才品出点什么,新版的水浒偏重兄弟情,感觉吧,除了经费充足,真拍的没老版好。
【回复】小衙内是特别可爱聪明的一个孩子,衙内一家没有因为朱仝是犯人就瞧不起他,反而欣赏他信任他,想想这一家人的结局真不是滋味。
【回复】主要是朱仝犯事刺配的地方,长官还挺看重他的 自己孩子都让他看着 这么一整 整得人家里外不是人
Guu825:
我小学六年级写了一篇质疑李逵滥杀行为的作文,被打了零分[笑哭]

【回复】我也干过[笑哭]读后感完全在批判,然后0分[笑哭]理由超级奇葩:把梁山泊写成梁山
【回复】所以你是三观和打分老师不同,他只能教教认字罢了
【回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老师不过是童子授书习句读之人耳
暴走的阿司匹林:
说“好汉饶命”时,往往面对的是土匪啊[笑哭],好汉可不是英雄。 再说,水浒开篇就说了,放出108个魔星,这一百号人可不是“文曲星下凡”。[笑哭] 有些人真的把水浒看拧巴了

【回复】好汉,指绿林好汉,强盗的雅称,跟梁上君子并列
【回复】回复 @叶精灵me :在元之前,平常称呼一个真正的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是好男儿!韩琦就说过“东华门前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回复】总有人认为主角都是好人,书里的都是好人好事
LeoChang_:
水浒里大部分偏正面的角色的故事都可以概括为一句:旧社会是怎么把人变成鬼的。当然,除了宋江,他一开始就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来的[doge]

【回复】水浒里最贴近当时普通民众的其实是武松。水浒里人气最高的两个角色——鲁智深和武松,而鲁智深其实是一种不沾世俗的“拯救者”姿态,因为你可以看到鲁智深其实从来没有被当时的社会困扰过,全书最难受的时候也不过是当和尚不能喝酒而已。而如果说鲁智深是“拯救者”的话,武松则代表了那种需要被拯救的人——只不过武松本身有反抗的武力而已。武松在书中面对的,其实就是当时的老百姓现实中会遇到的压迫和困扰。武松可以说是承载了那时候民众朴素的反抗意愿,所以武松人气是水浒第一,没有了武松,水浒这本书档次会低很多。我看到现在很多人说武松杀人多来黑武松,我感觉真是有些人真的是思想被带歪了……[无语]
【回复】回复 @黑级浮屠SXD :对,水浒最讨厌的是宋江!真恶心!所以那时对李雪健有不小的成见!李雪健真不该演宋江!
【回复】回复 @男孩爱穿包臀裙 :那说明人家李雪健老师演的真好啊,演出了宋江的精髓
14号悖论:
所以说啊,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很多人觉得水浒不好,是因为他把这些平铺直叙给你看了,没有做任何美化,再结合开头,这活脱脱就是一群妖魔啊,可是整体上来看,这一群妖魔竟然比官府更得人心,多品一品,名著就是名著啊

【回复】少不看水浒,就像中二年级别看古惑仔。真傻傻的去打打杀杀啊
【回复】回复 @宝藏哥 :之前不是有个段子吗?陈小春郑伊健去监狱做表演,简直就是偶像见面会。
【回复】回复 @宝藏哥 :唉,古惑仔电影一直都在讲一个事,出来混迟早要还,混社会的没有好下场,结果年轻人就看了个热闹,讲义气。
掠影pvp:
朱仝遇到了一个真正赏识他的人,李逵却为了逼他上山,杀了小孩子,这一段印象特别深刻

【回复】回复 @雪千河Hear :别把他当人,而是当成一把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刀,这样你就喜欢了 李逵的老母没死前,虽然智力有问题,但还能听母亲的话,知道什么不能做, 在看看遇到宋江后,宋江是怎么让李逵抛弃法律道德,一步步成为他的刀的, 现代法律也规定,智力缺陷的人不用负刑事责任
【回复】对,这段当时看得我堵的慌,并且我就更讨厌李逵了,现在想想当时看分析的什么李逵“可爱”就隔应的要命。
【回复】回复 @雪千河Hear :还有为了劫狱,李逵在闹市区大杀四方的,有点丧心病狂。他们杀了扈三娘一家,她居然还能忍住这种仇恨,王英就是个色魔。
容春:
以前初中时老师要我在班上做《水浒传》的读书报告,对里面武松李逵等人滥杀无辜的桥段印象深刻,当时就在想:这种教人滥杀书也能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不是旧时代的糟粕?于是没了兴趣,对后面征讨方腊的剧情也是挑着看的。后来一直建议别人别看《水浒传》,知道看了这个视频,我才知道我挑着看的部分恰恰是《水浒传》的点睛之笔。水浒讲的根本不是我认为的英雄好汉,而是对丑恶时代的讽刺。

【回复】小时候看,真的很容易被所谓梁山好汉迷惑头脑,我们会潜意识觉得故事的主角都是好人
【回复】老话说少不看水浒,就是说小孩别看水浒传,因为你们那个年纪心智不成熟,看东西很容易看表象,很容易脸谱化,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就是最基础最幼稚的判断,在深层次的根本捕捉不到。《水浒传》真正成为名著,故事情节是一方面,最大的原因是它的写作方式和文笔,本书开创了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武侠小说先和,精湛的文笔创作才是本书成为名著的最大原因,而不是像你们小孩子看到的好人坏人,打打杀杀,懂?
【回复】回复 @舒同同 :小时候看水浒是让你建立反封建思想的,而且大部分文章都让小孩领会一个意思就行。
torryho:
不少将领是被所谓的梁山好汉坑惨了,被迫上的山。 所谓的义气,就是不折手段搞别人家破人亡,然后和你一起混。

【回复】回复 @潇柔锋镝 :一个聪明错方向的人,真是符合他的名字,果然是无用
【回复】吴用的那点儿技巧,很大程度上都用在了坑人上面了
【回复】回复 @发呆的木木木头 :主要是有些人根本就是好好的做官,然后被他的计策坑的只能落草 而且不少都涉及自己的家眷
水镜清:
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不做李自成,更不做宋江!

【回复】回复 @祝所有up都有一副好肝 :唉,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保尔是个笨蛋。[难过]而且保尔的家乡乌克兰……[大哭] 唉!
【回复】回复 @送霜之哀伤给爸爸 :啊,保尔的家乡是乌克兰?这可太讽刺了
狂怒之水:
及时雨送功名,智多星无用。多好的名号

【回复】及时雨送江。雨送到江里去了
【回复】噢噢噢噢,宋公明送功名,才注意到
【回复】回复 @尤因12138 :功名没送到,命送了
少光:
初中时读的水浒传,当时虽然不太懂只了看个表面,但当时全书最讨厌的就是吴用,第二讨厌宋江。既然他们懂得受害人的痛苦,为什么要设局赚别人上山,把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毁掉? 他们壮大了梁山,整天“虽没有烹龙煮凤,却也是天天肉山酒海”,只为享乐吗?我看到这里想到了董卓的酒池肉林。 顺便一提,武松南征方腊期间战败失去双臂,对方好像使用了类似于次元刀的技能,隔空砍人,命中率100%无法被格挡。

【回复】是单臂 包道乙砍的 最后还没彻底砍断 是武松自己拔刀砍掉 真正的天伤星 最后包道乙被轰天雷凌振一炮轰死了
【回复】GM不是请客吃饭,必须要有牺牲,人家梁山早就有奋斗目标了,就是招安后为国尽忠。
【回复】回复 @LeaVeyoung :因为没有彻底断掉 藕断丝连那种
寂寞何妨:
解读得好。《水浒传》德文译本的翻译过来就是《官兵与强盗》。不过还是鲁大师说得真切——旧社会制度现象就是“吃人”。

【回复】回复 @柏林森迪爷爷 :我又查了一下,在德国流行(也不能说流行吧,在德国算是非常小众了)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34年的Franz Kuhn的Die Räuber vom Liang-Schan-Moor(梁山泊的强盗)和68年的Johanna Herzfeldt的Die Räuber vom Liangschan(梁山的强盗)。还有就是日本电视剧水浒传在德国标题,是Die Rebellen vom Liang Shan Po(梁山泊的反叛者)。法译本和众多英译本的标题也扯不上《官兵与强盗》。日译本和日本电视剧电影之类的衍生作品就多了,标题没准有和这个(官兵与强盗)相关的,但德语是肯定没有。
【回复】但德文版本的水浒传不是Die Räuber vom Liang-Schan-Moor么,就是梁山泊的强盗啊,哪个版本翻的官兵与强盗啊
【回复】回复 @柏林森迪爷爷 :《水浒传》(Räuber und Soldaten)德文译本,德国汉学家埃伦斯泰因
包包A3:
小时候看水浒就觉得奇怪,这帮人也能算好汉…… 96版能拍,不知道为什么12版不能拍 我总觉得,文娱圈子出了不小的问题

【回复】文娱圈子本来就不干净,你猜猜多少人是子女外国人,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外国人?
【回复】新水浒虽然精神内核阉割过了,但还是能在很多地方看到编导的阴阳怪气,千百年名著的魅力藏不住的
【回复】[滑稽]这还有想不通的?说明你对这些看的很少,其实根本的一条就是 你再血腥也血腥不到哪去了,经典已经拍完了,再拍就得玩出花,怎么玩呢,当然是反着玩才行啊,与前作一切反着来就行了,商业的规则往往如此2333333
Makarov马卡洛夫:
宋江就应了一句话 起义的心没有,打着起义的名义赚钱的心,大大滴有[藏狐]

【回复】老子辛苦忍了一辈子,就不能吃口皇粮[doge]
【回复】宋江就是个假麻子[滑稽]
【回复】回复 @shouteng :不想归顺不乐意的可以走啊,没人拦着啊,招安的时候,走了三五千人,宋江还给他们金银送他们下山,这叫没考虑兄弟们乐不乐意? 宋江真想害兄弟的话,完全可以把那幸存的三十几个叫过来一块喝毒酒,为啥偏偏叫李逵一个人?不就是怕李逵没脑子要造反吗?李逵一造反,他们会有好下场? 宋江软弱的话,他早就在乔道清围困他的时候投降了,他会拿自己的命当诱饵给张顺报仇?会不顾自身安危去取解珍解宝尸首?
西木平子:
大一的时候看完了一遍水浒传,确实给我的感觉就是,什么英雄好汉,不过是一群黑社会,根本就没什么过人之处。特别是对他们总是去陷害别人感到不解。没想到我想的是对的。

【回复】回复 @阵风少子 :算是吧。不过我当初看的是书,看到第一次聚义厅开宴会拿人头盖骨当酒碗,我看得人都傻了,这是什么阴间场面?!
【回复】回复 @风拂过__ :有对错 人类社会基础就是一定程度的共识,即道德 所以只要在人类社会,那就一定分对错 最多说一句大部分人都是灰色,不能非黑即白而已,对错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真田元秋:
聊个水浒原作的细节: 林冲被人告知自己娘子在某屋子内被高衙内非礼,林冲当即冲到门口,然后他听到里面传来他娘子和高衙内的声音。林冲大喊,叫娘子来开门,这时候高衙内吓得赶忙跳窗跑了。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娘子被人非礼,你会站在门口喊吗?我想一个有血性的汉子都会直接踹门进去吧,更不用提当时的这种木门以及林冲的武力值,即使踹不开那你总得踹吧?那么林冲为什么要喊娘子来开门呢?我冒昧地揣测,是因为林冲之前已经有过举起拳头结果看见是高衙内就放下拳头的经历了,所以他这次喊娘子开门,其实就是给高衙内发信号,让他赶紧跑,省的碰上了又是一波尴尬。 再然后,林冲被发配,临走前写了休书,让娘子任意改嫁。很多人读到这里都觉得林冲对娘子真是照顾周到,其实不然。大家想一想,林冲休了娘子,谁敢娶她?谁敢跟高俅的儿子抢女人?到头来不还是被高衙内给“笑纳”了?所以我有点怀疑林冲有斯德哥尔摩情结,临走时候写个休书,让害了自己的高俅父子可以正大光明地拿走他的娘子。

【回复】林冲软弱、不够朋友,水浒一书从头到尾都未曾写过他一件值得夸赞的好事。风雪山神庙不过是被逼急了才动了杀心,野猪林不让鲁智深杀官差然后直接卖了鲁智深,上了梁山吃王伦的饭却又火并杀了王伦,地地道道小人行径。鲁智深算是水浒的正义风向标了,上山之前和林冲好来好去,上梁山之后和林冲一句话没说过,这不说明问题吗?
【回复】在理,林冲是既得利益者,虽然官职不上不下,但是也很风光了,要是真杀了高衙内,他还混不混了?林冲贪图个安逸,才一忍再忍,总是抱有对官府的幻想,所以原著里林冲和宋江算是一类人,只不过他没宋江机灵。
【回复】回复 @Zer0_绫 :事实是写了休书他娘子还是自尽了,无论休不休,娘子一定会被高衙内抢走,不休的话高衙内碍于名分还会收敛一下,休了就彻底跟林冲没关系了,那就可以正大光明地“笑纳”了
王道彩戏师:
新版水浒就一个好,他彻底抹除了原著中的神鬼之说,把所有的所谓“妖星出世”变成了人的阴谋,如果按照这个路子好好拍原著也是可以的,可惜终究还是没读懂原著啊

【回复】谁也不是文盲, 很多东西,自己悄悄看就算了,确实不适合公开的讲
【回复】你觉得他们看不懂还是故意不懂,或者施耐庵就真的托庇鬼神?
【回复】回复 @念念回响_ :众所周知,不论什么东西,只要是受批评的,一律甩给过审

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