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被逼反全经过:那张残缺了的方块2,重伤华夏历史

作者: 小雨的名著时光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1-02 20:23:59 浏览:169652 次

司马懿被逼反全经过:那张残缺了的方块2,重伤华夏历史

呆若咕咕鸡:
好叭,我听过的最细致最深刻的司马懿分析了,他如果能穿越过来不知道要不要抱着up主痛哭一场

【回复】我会一把推开他[微笑]其实我并不喜欢他,但是我必须承认这司马懿,太厉害了,太有风格了,是非常特别的人物
【回复】唉,司马懿说自己被人怀疑有异志,常怀恐惧,真是不假,还劝儿子要好好辅国[笑哭]
【回复】回复 @小雨的名著时光 :但是跟他对标同时代的诸葛亮相比,无论能力还是品格上司马懿都是无法望其项背[喜极而泣]
小雨的名著时光:
司马懿本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单刃,恶举也。必须让两刃达成一个平衡的被看待,这才是正确的历史观,我这期,就是给另一面开刃,所以会有所侧重表达,可能会磕碰到不喜欢司马懿的,但我只是为了触及一些深层而有思考价值的东西,绝非为黑谁吹谁本身。不怕你们笑话哈 ,我一直抱有能够做出在某一些角度层面上,抵达历史最佳解读的目标在努力的,这才是我的追求所在。我也想给自己留下些东西。能把视频完整看完的,我相信不管认同度几何,都能理解我这期的心思。

【回复】回复 @在家不行善 :感觉up主的描述很符合我对一个优秀士族(通常意义上,武侯是超越了)的认知,有礼,傲慢,平等地看不起所有庶民和愚钝之人,但又会尽忠职守,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以求自己的名声和家族的兴旺,直到破功[笑哭]
【回复】司马懿可能是被曹爽的全面政治否定给激怒了!
【回复】回复 @JUJY :我倒觉得他最大的问题是后代不争气呢,感觉从春秋战国开始各种骗术诡计就多得很。要是司马炎不逼死他弟弟,能选个好的继承人,不做大外戚,乱搞分封,晋朝也不会烂得那么彻底,从司马炎死后晋就烂到底了,连死了这么久的司马懿也要被晋的恶名波及到。
王爷嗷嗷嗷:
司马懿本身就已经有趣极了,而和曹操、诸葛亮以及他所开创晋王朝和其他王朝的比较更是全面塑造了这个人物,毫不夸张的说他绝对是几千年来的顶流。也感觉到了另一种悲哀,现在的老百姓看得见文景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却看不见在古代,无论是皇帝——不管是正常继位还是谋朝篡位,权臣——无论是忠是奸,还是大臣,还是士兵,还是老百姓,这些所有人,他们都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公平的摧毁掉,每个人陷入了一种对彼此的可悲的不信任,中国几千年的悲剧全是来自这种不信任。转职主役下的社会只有一种公平,那就是公平的摧毁每一个人。

【回复】司马懿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烂的那么彻底吧,至少那时候人们对他指洛水发誓还是抱有期待的,因为前朝有人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且守诺了。你能想象现在有谁会发这种誓。要说崩坏他自己也算结结实实狠踩了一脚油门的,虽然他有他的无辜。但是信念规则就是这么在一个一个不得已中一点点崩塌的吧
【回复】洛水为誓不伤道德纯属搞笑 知道上一个指洛水为誓的是谁吗?[捂脸]知道这个中间有多少担保人吗?[滑稽]
【回复】回复 @王爷嗷嗷嗷 :那你的感慨就纯属无疾而谈,当人和人之间的底线被打破,不论起因是什么,那也终究是打破底线者的错。
wxynod虎纹猫:
司马懿以往的神性是因为他跟高水平的人共事或成为对手。跟诸葛亮打虽然老输抬不起头,但他很快乐。这是给他提升了眼界水平身份。 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那么多高水平的斗争现在却不得不跟一群小丑纠缠。司马懿肯定觉得憋屈,这就是心中不满的根源。

【回复】三国后期真的是满眼虫豸…前面五十年的英雄气真的完全耗尽了 后期就是比烂的时代,谁更好点谁更耗得起,谁就赢了
【回复】回复 @Cc-Jacky :那些英雄都是大汉留下的精华,而连年的战争和残暴的军阀统治必然导致社会的退化
【回复】司马懿曾经问了司马师一句:“曹爽比诸葛亮如何?”司马师轻蔑一笑:“蝼蚁耳…”
clyajs:
司马懿一生最崇拜的偶像是荀彧,他们算是镜子的两面,荀彧之死应该是他内心转变的关键节点,荀彧死后荀氏被曹氏猜忌,转而全力支持司马氏代魏,曹氏父子三人和司马家父子四人的关系变化也值得分析。司马懿死前梦到贾逵、王凌,为什么是他们?他内心在挣扎什么?死后遗命简葬,陪葬曹丕又是什么样的矛盾?这些都值得细细品味。

【回复】荀氏本来就是当时曹操手下颍川第一的士族了,曹操就是会打压的,荀彧的死本身也不止是忠于大汉那么简单,真就只是忠汉,放他永远当汉臣也只是小事,荀彧拒绝曹操篡汉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做的。只能说,士族集团的利益要放第一位,然后才轮得到某些人个人的品德,尤其是集团领导者。
【回复】正常,我是不信一个人一开始就是对国家对政治存逆反心的,这种格局不知道需要多大,不到一定位置一定境界是领悟不出这种理解的,实力强大了,脉络广阔了,才把握得住这种契机,所谓,时也,命也。
【回复】回复 @风林火山4869 :没有几个奸臣是小丑一样的反派角色。
yukari的脑洞:
其实百姓真的不在意皇帝是不是篡位得来的只在意能不能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说白了还晋朝总体真的太拉了…所谓的治世真的就纯昙花一现,从来没真正起来过。再加上后来emm,但凡司马家治国稍微像点样子司马懿的风评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笑哭] 毕竟九品中正制…还有各种矛盾积累到那了… 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了好几百年这锅晋朝还是要背好的。五胡乱华虽然不是在司马懿时期,不过这个锅他也难以完全甩出去[吃瓜]

【回复】回复 @资深饭友 :司马昭司马炎能力也可以,只可惜出了个司马衷
【回复】主要司马家就司马懿司马师,其他的人都能力不足
【回复】回复 @随风252 :有没有可能,司马衷就是傀儡,真正糟糕的是乱权的贾南风等人?
andy-dufurin:
你讲的好啊,尤其是最后一节。那个环境,要么做周公,要么做篡权者,没有做伊尹或者霍光的机会。留下一个周公恐惧流言日的名声是有机会的,不过家族后代不一定保的住;而且被比自己low这么多level的人反复羞辱和拆台,再加上曹爽这帮人对国家百姓也做不到“爱岗敬业”,反了也罢。虽然司马懿确实破坏了当年中华的道德和政治生态,不过当初从刘邦撕毁楚河汉界以来,种子早就种下了。Anyway,对于司马仲达个人和整个中华文明来说,这都是一个悲剧

【回复】春秋战国时候贵族之间攻伐的事情多了去了,所谓“春秋无义战”。作为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刘邦,签约之后反悔并攻打同样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项羽,本身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反而五百年春秋战国以及秦末群雄逐鹿之后,刘邦让整个中国统一并安定下来。 而曹操和司马懿最大的问题是:曹家世受汉恩,曹操却最终背弃初心放任自流,导致曹丕篡位;有曹家打样,司马懿被逼急之后最终有样学样,导致所有人不能信任所有人,天下彻底大乱。 经过两汉四百年将“汉”这个字深入人心,举例来说,五胡乱华时多少胡人改姓刘以求得天下认同,一直到唐代仍有谶语“卯金刀,坐天下”,导致李唐特别提防刘姓再次统一中国。所以种子不是刘邦种的,真正种下破坏种子的是曹家。
【回复】回复 @少不易 :曹操是可以不篡位就保全家族的,而到曹丕就不一定了。再到司马懿时,司马懿就更被动了,不篡权,人家搞死你,你老实本份的干了一辈子,积累下来的名声及权力,人家说夺走就夺走,而最可恨的是,还把你子孙的官职也动了,你说你当个政治家,到这一地步了,还会乐观的想成工作没了可以再找?肯定是,坏了,要被灭门了。
【回复】回复 @無非戲言 :曹操明显是私心爆棚吧 要知道汉室是“非刘氏不可称王”。 曹操按理论不能开府的,那么按道理他死后权限会被回收,曹丕就没那么多遗产可以拿了 也只有裂土封王了。那么曹丕才能完美继承一切 而汉室之所以搞这个政策,看西汉君主们的操作,明显就是为后继君主安排好,有回收的余地。保证大体上领土完整。 而异姓封王,那么中央要找什么“茬”来回缴?“对祖先不孝顺(冥金)”,“先帝孝期行为不端(含参与日)”,或则“汉室十恶不赦”…这些大多都是来源宗室的特攻加成,鉴别“自有说法”(就是朝政变相来打压异见者的)那些汉朝封爵的个体也不算大。 但封王的块头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什么可想而知,汉室自己封宗室都特别慎重呢 从曹行为逻辑看。这厮怕是很早就有反意。汉不过是他“起事”的招牌。他这个野心战车一开下去就是条永不回头路。 我私认为操随后所谓“不称帝”也不过是晚年(死前)连续遭遇“失败”缺乏足够的资本罢了。“不得不”不称帝
splance:
现在司马懿风评差主要还是从晋朝整体失败上反推。但真要论恶劣影响,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等等历史事件性质恶劣程度绝对不亚于洛水之屁。但是影响程度却并不大。说白了历史是很复杂且多元的,单纯的因果律报应轮并不能解释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

【回复】洛水那玩意算是带坏头,史无前例。老李家江山本来就是李二打的,弄死几个自家人不磕碜。你司马懿是曹家赏你饭吃你来这么一出。指洛水为誓,笑死,就司马懿司马昭这俩人凭两人之力拉低了整个朝代乃至整个文明的素质[喜极而泣]
【回复】风评差要么就是文人在史书里黑的,要么就是没给百姓足够多的好处。古代有地位的很多都轻视百姓,却不知道在那个时代百姓口口相传的传播力有多么恐怖,一件小好事传的人多了会变成天大的好事。那时候没有啥娱乐条件,扯闲话,聊八卦就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回复】回复 @C丶echen :不是因为他那恶心人的儿子司马昭第一个当街杀皇帝导致的?[doge]
如果我是浣熊:
补充点up没说的,关于司马懿的两张牌,在结合时代的考量下,其实这两张牌连2都算不上,因为只要曹爽做到一点,司马懿的牌就是废牌,曹爽如果能一直谨慎防备,直到看着司马懿入了土,那么司马懿再有威望,再有能力,曹爽他再作也没办法,曹爽过早地判断司马懿病了就可以不再那么防备也不怪曹爽,在那个人均三十七八就去见太奶的时代,快七十了本就是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这也就是顶级高手和一般入局者的最大区别,顶级高手做局一定是因利导势,在关键时刻反常规操作让对手按照常规思路犯错然后一举通吃,所以也别说曹爽很蠢,把咱们放过去,没有看过剧本的话,只能是比曹爽死的更快,更惨

【回复】回复 @如果我是浣熊 :曹爽最大的弱点是他太平庸了,而坐在大将军这个位子上的人是不允许平庸的,这一点魏蜀吴三家都是如此。既然才不配位,那便是取死之道。
【回复】回复 @卧薪尝鸡鸭鱼豚牛羊 :所以曹爽和牌桌上顶尖玩家的差距就是耐心不足,对方一回防,一漏出劣势立马就开莽,看看孔明和司马懿怎么对招的,进攻的绝对做好回退的准备,防守的耐心等待最佳的机会
【回复】不如说曹爽可能就是想看着司马懿入土,对付这种牛逼的老臣,最好就是拖,反正我就是比你年轻,只要不让你做大,我也没必要始终逼着你。就这么放着毕竟我是宗室,只不过曹爽完全没想过把老臣全部得罪是种什么概念,在得知司马懿已经老成这样了,就飘飘然了。
东之伊甸nmb:
up主说的太玄学了,我个人认为是一个笃信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士被专制皇权折磨到精神崩溃的过程。他辅佐的前几任皇帝都是明君(最起码不是昏君),让他对皇权忠心无二,结果碰上了曹爽。对皇帝的认知彻底被颠覆了之后疯了,也许产生了皇帝不过如此我也能当的想法,最终付诸实践的过程。但是他还是忠君思想太重,没有走出那一步,而是留给自己的子嗣承担篡位的骂名和皇帝的职位。

【回复】UP说的神性其实就是你说的这个,说白了就是君子品格,不仅限于君臣之道,主要是立于世间的大原则,这种原则性东西已经操持了六七十年了,突然要变,是需要很多思想斗争
【回复】其实你说的基本也就是这视频的意思
【回复】回复 @松あきら :对,up主说的那些什么神性,玉皇大帝把人听的晕晕乎乎、一愣一愣的。
拆次才阿才:
如果说司马懿一直有反的想法,那是身份决定的,但仅仅是一种想法。至少在曹叡的时候,他绝对不想反,而且也反不了。曹叡是英主,司马懿当时想的是能够为曹叡尽忠,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曹叡没了,或许有这个想法,但事情没有到那种他振臂高呼,别人就跟他反的程度。曹爽对司马懿的反叛有一定的责任。机会往往给有准备的人,司马懿不管有没有反心,至少在曹叡时期,司马懿已经对军权有了很强的掌控力。我的意思是,司马懿背景够了,差就差一个机会,机会来了,没能力也不行。而司马懿有具有这个能力,所以成功了。

【回复】对的,我觉得你这个解释很符合历史叙述和人物自身
【回复】其实就是历史给了他机会,然后他抓住了这机会成功了。古往今来有很多人是抓住了机遇一步起飞,但是更多的人是抓不住,成为了时代的沙子被淘汰。
【回复】司马懿开始就是一个送信员,后面死活想当文官,最后不得已成了参军。。。这个际遇,根本没条件去思考反
mitchellhero:
说司马懿是被逼反的,只能说对一半,确实是曹爽干的太过才导致了司马懿发动政变,但是至少在高平陵事变那个时间点上,对这场政变的评价还算是正面的,因为之前曹爽搞的太糟了,朝廷老臣都愿意帮司马懿背书(否则曹爽光听到洛水之誓就放弃抵抗也太小看曹爽了).同时也是曹爽干的太糟了司马懿才有了本来不该有的野心.说白了就是只要曹爽安安分分的不乱来,司马懿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等死.......

【回复】还有一点,曹爽更怕曹芳,曹芳宰他的理由比司马懿更名正言顺。曹芳支持曹爽必然会下诏讨逆,然而曹芳却没有这么做,更不会放任曹爽不听桓范的规劝回洛阳找死。可能桓范都知道曹芳就不站在曹爽这一边,甚至规劝曹爽都是去曹爽的营帐里,同时曹芳并不在场。
【回复】回复 @mitchellhero :曹爽不就是向神挥拳的虫子么?[doge][doge]
【回复】回复 @暴怒的疾风 : 不是,这和我发的评论有啥关系?
撒切里斯卡:
篡在古代一定要被骂,皇权在上没有人敢不骂,在现代人的视角就是中性词了,拿忠君说事就更可笑了,几千年有几个诸葛亮那样的君臣际遇,换你是李世民朱棣篡不篡,是岳飞该不该篡,好多人怪司马开了个坏头,其实对皇位的觊觎是与生俱来的,恰恰是很多愚忠造成不少遗憾

【回复】回复 @JUJY : 曹家可以对大汉不忠诚,那司马家为啥非得要对大魏忠诚?如果不肯愚忠到底就该被钉上耻辱柱,那要钉大家就一起钉,钉一个漏一个算怎么回事?曹粉双标还敢再不要脸一点么?[偷笑]
【回复】回复 @JUJY :忠诚是投桃报李,都要被逼死了还谈什么忠诚,不值得歌颂但也无可厚非,就像拿钱干活是应该的,要是老板不当人辞职也没什么不对的,要是有本事自立门户把老东家挤黄了还很励志
【回复】道德的内容可以变化,比如忠君现在就不是什么好词了,爱国还是。但不能否定的是道德本身。一个反道德却能成功的例子,会增加极多的社会运行成本。比如邓文迪,鹏宇等等例子。除非哪天人类连忠诚这个概念都不要了,不然这位还是老老实实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班。
漢留侯張良:
up分析司马懿这波我是赞同的,历史不是从结果去推过程,很多历史事件,充满了太多偶然性,你可以发现很多条件缺一不可,而且还不都是人力所能左右。司马懿我觉得也一样,他是渐渐的在政治斗争中开始了篡夺之路,少一个条件都不行都激不起他们司马家的篡夺之路。

dplusc:
司马懿在每个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几乎都是只有一条可选择的路,其他选择都是坐以待毙,可这条路走到最后就是变成魔鬼。乱世出英雄,英雄又让乱世更加乱。

【回复】到最后的魔鬼,高平陵之变红衣烈烈。决绝的姿态在苍老的神情映衬下更加英伟。我看到的是他压抑多年,终于释放的雄心!
风林火山4869:
深得我心。我觉得我当初的评价还太单调了,说高平陵事变是司马懿的“正当防卫”。然而,这却是司马懿由神转魔的时刻…也许,司马懿真的很羡慕诸葛亮,有刘备和刘禅的无比信任,自己本来也想走那条路,而且还想比诸葛亮走得更漂亮,结果被曹爽这个二世祖给毁了。

【回复】我们也羡慕!但羡慕的是阿斗有丞相护着。
【回复】也就某些勾卡之辈不羡慕罢了
【回复】没事最后一个曹家太子也羡慕[doge]
真っ黒な太陽:
对,这才是把历史读活了!支持up,这种动脑敬畏的态度值得肯定[星星眼]

luoliflower:
古人很多时候都是顺势而为的,朱元璋不会在他要饭的时候就惦记着当皇帝,王莽在他手握西汉大权之前他应该也没有篡汉这个想法,当他达到那个位置了,自然而然就会考虑下一步怎么走,司马懿也一样,当他站在风口浪尖的时候,他当时的决定,就奠定了他的未来,就像诸葛亮,刘备白帝城托孤,他大权在握,民望也有,完全可以把刘禅架空,再夺帝位,只是他没有这么干罢了

【回复】回复 @天地唯我-人觉非常君 :哗众取宠
【回复】诸葛亮不是早就架空刘禅了?政由诸葛,祭由寡人,单论专权,诸葛亮比曹操还奸,只是诸葛亮始终不越雷池一步,对皇权绝对尊重,没有任何僭越行为,也是刘禅心大,不然跟刘协一样来套衣带诏,你诸葛亮想不当曹操都不行。
【回复】回复 @天地唯我-人觉非常君 : 李邈:你说的都对[doge]
天上的紫火:
司马懿要是不在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等他死后他全家都会被杀,曹爽不会留着他家的,他后代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强大后台,影视剧里司马懿有一句说的很好“我要在活着的时候把事做了”,司马懿自己应该也知道,他要是不在死前干掉曹爽集团并稳定朝堂给后代拉拢人脉,等他死了他的后代也就完了,即便司马师有机会发动政变最后也会被压下去然后全族被杀,司马懿一死他儿子得不到任何其他势力的帮助,再朝堂上失去所有的往上爬的机会,曹爽集团肯定会对他后代下杀手。UP和我的观点一致。

【回复】司马家族大于国家,宁愿在家啃老,也要等到天下大事见分晓,托孤之后就摆出退让态势,处处让着曹爽,有事只提提意见,或自己出征,比杨修高的不知道去哪里了。随后发现曹魏和爽致命弱点,于是拼了。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让曹爽等等放权,这种做人现在都非常难得,可见没一天糊涂的时候,人都做飞掉了。不反不至于身死族灭,人家有权不丞,
wxynod虎纹猫:
有本事的家学渊源的人,和没有本事的官家n代。天生的就是不对付,这就是命。 最近又被翻上来的朱令案,其实也是这样的俩人。

【回复】某种程度上司马懿也算是官家子弟,曹操的推荐人正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

司马懿 三国 历史 人文 深度 高平陵之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