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大枪 腰马合一 看了不下十遍

作者: 芒果的光芒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19-06-15 23:59:09 浏览:171200 次

耍大枪  腰马合一   看了不下十遍

丶白骨舟:
就很喜欢这导演的江湖,没有花里胡哨的,只有真实的招式和江湖

【回复】回复 @丶白骨舟:剧情有点拖沓,我喜欢的是写实的武侠风,觉得这才是以前真实的武侠,而不是飞檐走壁,移山倒海
【回复】回复 @爱吃冰的夏虫 :恩,其实很多人只看见江湖的美,却没看见江湖真实的血性与丑恶,你可以看下徐克的断刀客。真实的江湖。
【回复】回复 @爱吃冰的夏虫 :只看了这两部,表现的很好,可惜叙述的有些拖沓,不过有自己的风格,以后说不定会得大名。这两部都看了好几遍,一开始不是因为好看,而是没看懂,光看武打去了,叙述的有点怪
超凡入圣大蛇丸:
其实刘家良说的没错,拍功夫片的演员要会功夫,不会功夫不要拍功夫片。始终不是那个味道。

【回复】回复 @访冬妹妹 :拍的时候演员步法不好所以故意没拍脚,这才让于老误会,后来对手戏的时候露馅了。
【回复】回复 @剑为世宝 :是专攻下盘的十八枪,速成的那个,于老还看走了眼以为是高手
【回复】回复 @咸鱼翻身不还是咸鱼么 :北方燕青门多走镖,有一门速成枪法就是这,就是用来快速培养镖师,有些样子货的味道,但只要苦练学回基本功,也是很好的一门技艺。
那片海858:
古人创出武术是为了什么,战场是为了杀敌,民间是为了争斗,这个东西出发点就是搏杀和搏斗,谈武德不是扯淡吗!想玩高雅练五禽戏吧,还能多活几年

【回复】以杀练武,以德用武,以武止戈,是为武德
【回复】武德是为了约束自己,在和平年间你也动不动跟别人生死相博吗?
【回复】可是盗亦有道,不管干什么都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啊
黑色的猫二仔:
有个人说没杀伤力,你知道一棍子扫上去你能去世吗。

【回复】跟我以前一样,打架以为自己肉厚能抗,谁知道对面拿短棍扫过我拿胳膊去挡准备接下来夺棍,谁知道打到胳膊上胳膊直接麻了,疼得手都使不上力气,自那之后再也没敢去顺便抗了
【回复】真不知道现在的好多人是怎么了,一个个没打过也没练过的但都觉自己神勇无比的,等真挨一家伙就老实了
【回复】回复 @社会工作概论 :打你脾脏了,左边脾脏右边肝胀,后面两个肾,坐上跟剑突这块是胃,哪一个被打到都能给人疼得喘不上气,肝脾肾机打力度大了直接就能破裂出血,很容易死人,没腹肌的最好别被打肚子,弄不好就要出事。
神秘车辆:
这不是技巧问题,是基本功问题,枪都握不住

铁血黄沙八千里:
这回马枪,腰才刚开始扭枪就捅完了😱😱😱

南蛮小李:
我国自古武人以实用为先,骑射为首,之后是枪棍长兵,再次是刀剑短兵,最后没家伙了才用徒手搏击。 古战场搏杀,能用家伙谁跟你公平决斗啊?

天羽清魂:
下个礼拜,徐浩峰的刀背藏身上映了,大家都去看啊。

【回复】和这部电影一样的风格吗?
我从唐朝:
看过一篇文章,写中国有什么可以和外国的比?欧洲的剑法,日本的刀法,中国的就是枪棍!

【回复】陌刀是隋唐时期就有了,朴刀是宋朝不准民间持长兵器流行的,这些都是明朝以前的东西,至于你说的苗刀,,其刀法的前身来自于程宗猷的单刀法选(书中说的是根据日本刀法改的),苗刀的名字跟刀法都是民国的时候才定的,刀型也是收了日本野太刀的影响,不信可以看这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SHg1M6FCQOIk2sgf7FmBtg 文章里面的东西都可以查到的,你现在网上看到的百分之八十吹唐刀和苗刀的都是刀剑贩子利用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在骗钱,跟你说了中国人玩的最厉害的是枪棍而且玩几千年了,打起来枪棍也比刀剑厉害就够了,还在这觉得全天下最牛逼的都必须是中国的至于吗?宋朝的时候欧阳修的《日本刀歌》就说了宝刀近出日本国,本来国情就不一样承认别人很难吗?
【回复】回复 @影流十八众 :那不对,中国的双手刀法宋代以后没失传,只不过因为用处少,练习的人少了,技法萎缩。明朝时我们胶东一带还大量使用双手带,→老电影《地雷战》里老石匠用过的。这个武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提高都会导致武器和护甲性能对比的变化,继而导致使用武器和适应护甲的武术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双手刀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也就是刀术和刀术相关的格斗理论)发展有着明显的脉络。实际上剑,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武器,剑就是刀,双刃的刀。在最古代,科技不发达,刀剑类武器主要是黄铜青铜制造,强度低,硬度低,刃部容易缺损,剑有两刃,损坏一刃还有一刃,因此最早起基本没有刀,全是剑,比如罗马短剑、越王勾践剑都是短剑类,不长,多与盾配合使用。到秦朝前后,科技提高,剑身强度增加,但刃部依然不是很强韧,因此秦剑长且双刃。然后西汉炼钢,开始使用长汉剑,钢的出现让刀刃变得耐用许多,开始出现单刃长刀~漢环首大刀,环首大刀刃耐用,且长,刀法开始变得刀枪兼备,能劈能刺。然后南北朝灌钢法出现,钢材价格骤降,产能飙升,钢制明光铠开始大量使用,防护力的提升开始迫使大刀向着更利于刺的方向发展,长杆直身的陌刀开始变得更像枪,以刺穿防护更好的明光铠,这条路最后诞生了三尖两刃刀这种变态武器。同时更好的防护使砍无力化导致短兵器出现向钝击类的鞭锏锤靠拢的倾向。辽金宋,冷锻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护甲防护力,步人甲、铁浮图的超强防护让陌刀类迅速消亡,再次让位于极为纯正的枪,以利于破甲。这时短柄双手刀于战阵已经几乎完全无力,因此开始萎缩化。
【回复】回复 @我从唐朝 :就过去练武术讲打之前观敌料阵,要根据对手不同选择不同的武器,比如同样是练枪,如果对方是身着重甲的精锐士卒,那么最好选择长锥形的四棱或三棱枪头,以利于透甲,这种枪头透甲后效阻力小,要通过放长劲给对手造成一个更深的创口以确保杀伤效果,最好先拧然后再拔出来,这样能形成一个没法捏合的放血洞;如果是低护甲甚至无护甲的杂兵民团,则可以使用菱形的扁枪头,这种枪头可以在扎中对手后给没有护甲的目标制造一个很大的伤口,而且可以通过挑劈这些动作利用枪尖的两刃给对方制造一个更大创口或者多个创口;目标不同,枪头不同,技法上也要做相应的一些调整。古代打仗也是技术活,不是无脑一波流闭着眼上去瞎打。传统武术很多看似多余的动作实际上就是要兼顾多种不同侧重的同类武器而进行的系统练习,因为你练的时候并不知道上了战场到底会用哪一种,那么最好的办法,都练。但是比赛时选择的器械和规则如果更侧重比如锥枪的安全版,就是扎才得分,那么那么花在挑劈上的训练时间就等于无用功,势必影响成绩,但是这种输了会在战场上表现为不实战吗?很显然不会,而且因为他没有特别侧重某一方面,在战场上选择范围反倒可以更大,反倒更贴近实战了。相反,基于纯锥枪的技术,虽然比赛很猛,但是真上了战场反倒可能因为对手偏离了预想而一下子效果大打折扣,不贴近实战了。
宛城太守吴起:
咱普通人力气不大,就是装个铁枪头,也抖不成这样,老爷子是真功夫,没枪头也能抖

蟹里猴:
于老爷子让我想到《赘婿》里的天下第一铁臂膀周侗。

【回复】同看赘婿的点个赞。[调皮][大笑][大笑]
湖城小汘:
武术是为了收敛自己,凡事不能由着性子胡来,你觉得你很厉害,出去靠那两下子惹出了事,觉得没人能管你,其实强中自有强中手,到时候仇家带个高手找上门来等着哭吧。[尴尬]

你好爱看书的小周:
于承惠老爷子最后那个回马枪,绝了[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丶丿声微:
真正的武侠应该是简单纯粹的招吧,虽然简单却致命,而不是花里胡哨的,我也不是很懂[笑][笑][笑]

于承惠 武侠 柳白猿 比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