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枪缨润物——电影《箭士柳白猿》幕后纪实

作者: 哔哩哔哩纪录片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0-15 12:00:01 浏览:1199859 次

【纪录片】枪缨润物——电影《箭士柳白猿》幕后纪实

安禅老云:
演员请来了真的剑圣,导演出身自真的世家,故事写出了至少最接近江湖的江湖,却只能沦为小众爱好者们口耳相传的高质量低票房电影,可叹啊

【回复】徐浩峰最大的毛病就是非要把自己风格显著的装范功夫片自吹自擂成最“真实”,然后出来的还是自己那一套臆想的东西,更可悲的是这些臆想里有夹杂着一小部分真东西,其结果就是误导很多人狂吹这才是“武林”。
【回复】上学时候他的选修课基本上爆满~挺仙儿的一个人,师傅的时候基本套路,武术指导其实是他自己
【回复】回复 @神罗紫室帕夏 :他的问题是写的是小说,偏偏告诉别人是纪实,更严重的是甚至他自己都信了那些被“神话”过的民国大师们。“形意拳能练到什么程度?唐师跟我打比方,说从悬崖峭壁跳下,快撞到地面时,用手在石壁上一拍,人横着飞出去了,平安无事。” 形意门的怪事不敢讲。唐师给我们表演过追火车。就是让我们坐一站的火车,唐师说了:“我抄近道追你们啊。” 等我们到了,见唐师在火车站等我们呢,摇着扇子,身上没汗。能抄的近道,我们都想了,抄上也不会那么快。我和丁志涛都不敢说话了。
码头的薯条儿:
49分15秒的时候,于老左手松那一下,右手单手握枪,整支枪保持原来的水平姿势,枪头没有往下掉,实木的枪有多重我不清楚,只感觉到一个字"稳"。

【回复】感觉这位大爷用起来和面筋一样,估计普通人一甩动都不带动一下
【回复】回复 @-鬃狮君- :大枪4米,花枪2.3米,最短的枪是1米8,15公斤的哑铃随便玩,但是10公斤的双手剑我单手就拿不稳……重心在头的枪更难,而且你手一颤枪头就抖
【回复】回复 @-鬃狮君- :长短兵器不是一个概念,两斤的八斩刀单手可灵活使用,两斤的双手刀就得两只手拿了。
東雲研究所2022:
《刀背藏身》什么时候能上映啊[tv_难过]

【回复】回复 @爆破狼狗 :据说是投资方要干涉徐浩峰的剪辑,徐浩峰直接不干了。等于是直接不上映了
【回复】诗眼倦天涯 也好几年了
【回复】回复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蘑菇吗 :《天涯明月刀》应该不会有了,徐皓峰在《诗眼倦天涯》小说的序言里写了,投资人已经把项目撤了,据说徐的新作《门前宝地》已经立项,即将开拍。
OutsidePlayer:
挟刀揉手,心思刀理,枪缨润物,这种幕后纪实和电影一样好看,能见着真东西。[点赞]

【回复】回复 @北医三院女拳治疗科 :你要觉得于承惠老爷子还不如少年宫那当我没说,别杠,没时间。
【回复】回复 @北医三院女拳治疗科 :你说神神叨叨不知道怎么来的,武功有三种,一种叫操,活血通络,调息养元;一种叫练,用大幅度的动作锻炼肌肉;一种叫技,追求力量的通达,招式的简练有效。这三种是协调互补关系,于老爷子的不就是练法配合操法而已嘛不至于说神神叨叨的吧。看架势没有摇摇晃晃,说明基本功扎实。技法我是没见过,不过都过世了,就算有也没办法验证了吧。[OK]
【回复】回复 @北医三院女拳治疗科 :散打是很有效的把泛用性很大的技法总结了出来,但也不能说这就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唯一代表是吧。很多人都觉得散打总结了中华传统武术所有有效的技击技法,这其实是误区。
天驱鹤雪:
老师傅还是老师傅,于承惠老师圈枪有一下后把是小臂夹住,只用腰胯发力。以前看电影还没发现,现在看纪录片才看清。

【回复】封面那个演员演了好多电影,评分高的也有好几部,就是人不火[微笑]。
【回复】回复 @喔shi你大爷 :我猜他说的应该是男主柳白猿,演员宋洋。从老徐的倭寇的踪迹就开始合作了,后来箭士柳白猿,师父。再提一句貌似八佰也有他。
蕙草星空:
划拉巴子,相信很多人会疑惑这名是怎么起的,其实我这有一个观点:划拉,北方尤其是东北喜欢用的词,一般形容小臂在面前的不规则运动,造句“你瞎划拉什么呢?”,而类似于咏春黐手的对抗练习,直观上来看就是在划拉;巴子,其实应该是把式,即武功、功夫,口语后很容易读成巴子。所以词源应该叫划拉把式。

【回复】巴子就是巴子,把式就是把式,比如,嘴巴子,歪把子,妈了巴子,把子就是支棱件儿,人身上叫胳膊腿儿。和你说的把式可以互相代替,可以叫成把式,但巴子就是巴子。我是这样觉得的。
【回复】这功夫一看就是突然翻脸用的,甚至连站起来摆个架势的时间都没有。
【回复】回复 @N1ngnI :巴子是支楞件儿,可以指代很多东西,所以广泛为用,这在方言中经常能看到类似用法。你理解的妈了巴子没问题,但并不算胡乱引用。
上帝之右手:
徐浩峰拍的不是武术,而是武行,是习武的人。《师傅》里廖凡扮演的角色是咏春拳传人。徐浩峰特意问廖凡能不能打咏春,如果打不了就改剧本换个功夫名字。

【回复】回复 @穆杰 :楼下的真的是个杠精,电影里武术是有基本架子的,现在都是练习强身的,又不是杀人技能,魔法那种玄幻的动作能用来偷换概念?!
【回复】挟刀揉手我都看好几遍了,比师父电影里学到的东西都多
【回复】回复 @穆杰 :电影里学武术,你怎么不去指环王学魔法?
终究良人:
最喜欢徐浩峰导演的电影,每一部都看了十多遍。可惜《刀背藏身》没有上映,从17年等到现在。

【回复】回复 @独步云间123 :因为剪辑权的原因和制片方闹掰了,徐皓峰拒绝在导演栏署名
【回复】回复 @袖剑党人 :所以贴吧别人问为什么不上映的时候我都给人家解释,这是徐老的坚持。徐老自有其风骨,干涉他的剪辑这故事味就变了
【回复】回复 @袖剑党人 :应该不是,最初是这样后来已经重新剪辑并且都提上档期了,然后考虑商业策略延后了2次。感觉就是缺钱,上不了院线,没院线要。
笑着的杰哥:
练武要有钱有闲的,我们好多师兄弟都是大学跟着练,毕业以后迫于生计,只能断断续续····

【回复】主要是练武不能荒废,普通人疲于工作,哪有精力天天练
【回复】练武想练出点东西,一天总要有两三个小时连续锻炼的时间,这个时间太难找了。
【回复】穷文富武在这个时代也适用啊
akjhjxnk-990523:
练武练武,练是根本。 一帮人在那聊,武术的玄奥之处。得出结论,真的或者假的,有用或者没用。 这其实挺扯淡的,你不练,你能聊出啥来? 日本两大剑圣之一的冢原卜传,据说每天要做挥刀练习6000次。六千次,什么概念?就是你只有达到了这个训练强度,你才有资格去摸索一些更深层的技术性的东西。不然的话你的技术是没有东西支撑的。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键盘练武,说这个不行,那个假的,那肯定你最牛啦。你键盘最好嘛。

【回复】日本那个明显作假吹宣传的,武术打假可不只是中国内地,日本韩国那些国术大师也都被翻车了,比如日本某合气道大师柳龙拳号称打遍地表无敌手,结果上擂台被瞬间ko,什么空手道大师跆拳道大师被打视频也是网上随便搜,还有日本剑道就更是各种造假,b站就好多视频,日本老剑圣表演砍竹子,结果用假的道具刀砍假竹子[doge]
【回复】回复 @放弃区别和推理 :民国时期的那些人,每天练武八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功
【回复】回复 @放弃区别和推理 :回复 @放弃区别和推理 :你没练过吧,我们小时候师傅布置练功作业,马步出拳也有早晚各五百了,还要扎大马,那时候我们都还小学,你这是真没吃过这种苦别以为别人吃不了这种苦
留行山水间:
箭士柳白猿 师父 院线播放的时候都刷了两遍 电影纪实挟刀揉手 枪缨润物 心思刀理都值得看

【回复】回复 @冬在我心 :北方理念,刀法是防御技,刀背运用重于刀刃,因为人在刀背后。 《刀背藏身》也很值得期待。
【回复】别的都没看,就看了师父,印象深刻的打戏,冷兵器的打斗看的人战栗
【回复】回复 @留行山水间 :好嘞,这些片子牛逼的地方在于,不懂的人看了,都明显知道有真功夫在里面的
东荷薰:
武功技术的终极体现就是消力,进而力发千钧,能够在紧张的搏斗中放松身心,达到自在的境界,要求心技体高度合一,想要学好武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中国的祖祖辈辈是在实战中摸索出了人体发力的道理,这就是中国人运用物理的方式,可笑的是西方人学形不学意,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道具,祸害全世界

【回复】你这么说,我不能说你说的是错的,只能说不全面。缷力也好、寸劲也罢。这些都是国武对发力技巧的一些称呼。一个武者厉不厉害,不在于他发力技巧多么多么优秀,说100斤的人能把一个200斤的人力量全部卸掉……(虽然说本身也不可能)而是你能在适当的时候,使出适当的技巧。没有一招破万招,如果有,那可能不是拳头。而是枪、是刀、是子弹。当你走进一家搏击馆,教练除了教你怎么训练外还会告诉你人体有哪些弱点。实际人的弱点有很多,我不一一举例。而击倒一个人也不需要花费多少力量。关键在,你训练的最终效果,能不能让你在实战中顺利打击到一个同样经受过专业训练的对手。 我习过武,在普通人眼里属于很能打很能打的那类。具体到什么样?高三时候跟小混混斗殴一个人摆平16-7个。但在同一家武馆里,我只是个不太入流的小师弟。 多贼啊。大家懂一样的道理,受一样的训练,除了身体素质不同外,我们没有区别。谁不知道你徐晃一下的套路是要干什么。因此,打到人的武术就是好武术。 竞技比赛上,都是电光火石之间(我认为哈,神经反射本身也是生物电,所以没毛病)。没有什么收放自如,没有什么四两千金。除非,你和对方的资质条件叉开太多。譬如我16那会教练收拾我……我们差了十几年的经验,以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身体素质。只有这种差距,方能显得教练收拾我时候收放自如。 其余的,不是今天你锤我,就是明天我捶你。 如果突然有天两个势均力敌的小伙伴,一个再也打不过另一个了。不是他技术或者说武学进步了,而是……他青春期到了,身体素质发育了。 然后教练会很熟练的把这一组分开,安排别的对练。
【回复】可惜西方人发明了牛顿力学和摄影技术,从此武术再无神秘可言[doge]
【回复】回复 @superwave :消力。。。而且是极高水准!
白色打伙机:
我的乖!这人是不是 《黄河大侠》?[微笑]

【回复】我的乖,这…四十朝上了吧?[嗑瓜子]我的第一印象是风清扬
小熊哈尔:
就像一位经历过真实战争的特种兵说的,我在舞台上打不过mma拳手,但是我能杀了他...

【回复】回复 @清辅音的还不走 :你这就是瞎说了。。杀人和搏击就不是一个概念。兵的最基本概念就是一击致命,以伤换命。搏击最大的追求是让对方失去反抗能力。根本就不是一路。你就想你和人打架的时候对手招招对你插眼踢裆。你却怕伤人只敢打他不致命的地方是一样概念吗。。
【回复】哪个特种兵?小说里面的吗[doge]
【回复】回复 @进入二次元的人 :对付复杂情况的判断能力搏击手可能不如特种兵,但是就正面对殴我只能说,一般的特种兵怕是被吊锤,搏击能力对特种兵而言只是基本能力之一,对搏击手则是唯一重要的能力,两者在这方面天赋上的筛选和投入的时间精力都完全没法比
黄姜可乐:
说点个人看法:最后的这一场比武,实际是三个阶段。首先,枪进弓,弓手让枪手进入到枪的刺击范围,双方都是普通兵士的情况下,弓手凶多吉少,所以这一阶段是老者稍胜柳白猿;当近身之后,枪手发现弓手近战水平更高,就是以枪制弓,这个时候老者稍逊于柳白猿;为了不受长枪在近战时不灵活的制约,弃枪而徒手,结果又是稍逊于柳白猿。 这场比试,看上去柳白猿上风,但恰恰又在柳白猿赖以立身的射箭一项上被老者完美避开而近身,对于弓手而言,这是让对手进入了自己的危险领域,又是失败的。

【回复】我说一下个人理解,首先如果柳腿脚完好完全可以赖皮放风筝,或者站在塔顶,那匡只能跑路。不过两人是比武不走邪道,所以匡从很远冲锋证明自己可以近身(当然柳不能移动略吃亏)。近身后长枪近战,柳证明自己不会被秒杀。这里因为柳不能移动,匡完全可以靠枪攻击更远耍赖皮,所以匡扔掉枪想真正靠贴身肉搏定最终的胜负,肉搏输了一筹。
【回复】你怎么理解的,那老头赢了,最后一下是给柳白猿个台阶下
根三上五七下:
天时 地利 人和 谢谢导演 谢谢演员 谢谢

Ibara148:
那么徐浩峰导演的作品什么时候来呢[藏狐]

于承惠 人文 李呈媛 历史 nanhe 徐皓峰 徐浩峰 宋洋 赵峥 普通话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