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1岁婴儿揭开最深层秘密!

作者: 壹心理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7-13 20:16:20 浏览:605766 次

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1岁婴儿揭开最深层秘密!

_Vinca:
讽刺的是很多父母反而认为不哭不闹的孩子懂事省心,然后更加去关注那些爱哭闹的孩子,缺爱的孩子永远缺爱,受宠的孩子更加有恃无恐。

【回复】更讽刺的是,不哭不闹的孩子正是因为父母的长期不回应而没有了期待,所以沉默,自己独自抚平自己的情绪。而哭闹的孩子是因为父母偶尔能够回应,所以孩子还能够有期待,这样至少能够得到父母偶尔的回应。
【回复】并没有哦 我就是那种又哭又闹没人理我的
【回复】因为这样的孩子让他们更“省事”[嫌弃]是一种对孩子不用心、简单粗暴的对待方式。
亲亲小狗ヽ:
为啥看到弹幕说第三种是高情商,然后我忍不住要反驳,恰恰是会哭的孩子才是高情商,才能健康成长,因为他们会表达,他们有情绪会宣泄,宣泄完就没事了。不会表达的孩子你以为他是真的没有情绪吗?不,他是压抑在内心,长此以往总要爆发,再次爆发的时候,可能就是不健康了

【回复】回复 @许是墨色 :你可以重新看看视频,UP主说了第二三种成长于忽视环境,没有被父母真心爱过。当然,说情商太严重了,但是情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我看过一个心理教育家说过,培养高情商孩子,首先要让他学会表达情绪,能认知自己情绪,然后才能跟别人共情啊之类的。我其实小时候就属于在外界害怕时表现特别特别乖,不敢哭甚至不敢说话的那种,小时候只知道不想去一些地方,但并不知道那是害怕。当孩子说出害怕等情绪字眼,其实就挺成功的
【回复】应该只是在开玩笑吧,把对应的情景放在成年人身上了,不然这么小的娃哪有什么情商不情商的[藏狐]而且有时候哭泣也并没有故意不故意的,因人而异,别太较真(不过我觉得你说的也没有错,特别是对于成长阶段的[藏狐])
【回复】我就是第三种,所谓的高情商只是过于关注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甚至会牺牲自己的情感来讨好他人,看似情商高,实质上是无法处理和释放自身压力的人。
多元宇宙的星尘:
从你出生那一刻,你就开始被影响了,并不是等到所谓懂事后

【回复】而且我觉得“无意识期”更重要,那是真正底层逻辑的建立,真正的从无到有。而“懂事后”都是基于它建立的。
【回复】不,从还是个胚胎的时候就被母亲的情绪开始影响了,
【回复】回复 @饮冰一世-万河归海 :我常常想我要是不出生多好啊[大哭]
亦可喜:
卧槽看了这个才知道我是最绝望的那种,对恋爱无感,觉得没有人会真的喜欢自己,就算面对父母都不是全部信任。可以说对任何人吧。。。都没有信任,看待人际关系就像“短暂的合作”,最后所有人都会离开,只信任自己。

【回复】只能说 尽量的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因为任何极端 带来的结果往往也是一个极端的结果 而通常这种结果并不会是什么好的结果 自己还在活着 总得让自己活的好一些 而身在社会之中 也并非是能力过人 或者资源过人 那总得学会和社会的规则相处
【回复】回复 @喵喵人生Rose :就是。。。肯定不是一开始就不爱的,只不过收到的回应太少,失望太多,对新的人或事就真的没有期待了,慢慢的就对所有东西都很冷淡了。我觉得很难逆转回去。
【回复】没有人会永远陪伴自己的,沉迷其中只会伤心吧[藏狐]就像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hhh
只问司命:
自我记事开始,我的父母就十分恩爱,四岁时候我有了一个可爱的妹妹,从此以后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家里不富裕,父亲做买卖常年亏,不过父母极少吵架,更不动手打架,唯一一次是父亲因为喝多了酒生气,把扫帚摔到了母亲脚下,单是这样就把母亲气到了姥姥家。平日我们一家人脾气都很好,从没和乡邻亲友红过脸。我和父亲很像,好沉思,平时有点闷,但是能逗趣,说些俏皮话骚话;母亲则是叽叽喳喳唠唠叨叨但又机灵嘴甜的小女人,她心地善良但是性子急,不过很会和邻居亲戚处关系,这一点上父亲是听她的话的。不过后来母亲因病去世了,那时候我已经初二了,迄今已过去近十年,于我和妹妹,于父亲,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回想起之前那个完整温暖的家庭,依稀还能感受到我生命之初享受过的温暖,我向善,相对健康的人格基底以及相对坚实的安全感和较高的自我认同感,或许就是在那个充满爱意和欢乐的家庭里滋养形成的。如今,父亲尚康健有力,妹妹已成人,上了大学,是比母亲还高还漂亮的大姑娘了。有时候我们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总莫名觉得之前那个家还在。和母亲早早失散在尘世,这无疑使我的性格里有了些不大不小又确实惹人烦的缺陷,我也在慢慢疗愈之。我有一愿望,便是,修身养性至通达尘世,积极平和至性情存真,最后弥留时,像孩子一样给一旁的母亲讲完她未见到的精彩纷呈的这百年人生故事。

【回复】虽然母亲离开了,可是她的爱种在你们一家人心里,真好,祝你幸福
懒懒的一级天灾:
真的是美好的童年能治愈一生,悲惨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希望每个宝贝都能快乐和能别人理解。

【回复】没有什么童年的人路过,觉得活着真无趣
【回复】所谓血脉相连和爱是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东西
【回复】回复 @cripz :抱抱宝贝,祝你有一个聊得来的朋友!
慕榮柚子:
如果父母对你的关注始终以负面的方式呈现,那么你会在过程中慢慢成长为一个对任何人和事都没有信任的人,别人对你的感觉,就是貌合神离,看起来高冷,相处一段逗逼,再相处一段,疏离,好像很知道你很了解你,可是仔细一想,其实你到底热爱什么真正追求什么,别人完全没有概念。

【回复】很烦恼的是,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一段时间就会因为一些小事情特别烦对方,就像是喜怒无常
【回复】活着很茫然,没有爱自己的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别人的好,总觉得人有目的。
【回复】和我好像啊,但是我自认为从小被家人疼爱,童年也算无忧无虑,身边从不缺朋友和关注,对人不信任好像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冷血,那么多人爱我,我却好像不爱他们,对所有人都只能保持短时间的热爱[捂脸]
账号已注销:
大多数自杀的人其实都是因为缺爱,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完全被当做养老工具和提款机的子女是最悲哀的。

【回复】我大学里选修心理卫生课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一组数据,我们学校平均每年会有一个人自杀,其中20%是因为学业问题,70%是因为情感问题
这是一枚小李子:
会缺爱。我有一个朋友,从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酗酒后就家暴,经常打他和他的母亲,在他小学的时候父母终于离异了,他生活在爷爷奶奶家,后来去了一所私立中学读书,患上了抑郁症,再后来他的父亲病逝了。亲情上,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他当然知道母亲是爱自己的,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再去亲近母亲;爱情上,他更想索取对方的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对方的感受,认为付出了所有的钱财就能留住她,他可能并不爱她,他只是寂寞;友情上,他总是对朋友尽力的付出,竭尽所能的帮助朋友,朋友对他好一分,他对朋友好十分,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是他真的缺了某种东西吧。

【回复】回复 @释然魂生3366 :他在物质上没亏待过她,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朋友,只是他肤浅了,他以为他这样就可以留住她。他精神上太依赖她了。大概是有些话只能和她说吧,他不是那种积极乐观的人,心里的话不可能全都和我们说,他把心里最脆弱的部位全都交给了他女朋友,他的爱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离不开她,后来他们异地了,他变得也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不信任。一个不懂得提升自己精神层面却只想着用物质和沉重的爱栓着她,遇到这种人无论是谁也承受不了吧。
【回复】回复 @释然魂生3366 :这个可以看一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有提到,大概意思就是说两个相爱的人如果只对彼此好,在扮演非恋人的角色的时候和扮演恋人角色时大相径庭的话,那只是两人份的自私。本质还是自私。
【回复】很好奇为啥同样是他人,为什么对待恋人和朋友区别那么大?
乙丁点:
我就是最后一种,哪怕现在结婚生子后,我依旧随时做着他会离开我的准备,有次他开玩笑的对我说,你能不能不要表现的像个单亲妈妈一样,什么事都自己做了,但虽然很累,可只有这样才让自己有安全感

【回复】你要试图去麻烦一下别人,感情是互相亏欠的。小事情让他们帮你做了,下一次你就能帮他们做一下,你也不会那么累。
【回复】回复 @8786z :这个方法很对,我老公就教我人际关系就是在你帮帮我我帮帮你中建立的,让我减轻了很多压力。我老公就是安全性依恋的人,我是回避型,但是我是独女,也不缺爱,可能我就是天生对爱高需求吧,所以我对父母对老公对孩子不断作妖,证明他们是爱我而且是偏爱,有这样的人吗
【回复】回复 @丨我爱睡美人丨 :既然结婚了,我会忠于这个小家庭的,只要他不做出触碰底线的事,我也没理由离开他啊
无念的越:
Up主说的好准,我小时候对爸妈特别不信任,我爸只在意我考试成绩怎么样,(好在别人面前吹牛,刷存在感,想让别人看的起他),老妈更是一副下贱样,(一点不过分,哪怕那人没事在嘲讽她,她还跟狗一样去讨好他)。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和别人交流都好痛苦,不知觉的自卑,真的过的好累

【回复】远离他们就好,真的,你可以试试看,尽量不要去联系他们,自己独处一段时间就好了
【回复】回复 @热爱很可爱 :毕竟那种环境下长大的,虽然我已经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但与别人人交流时第一反应还是莫名的自卑感。想和别人正常的交流但又不敢去交流,你知道这活的多痛苦吗
【回复】这种环境下大概率会造成被动的性格吧,所以需要一个主动热情且放的开的朋友,多跟他聊跟他接触一起玩,时间长了你就会受她影响的[拥抱]相信自己,自卑不是你的错误,内心坚定会改变的
Yang_Y02:
回想起来还真是这样,父母的离开与否不会对我的情绪产生任何影响,难怪当初进幼儿园小学,看着周围小朋友哭,我都觉得很奇怪,当时觉得没什么好哭的,反正放学后能见到,而且自记事起我就是在奶奶的抚育下长大的

【回复】卧槽你这么一说我也是,我上幼儿园第一天我妈问我哭没哭,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哭
【回复】我小时候,幼稚园就在家门口几步路。我哥带着我去幼稚园,然后我就哭了。[吃瓜]回家后哭喊不想去上学。但长大后反而是偏向回避型。
【回复】我就比较奇怪了…我主动要求去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玩…哭?不存在的 一班孩子都比我大 就我不哭
寂静1999:
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让人对号入座,但人是复杂的,这样简单粗暴的定义自己,是欠考虑的。当然,方向没有问题,只是对自己的认知需要比简单粗暴的分三个大类然后对号入座,更精细一百倍。

【回复】对,大家可以做参考,但是绝对不要把这里面就完全当做自己了[2233娘_卖萌]
【回复】确实 但看评论就知道点进来的大多数都过得不好 这种视频也就是贩卖焦虑罢了
【回复】想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需要长久观察的。而且人并非一成不变。
凉白开想开了:
疏离久了完全无不懂如何与人正常亲密相处,和舍友两个人住一起都很尴尬

【回复】啊啊啊我也是[大哭]我是低焦虑高回避型的,总感觉很难完完全全地相信一个人,很难完完全全的把心交给一个人,因为太害怕受伤了[委屈]
【回复】回复 @花辞海盐 :唯一办法就是减少接触时间,离开宿舍。两个人一起在宿舍安静到窒息,这时候一点点声音都无比刺耳。
【回复】旁边有人在我身边也还好,但是每次只要一看到电视剧中有很亲密的戏份,我就浑身抑制不住的尴尬,我知道亲密很正常,但是我一看到,我就忽视不掉的不舒服
哇奥吼吼吼吼:
感觉人的出生就会不断的接收痛苦和死去,所以我不想生个孩子让他不得不面对将来的痛苦

【回复】回复 @寻找快落汁源 :嗯嗯,好好去爱她,让她感觉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一个乐观的家庭,虽然我没有,但是我也遇到过乐观积极都是爱的家庭的女生,感觉她们能比我更加能够介绍生命吧
【回复】我也这样想的,可是父母说没有孩子晚年没人照顾自己不好,还是得生个孩子,然后又说老了在家突然出事也没人知道。
【回复】回复 @想象ヽ :你也这么想么?如果自我行动能力都没有了,那就不必苟活于世了
开星瑞的老杨: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回复】回复 @必杀の矢 :为啥不治愈?学个词儿就乱用,丢人现眼
【回复】回复 @卷柏_Herba :也许他还是是个孩子,看到的东西还少吧
【回复】回复 @必杀の矢 :可以不治愈,就像身上划道口子,虽然会结痂但一直不长好,痂撕开一点就痛,也无法避免痂会被某些事情撕开,只要一直感受痛苦就行了。
枪炮娱乐:
儿童期是这样,因为并没形成独立人格。但成年后的性格并不完全童年时决定的,人能在不断在成长中纠正、修复自己人格、习惯等。除非从小到成年一直处于畸形的家庭环境和糟糕的教育环境,但大部分人不会这样。所以部分成年人缺乏安全感是后天逐渐成长形成的,不能全归因于儿童时期或婴儿时期。 另外,别把这当做溺爱孩子的理由。关心孩子≠溺爱孩子。很多家长溺爱孩子最终是害了孩子,溺爱出问题的孩子还少么?

【回复】心理学表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和溺爱没关系
【回复】回复 @茶飘柔 :朋友,并不是从1岁到18岁之间的孩子都靠满足才能成长的。失败教育、逆境教育同样重要。而且关心孩子,和溺爱孩子是两个概念。一味强调满足而没有引导(包括适当的赏罚教育),那就是溺爱。你把满足孩子=孩子的核心,那说明该去多读心理学的是你,别看什么地摊书、心理鸡汤书。
【回复】回复 @梦会讲故事的Miox_e :很小
Reincarnation_:
《亲密关系》里有提到,非安全型依恋是容易转变成安全型的。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要相信自己能改变,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和爱人。

【回复】也没那么容易,需要遇到一个真的能让你产生安全感的人,而这种人看缘分遇到
【回复】呀,又是这本书,我该重看一遍了。感觉讲了很多东西
【回复】回复 @不想撞昵称 :一起看一起看

说说心理话 母爱 心理学 心理 情感 心理健康 育儿 情绪 安全感 心理实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