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日漫的“坏女人”情节!读懂藤本树,就要先读懂玛奇玛?让我们走进《电锯人》母系反派与坏女人。

作者: Claire的编辑室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2-01 15:07:52 浏览:242933 次

深度解析日漫的“坏女人”情节!读懂藤本树,就要先读懂玛奇玛?让我们走进《电锯人》母系反派与坏女人。

千古尾-黑奴版:
个人觉得吧,藤本树在一开始就把玛奇玛定位成了一个拥有过度保护欲却不爱孩子的母亲。而这种形象在亚洲家庭里面其实是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看法,父位缺失,导致母亲需要承担多种角色,既要当父亲又要当母亲,既要赚钱又要保护好孩子。另外一个理论说,父亲的缺失会让母亲将对父亲的爱转移到孩子身上,特别是男孩,女孩状况都还好一点。心理上会将丈夫的角色和孩子的角色划等号,导致孩子处于一种像提线木偶一样被操纵的状态,以及那种压迫孩子导致孩子喘不过气的爱。可以看看现实中绝大多数弑母案,以及部分自杀的孩子,他们的动机是来源于控制和压迫,在这种环境下,孩子选择顺从就不会成长,做为母亲你要是听见你家孩子说“我不去工作我要在家里面当啃老族”,你会不会想揍死他。如果将玛奇玛电次秋帕瓦看做一个一母三孩父位缺失的现实家庭,强烈的控制欲让她先对家庭中的小妹下手(打骂发泄)来刺激家中的老二电次,大哥已经被玛奇玛扫出家门了,想要孩子成长是一个母亲的愿望。但是如果在孩子看来这个母亲并不爱他,他想要成长只有两条路,参考前面提到的弑母案,他只能选择弑母或者自我了断。藤本树会创造玛奇玛这样的角色必然是他在生活中见过这样控制欲爆炸的女性而且极有可能就是他的母亲,恐怕不是藤本树不会创造其他类型的女性角色,而是他一直活着这种女性的影响之下。至于结局玛奇玛变成妹妹一样的角色和电次一起生活,恐怕是藤本树自身希望能和母亲和解,但是就像是让母亲变回小女孩重新来过一样是一个不可能的,童话的结局。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觉得藤本树画得电锯人一个童话故事了。

【回复】还有一点关于最后的结局,其实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倒也不是把母亲角色转变成了妹妹角色。是小男孩的恋母情结,对母亲的保护欲。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能遇见小时候的母亲和她好好相处的话,或许她以后就不会变成我现在认识的她。”也印证了一句话,哪怕母亲对孩子狠毒,做完孩子的人依旧会无私的爱自己的母亲,传统观念里面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其实说反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才是无私的,无限包容的,无论母亲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长大之前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爱母亲的,成长中才由爱转恨。从作者视角来说,最后的结局不是转成妹妹,而是想要和孩童的母亲重新认识,并和解。
【回复】另外渴望拥抱,其实也是一个承担了全家家庭职责的女性会拥有的特点,如果将玛奇玛这个角色放在现实中,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另一半像空气一样,孩子又不省心,每天被生活琐事搞得焦头烂额但是温和,温柔,控制欲极强,内心却冰冷的日本母亲(女性)形象。
【回复】这个解读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看到最后和母亲和解,突然又多了一份新的理解,感谢分享想法🙏
来一瓶六神花露水:
up好厉害,看过对玛奇玛角色最贴切的解析![星星眼][星星眼]玛奇玛是超出作者掌控范围的角色这点也很认同,小声哔哔感觉玛奇玛作为一个强大的女性角色是被作者带着恐惧和爱意描述出来的,而不是被理解后塑造的,因为作者大概想象不出一个个性与目标如玛奇玛般复杂的女性的真实内心是什么样的

【回复】很同意你的看法!由于带着恐惧和爱意被创造出来,“我爱你但我看不透你,我怕你但我心系于你”,所以更加的无法掌控和揣测玛奇玛这个角色,终究是无法被作者参透和理解的人物,想象不出的物体是无法被表达的,这也是这个角色被争议讨论最多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朦胧无法描述,而更想要探寻的答案。同时想问一个问题,“一个个性与目标如玛奇玛般复杂的女性的真实内心”这句话,如果拿去“女性”二字,抛去其中的性别问题,会对这个人物的真实内心想法产生影响吗?又或者说男性、女性在这样的人物中“真实内心”会有所不同吗?(感觉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想了很久但限于被小视频毒害后极具匮乏的表达能力)
【回复】确实,感觉藤本本身是很怕玛奇玛的,就像怕妈妈一样,而且也无法理解妈妈内心的想法
【回复】回复 @鹿喱 :其实没有理解到你问题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人设完全相同,只有性别不同的两个角色,想法会不会不同?[思考]我觉得不会不同,单论生理性别的话,生理性别不会影响思想。若对问题理解有误请指正。 想让玛奇玛朝更贴近真实女性的方向塑造,只是我作为读者的个人期待罢了。毕竟我作为读者看到的玛奇玛是个有魅力的女性角色,我想了解她存在本身,我认为她不论作为恶魔还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女生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深入塑造。
拿皇赛高:
还有一点我不敢苟同,“渴望拥抱”不是烂俗剧中为了推动剧情强行给女强人加的弱点。其作用并不是为了在必败的对峙中取巧,而是让有相同想法的波奇塔电次共情并理解。玛奇玛渴望的不单是拥抱更是平等,一种上位者需求的平等。之前也有提到利用电锯消除不利的概念恶魔,实现全体平等。另外“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是人类的共性难道不是吗?这点与性别无关吧。

【回复】个人感觉最后提到的一点“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在文娱作品里,高处不胜寒写男性一般是突出他的强大,写女性则是突出她的孤独,与侧重描写还是有关。
【回复】回复 @被窝里的言早 : 而且个人感觉这个“追求平等”,玛奇玛本身是支配恶魔,追求的更像是能够拥有创造新世界的力量,成为新世界的主宰,消灭不美好,而不是平等?
【回复】回复 @被窝里的言早 :如果是主宰的话,那么她本身就有了,在剧情中她是有着绝对强权的,她想要什么都可以去通过命令实现。因此,平等是她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被命令的平等就不是平等了。所以她才难以获得平等且一直追求平等。
什么样的昵称才能不存在:
不太认同评论里有些人说up强行解读的观点。无论作者是否有意设计,这些影视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反映社会文化,只不过大家都一直生活在男权社会所以把很多事情认为理所当然了而已。既然up的逻辑能够自洽,那就可以这样解读,毕竟自古以来对于各种文艺作品的解读都是各种各样的,角度不同不代表错误。你要硬说up主搞男女对立那只能说你自己心虚破防了而已,再说关注女权问题本来就没有错,更不可耻。

【回复】回复 @你不是我哥哥 :电次那会儿是等很久没人来 接近失恋的阶段 然后玛奇玛提了一句旅游就兴高采烈 确实对她不在意
【回复】回复 @你不是我哥哥 :因为蕾赛没有赴约,电次并没有难过多久,也没有常挂心头,这不正说明了这点么
【回复】但是up有些前提就错了,比如说电次根本就不知道蕾赛“死了”,又怎么能推断出来电次把异性当物品呢?[吃瓜]
是科科酱啊:
很棒的视频,但有的地方有点偏颇。 其实我觉得社会并不单单认为女性“必须在权利跟情感中二选一” 而是社会普遍的要求所有想要坐在高位的人在“权利与情感中二选一”,自古帝王都被称为孤家寡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回复】谢谢您的评论!我看到了我评论区一条很有趣的回复,希望可以借此回复您!“个人感觉最后提到的一点“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在文娱作品里,高处不胜寒写男性一般是突出他的强大,写女性则是突出她的孤独,与侧重描写还是有关。”(cr被窝里的言早)[给心心][呲牙]
【回复】但还是男女的受压迫程度不一样,男的有权有势还单身社会觉得是钻石王老五,女的同样情况大家会觉得有那么多钱还不是剩女,会可怜她,甚至很多底层女性会觉得她还不如自己,自己虽然没她有钱,但是有男人要。对男女的双标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没必要粉饰,强行去性别化
【回复】这种视角,有点像男性在看不到或假装看不到男权社会中塑造的男女阶级差,而妄图用“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阶级矛盾而不是性别矛盾”来矮化确实存在的性别矛盾本身就是阶级矛盾这件事。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权力集团中,同等权力位置上的男女,男权脑的人们会自动把女性设置在男性阶级更低一层的位置,哪怕他们处于同等“社会权力位置”上,这就是隐性的性别阶级矛盾。而同理,在男权社会中,哪怕人们对身处高位的人都有这个要求,我想大家也能看得见,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和男权脑思维的倾向绝对是不一样的。而在男权社会本身已经有极大的整体社会的结构性(工作、婚恋、人生选择等多方面的法律、道德的男权偏袒)不平等中,中立本身就是一种男权。
rker_りける:
啊…我看藤本树作品的时候不经意间感觉到的违和感终于能够解释了。把这个违和感最小化的处理能力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天才。

【回复】是的我也!我一直觉得玛奇玛透明化后感觉怪怪,终于知道为什么了。藤本树还是创造了一个“蛇蝎美人”的男凝形象,但我期望的玛奇玛应该是更独立。
【回复】回复 @赤玺炎 :藤本树说过,马奇马就是他心中的阿尼玛完美女性形象。一个男作家塑造的女凝能够成为近年来现象级的角色,但是一众日本漫画女作家创造出了女性角色却比不过藤本树的女凝角色,这何尝不是一种创作上的悲哀。
【回复】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是男凝的形象
落地要接小轻功:
看了视频感觉收货很多,但看评论[喜极而泣] 和我预想的交流氛围不太一样,就算不认同也摆出来为什么哪里的理解不同吧,而不是只知道指责up打拳

【回复】他们甚至可能不知道那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喜欢发泄而已,没必要多说,毕竟你怎么知道屏幕对面的人什么水平
【回复】因为从跟脚就站不稳,波奇塔和mqm本质上说是一类人,过于强大而没有平等相处的对象,电次更是一个简单的人,谁对他好他就站谁那一边,mqm是带他走入美好生活的人,所以哪怕最后电次还是对mqm念念不忘,同时mqm也是毁掉电次生活的人,所以电次才要杀了mqm,所谓的弑母不过是up希望的电次的想法罢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在mqm眼里,电次只是个记不住的载体
【回复】回复 @乘闲月 :那他为何还说吃掉她是一种爱的表现
徐某人来了:
讲的很好,但我始终认为mqm的魅力在于性吸引力和强大的能力,漫画主视角是电次,在电次眼里前期的mqm充满魅惑性感,对于mqm刻画缺少心理描写,很多对于mqm的猜测都是从后期侧面看出来的,在我看来mqm魅力很大,但是这种魅力不是个人魅力,mqm对电锯人的崇拜和对和平的向往都能说明她的野心和欲望,她足够理智足够冷血,是一个完美的反派,但是缺少人性化描写,mqm只是支配恶魔的皮,她用漂亮的外壳勾引操控电次,强大的能力杀死许多人,这是父权和母权的结合,但是她无法拥有生动的性格描写,通篇看下来抛开这个皮,我只觉得她自私恶心,她一味的追求和平平等却违背道德的利用人类达成目标,我无法和mqm共情,但是我理解电次对她的依恋和痴迷,我喜欢她我也讨厌她,她的塑造不满足正义的价值观,这种主角反派人物很少见,从电次角度来看她作为母亲给予电次新生,作为异性满足了电次的x幻想,作为反派她将一切美好打碎在电次面前使其绝望,大部分人只能沉迷于她的表象从而喜欢她,这是令我有点不满的,像这种独特的反派塑造将mqm的另一面冷血决断不择手段隐藏在温柔美丽背后,她的矛盾性被藤本树塑造的淋漓尽致,就像up视频里面的她是父权母权的混合体,不看剧透看完漫画才会真真切切震惊于藤本树的塑造

【回复】要说电锯人在俗套的热血少年漫里脱颖而出的原因那肯定是mqm,同样的角色像jojo里的神父,死亡笔记里面的夜神月,他们的评价却是两极分化,mqm则多半是好评,说实话反派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则有人喜欢有人厌恶,mqm表现不太明显,所以我总觉得部分无脑喜欢mqm的人是跟风,要不然就是三观跟脸走[傲娇]
【回复】玛奇玛的人格塑造,除了表面上那些反派性质的,基本都是侧面描写,通过电次的眼睛和别人的话里拼接的,其实这么处理给我的印象倒是更深,比如看电影落泪,最后结局拿跟烟抽却被呛到了,给我一种玛奇玛表面温柔美丽内心心狠手辣的复杂塑造之下,还有一层塑造
【回复】所以对于女强人也跳不出被男性指点外貌啊~观察身边的人也会发现对女性评价永远脱不开外貌身材来用这两点挤占忽视女强人的人格魅力,我感到一种可悲
路过的雀雀:
强大有魅力的女人仍然是坏女人,坏也体现出一种非从于主流的赞扬(只能通过离经叛道的坏,而不服从于拘束就是反传统)。但,如果何时强大的好女人能让人感觉到是不带束缚的真诚赞美,如同强大的好男人现在给人的感受一样,那个时候大家对性别的看法才会更自由吧。

【回复】是的,但是由于经济衰退,现在追求平等更难了,唉
男德是男孩唯一的嫁妆:
藤本树女角色设定就是好啊,即便和女作者作品里女角色对比,出彩程度都算个“女权男”了[藏狐]无论是其他作品还是短篇都能看出,特别是玛奇玛,魅力点就是女人,这个角色换成男性魅力点下降一大半

【回复】回复 @乐之公子 :因为性是动物最原始的本能欲望啊,整个第一部都在描绘电次从只想着本能的动物成长为拥有感情的人[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乐之公子 :没人管,没受过教育。他爸对他又不好。吃的东西是面粉加水。然后又卖器官。流血又去杀恶魔。就每天想的不是说我的未来如何,而是我要吃东西,我要休息,所以他的本能占据他思考的90%以上。
【回复】回复 @体仁阁大学士刘墉 :玛奇玛是强势控制欲强的母亲形象,让作者和主角又爱又恐惧,但这个形象依然是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站在正常的女性视角依然感到奇怪和割裂,尽管颠覆了影视中的女性形象,但逃不脱男性叙事片面的不客观的。
Teppeiiiiii_:
或许up换个男性配音评论区会为之一振(

【回复】笑死了,我觉得这才是堵住那些认识不到问题的男人的嘴的最佳解决方案
【回复】视频制作很认真,比如我自己上课的时候也不支持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创世纪,但是我觉得这样一种声音的存在,正如从其他角度解读作品一样,总能为大家打开不同的思路,这样是好的
【回复】比方路温1900之前就说过类似的,就没有被攻击
假装自己爱画画:
玛奇玛的目的是毁了电次与波奇塔之间的契约:电次的幸福。但是电次的幸福门槛却又那么低,就连吃一块有一点果酱的面包都觉得幸福。所以想方设法的给予电次一切,然后适应这一切,再将它用最残忍的方式毁掉。让电次绝望,毕竟人最害怕失去。 这样她就可以解放得到波奇塔,有人觉得为啥不直接支配电次?首先玛奇玛的支配有主观和武力支配,主观上她不认为电次低自己一等,后来也知道她的梦想其实也是拥抱,电次与她第一次见面就想要拥抱,那一次玛奇玛是欣然接受。其次玛奇玛崇拜电次体内的波奇塔所以更不可能支配电次。 玛奇玛想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对等关系,但她只会用恐惧的支配去实现自己的目的,也想让自己被电锯人吃掉,从而抹除支配的概念本身。但这一切的条件首先要破坏电次与波奇塔的契约解放电锯恶魔。 因此当有的国家首脑知道电锯人的出现,相当怕自己的支配会被抹除,所以后来出现了好多杀手,要么杀死电锯人要么杀死玛奇玛,反正恶魔都会复活,只要支配恶魔不被电锯恶魔吃掉,那么支配的概念就不会消失。 其中作为支配大国的美国首脑更是极端,献祭了所有美国人一年的寿命召唤枪之恶魔,又造成了几百万人的死亡,去杀玛奇玛,但后来还是失败了,并被玛奇玛支配。 结尾感觉还好,玛奇玛被电次杀死,后来重生为那由多(没有生前的记忆,相当于玛奇玛的人格抹除了),被岸边从中国偷偷带回来,让电次抚养,不交给国家是怕国家又会培养出第二个玛奇玛,藉由波奇塔之口电次决定多抱抱她也实现了支配恶魔的梦想。

【回复】看了你的评论才想起来为什么不对劲。up说的很有道理,分析也很有依据,很容易让人信服。但是看了评论区很多人说是理论套作品的言论,我又开始对up的分析产生质疑,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在哪。看完你的评论才发现,玛奇玛的角色是有她自己的行为逻辑的,并且这种逻辑是很完整的,符合角色特征的。所以这个时候再去说这个角色是为了“服务”所谓的主角, 并且基于她是配角去分析角色如何“服务”主角,是不是有些过于“刻意”,也就是评论中的为了套模板而去分析角色。反而让玛奇玛这个角色的行为逻辑“不合理”了起来,仿佛玛奇玛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剧情和“主角”的成长,反而让玛奇玛失去了角色魅力。甚至她的角色设计仿佛也是“刻意”的,是“故意”的。但是反过来又想,这种分析和剧情中的角色冲突吗,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吗。会让我有一种作者去做文章赏析都拿不了满分的矛盾感。也就是说藤本树创作的时候他是这么想的吗,或者说潜意识里他是有这么想的可能?我不知道。所以我对评论区的质疑表示理解,我对up的分析也表示理解,就像up说的这是一个了解这个作品的角度,但是我认为这绝不是对玛奇玛这个角色的解读,更像是对藤本树或者这个社会或者世界的解读。
【回复】回复 @末位其三 :这个倒确实,感觉up更多的是从“为什么玛奇玛会被塑造成这样”这个角度来谈,还不是谈玛奇玛本身的行为逻辑。但是up对玛奇玛的剖析真的很新奇,很透彻,我在看漫画的时候能体会到电次对玛奇玛异样的依赖,之前没有想过玛奇玛在电次心中母亲的这一层形象,这样一来电次的想法也变得更合理了。
【回复】玛奇玛的梦想从来不是拥抱,拥抱是波奇塔的梦想,玛奇玛想要的是平等,电次面对那由多不知所措向波奇塔询问自己以后该怎么办,波奇塔提议也要多拥抱她,怎么传成了玛奇玛的愿望就是拥抱了?
煤灰子:
说下个人比较主观的观点:藤本树眼中的女性,大概分为“母亲”和“其他女人”两类吧()。其他女性大多是欲望和杏的象征(想要揉欧派)(想要亲吻)……唯一不同的就是“母亲”一样的玛奇玛,她强大,支配别人,是“孩子”(电次)心中不可违抗的存在。(孩子后面长大了就敢反抗妈了hhhh(指吃掉))总之感谢up带来这么有启发性的视频,结合时代背景那里真的很喜欢[脱单doge]

【回复】本来诸如母亲,母性这类特质,是属于女性独有的,特质的要素,我是不知道为何,因此就要被定义为男凝,男性服务什么的,故事刚好主角男性罢了,男性那主角是个不成熟需要成长的东西罢了,
【回复】藤本树眼里女性可丰富了。而且你是不是不太懂妹妹在藤本树心里的位置,咋被划到其他里去了
【回复】回复 @力叔L给宁 :因为男凝眼里的母性不是真正的母性
有色茶多酚:
其实看完之后也意识到了玛奇玛身上兼具父权和母性的违和感,如果玛奇玛被设定为一个男性角色,这个角色的魅力和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但是up说藤本树带着恐惧和爱创造出这样一个角色,却不理解这种所谓的“女强人”,甚至为她加上“渴望拥抱”这样的弱点,落于俗套。以及电次最终认同了父权。这两点我并不认同。首先,电次在开头便也是一个渴望拥抱的人,说明在这点上,电次说玛奇玛渴望拥抱是站在电次理解玛奇玛的角度上,并不是所谓的添加弱点;其次,玛奇玛是一个父权和母性的结合体,并不存在成为不需要思考的原始动物和取代父权的两难,藤本树给出的答案显然是,试图打破这种父权(杀掉玛奇玛),并试图理解母性(她也是需要拥抱的/吃掉玛奇玛),最终和回到童年玛奇玛的重新认识,所谓的获得力量(权力),漫画暂时还没有展现出来,现阶段是电次仍然是一个没有暴露身份的高中生,虽然目前他想要昭告天下自己就是电锯人,但是这种心态会不会被作者批判并在后期发生转变还未可知。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看法。

【回复】谢谢你看完视频以后,还给了一份很有思考的解读[给心心] 有理解到我想表达的意思。我很同意“渴望拥抱”这个争议点的问题,如果站在电次的视角来看,希望通过“渴望拥抱”来理解共情玛奇玛,那么的确是合理的。因为我是从分析藤本树先生创作的手法和时代背景来看,觉得这样的设定流俗了。我个人也认为哈,“吃掉”这个意象,可能不仅仅是理解母亲那么简单,还是具备了一些吞食与弑母的意向。不过很感谢你,咱们纯属不同观点的碰撞哈[给心心]
【回复】回复 @_sh1yuu_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你没有明白我的表达。我不认为“吞食/重生”是“试图理解和包容”,因为在我看来,重生以后转换为了妹妹角色(而妹妹在藤本树先生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代表了好掌控,这个又是传统的妹妹设定了。但我欢迎不一样的解读,不代表我一定要认可你或者必须被你说服。
【回复】回复 @Claire的编辑室 :我说的不是理解,是试图理解,在这里面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一方面电次爱着玛奇玛,但是另一方面电次明白自己必须杀死玛奇玛,我把它笼统概括为试图理解可能造成了一些困惑。最后再重申一下以免曲解吧,我认为电次杀玛奇玛的隐喻中弑父是大于弑母的,杀玛奇玛是因为玛奇玛是“不允许烂电影存在”的支配恶魔,而吞食与重生我觉得是包含了试图理解与包容的成分在的。弑母是表面,因为玛奇玛是女性,但是支配恶魔的父权属性使得玛奇玛的母性也是带有目的性的,或许把玛奇玛身上的母性理解为父权下带有支配色彩的母性更为合适。弑母这个说法没有错,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是电次真正想要杀死的是支配的那一面,而非母性温柔包容的那一面,所以最后的“她也想要拥抱”是电次的想法(而非玛奇玛口中说出),这是一种试图理解。
小羊Non-stop:
大部分都讲的很棒!不过对玛奇玛有感情和权力不能兼得的部分有点疑问,很多优秀的男性主角的作品也会关注这个落脚点,比如公民凯恩之类的,权力和情感在极大程度上是属于全体人类的问题。反而是玛奇玛是电锯人的粉丝这点更能论证玛奇玛身上有些落俗的部分。 玛奇玛的角色魅力随着她身上的真相逐渐被呈明而迅速衰减,如果给藤本树做精神分析的话,与其说他决定要吃掉玛奇玛这个形象,倒不如说是玛奇玛最后只能通过被吃掉,彻底消失并转化成另一个存在,才能维持她的形象和魅力,并将读者转移到妹妹身上。所谓平等的拥抱在藤本树的作品里显得过于俗套,恰恰是藤本想要把玛奇玛的故事停在这里的表现。玛奇玛代表了整个世界的终极目的,再见绘梨里的母亲和绘梨也几乎一样,藤本树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处于一个更加原始的位置,母亲是他的全部,没了母亲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了。

【回复】你的解读好棒!“玛奇玛是电锯人的粉丝”这个点相较于“渴望拥抱”,的确是更加落俗的一处理,后面写的内容也很有趣!谢谢你!
【回复】回复 @小羊Non-stop :这种讨论如果最后把“女性成功者”的故事逼近必须幸福快乐、必须毫无遗憾的话,那就太遗憾了
【回复】回复 @Claire的编辑室 :这个我也看到了,我也很赞同。但我觉得公民凯恩的凯恩虽然是男人,但更多也是突出孤独。类似的《茉莉的牌局》虽然有一些过于俗套的处理,但主角基本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感觉到孤独,更多是对自我实现、权力的进一步思考(虽然这电影思考的不太好),我想举例的点是说,高处不胜寒是一个过于含糊的描述,是一个在大众文化里不断沉淀的意象。在流行文化作品里确实有“我们要让这个角色再酷一点,给他/他来点高处不胜寒增加时髦值”,在这种时候确实有很大性别差异。但也不能否认存在一种更具深度的作品和视角,有对强大和孤独更细致的探讨,且对男女都有可能起效。(虽然电锯人这里确实不好) 就像把一部传统作品的性别颠倒并不能彻底解决性别歧视的违和感一样。要是批评能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有影响的话,也许尽可能挖掘多的角度,而不是把话全堵死,让女性视角的作品越来越难写,可能更有意义。
我是你们的好爸爸233:
过度解读了吧?渴望拥抱是女人的特点吗?不是啊,是人的特点啊……

【回复】可是沉迷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同样是反派,他就不渴望拥抱,你甚至会觉得他如果加上渴望拥抱这个特质会十分令人不适感觉崩了人设,你可以把渴望拥抱放在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但不能成为一个非凡人的特质,这会让一个非凡的人变得落入俗套变成普通人。
【回复】回复 @快看有飞碟w :为什么你要求作者非要塑造一个和汉尼拔一样的反派?
【回复】回复 @RainbowCrush :因为大部分人类都需要爱
江北河:
但是如果说绝对主角视角的话,所有角色都是配角,配角都是帮助电次成长的工具人,电次是既杀过父亲,也杀过“母亲”,有些分析总让人觉得是否在拿着锤子审视。

【回复】回复 @江北河 :为什么叫母系社会,是因为命名者是父系社会的人,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的人,看到一个以女人为中心的社会时就会这么命名。名字如此对称,但并不等于母系社会的权力架构和父系一样。 至于你说的劳动力问题,的确按理是劳动力多的话语权高,按理说母系社会中也应如此。然而这时候你要思考到母系社会维持的纽带,那就是,母亲对血脉的掌控远远高于父亲,因此在不限制女性婚恋自由的母系社会中,多数情况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男性不是受同辈的女性领导,而是被他们的女性长辈领导,话语权属于“养育了后代男女的母亲”,父亲是谁?不知道。 为了打破母系的血脉纽带,父系社会做出了多少努力,你应该至少略知一二。简单点说就是想尽办法防止只属于自己的女性红杏出墙,就是因为男性无法保证自己的血脉属于自己,即使是现代没事也没有人去做亲子鉴定,可见以男性为中心的血脉传承有多脆弱。 父系社会里也是有话语权属于母亲的时候,但那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父亲不在场,母亲其实是“父亲的代言人”。而母系社会中,父亲这个角色就是不存在的,母亲行使的就是母亲的权力。 父系社会母系社会,都是以血脉为中心的社会制度,是两性对自己血脉纯度的不同掌控力,决定了两者的运行方式,权力构架全然不同。
【回复】回复 @江北河 :你可以了解一下母系社会,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便是母系社会传统。在他们那里不存在“婚嫁”一说,男女可以脱离物质考量自由恋爱生子,孩子由女方家庭扶养。女方家庭不会在乎孩子父亲是谁,孩子父亲也不用承担孩子的扶养义务。在女方家庭中所有同辈女性都是家庭内所有孩子的母亲,而家庭里的男性成员们则承担着孩子们的父亲角色。另外母系社会中男女关系是很平等的,遵循能者多劳原则干活多能力强的人就更有话语权。感兴趣的话你可以b站找找视频,这方面简单易懂的科普有不少。
【回复】回复 @Claire的编辑室 :我很想知道,母权与父权会有什么不同,还有您认为的一个足够完整的女性角色例子
嘉铭今天尿什么:
解读得很棒,但有一个疑问:电锯人的主角不就是电次吗?说到底,一部少年漫的主线肯定是主角的成长,所以别说mqm了,所有的角色都应该是为了这条主线服务的吧? 这个和人物性别没有关系,例如jo6里徐伦作为女性主角,故事里的其他角色同样也是为她的成长服务,那视频里的结论还适用吗?我个人觉得就不太成立了 但还是点赞送上[支持]希望以后能看到您更多的动漫解读[打call][打call][打call]

【回复】你说出了我的心声,整个视频前半部分稍显刻意,后半部分还是很好的。
【回复】不能因为作品本身的性质就忽略其诞生的大背景呀,不可能有作品完全脱离大环境产生,不管它是什么题材肯定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蕴含着当时的时代特色。少年漫的内核可能永远都是时代的成长,但是不同年代的表达手法会有不同。
【回复】我也觉得从性别角度分析没意义。人物性别不都是作者说了算,又不是活生生的人,就算通过她分析作者心理那也太过片面。角色只有功能性。我看的时候直接把玛奇玛代入阿美莉卡,强大美丽,是梦想也是毁灭。
rker_りける:
想到fgo第七章里也有类似这种“妈妈”角色,大boss提亚马特,正好中期也有不在乎孩子的死活只想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狠心,但是奈须蘑菇的处理是让其在最后一刻对人类文明放水,母亲不管再怎么否定孩子,想要杀死孩子,还是有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孩子们的本能冲动。期待up可以解读月事界的作品,从性别议题出发感觉会有蛮多的点可延伸。

【回复】回复 @Claire的编辑室 :啊,不好意思发现自己打错了,是型月世界,作者奈须蘑菇的一系列作品。是算女粉蛮多的一个的作者,我印象中他有过从性别议题方面自我批判的发言,还蛮有趣的
【回复】选题建议收到啦!谢谢~[呲牙]
【回复】回复 @Claire的编辑室 :[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

新番 女性 动漫杂谈 影评杂谈 电次 玛奇玛 日本动漫 坏女人 电锯人 动画园游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