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会出现大量通篇废话的奏折?

作者: 穆金荣-穷历史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5-14 19:14:22 浏览:59528 次

为什么清朝会出现大量通篇废话的奏折?

苏卡必裂:
因为清朝皇帝是真的会看奏折,多说话可以让皇帝注意到呗顺便联络感情[吃瓜],只要不乱说话皇帝一般批示都是朕注意了,这样两边都放心。。

【回复】也要看人,康雍乾三代很喜欢看,每封必亲自回,嘉庆道光就很不爽了,每次回复都阴阳怪气的骂人,求着你别回
【回复】康乾都可八卦了[doge]比起过去皇帝留在史书上相对公事公办的形象,能看到很多皇帝不符合我们对皇帝刻板印象的样子[脱单doge]离得近资料多就是好啊。比如乾隆劝某位七十多还纳妾的总兵要节欲保重身体,乾隆的连襟详细的描述自己的肛瘘,乾隆嫌弃明瑞他妈铺张浪费,阿里衮上奏乾隆和哥哥策楞争夺母亲的孝顺权啥的[doge]
【回复】回复 @海州拌饭 :皇帝御批完了之后 就原物送还上奏折的人了 所以新皇帝一上台 就要求臣下过去给先帝上的奏折(上面 有先帝朱批内容的)要全部上缴
邪思难抑:
这皇帝每天批奏折不是跟刷论坛似的[笑哭]

【回复】回复 @土崖王子 :权力高度集中,劳累也会高度集中于一人,“为人民不眠不休,付出巨大的心血和辛劳”
账号已注销:
因为奏折不属于公文,所以也不报销,要自己掏运费,一般大臣也不会有事没事写一本,反过来说你写了,就代表你愿意花点钱问候,能拉近感情。最后会演变成了明知道是废话,也要写

【回复】回复 @第一皇女丶 :提前写365封请安折,让家仆在京城租个房子,每天往乾清宫送一封[嗑瓜子]
【回复】回复 @问问神奇海螺吧- :皇帝:民愤有点大,杀个贪官助助兴,就你了!邮费比二十年工资都高了
【回复】回复 @乌龙玛奇朵满杯 :人才!
张伯礼万古长青:
估计是吸取了费明的教训,防止文官隔绝中外

【回复】回复 @籠中雀井底月 :[抠鼻]你叫做崇祯,你连那座城丢了都不知道,守城的英雄被正规奏折变得一无是处,你直接下令处斩[星星眼][支持] 你要收税,收来的江南奏折都在说天灾,什么颗粒无收,绝地千里,事实上秦淮河莺莺燕燕你连p都不知道,因为你还把太监灭了,跟瞎子无异,然后你说,《众正盈朝》
【回复】回复 @籠中雀井底月 :大明的基层和边远地区连马屁都拍不着
【回复】不要估计,就是。[笑哭]
Renaissance熹微:
他们会把朕知道了做成印章么[小A和小B_喝茶][小A和小B_喝茶]

【回复】要是被大臣知道了,绝对要劝谏你不要怠政,那到时候就丢大人了。[OK]
【回复】回复 @实在不知道该这么起名 : 朱批都是手写的 楼主要做个章 然后往奏章上扣·······雍正那么忙也没做章
【回复】回复 @不想存在感很低 :清朝皇帝平均来看算勤的了,雍正这种打工人更离谱,要还能说怠政[笑哭]
午夜场:
理论上是一种进步,可以避免权臣把持朝政。但是代价是会把皇帝累死

【回复】该说不说 清代这几个皇帝还真是勤奋
Poppy是只基:
方便皇帝直接掌控地方嘛,要是清朝能活到现在,估计要通过技术手段监听监视每个人手机

【回复】其实世界范围内,有哪个国家不监控手机呢,除非做不到,美国甚至能监控韩国 欧洲
【回复】又黑我美利坚药丸是吧,差不多得啦
【回复】回复 @15层超时 : 其实世界范围内,有哪个国家不监控手机呢,除非做不到,美国甚至能监控韩国 欧洲
神哿1440:
折子上没啥实质内容不要紧,只要让群臣相互猜忌、提心吊胆,那就成功了[吃瓜]因为你不知道你同僚的密折上写的是问候语还是告密信

【回复】能密折奏事,本来就是很吓人的权力
【回复】是的,别人不知道是废话就是最大的功能,互相牵制
海风掺的咸: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星星眼]

账号已注销:
康熙密折才一两百,雍正直接近3000[笑哭][笑哭][笑哭]他不累谁累!不该问候吗?[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那是因为直到雍正朝才有奏折回收制度啊,所以雍正以后的资料才比较完整。
【回复】回复 @魔法少女梅莉酱lily :古代以旬,也就是十天为期,再就是有远有近啊
【回复】这么一想,规定他们一个礼拜上一次那平均一天要看四百多个折子。。。。
寂寞双子:
明朝各种辞官、谢恩、辞恩的奏疏其实也是废话连篇,就是为了表态。

南鵝屠宰中心:
这很正常呀,普通上下级也会聊天呀,难道大家都是通过公文交流吗?

【回复】回复 @南鵝屠宰中心 :密信也是私对私的公文,比如申时行就在立储风波的时候给万历上过密信,说他会尽力安抚群臣,结果这封信本来是需要由内阁分拣直接递给万历,但因为“疏忽”内阁把密信归类到了公开的公文里,然后被传递到了六部,直接群情激奋申时行不得不辞职跑路。明代皇帝和臣子之间一般不会瞎写信,四品以下一般没资格上书,往上打报告最多也就发到内阁,四品以上有话叫到宫里直说
【回复】回复 @南鵝屠宰中心 :密信也能看到,又不是互联网
【回复】回复 @一名真正的湖人 :有密信的,明朝那些事都写过
不为妖:
来个俏皮话,当皇帝觉得你是在谋反的时候,你最好真的在谋反

热小魄:
还有一种可能性,用这些废话折掩盖真正谈正事的密折

【回复】没有,因为清朝对文件格式规定很严格,奏折严禁夹带公事,公事用题。发现奏折夹带公事或者题奏夹带私事,最严厉的处罚是降级。一般是罚俸。各个衙门之间,上下级的公文也有严格要求。
【回复】好家伙 聊历史基本靠猜测和个人臆想 完全不引用任何史料
CTsou:
所以雍正只是看起来勤政,很多奏折都是废话

三生石鱼:
不只是清朝吧?我记得朱元璋就因为这个事打了大臣[笑哭]

【回复】不太一样,那是在正式奏章里废话太多,把老朱看得头晕脑胀,气的把人打了板子,打完还是喊人来念,耐着性子听完了[doge]
【回复】不是,那个是公文。有标准的上传下达流程,经历层层传递,比如各部给出初步意见,内阁票拟,最后司礼监太监根据皇帝意思红批,最后好要备份留档,编入史书。而这个相当于私信。点对点沟通。中间没有任何其他人。
【回复】回复 @defineus : 朱元璋时代流程还没这么完整,但也是要层层传递的,不过开国皇帝和不少开国臣子有特殊关系,偶尔会有点对点的情况,不过后面的皇帝偶尔也会有一些点对点的情况,这就要看君臣关系了

历史 清朝 奏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