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里只有一个时和两个态

作者: 大道至简英语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9-17 14:38:04 浏览:395962 次

英语里只有一个时和两个态

曾经的牧马人:
简化语法真的可以更好去学语言。中学那种考试搞法,与其说是外语,不如说是函数。后来发现,学好固定搭配才是提升外语的一个捷径,一句多复杂的话,一眼看出来固定搭配,简单了。

【回复】嗯,是的。比起每天研究语法,学习固定搭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大量的固定搭配后逐渐会从中发现语法规律,这样学习的效率更高。[给心心]
【回复】回复 @大道至简英语 :简化语法我认同,但我觉得死记固定搭配我不认同。 因为死记固定搭配相当于抹去了词汇本身具有的抽象的含义。 比如at,代表点对点。on代表贴在某物的面上。有这些抽象的意思,更容易让人理解。 我觉得学习英语就像是来学习一种对于世界的新的认识方式。简化语法,应该以如何理解英语如何对所有范畴的覆盖为导向简化。 反正我是没有怎么死记固定搭配。可能是因为我的老师从来特别反对去记忆固定搭配吧。他是直接教授我们对于介词的抽象含义。练习的多了,这些抽象的理解就变成了肌肉记忆了。
【回复】回复 @SHADOW___MOON : 如果单纯去理解词汇本身具有的抽象含义,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它只适合于阅读和写作,但是听说就完全来不及反应。正常人讲话的语速是两三秒钟一句话,根本没有时间去分析,等你分析完了一句,人家已经讲了四句五句,永远跟不上节奏的。
萌萌哒小小埋:
up讲的不错,我这边还有个额外想分享的英文简化理解方法(先叠个buff,留学5年,托福112分,老SAT2110,GMAT700)。 简单英语的核心就是记住英文只有【主+谓+宾】和熟练固定搭配就好,其他的复杂中文描述英文的词汇均可不记,个人觉得反而干扰对英文最纯真的理解。 举个例子,The boy is eating a pizza。复杂化(废话化)可以写作The boy sitting on the chair is eating a pizza ordered by his mother from a restaurant near her office. Again,这句话的核心就只有【boy+eat+pizza】。你要想描述这个男孩吃披萨的时候是坐着还是站着?就加个boy后面怼个sitting(主动)。pizza怎么来的?就加个ordered(被动)。被谁?by his mother。 得主谓宾者得天下,多试试扣扣自己的主谓宾,在主谓宾时态人称正确的情况下自己练练写长难句,然后看些科普性质的文章(里面长难句很多,扣他们的主谓宾)语感语法能力绝对蹭蹭的往上涨。

【回复】是的,英雄所见略同![支持]我现在就是在准备这方面的课程呢!说简单点就是1个主干加N个修饰,核心成分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成分修饰动词。主谓宾就是名+动+名,根据动词的不同,有的动词没有宾语,有的动词双宾语等等,核心就是主谓宾,表达谁做什么。我习惯把be单独分出来,名+be+名表达什么是什么,名+be+形表达什么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句子都离不开这两大类。[给心心]
【回复】回复 @大道至简英语 :赞同一下,只要主谓宾就行了,在难的句子都是给这三个成分做的补充
【回复】不能再赞同了 感觉日常生活差不多就是这些用法,语言的本质就是高效沟通 语感真的比所谓的教科书语法重要太多了[打call]
兆铭填海:
忽然想起以前大学时的一名留学生,他日裔巴西人。[笑哭] 一外学的西班牙语,二外学的英语,三外学的汉语。 他说,刚接触英语时,他们的老师就告诫过,别去纠结教材上的时态语态,那是在用拉丁语系的语法来硬套在英语上,是有问题的,英语的语法其实很bai痴,哪有这么复杂。

【回复】回复 @敢以微光照苍穹 :不是,英语的语法应该是拉丁语的超级简化版(我学法语之后反过来看英语才明白的),语法书上的时态和语态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因为英语语法被简化的太厉害了,导致它只有过去、现在进行和完成三种动词变位形式(过去式和完成时还高度一致),虚拟语气和将来时已经基本被情态动词代替、可以按照单词固定搭配来理解,完成时按照汉语台湾腔“我有吃过”这种形式套用就行,所以以上这些理解到位就能自由组用,没必要太讲究。
【回复】我英语一般般,整天瞎鸡儿乱说,反正他们都能听懂,哈哈哈哈,就好比一个老外跟你说三句半的汉语,你也能听懂。不过话说回来学生们不能有我这种想法,还是要认真学习更有用。
【回复】回复 @我爱你不离不弃额 :准确和高效是冲突的 英语基本上是拉丁语系里最不准确的了(就是因为简化了太多变化) 成为世界第一单纯是因为资本,日不落时代的200年,和米国的崛起,跟语言本身没什么关系。
宫下凪:
在我高中语言学习过程中,这些过于复杂的语法和时态完全是负担,因为这一套系统比学会语言本身还难。语法只掌握主谓宾,然后就一个个词语翻译一下,再靠一点语感,就完全够了。

【回复】说话能听懂就行,但是要写文章,特别是有一定文学追求的,不学不行。
【回复】语法还是有一点用的,不然会有那种你以为理解了其实理解错了
【回复】回复 @布鲁克S : 是的,就跟我们语文课里要学语法一样,但那是为了写作服务的,讲的内容也是具体的用法,不会是像讲英语课本上的那种主谓宾之类的讲法。这戏都是语言学方面的东西,平常人用不到,试看我们中国人有几个搞得清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
灵蛟大王吧:
我长大自学英语从来没学过语法,我的方法更简单粗暴,连态也不分只有过去时。英语的动词表达就是在“描述” 直译就很好理解了。 i play ball 我玩(球。这是一个动作阐述 i am playing a ball 我是(玩球。 这里就是在定义我在玩球这个状态像是在描述一个我玩球的照片。 i have played a ball 我有(玩球。我拥有了玩球的动作 有了肯定就是这个动作做过了所以是过去时 i had played a ball 我以前有 (玩球。 be 就是 是,像一个照相机锁住人们看到的那一瞬间画面 have 就是 拥有 既然有了 后面一定是发生过的事情了

【回复】嗯,是的。我也有同样的想法,have是从实意动词含义“有”引申出来的助动词,类似的用法汉语里也有“我有吃过” “我有过xx经历”。有机会我会尝试出个视频。[给心心]
【回复】而且我觉得现在中文翻译英语其实很别扭。因为还隔了译者的表达习惯。我现在学英语除了部分惯用的意思 翻译成固定的中文 其他一律按照英语语序直译。 第二次看着中文 100%能复述出英文。不然以我自己的表达习惯,经常说这种:“我上来就一个大逼斗” 话。 中英互译给自己能绕晕了。
【回复】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用这种汉语了。比如“我有吃过饭了”,“我有做作业”,“我有努力了”,都是I have done的直译,通俗易懂,现在的汉语已经有些英式了
machaser000:
这种说法问题是很明显的 1.时间的概念每个人都知道,但引入“态”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会让学生,尤其是初级学习者无法理解。我们常说的情态动词,通常是根据“可能性”进行理解的,may,might等等,但是will在人类的认知中,明明表示将来的东西,学习者为什么要放着这个简单的概念不用,而去使用更加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呢 2.视频中举例了日语,他的东西本身的变化只有过去和现在,这确实没错,如する、した,没有一个变化表示将来,但是这一个例子很片面,很多语言,都拥有将来的专门的词缀,比如拉丁语中的be,在第一人称单数就有着sum ero eram ,以及大部分东西的o,bo,bam这三种词缀分别对应现在,将来,和过去,所以绝对不能认为将来时不存在,这对后续其他语言的学习会造成会毁灭性的打击 3.其实更通用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一种时态都需要词缀,但是每个语言选择了不同的进化路线,只是英语的词缀已经大量删减了,所以看上去才会觉得没有将来时

【回复】有一说一,will可以从可能性方面理解,解释为“100%会”。
【回复】态是语法里常用的概念哦,我感觉又加入词缀的概念才反倒是更容易让人迷惑呢[脱单doge]
【回复】我其实很欣赏 up 的理念,而且觉得他的理论可能很适合儿童理解。关于「时」和「态」这两个概念,其实不是没法教给小孩,恐怕只是教师还没习惯这套理论,因此教学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另外,我认为好的外语教学,应该是先基本掌握(正确的)母语使用方法,然后一定程度上懂得背后的语言学系统,再将这种理解对照和迁移到外语上。不然就是将语言看作一种「技术」,在表面的技术细节上纠结十几年,背后的原理一概不知。打个比方,就像学习造飞机,只纠结于如何涂胶水、如何钉铆钉,而对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一点都不关心。我们的外语教学问题的根源在语文教学。小学孩子的家庭语言环境普遍不好、社会上对语言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追求也不普遍、再加上小学到大学的语文教育都只重实用,而缺乏基础的语言学和进阶的语言审美训练,这种语文教育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学英语是很容易遇到障碍的。最后补充一点,其实还有另一条路,就是在母语形成期就进行多语言训练,这样也能让孩子(至少是模糊地)把握到语言背后的原理,而不至于一辈子都不得其门而入。
vinciarts:
真棒,这才是自然语言。英语者也不会死记硬背那么多东西,而是几种简单选项排列组合,就足以表达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内容了

【回复】给你的赞可能回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回复】回复 @y瑟a :那个写错了,应该是过去将来时,视频发出去就没法改了。我刚发弹幕上了。
【回复】您学到了我的髓 [给心心]
Pandahahahah:
我发现尽管我学的是一堆时态,但自己理解是按Up主方式理解的[喜极而泣]

【回复】我也是,翻译论文的时候一堆非谓语动词,只看主动被动就可以了。
【回复】是的,我也是研究过程中突然发现这个规律的[调皮]
【回复】是这样的,记忆的关键节点基本都是这样记的
突突熊ovo:
[doge]大学毕业之前都是懵逼学英语,大学毕业后,在家不怕笑了,然后偶尔steam上和老外玩游戏,才发现英语时态真的很简单,就三个固定思维格式,分成16个时态是真的没有必要。 因为学外语最重要的能力没有之一的能力就是,你要先说出来,脑子里转了那么多时态,你还敢说吗?老外也不是人均985硕博,如果你时态错了,老外会问你而不是笑你,有啥好怕的。[doge]

【回复】[doge]还有就是一些英语试题,喜欢高难词搞进语法题里,简直就是魔怔了。 跟老外交流其实还是语法重要一些,还有一些缩写,词语都很简单,组合对了,什么意思都懂了。比如work,有用,有些老师举例有用的N种长单词,我真的服了。 还有那种教学的,就是喊你不要用xxxxxxxxxxxx,先用错误记忆,然后告诉你正确的。这种记忆方式很容易让人把错误的用法先入为主记忆到脑子里。 师范发展那么多年,教学方式还是那么随意。
【回复】没有一个人能把语法学到100分,然后讲话就不会犯错!所以都是方向错了才导致学了十几年也讲不出英语,每天在语法里打转,很实用脱节!
【回复】是的,就是因为长期面向应试教育导致我们特别怕出错,而日常口语应用就是要不怕出错,反而要在不断的出错中不断修正自己才能进步!
礼生桐:
英语是二时二体,现在时、过去时;完成体、未完成体。并且,即使是初中英语,语法术语也是要规范的

【回复】翻了半天,终于看到我想看到的了,先给您点个赞。传统语法确实是16个时态,但是,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时和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完成体不一定表示动作就完成了,还要取决于动词的性质半身是表示状态,一般动作,持续动作和瞬时动作。初学语法时可以适当简化,但是到高级阶段,必须要有深层次理解了,否则根本看不懂文章或者曲解言外之意。
【回复】我当年初中自己xjb买的第一本语法书就是讲的两时两体,当时还很奇怪,不过仔细想来还是挺合理的。反而这up强行把现在时给踢掉了,有种为了简单而简单的感觉。
【回复】回复 @yucv2006 : 是的,同样是进行时,根据动词的不同,表示的含义会有区别。比如: I'm working. 我在工作。(表进行) I'm leaving. 我要走了。(表将来) He is interesting.他很有趣。(表形容词含义)
轰可雷儿:
故意搞得那么复杂真是叫人费解,我在国内学课本愣是学了个糊里糊涂!出来了才发现根本没那么复杂,另外学了俄语之后才知道英语是多么可爱

【回复】搞复杂了方便考试的时候抠分数拉开差距
【回复】回复 @小火箭REUS :[tv_doge]我们学的知识本质不是为了让所有人会 而是要让人考出高低的分数方便划分 大家都会 分数一样高怎么办 还得再增加新的科目来筛选
【回复】是的,所以需要把语法简单化,让人学起来不那么费力。
Schelling呀:
把up主这套作为学术那肯定是不严谨的,但作为一种思路拓展很有启发性。不过这种启发性比较适合有语法基础甚至本身语法比较好的人。言而总之想靠up主这套学好语法不适合,但是up这套会让你对时态重新产生一些有益的思考。

【回复】为什么要学好语法?我学了20多年英语,自认为水平还不错,笔二也过了,现在看到语法术语还得反应好半天。 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一定要从语法学起啊,哪个国家的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是从语法开始的?不是先听说后读写嘛? 语法不就是记录一门语言的规律而已嘛?国内十几岁的孩子连汉语的语法都未必能理得清楚,耽误他们说话写作文吗?耽误他们挑病句改错吗?语法就是为了让已经有了语言学基础的人迅速适应另一种语言规律存在的,对于连语法概念都没有的孩子,为什么要教语法呢?
【回复】回复 @UnicVan :语法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但是对于小孩子或者语法薄弱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痛苦。但是语法就像规则一样,在这些规则下你才能写出正确的句子。你说中文语法为啥孩子们不会,也不耽误他们写作,那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母语就是中文,孩子们学校学习然后生活中大量运用。所以,他们早就能够正确地运用汉语,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用的。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说,语言环境又没有,不能像汉语那样大量接触和运用,那么肯定是不能正确运用英语的。所以这个时候语法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学语法也可以,除非你可以像英语为母语的人那样用英语。还有一点,即使犯了语法错误也没关系,口头交流中都能够懂。但是如果是书面语那种长难句,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大量接触这类句子,你就只有通过语法去分析,怎么读懂这个句子。然后等你习惯了,一看就知道句子意思了。但是在初期,肯定做不到。最后,语法这个东西,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讲,它只是一个语言使用规则。而对于母语人士来讲,它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大家早就习惯那么用了。就像我们汉语语法一样,我们也没学完学精,但是我们还是能够说和写出正确的句子。
【回复】回复 @大道至简英语 :层主指出来的这一个点其实我也有疑问,因为你说的意思我觉得没错,但是细节上和我所知的不太一样?章振邦教授指出英语应该是“两时两体两态”,分别是: 两时:现在时(Present Tense)、过去时(Past Tense) 两体:进行体(Progressive Aspect)、完成体(Perfective Aspect) 两态:主动态(Active Voice)、被动态(Passive Voice) 期待您的回复。
北白川餡子_official:
我只学过后期的高级语法,比如虚拟、定语从句之类的。 前期的语法我全靠语感,小初中的时候在老师的要求下背了超大量的课文。遇到改错题什么的就是读一遍就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然后改成顺口的就可以,准确率90%+[以闪亮之名_好耶!] 课文背多了对写作文也很有帮助

【回复】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感觉
【回复】因为这才是学习语言的本质,但不是生物学习语言的正确方法,按照基因赋予人类学习语言的方法,可以不用背 只要听的多 加交流的多就能自然的掌握语法
【回复】成绩上不去的高中生可 以看看这个up@学者诡道
橘子瓣蔷薇:
英专生推荐一本专业书,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学这本书之后感觉前十几年英语白学了😂

【回复】中学英语的时态为什么冗杂,是因为把时和体混在一起了,实际上只要把这两个分开就清晰很多
【回复】这本书非常好,引入了一些生成语法的概念,完全不像传统语法那样繁琐
【回复】回复 @Orosange : 我得系统的看看,争取拿下六级[祖娅纳惜生贺_打call]
Global_Pacifier:
你跟人说按这个方法快速学习语法那是可以的,但你跟人说这就是英语语法本来的样子,那错得不要太离谱。典型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英语没有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是英语独有的语法现象”;“完成时也有第三人称变化have->has”;“英语只有完成态和进行态”;“日语里没有现在时”;建议还是先了解一下印欧语系屈折语的基本语法再来上课。如果觉得只学英语就不用了解语言学基本常识,那肯定是学不好更教不好英语的。

【回复】这个up简直就是在误人子弟
【回复】你说的对,但普遍状况是外语教师把语言学知识都忘光了……连科班出身的老师都不能保证语言学水平,更别说这种网络up主了
【回复】回复 @弥纳密衲蜜 :我不认为英语时态教学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我认为最多也就是很多外语教学工作者把他们的学术语法研究不合时宜地平移到外语语法教学上来。他们的出发点是让学习者有更坚实的语言学基础,但是这种方法可能确实要到大学以后的阶段更合适。对中学生可能确实难了点。但是教学难度不合适和没事找事是两码事。学生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可以抱怨难不想学但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专门研究这个的人更懂
两仪生式姐-:
看完了,我个人意见就是如果你本身就对时态掌握的比较好,其实可以不学习up的方法,而如果你刚接触英语,是初学者,可以拿up的方法了解一个大概,方便之后的学习,但不建议一直用这种方法走捷径,之后还是应该正确区分时态的。done、doing的修饰作用和作为非谓语成分我觉得讲的没什么问题,其实也可以顺带讲一下to do的,以上纯属个人见解,非学术性讨论,我就一普通大学生,只是从个人学生角度看的,接受轻喷[热][热]

【回复】我懂你的意思,但是就像说普通话,一开始不能正确学习以后再改很难,当然不是谁都需要标准普通话,有人一辈子也用不上。所以如果本身没有学习英语需求的人确实可以大道至简,但是没有这个需求其实根本不需要学。有学英语需求的就不可能大道至简,一开始在一些基础上从简绝对是学习任何事物的愚蠢的决定
【回复】回复 @咲飞蛾 : 是简单化不是简化,英语学到最后你会发现剩下的就是我讲的这些东西。
【回复】是的,我只是多提供了一个选择而已[给心心]
亚利桑德罗-超:
我认为up主的这个一时两态非常好,就应该弱化语法研究。语言这个东西,说到底,就是习惯。习惯成自然。所谓语法,就是我们人为去研究语言,然后整出一套所谓规则。规则有用吗?有用。但前提是得有语言,没有语言就不存在所谓语法。什么意思?就是学语言直接学核心,不要先学语法,然后再拿语法去套语言。搞的和理工科似的,先学公式,再用公式去套语言,把单词和短语当模块组建,硬往公式里套是吧?[doge]

【回复】精辟![支持][支持][支持]
【回复】每天都有关注您更新作品,向你学习,我们一起加油吧
【回复】就是你说的这样,先学公式,再用公式去套语言,把单词和短语当模块组建,建构起语言。这样才是最合理的语言形态
弥纳密衲蜜:
语言学研究生表示非常对。英语教科书上说的是语义上的时态;up主这里说的是语言学里句法和形态意义上的时态。语义上的时态其实说多了意义确实不大,毕竟无论什么语言都能表达过去现在未来完成未完成等概念。教科书这么分类主要还是为了给学习者和教学者一个用来索引的工具,即“当我想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我应该找到哪一种组合搭配”。回过头来,像up这样尝试去句法和形态意义上的时态,是可以帮助学习者理清一些思路的。虽然我们学习语言最终目的是要达成自动化的语感,但很多时候语法分析的帮助也很重要。虽然都是“动词”,但是搞清楚main verb、不定时、分词之间的区别对于理解一门外语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把tense和aspect两个概念分开对于英语学习者我想应该也很有帮助。理解这些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将看似复杂的英语时态体系(看明白了就知道根本不复杂,英语这动词变位和其他姊妹语言比起来就跟玩似的)拆分为这么两三个简单概念的排列组合后自然就很容易理解了。

【回复】防杠叠个甲: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语言学,上海高考英语140+,托福一次110,“会”的外语一只手以上。不求比网络大神nb,只求一个呼吸权和评论权。up主的视频在一些语言学的具体知识点和术语使用上可能欠缺一些严谨。但是我不认为我们应该因此否认这个视频大方向上的正确性。知识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世界,而不是为了卖弄。我认为up的视频对于现今的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所以我会支持这种视频,不代表我认为他说得都对挑不出错。网络世界里独立思考很重要,不要老想着比过别人,多想想有没有可取之处才是正解。
【回复】回复 @弥纳密衲蜜 : 我认为传统语法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严谨,为了解释每一个例外,语法变得越来越庞杂。这个比较适合高阶的学习者,但是这对于初学者就是个灾难。因为过于面面俱到,导致我们抓不到重点,每个都学的不够深度,越学越多,积累到最后很容易让人失去信心而放弃学习。更好的方法就是单点或者少数几点突破, 然后逐步拓展宽度,这样学起来会轻松很多。
【回复】是的,说的非常到位![支持]

英语 英语口语 英语语法 实用英语 英语时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