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为什么没能流行?——语言的本质

作者: GMH君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6-19 19:43:57 浏览:46771 次

世界语为什么没能流行?——语言的本质

肖夕立:
真正的世界语应该用 表意+表音 的语言

【回复】真正的世界通用语 全人类都适应❌ 全人类最强国家的语言⭕
【回复】回复 @くだらないなあ :不太行 只有在一个语言和别的语言更为相近的时候才能作为通用语言 汉语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语言只有在中国强大之后才能流行
【回复】现代世界除了汉语也没几个表意的
飞跃千里的小哪吒:
嘛,我自己是学软件的,编程软件基本都是英语,而以英语为基础的高级语言转译成机器语言这个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算比较完善,那要是推行世界语,世界语要如何取代这个体系,再花几十年去完善以世界语为基础的高级语言转译机器语言的方法吗?除非有个大佬以一己之力赶超全人类,不然起码在编程软件这个领域想取代英语好像有点难。

【回复】这语言的目的是让人们沟通交流,没说要取代任何一门语言。你也说了在编程这个领域取代困难,但如果不需要去取代呢?
【回复】回复 @昏昏睡的西柚 :其实是有专业的名词的,在世界语词典里有一万六千多个词根,其中的2、3000多个是日常用的,其他的词根包括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经济学、医学、法律、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宗教等方面的专业名词,以及一些地名、人名等。并且这些词用词根愈词缀造出了46890个单词。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绿网世界语(关于世界语的网站),搜“绿网世界语”就有。如果是关于专业词汇的,可以去看“世界语需要掌握多少词汇? Kiom da Vortoj por Esperanto?”这篇文章。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看看,里面还有包括世界语教程之类的相关的东西。
【回复】编程语言和英语有什么关系。你做数学题写αβγ的时候难道是用希腊语在思考吗🤔
FunTonMon:
希望只有唯一的目的,就是方便人类能在不同地域上却可以一个脑子里交流。华语语系不适合以此作为母语来代替思想、文化传递。毕竟核心是印欧混血出来的拉丁字母语,另外有些优点对大多中国群众是缺点的存在

【回复】没办法,毕竟不同地区的人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差别巨大,所以只能创造尽量迎合大部分人的习惯的语言
【回复】这无意义的大废话说的,中国人都说汉语,你看消除隔阂了吗,和平相处了吗,互相理解了吗……说什么语言根本不重要
旅风者:
且不论基础只有“印欧语系”,抛弃了其他语系区域。没有文化载体的世界语,空洞而无法传承。 语言是因为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如果都没有文化实体,去雕刻,去交换,去简单易懂地传给后代,那语言出现的土壤都没有,最多只剩下了语音的发展。 并不是说“世界语”作为语言有错误,而是它真的不符合语言作为工具的意义。只能说是伟大但遗憾的尝试吧

【回复】世界语也有文化有历史,只是比较年轻。最起码它也是伴随着一战、二战、冷战、第三世界崛起、国际共运兴衰而起起伏伏的语言。
【回复】我认为世界语就相当于现在的翻译机,它的目的是不靠机器而做到与其他国家人沟通,毕竟学起来比较简单。我们学英语不也是为了这个嘛,有更简单的便学更简单的。只不过遗憾的就是学的人少。
lingtianmiao:
Ajna nacia lingvo ne taŭgas kiel internacia helpo-lingvo, ne nur ĉar ili estas malfacilaj, pli grave, ĉar ili estas maljustaj. Kvankam mi ne kredas, ke Esperanto povas esti populara. Lingvo estas grava maniero konservi kulturan hegemonion. Simile, ĉiu lando ankaŭ devas antaŭenigi lian lingvon kaj kulturon.Ekzemple, multaj homoj lernas la ĉinan por fari negocojn kun la ĉina. Se plej multaj homoj en la mondo parolos Esperanton, ne multaj homoj lernas la anglan kaj la ĉinan.

【回复】有个地方打错了 ,是la ĉinan
俄罗斯留学生安德烈:
我只能说是欧洲语,完全是欧洲语系的大杂烩

【回复】然而只是拉丁字母……他的语法更趋近于中文……
【回复】回复 @bili_96110 :那是因为中文的语法最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变动而且就算顺序打乱大多数也能听懂,这是中文一个很大的优点,但是世界语的语法简单我认为并不是取自中文,这门语言除了语法别的和中文真的一点不像,只是单纯的因为简单而已
杨粒硕:
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往往大于对各文化共荣的追求。

【回复】如果生产力仍不进步的话
【回复】这是在特定社会(咱)中才会有的现象。西方社会往往没有
【回复】那肯定啊,你自己从小用到打的东西,你用着肯定最顺手啊
ruo3ruo:
这个语言本身就是反人类的直觉的,就好比冷热来说,在世界语里冷就只是热加否定词缀。而在现实中我们对冷和热的感受是单独存在的。反过来说,你知道40度是什么感觉并不能让你用逻辑推导出0度是什么感觉。只有在你感受过两种感受后你才能创造出了一种对立关系。更简单的说,你无法将逻辑转化为一种感受。所以世界语的构词法本身就是反人类的。

【回复】但是如果将世界语的词汇赋予其含义(比如世界语的malvarma对应中文的冷),它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再举个例子,在学习英文单词时,我们更多人会背中文释义,而并不一定是“理解”一个词的“实际”意义,当看到某个词语(尤其是复杂的词语)时,可能更多的是将其翻译成中文,然后再用中文中我们理解的意义理解他或使用它 而且,部分抽象的词语并不能带来实际体验,所以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其他的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词汇进行解释
【回复】回复 @GMH君 :你这么说的话,作为日常交流用的第二语言确实可行。但是就连英语直接翻译成中文都难免会有语意上的差异,更何况把中文和英文先翻译成世界语再理解,能不能进行复杂交流这一点就很让人怀疑
【回复】回复 @GMH君 :你就想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明明所指(signified)是被差异性把握的,但在语言的演化过程中,人类创造的大多能指(signifier)却不把差异性刻意地表现在符号上,就是因为这种做法很低效。我要表达一支笔,我不可能说它是一个“非桌子、非椅子、非纸、非车.……”的东西
银月帝君:
这个除了名字叫世界语,实际上它世界不起来

【回复】Esperanto本身意為“希望者” 叫世界語衹是中文從日文中傳來的譯名
黃辣酥:
我聽媽媽說,我公公之前也學過世界語

AshKevin:
不符合亚洲的语言习惯吧 对于不懂的我来说感觉跟法语/德语/俄语没什么区别 拿来做欧盟语言还行

【回复】世界语本质就是欧洲语,它就是把各种欧洲语融合起来再简化弄出来的[笑哭]连四大文明古国唯一还存在的中国的元素都没有,根本算不算世界语,世界语是个误导人的译名,早就该改了,说实话,我之前根本不知道世界语这个东西,还以为有多牛,结果一看就是欧洲各种语言的融合,他还不如就翻译成希望语还更好听[妙啊]
【回复】回复 @清霭aiiiii :甚至不是欧洲语,一点都不像德语英语,而是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回复】回复 @TH蝦球 :基调是international,所以支持,属于表态,立旗帜。
在下包不同:
就像聊天软件那么简单,为什么只有腾讯能做起来一样。除非再来一次车同文书同轨。

I某的新号:
与其说是交流工具,不如说是意义的场域。做这套的那些人应该是没有反思到这一层。人不是程序员,而是夹在中间的人工智能,如果不是经由物质生产和实践来跑出来的(或者用之前黑格尔的话说叫从这团东西上这边切出一只手那边伸出一个头的“世界之夜”),而仅仅是那种意义上人造语,也只不过是在原win上跑一个虚拟机罢了,且不具有他们希望的那个普遍性。虽然听说红色阵营中有说建议用这个世界语的,但这个其实还是旧世界的那套所谓的普遍逻辑,这么多民族和意识,真能那样抽象出一套不偏不倚的普遍吗?且真就均质的量化吗?money吗?那这套虚拟机的开发权和符号能指的定义权又归哪些人呢,如果是采花贼那样这个民族采一点那个语言采一点,那哪个做主呢,总得有个谁做主啊,以及缝合这套系统,确保其一致性的那个奇点和那套法律呢。 不多讲,光从最表层的词汇和表层语法看,我也觉得这应该不是(当然不是)亚洲语言(当然,“亚洲语言”也是扯)。 另外如果说这些人造语音很规范很逻辑,没什么特殊奇葩处,这才是奇,因为一套系统的普遍性一致性之所以有效之所以跑得起来玩得转,恰恰是因为那些讨厌的特殊(特殊之所以讨厌和不可理喻也因此),是“它”们玩起了这一切,系统之所以好像合理之所以好像有一套秩序,是“它”们设立的,是“它”们外化自身出来的(这里就不用“异”了),秩序本身什么也不是,纯有等于纯无,没了“它”们,这套语言立刻僵死。 如果说作为联结两者甚至联结大家的桥梁、中介,那大家的中是什么呢,就算是看似大家一样的东西,农民说的“团结”和知识分子说的“团结”是不一样的,不说抽象的,就说苹果吧,汉语中的苹果和英语中的苹果以及下面各方言的苹果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在意义网中的定位(这里就不说什么等价之类的了)是不一样的,而且各民族各地怎么编这么配他们的网,

【回复】(接上)各部分的什么手脚是这么切出来的,范围界限和关系各如何、有些东西在这个地方的人是分的,在那个地方的人却是(相对)合并的,这个地方的人是有这个讲究的,那个地方的人是根本没这回事的,等等,这些通通都不同。难道要压掉那具体的差异去认那视差下的“同一”?再说语言虽然架起了抽象普遍的公共维度而扬弃了具体此在,但它一个有一个新概念产生的前线当然是在后者,那些知识分子可能觉得一切都是分分好的,范畴表啊语法系统啊真假啊什么的就按这个来吧,有点奴隶主“点兵点将”的残留。前线生产者随时都可以把这套颠掉改写掉。他们自己不去参与前线,不去看看具体的人们是怎么跟异己他者彼此交流和对线,没有看到语言内部的和语言间的张力,权力的流动,却站在后面让别人用他们这一套,有点不够看了。
【回复】按照你的理论,全国的中小学生大概分不清apple和苹果究竟是不是一种水果。还有中国人应该分不清手机和苹果的区别,因为有个手机叫苹果[笑哭]
XRH制作:
老强盗说英语好学,简单,就是真理。[疑惑]这玩意儿是相对的,那既然如此,我宁愿去折磨他们,不要让他们来折磨我。毕竟说汉语的人还是很多的。在感官上来说,应该多问问中国人,问问会汉语的人,是学英语简单,还是学汉语简单?别只看你自己的人。这近现代的时候,你比较强,殖民又多,你说什么都算。但现在不一样了。

【回复】回复 @GMH君 :我感觉汉语是入门容易,但是你想把它学的很精,学的很透,真是比较难的,但是英语就是不是那种感觉,反而是像一块儿板儿一样的感觉,掌握了,彻底掌握了,那用起来也很好。但这感觉就像是一句废话[笑哭]。对我来说,如果说让一个空白的人,他去选学英语和汉语,要是直接很快的让他会表达,说汉语的话,会很快的就会表达。英语的话,相对需要多修很多时间。我不是说赞扬母语,我们的字就是这样,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思,而且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是简化子,而且读法上也是高度进化的结果,可以说是用简洁又方便。每一个字就一个读音他,但是外国的这个可没有这种字的说法,都是单词。而且我还没有学会走呢,往往交的人希望我们要学会飞和跑。你说非要去搞什么连读,多难受啊!他一发生音变,就听不懂了。相对于汉语来说,汉语真的是非常容易呀。
【回复】确实,但是之前殖民扩张的时候因为文化的传播,英语成为了最主流的语言。实际上我对于汉语取代英语并不是很乐观,因为语言的传播并不只是国力强大的原因,更多是生活习惯所致,殖民可以有大量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国家单纯的强大并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定论,也很有可能汉语大量普及)
【回复】英语简单只是幌子,我实在不能想这种充满本国(英美)思维、一堆“固定搭配”,乱七八糟的短语的语言能简单到哪去,所以,我支持世界语通行,虽然不太可能。 还有,英语(或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作为世界通用语,就是让全世界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个不一定合理的世界秩序。世界语是一种类似于公有的语言,这是另一个我支持世界语的地方。 (个人随便yy,有问题请指出) ——評論區
Wikes_WYX_Readn:
从乐观的角度出发,也许并不是不流行,只是没到时候

【回复】回复 @卷毛狒狒123 :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能性,世界语就是个四不像不伦不类的东西,尤其是在亚洲,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学去说,根本不符合亚洲人说话的吐字发音和断句
【回复】回复 @GMH君 :不,可能性很大!
VUP保扩协会-青叶の:
我认为世界语应该是一种孤立语,要么没有语法限制简单易学,要么咬文嚼字信息密度高。

XNLU_CEJ:
我在学世界语,我还是觉得那个r音不好发,虽然也有人跟我说就当成卷舌发就行了,但一想到规定的就是大舌音,自己发不出来,学习过程中总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再就是,我觉得世界语的那个-jn之类的字母组合很影响观感,从行文上看,我觉得文字不够优美。至于那6个帽子字母,习惯了其实也还好,就是如果h和ĥ能合并一下该多好,反正是一些有关字母影响单词拼写的问题。整体来说,我对这样的一门语言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意,我也不会去说它是什么“欧洲语”,一直揪着“世界”两个字喷这门语言很无语的。我想着用这门语言去提前感受一下罗曼语的一些特点,为后面学西班牙语等语言做做铺垫。但我还是希望,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世界语能做点小修小补的话就好了[doge]因为满屏幕的j真的不怎么好看[微笑]

【回复】可是比英文简单就在这,有规律
【回复】回复 @卷毛狒狒123 :我一句话这几个都这么读怎么办[嗑瓜子]
【回复】回复 @卷毛狒狒123 :我都不会这些,就直接当卷舌音发了,哎

知识分享官 语言学 文化 外语 新人 小语种 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