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一个外国人,如何当上国学大师?【闲木鱼】

作者: 一条闲木鱼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4-23 12:58:17 浏览:1295902 次

辜鸿铭:一个外国人,如何当上国学大师?【闲木鱼】

小童吃草:
我以前本科读过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读的是英文版,一开始纯是为了练习英语读的这本薄书,但还挺有意思的。英文版里的辜老对于中国人的身份和视角是充满自信的,文笔也是不卑不亢的,这点我觉得很难得,因为我以前学英语读的东西很少是直接跟中国相关,可以说是很西方化的,辜鸿铭的文笔好像把我带回了那个年代作为一名不自卑的普通中国人想法或许是怎样的,虽然时代局限性很强,本质主义,尤其是涉及到女性那一部分(作为女生我读的时候自动屏蔽掉了),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是深刻影响到我的,尤其是他对于一些文化现象的解读不同于进步-落后的简单区分,至少在我刚成年时期收获了对自己文化的很多新的视角和启示的。因为当时阅读他给我带来了一定的鼓舞,我也很难黑他...

【回复】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唯物辩证
【回复】回复 @包老虎 :你也是没看过书就来随便说话的吧?
【回复】啊这,现在评论一个人,讨论一本书已经不用去看,而是道听途说就可以了吗??
一层接待处蒋主任:
辜鸿铭放了很多爆论,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人是不是傻,没想到100年后,我们真做到了[doge][doge]

【回复】答案全对,过程全错,疑似作弊,取消成绩[doge]
【回复】真的,辜鸿铭说的,虽然在那个时代没有实现,但是在今天全部应验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鹿克思灯业 :辜是看出来西方那一套也不怎么样,但又提不出更好的制度,所以觉得还不如坚持目前这一套
老秦人不爱饶舌:
不清楚up说的真的假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辜鸿铭,作为一个生长在西方,了解深知西方社会的人,他对西方缺点和弊病的认识,是深刻和一针见血的。 如今西方的衰落和弊病,其实早在那时候,就已经滋生。 只是全靠同行衬托。不是当时的西方多么优秀,而是当时的我们足够腐朽。 现在看来,辜鸿铭对西方的弊病和解读,是正确且客观的。无论他的经历如何,这点都不该质疑,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回复】我们语文老师说的:改朝换代看的不是你有多么强大,而是对手有足够腐朽[OK]
【回复】他只是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而已,对欧洲文化的看法大多是正确的
【回复】回复 @鸭鸭好冷鸭 :如果说辜鸿铭国学不如章太炎,那我信。但说他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我不信。
阳光开朗大书痴:
拜读过辜老的中国人的精神,这个人我觉得他没有那么复杂,他骨子里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偏执近乎极端的人,当时中国的文人大多推崇西方的文化,所以辜鸿铭才极端的推崇中国的一切,包括其中的糟粕,他觉得这样才能保留中国自己的文化[微笑]本人才疏学浅,欢迎各位指正

【回复】总结起来,研究的不深,但感情是真
【回复】什么都没读过,但是从up的只言片语中感觉顾先生其实“片面”的说对了很多问题。可能是阶层的局限,没有深入了解到全中国的面貌,李大钊先生,伟人都是深入基层,了解最普通最广大群众的声音。别说别人,我们自己只是比以前人多知道皇帝不用金锄头,除此之外又多了解了什么呢。up说的符合传播学原理这个我承认,叔本华都说越是伟大的作品越少人问津,但是肯定会随着岁月沉淀历久弥香。如果有人因为顾先生的作品简单易懂迈入了门槛,不管因为信他或者不信他后面继续追求。这能简单的说他是伪学者,伪大师?写哲学的固然伟大,但是能把小学课本写好也值得赞叹吧。
【回复】这不就是皈依者狂热吗。。。
太阳粘在我身上:
我对辜鸿铭了解不深,但最理解的一句话就是:很多人的辫子不是长在脑后而是长在心里。这句话放在中国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为过。

【回复】站在辜鸿铭本人的立场,“辫子”未必是个坏东西。所以如果这句话真出自他本人之口,那么他想表达的意思可能与今天你我对这句话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回复】回复 @沢渡民雫桑 :就是一个意思,他以前是外国人,以前是不留辫子的,后来跟了张之洞,觉得张之洞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之后就一直变成复古派了,他说这句话是被推崇新文化的人嘲笑之后说的,脑后的辫子剪不剪是每个人的选择,只是个发型而已。而他们因为留辫子就嘲笑别人,那跟旧社会有辫子的人嘲讽没有辫子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就是心中的“辫子”。
【回复】回复 @wj2526694 :我建议你别对着电视剧台词做阅读理解,你想得再多再细,分析的却是经别人加工过多次的只言片语,那你的心得也只能算作牵强附会。这一段台词虽然在电影《建党伟业》和电视剧《觉醒年代》都出现过,可是辜鸿铭本人的讲稿和论述里,从来就没有类似的这样一段文字。它的出处应该是沈从文的转述,具体来说是出自沈在198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次名叫《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的演讲,里面提到了他本人1920年左右在北京求学时期在北大旁听辜鸿铭演讲的见闻。沈从文是1902年生人,也就是说,这是一段78岁老人转述他在二十出头的年龄听到的、时间跨度达到五六十年的二手消息,并且按照这篇演讲的意思沈从文本人对于“心中的辫子”这个意象还是倾向于理解成“封建传统思想”一类概念。至于辜本人到底有没有说过类似一番话、他讲话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他心目中“心中的辫子”指代的又是什么,如今看来都是几乎无法准确求证的问题,而你居然看着电视局刷着手机就得出了答案,那你觉得这种答案有几分站得住脚呢?
下辈子争取当熊猫:
up最让我不满的是他用辜鸿铭和高晓松伏拉夫作类比。高乃见风使舵之徒,伏拉夫为见利忘义之辈。 一个敢冒天下大不违,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哪怕只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也比这两位强上一万倍。真会类比。

【回复】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
【回复】辜鸿铭差不多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做到文化输出的人,但是up主好像非常瞧不起似的。[嗑瓜子][嗑瓜子]诱导青年抨击一位新文化浪潮中的国学支柱,我感觉他真的像高晓松,真的细思恐极
【回复】b站之大不韪?辜鸿铭知名度没你说得那么高。他的书春秋大义也没多少人读过,哪里来的大不韪。 至于尊重,哪怕我不认同,甚至不满他的说法,我也没有一句话贬低他本人,有何不尊重。我甚至看完就点了赞。 你要的那个叫尊敬。那我肯定没有。
看书的锦婳:
老辜好歹是真大师真爱国,和胡适等一比伟大多了,一个是真公知一个好歹是大师

【回复】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他和仲甫守常这些进步的仁人志士相比确实落后了,但他在当时最大的作用是认清了西方的本质
【回复】回复 @谁解风情 :爱的是中国文化,哪是啥大清,民国那个吊样,和八王之乱不差不多吗?
【回复】回复 @谁解风情 :他爱的也不是大清,是传统。当然这个传统有精华有糟粕。
叶芝和叶赛宁的夏夜:
这一期看的比较失望。 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家,up的结论如标题,整个内容也体现出对辜的不屑…?比不上胡适?像国学班的骗子?up真的有看辜的书吗? 对辜的评价的依据,整个视频大多来自于网上的段子。对于辜的作品,只有寥寥数语。你也评价不了辜在作品中体现的学术思考。哦,最详细的,就是提到辜喜欢娶小老婆… up的中英文水平真的够来点评辜吗?[辣眼睛] 建议看央视的《先生》辜鸿铭那一集。

【回复】回复 @玩13站的耳东 :首先,up看的是中文翻译版本的,就《中国人的精神》这本,翻译版本就要看是谁翻译的,翻译质量很重要,不然会对原文有比较大的误解。 然后,如果up需要看翻译版本,那辜的书和翻译作品,up要怎么点评呢? 第三,up主要点评的依据其实也是道听途说,主要来自互联网的传言。对辜的作品本身没有什么解读,就更谈不上理解辜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发展方向了。比如,up反复提到辜如何忠诚清皇室,但实际上,辜在自己的书里明确提过,他尊崇的不是清皇室和皇帝,而是中华之政教,即中华之文明。所以我觉得up要不就没怎么读辜的书,要不就没看明白,或者看仔细。当然,这是我揣测了。 最后,就是我真的很无语,up认为辜还不如胡适,不如矮大紧,相当于现在国学班的骗子…学贯中西的大家被这么侮辱…
【回复】辜鸿铭的名言: 1、辜鸿铭曾经在一次参加大型宴会时遇到外国记者,记者问:“怎么稳定中国政局?”他回答:“办法很简单,把现在座中的这些政客和官僚,统统拉出去枪毙掉,中国的政局就会安定些。”官员们听了敢怒而不敢言,因为没人能骂过他。 2、辜鸿铭在英国街头故意倒着拿报纸看,有英国人看见,大笑着说:“看这个中国人多笨,报纸都拿倒了。”辜汤生就回嘴说:“你们英文太简单,正着读显不出本事。”然后熟练地倒读报纸,一口地道的伦敦腔,把英国人都惊呆了。 3、“许多世纪以来,我们中国惟我独尊的不以武力而用智慧管理国家,为什么现在会遭到你们这些白种人的轻视和欺凌呢?因为你们发明了枪.那是你们的优点。 我们是赤手空拳的群众,你们能够把我们完全毁灭,你们只知道用你们那可恶的发明来压迫我们,却不晓得我们中国人有机械方面的天才,不晓得在这国度里有四万万世界上最务实最聪明的百姓。当黄种人会造和你们白种人一样的枪炮,而且和你们射的一样准时,你们将面临什么呢?你们喜欢枪弹,你们也将被枪弹判决!” 4、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5、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6、像你们这样学英诗,是不会有出息的。我要你们背的诗文,一定要背得 滚瓜烂熟才行。不然学到头,也不过像时下一般学英文的,学了十年,仅目能读报,伸纸仅 能写信,不过幼年读一猫一狗式之教科书,终其一生,只会有小成而已。 我们中国的私塾教授法就很好,开蒙不久,即读四书五经,直到倒背如流。现在你们各选一部最喜爱的英诗作品,先读到倒背如流,自然已有根基,听我讲课,就不会有困难了。而且,我们中国人的记 忆力是很不错的,中国人用心记忆,外国人只是用脑记忆。我相信诸君是能做好的。
【回复】Up主怕是百度贴吧学习了一圈就出了
魔幻西街:
你通过读几篇论文就概括了一个人,说是真实系列,未免太狂妄了。你也不过是在做文化快餐,用的还是料理包,你并没有做学问的精神。

【回复】这楼的回复就离谱,图一乐是在我们看来,那有人觉得这就是真实呢?什么叫辩证看待,这个up主完全带着主观去评价了辜鸿铭
【回复】回复 @冒烟的达瓦里希 :以后先看清别人说什么再叫。另外做学问就是看知网,学习了。
【回复】回复 @前面等等 :我也不是觉得up主在主观评价,只是他通过读几篇论文和一些文章就快速输出一个十几分钟的视频,太快餐化了,很可能会有失偏颇。
清柠箫韶:
说几点意见,煽动情绪成份过大于科普,大太过主观而并没有全面展现。(君子论道,和而不同,要杠的出门右转)

【回复】我觉得挺客观,上面有个朋友总结报告很好,“就是研究的不深,但感情很真”。这跟我看下来的感觉是一样的。并没有对辜生出不好的情绪,而且翻一下评论,大多数也是这种观点。所以我认为科普的不差
【回复】回复 @晕了了了 :从标题开始就有问题,因为标题进来的有多少?因为内容被影响的又有多少?当你打着科普的标题做着营销号的活那你又与历史喵何异?
【回复】回复 @晕了了了 :主观和客观要搞清楚,他是在科普而我并不是,如果我是在上课中这是我学到的东西,那么我不可以提出意见吗?
怎能不吃海苔:
辜鸿铭的行为是有迹可循的。清朝覆灭之后,中国的情况没有实际性的好转,半辈子活在大清下的文人尊崇大清还是挺正常的。 他确实有知识有文化,而且爱中国,不能简简单单一句话概括了他。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哪条路才是正确的。 某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回复】回复 @吴根越角bobo :他的前半生确实不是在中国生活,但是他的前半生中国确实是大清。
【回复】他好像没几年活在大清吧
【回复】对啊就是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这之前有眼界的人眼里就是要寻找。这期up让我很失望
奶酪键盘:
最后说辽宁的那个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个日本网友评论: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居然不自称大国,而是中国,真是谦虚啊[doge]

【回复】他们以为我们的“中”是大小,其实我们的“中”是位置。[笑哭]
【回复】这个“中”是中华的意思,不是世界中心,这里的“中”源自于中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
【回复】回复 @5风铃草5 :世界中心之国[脱单doge]
所溺大魔王:
对传统文化如果不是爱之深沉, 又怎么会爱屋及乌 投身大清事业 站在后世怎么看都可以 怎么看都与他无关 而他的信仰 不管你是否赞许 都是属于他个人的浪漫。

【回复】我估计他是分不清封建糟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别。
【回复】回复 @汉魂万年 :那么多的外国书他都读过,思想绝对是先进的,起码不会很庸俗,就像谈恋爱一样,他更多的是追求自己喜欢的爱情,而不是天作地合的,所以从个人层面上看,这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他超脱了时空与历史的趋势。
【回复】回复 @汉魂万年 :他精通9国语言,当时和泰戈尔竞争诺贝尔奖的人物,不是没见识过先进的学说和知识,是见识之后还能觉得自己国家的文化很好
bhbaggio:
辜鸿铭的国学水平肯定不如蔡元培,应该也不如陈独秀,因为这俩都是科举考出来的,尤其是蔡元培,是翰林

【回复】一个从小学。。一个从小在外国上学的。。肯定有差距。。关键是辜可以把中文翻译成外语。外国人也看不懂谁牛逼啊!就觉得他牛逼了。。
【回复】看了过一些他翻译的《论语》,其对论语的理解,我觉得甚至不如我[无语]
【回复】回复 @八達鳥 :确实,毕竟百年前的辜老不会狗语猫语老鼠语。还是一只被人用诱导性语言带偏的二次元老鼠
加的夫道元:
也不能完全站在今天的立场去评价他当时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都会被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塑造,这很正常。儒学如果那么高深,就不适合作为一种治国的学问,除非你让哲学家治国(柏拉图么?),所以儒学的传播,或者至少是儒教的传播,肯定是以一种简单明晰的方法,在这一点上,如果大师只能写出普通人看不懂的文章,那么他至少不适合研究儒学,因为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渗入大众生活层面的。孔子怎么想是一回事,孔子极其弟子和拥趸怎么影响中国社会是另一回事。辜鸿铭能在那个时代提出西方的弊端,其实已经十分不易了,虽然回归满清在我们看来是十分天真的,但不能忘记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中也存在大量的天真元素,甚至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都不例外,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是应该多一点宽容,并且努力站在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维度去对其加以评判。

【回复】回复 @杨春三月天 :又非黑即白啦不是!层主的意思是希望up能客观的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价一个人!而不是用今天的三观 甚至拿着今天的人去做对比 怎么就叫吹啦呢?你的眼里 对待事物一定是非黑即白?
【回复】回复 @杨春三月天 :他写的论语 确实是按西洋人的语气写的 所以在西洋人眼里 大受好评!说实话 论语 孔子的话 后人的理解 都是后人的理解 非说谁谁谁 就一定是吧孔子的话 想到啦孔子心里 我觉得就有点搞啦 一千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如果谁说 我觉得孔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反倒我觉得 这样还去研究几千年 反而没意思啦
Premier5:
倒胃口时间: 中国女子裹足之妙,正与洋妇高跟鞋一样作用。女子缠足后,足部凉,下身弱,故立则亭亭,行则窈窕,体内血流至‘三寸’即倒流往上,故觉臀部肥满,大增美观。——辜鸿铭

【回复】回复 @MYZ的一天 :他之所以这么比,就是他认为裹小脚没有残害女性的健康,只是一种审美
【回复】还是那句话 拿着今天的三观去评判一群没有生活在今天的古人和历史人物 我觉得就是耍流氓
【回复】没看过原本的上下文。不过对比错了位,中国裹小脚,应该与欧洲紧身胸衣类比。
一条闲木鱼:
看到不少人在纠结辜鸿铭说的是温良还是温顺,我觉得讨论这个意义不大。辜鸿铭的原文是英语,用词是gentle。译林出版社将此翻译为了温顺,对应原文上一段,辜鸿铭说中国人被驯化,兽性少。黄兴涛先生和海南出版社将之翻译为温良,对应原文下一段,辜鸿铭说中国人攻击性低,品德好。 我看的书是译林的那本,所以就用了温顺这个词。至于这个词是不是曲解了辜鸿铭的意思,那可以去看看全文,或者是英文的原文。

【回复】UP英语是辜鸿铭在马来的义父母带他去英国后背诵弥尔顿《失乐园》开始的,可别说英语是他母语了,丢人都。1879年,辜鸿铭出生在马来半岛槟榔屿的尼蒙橡胶园内,排行家中老二。父亲是橡胶园的总管家,母亲则是葡萄牙人。少年时期,因为家境殷实,后来又成了橡胶园主布朗夫妇的义子,10岁左右辜鸿铭便随着义父母来到当时号称:世界工厂 的西方帝国--英国。[OK]
【回复】你既然特意选了温顺而不是温良,这本身就说明了你的立场!
【回复】回复 @笑嘻嘻-_- :温顺的让人想到羔羊,温良的让人想到君子,这一字之差对人造成的暗示不用多说了吧[微笑]
ORIRA-404:
辜鸿铭能火全靠营销号,但你自己不是吗?还是说你觉得唱反调就不是营销号了[嫌弃]

【回复】回复 @冯-提古雷查夫少校 :第三点 大部分是水 是你听了up的话当了真理 还是你确实有对他的文献文章做过深入了解 然后给出的都是水 这个定义的 我只好奇这个
【回复】1.辜鸿铭从来没有博士学位,他只有硕士学位 2.辜鸿铭没有被提名诺贝尔奖,是谣传 3.辜鸿铭的所谓著作加起来就1000页,而且大部分都是水
变成大扑棱蛾子的小羊:
央视也做过一期辜鸿铭,建议对比着看https://b23.tv/8uogeK

【回复】在那个西方文化输入的年代,辜鸿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东方文化输出,这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回复】回复 @WZ56638 :是啊,在那个年代,能把中华文化传播给外国人,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不过管它呢,我是来听相声的,真不真实不重要,好看才重要[妙啊]
【回复】回复 @WZ56638 :我觉得他像甘地,片面解读了中国人,真的有人在意猴子的想法,这大概就是那些西方人的想法,输出不存在的,那些白人利用只有利用

知识分享官 社会 人物 历史 教育 民国 觉醒年代 儒家 国学 辜鸿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