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缘起性空”,年轻人越早领会越早受益

作者: 走进国学杂谈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5-09 16:35:41 浏览:1183854 次

何为“缘起性空”,年轻人越早领会越早受益

北极虾滑蛋:
第二次听,理解更深刻了。缘起是真,本性是空。缘起而聚合,缘灭则离散。缘起缘灭是无常的,性空的认知却是人可以拥有的。在大家因缘会际的时候就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想必会更珍惜相处的日子,也更能疏解离散后的无力与落寞,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又何必去介怀。

【回复】回复 @我不后悔- :人生是一场经历 意义在于经历 不要掉入虚无主义陷阱(老师说的不要执着于性空)
【回复】回复 @未名忘忧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高高兴兴来人间走一趟[星星眼]
【回复】拉长时间看其实都是虚无的
鄒月半:
结合王德峰老师讲的,我理解的缘起性空:万事万物以前都不存在,都因缘起而具象成各自的样子,缘灭,万事万物也终将不会存在。但是不能因为终将不复存在而执着于它们将不复存在,沉浸在里面没有意义。具象时的缘份才是意义。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只管做事,总有因你而起的缘。尽管将来总会成虚无,但虚无没法否定做事时因你而起的缘。

【回复】通俗地说就是:所有事物都是在一场“空”里,搅弄起一次次的“缘”,虽然最后都会像烟火一样消散,但不能否认曾经灿烂。
【回复】万事万物都存在,因缘起有了交集。缘灭而分开 不管有没有缘起,该存在的都一直存在。我这么理解的
【回复】结合你的理解,我豁然开朗了。
就和数学讲道理:
何为“缘起性空”? 缘会则生,缘离而灭。 此物因缘(各种条件)聚合在一起而产生,又因为缘(条件缺失)而灭亡。 佛家认为缘起是真实存在的,而生成的物却是空,最终都会因缘离而散落。但不可折足于空,要充分享受每一次因缘际会,也要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失去的缘可能会在另一种境遇下重聚,拥有的缘也可能离散失去,不要执着于生成物的恒常。 只要把握当下,勇于接受与面对生灭得失,自然就会拥有自得而快慰的人生。

【回复】因缘背后是意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风未动,幡亦未动,仁者心动。 不动的就是真如,动就有生灭,那个永恒不动的就没有生灭。 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到底是啥我觉得超纲了不能用语言文字形容描述,所以又说不可死不可议。 唉,语言文字有限制。 到这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回复】我觉得应该是告诉我们要享受当下,把握当下,享受生命的光。哪怕他终将逝去,我曾经体验过,值得,无悔。
【回复】回复 @AAA--陌上花开 :到了那个境界,真的是懂的什么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语言甚至无法表达真理 精神世界是精神世界 现实世界只是给了所谓的定义
看个片儿要什么昵称:
学后感[妙啊] 比如你在电脑上搞创作,你制作了一个3D模型,你写出了一篇长篇小说,你编写了一个大型的软件,但是并没有任何的物质增加,你创作之前与之后的区别只是硬盘上无数个0和1的排列方式变了,“呈现出”你所创作的作品。哪天你想删除它,你只需要打乱这些0和1的排列。并没有什么物质变少。 比如你降生在世界上,世界也并没有因此增加或者减少任何物质,因为组成你的分子原子只不过在此时用来组成你了,而在你之前和之后,这些物质会组成别的东西,比如你母亲怀你的时候吃的肉,你死去之后的骨灰,骨灰被草吸收,草又被牛吃掉。所以各种人和物只是物质此时此刻的排列和呈现而已。这个排列和呈现,就是“缘”。 如果止步于此,那么其实只是用不同的语言体系来描述同一个世界,另一个描述世界的语言体系是西方科学。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用“缘起性空”的语言来描述世界的方法,能够赋予我们什么样的大智慧,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安放自己的心。 比如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就会减少我执,减少颠倒梦想,减少烦恼恐怖贪念,活得更加坦荡,内心更加安宁。

【回复】回复 @拓扑cheny : 电能本质上并没有被消耗,只是被转化为了其他形式
【回复】但是你这一通操作,全都有熵增,熵增是单向的
【回复】回复 @jujubeeeeeee : 有点意思,确实佛家打不过热力学
吃跳跳糖崩掉牙:
我的理解: 真实世界生缘起,缘起真实存在,缘起(因缘聚合)产生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 性空:比如我们是张白纸,因缘聚合之下,上面描绘种种图案、文字,或者杂乱的痕迹。我们为这些缘起之事物产生情绪,存活于缘起产生的事物之中。本身的白纸就是性空,本来无一物的那种感觉 按照这个理解,顿悟就好像是,一下子打破缘起所塑造的东西,跌入佛所谓的真实世界中,从那个世界窥探到缘起。 那么再继续。好人八十一难,或者恶人放下屠刀。都是为了突破这个因缘聚合而成的梦幻,跌入真实,从而窥见缘起。放下我执? 对佛理解不多,欢迎指正

【回复】空性和情绪是一体两面的,二者不是对立的,就像海浪的本质是水一样。要在相中见性,但既不要执着于相,又不要执着于空性把空性比作白纸就像神秀把身心比作菩提树明镜台,着相了。
【回复】回复 @小徐一生的故事 :说出自己尚不成熟的理解,不也是一种勇敢吗?圣人创下法,但唯独缺少了他本人在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我们或参悟或奉若圭臬也像是脸涂脂粉,形虽华美却不显真实。 欢迎来讨论,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还有为什么会知者不言呢?是别人接受不到所传的神?容易歪曲?或者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从而觉得自己无论说出什么都不尽完善所以不言?
【回复】回复 @人云亦云小麻瓜 :最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站在宇宙眺望地球,会产生自己全知全能的错觉,唯有身处其中才能知道诸多的无能为力。 我通常用出世的眼光看待其它。喜欢潜藏在热闹之中,融于热闹的同时也守住自己的一方宁静。 有一天我突然问我自己,大意是:你已经很久没有情绪波动了,很久没有剧烈运动过后汗如雨下了,很久没有对什么非常上心了,很久没有烦恼了。这是内心的平和宁静呢?还是你已经麻木了? 问出这个问题无异于晴天霹雳,我不想回答,也没有答案,也不想去追问。而是为了警醒我自己,走歪的话,醒悟回来会很难。虽然可能我并没有走歪的资格。 我很无可救药的一点就是,会用出世的态度入世,无论经历身体上的痛苦还是贫穷亦或精神痛苦,我都会用旁观者来看,并很快的遗忘掉。仇恨也好,现实遭遇也好,物质欲望也好,自身的虚荣也好,都不能成为我保持前进的驱动力。 我始终活在梦幻泡影之中,步履虚浮。 我喜出世,却讨厌无法全身心投入的自己 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见广阔的世界,却始终没有注意到支撑巨人站立的大地,和组成大地的尘埃。 我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东西要叩问自己的内心。但也不会过分思虑,疑惑这种事,想不明白的,要靠突然的因缘降临(个人感觉,曾经有支舞蹈,看后泪流满面,现在看也是一样。单这支舞,解答了我当时八成的问题。王老师有句话形容悟,“如桶底子漏”漏掉了烦恼或者疑问,大概这样吧) 想不清楚自己的东西就乐于听别人,有句歌词好像是“种一万朵莲花,在尘世中发芽,期待红尘一万种解答” 我也算红尘的一万种解答之一吧。因缘让我们面对屏幕对话,我也乐于分享我自己在红尘中的一点东西[脱单doge]
雾霭流岚X:
说的真好,我本人学易八年了,算卦也八年了,有很多时候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是通的,万物有变,有象,缘起性空只能是自己悟到,透过五行阴阳去看背后的理。

【回复】回复 @jilhaaa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同一家。
【回复】佛家是不允许算命的,您所谓的算命是道教的。一切皆是因缘和合而成!
【回复】回复 @待及不迫 : 学易经看曾仕强,这个简单易入门。
账号已注销:
怪不得这帮大数据一直给我推这个,我现在明白了,本质上我从初中开始就觉得“是名”这个道理,比如当时很多人纠结的《武林外传》里,秀才把杀手绕进去了,就是那个我杀了我,我当时几乎没有反应就说了一句“你所谓名字不是真实的名字,是这个社会给你的名字,是父母给你起的名字,如果没有这一层缘分,所有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那实际上,这句话在我学习Java编程和c++的时候最有用,所谓“对象”不是真实的某个实体,是在调用时借用的名字,而存在于表达对象的意义时对象才会有用。这些跟很多缸中之脑理论吻合了,我感觉佛教可能是认识到可能整个世界都是一种特殊的代码组成。

【回复】回复 @小板凳ddd :是的,复旦院长不如你懂佛学
【回复】厉害了,你能从编程里面进入到这里,很了不起了
【回复】我们人类最开始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定义,老子有云道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只不过人类,从物理学中试图找到这个世界的法则.
一起偷蟹黄堡秘方吧:
三句义可以理解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吗

【回复】先说有一个世界,再说那不是世界,而是称作世界。这是辩证法,也是名与实的关系。我们只是用一个名称,指代那个真实的东西,名不等于实
【回复】回复 @小板凳ddd :三句义里面的逻辑不是简单的因果 宗教里最基本的认知是人类并不是最高维生物 人类拥有的局限无法让人类彻底知晓最初的因和最后的果 所以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去“搁置因果”的手段 佛认为的“真正的世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但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所认为的“世界” ,这就是皆非世界。正因为我们认为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 世界比我们认知的要更加复杂多彩,所以世界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是名世界。
【回复】回复 @小板凳ddd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Sun墨上花开:
现在在此 如果生命有轮回 你曾做过谁 是穷人,富人 是良人,恶人 是叫花,是妓女 是尊贵的,低贱的 放眼望去 你曾经做过 现在还是做着的 如今地球上的所有人 每次你活着 你惧怕着死亡 却一次次的走向死亡 又而一次次的面对死亡 那么喜恶,区别,对立 你所针对的——是谁 如果生命没有轮回 你是现如今的你 一副将死之躯 一培黄土 像一片黄叶渐渐腐烂 死去的牲口生着蛆 慢慢慢慢变成土 从前是土,以后是土 事实上直白一点 你是个空无,是个没有 不过是现在在此

【回复】回复 @bili居居 :往前看!别回头!
【回复】马克思主义来说,缘起应该类似联系,世界万物无时无刻都存在联系之中
一摩尔炸鸡翅:
佛家常言:放下我执,得自在,得三千妙法。可是"放下执念"本身就是一种执念,执念本身也是一种相,口中肃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可是动即念业,那佛究竟在哪?如何寻得?《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又说"如佛众生然",是说佛在每个人心中。或许修行最终是"一切从心转",方能见真佛? 名相是虚,佛亦是虚,以虚度虚,岂不是执着痴迷?一念无明,波涛万丈 (佛经没读多少,释伽也未能常驻三寸,倒是常与人打机锋落得波旬之口舌)

【回复】你若只说不修,当然沦为口舌。佛经佛言偈子故事,其实统统可以给丹霞烧了当柴火,皆不是真如正法,但它们就无用么?那是给常人修行的指引与方向。没了这些东西,后来人没了方向,又得像释迦那般从头摸索,岂不是难为人?再比如你所说'执念',按佛家理论,念头一动便是执念,不动念也是执,那动与不动之间且不说能不能做到,只要是心里有意这么想了,那还是执念,那这不就没完没了了么[笑哭][笑哭]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对那种境界的描述,而不是境界本身,描述则必有偏差。道是道不清的,究竟为何,只有修持到一定程度才能明了几分[吃瓜]
【回复】放下就是放下,哪有执着放下,就像你饿了吃饭,吃饱了就放下筷子了,自然而然
【回复】我个人认为,执着于放下就是执着,执着于自由也并非真自由,只有通过一个契机,悟到了为何放下,而心不住放下,才能真的放下
开坦克的阿杰_:
很多人总是拿这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比,其实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毕竟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古典哲学了,你把它当古典西哲一样的定位去看嘛,人生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哲学啦

【回复】马克思越发展,越接近佛学。但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是依托科学发展的。科学不到头,马克思不到头。所以马克思很难最终完成。
【回复】回复 @答案在风中piao :难绷,马克思的原著比黑格尔好懂多了,你真的懂黑格尔吗,多看几本书吧
南色的风:
更正一下,王德峰这个解释有问题 , 问题在于最后一句 ,他的解释是 “所以这是世界” 。 然而真正的解释是 “名字叫做世界” 。 所以三句话连起来的解释是 “佛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是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世界而已” 。

【回复】开头王老师就讲到了“所以称它为世界”
【回复】回复 @第五人偶 : 为了不误导大家,为了让大家不歪曲金刚经中那句话的真义,从而启迪慧根,我着象也没什么。
【回复】回复 @august_SI :问题在于“所以”两字。 前面两句和第三句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不能用所以。
稽伯哩亚大尾巴狼:
我的理解是 说世界(缘起)你认识到了这个世界 是非世界(空)这只是你认知的世界并非真正的世界 是名世界(性)你所有的认知都是出于你的本性而认知 缘起性空,我因缘际会认知到了一切,但这些认知都是在我本性下的认知,未必就是真实的,可能都是空的,但只要我的本性还在那我就能认为是真实的,是故说世界是非世界是名世界

【回复】性空说的是自性本空,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世界万物都没有实体包括人,因为任何物质究其本源都无法找到组成它的最小单位物质,无限可分?所以说自性本空。但是这世间万物万千生灵又是你我眼所见耳所闻可以真实感觉到的,他们为何能存在能为我所见,是为缘起,缘起则聚缘灭则散。
【回复】你这个理解也完全OK,每个人的认知都是片面的
【回复】你说的这个有点像楚门的世界
风筝风筝飞上天aa:
我理解的很简单。缘起就是巧合,性空就是啥都没有。现在的一切都是由于巧合存在的,最后也早晚都啥都没有,然后重新聚合……周而复始,这个角度来看就是轮回。比方说一块石头能存在是因为风、尘埃等等,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分解为粒子,石头就不存在了。 放到人生当中同理,一个人生下来什么也没有,基于各种巧合有了财富、 物质balabala,也产生了相应的欲念,但是你死之后什么也带不走,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发现不管你多牛b最后都是要死的。 但是这不意味着有欲念不正确,确实这些东西都要消失,但是只要短暂拥有过享受过就行了,顺其自然。这个理论既可以让人变的消极、也可以让人积极。当你知道大家都会死,你会选择忘却名利、看透一切还是觉得大人物也不过如此,与天斗其乐无穷? 说白了还是靠你自己,佛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去寺庙从来不拜佛,因为心中有佛,指月为缘。我到寺庙里面这也是一种巧合,我最后还是要离开的,佛也是,由于种种原因,佛产生了,但是它本身是没有的,无相无形,唯一一点不变的是思想,可以穿梭世界

【回复】性空不是啥都没有。是全有,也是全无。性空是无所谓有没有。 没有任何差异性,世界必将不存在。有差异性,就有立场,然后有黑白,有万物。这个差异性就是缘起,这个缘起来自哪里?无明。 当你开悟时,就去除了差异性,见众生皆是佛。眼里也没有黑白对错了,虽然也看得到黑白对错,但心里不认为不执着了,无所谓了。这就是性空了。 缘起性空,世界诞生。
【回复】说句不客气的,为什么佛教能传承这么多年,就是因为“轮回”这一个概念被不同的人感受到了采取到了不同的方式。有的人选择了造佛像传承,有的人选择印佛经传承,还有的人以体力行,比如西藏的苦行僧。成佛的道路千万条,只要你悟了,你不用拜佛,你本身就是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这人是菩萨转世,来世人,要说的妙一点,要说的玄一点,要让你忍不志自己去参透,以为底层逻辑在那儿,但是个人应用是不同的
【回复】比方这个视频,逻辑给你讲清楚了,但是具体你怎么想怎么做还是靠你自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你悟出来符合自己的,感概:智慧啊智慧,其实你读的不是佛是自己
韩师mvp: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保佑]

【回复】敦煌本是。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
【回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求知若渴ingg:
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可以说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回复】对立而统一 存在,也不存在
【回复】https://b23.tv/2j2K6y6 wondelful粉丝基地,一起讨论哲学传统文化,共同学习成长。
真相远超每个人的想象:
金刚经除了缘起性空的观点,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偏空,不偏有。

【回复】回复 @安徽地表最强 :就像太极图里的黑白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黑非全黑,白非全白。不偏黑,不偏白。儒家谓之中庸,道家谓之无-为。儒释道在这点有相通之处。个人浅见。
【回复】回复 @安徽地表最强 :不摆烂,是不偏空。不贪心,是不偏有。
【回复】回复 @真相远超每个人的想象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我也悟了一些。现在拿起儒佛两家经典,居然发现都能印证。以前觉得儒家虚伪繁琐,佛家虚无。现在回头一想,自己内心浮躁浅显,缺乏社会实践才会读不懂古人经典
猪肉燉粉条儿:
我有一点浅薄的理解;我看到一朵花,便想起来它是一朵花,那么它当时就在我的世界里存在;如果我没看见那朵花,就不会想起那朵花,那么它当时就没有在我的世界里存在。所以说不管我看没看见它,它都好好的长在那。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虚妄的、真实的,都取决于你内心对这世界的汲取与探索,我即世界,世界即我内心万物,是谓“名世界”。(求大佬指点[脱单doge])

【回复】你这个就偏向阳明心学了,他曾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回复】你确定这是你的理解?这分明就是王阳明的故事
【回复】回复 @Weshelby :确实更偏向心学了,然更觉世上伟大的处世哲学之间的共通之处了。想必三教合流也是有这一部分原因吧。
蒙约华:
哲学 我不喜欢 因为我还饿着肚子 我也不希望任何人为了哲学饿肚子

【回复】饿着肚子和学习哲学没有任何交集
【回复】会有人喜欢的,也会有人愿意饿着肚子喜欢的。
【回复】何以讲饿肚子不可学哲 为何不说是正因饿着肚子 现实无可奈何 无可忍受 渴望找到解法 才去哲学中寻找出路 这些老掉牙国学是没什么营养罢 但因此否定哲学整体的进步性解放性是不可取的罢

三句义 国学 缘起性空 王德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