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怎么挑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钱婧】

作者: 钱婧老师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2-05-16 13:56:41 浏览:127282 次

导师怎么挑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钱婧】

翻斗大街万八千:
虽然我的留言跟这个视频没啥关系,但是还是想和老师说一句谢谢!之前您的视频里推荐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昨天我终于看完了,很多观点让我觉得恍然大悟,比如小组作业碰上划水的同学,比如看论文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比如每次写论文总是在逃避,觉得好像只要我不写就不是我不会,而是我没开始而已……等等的问题都在看完书以后有了一瞬间的顿悟,现在我的压力减少很多,可以轻装上阵了。也许过一段时间我还会陷入情绪的漩涡里,也许还会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但是目前这本书给我的力量已经足够我拥有勇气了。非常感谢老师的推荐!!![干杯][干杯]

【回复】回复 @钱婧老师 :听到最后说 多问问彼此的预期,太感动了。我之前在职场上就是出于把工作做好的出发点,多问了句领导对我工作的预期,没想到他对我大发脾气,说我问这个问题很蠢。我也是无语了。。。真的是一开始就没识别出他是这样一个人,不然就不会入职
【回复】这个我也看了!!确实受益良多,乍看好多话都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有点惊世骇俗,但是细细思考之后发现这些简单,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真实
Carlos721:
①勤奋:每天6小时高效优质的工作时间;②头脑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③人品端正

【回复】对,人与人相处最好的套路就是真诚!喜欢真诚的钱老师!也祝福钱老师早日成为院士[呲牙]
【回复】我头脑最多保持三个小时清醒,三个小时之后我脑子就像灌了泥浆,还特别容易被吓。
【回复】想问问第二点想提高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啊呜呜呜呜
酥心糖不好吃_:
[妙啊]前两点其实并不简单。我觉得一个学生没有经历过系统成熟的科研训练是很难写出让老师觉得通顺流畅的文章的[doge]一天六个小时看起来很少,但要求的是优质的专注的有效利用的时间。如果节奏宽松点的时间表基本上上午9-11点,下午14-16点,晚上19-20点[妙啊]其实也是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了

【回复】除此之外可能还默认学生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科研的压力,能有效和老师进行沟通。
【回复】回复 @竹子窝窝头 :是个导师都要骂人的,不过看导师情商,有的老师科研能力贼好但是性子比较直,就可能直接,但是有的老师比较圆滑。他就拐弯抹角的说你,而且一般无语的时候会有动作,例如摸头发。捂脸之类的,我本科导师比较圆滑,每次说我一般会有这些动作。但是他说我其他成员没有这些动作,哈哈哈 老师批评也是希望做得更好,可以厚脸皮给老师说 老师您轻点批评我,我比较菜,您慢慢教教我我一定能学会 卑微一点哈哈可能会好点
【回复】一天6小时确实是挺难的,如果一天没什么事儿,还可以6小时,期末备考曾在图书馆一天10h,我觉得10h应该都还能算高效,但是很辛苦,不能长期10h高效学习。如若平均下来一天有6h,那也挺不容易,毕竟不是每天都能自由支配,偶尔会出去玩个半天,或者参加什么不得不去的活动,或者是开会,都能占用不少时间。
小元仔:
钱老师给的三点要求其实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者具备的能力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自我重塑和思维摇摆的迷茫期,能保持稳定是很内耗的一件事。更别提在在学习,情感甚至是睡眠这种作息问题所带来的破窗效应了。钱老师的这些要求更像是帮我们想清楚往哪些方向努力,规范自己。

【回复】高质量评论,很受教![脱单doge][打call]
【回复】研究能力与人品不一定一致。
【回复】说的很好 在路上。。。
大狗_666:
优质的6小时必然不能算摸鱼时间,发呆时间等,实际约等于8小时

【回复】现在能有两个小时高效且真属于自己时间都不错了[灵魂出窍]
【回复】回复 @素尾是只猫 :是的[微笑][微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尤其是努力的过程当中很重要但是就是没有属于独自己的时间去往前往上。
诗羊:
高效专注的六个小时是不算休息时间的吧,按照番茄学习法的办法总时间是要怼8个小时进去的,一般这样怼完8小时,晚上真的没精力学了,当然,休闲式地学学还行。第二个条理清晰这个,只要能把自己的ppt讲到外行能听懂,就没问题了。

【回复】终于看到有人提到番茄钟!真的不错,而且也真的很消耗精力。所以番茄钟6h下来,再做点2h的杂活。一天基本九成满了😂
【回复】回复 @雨落_____ :实话实说,真的,一开始我也用番茄种,后面用forest了,早上8.30开始学习,晚上10.20左右结束,当然中午和下午会有一定的时间休息,最后发现净学习时间超过八小时真的非常不错了,我后面的效率真的可以做到比番茄钟效率还高点了,但是也确实不是每天都能8小时
【回复】回复 @雨落_____ :hh同番茄钟使用研究生,有同学想一起进番茄小组的可以私聊一起每天高效学习呀[doge]
并不爱吃梦龙:
真正的好学生: 1、做项目 2、白打工 3、无怨言

【回复】。。。如果有怨气,就去持这样观点的老师那里发
【回复】回复 @尽一切可能摸鱼 :乐了,反正我身边的导师都是这么要求学生的(某211工科院系),我哥身边的导师也都是这样的(某985文科院系)。如果你的身边没有这样的导师,那你很幸运,我很羡慕你。
4141在这里:
老师,能不能出一期讲讲有没有什么适合日积学累,逐渐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我看了一些书,比如《清醒思考的艺术》、《公正》,还有一些逻辑学的入门书(难的看不懂),但是好像思路还是很"混沌",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希望老师pick一下想突破的我,感激不尽[给心心]

【回复】这边给一条建议:你每天去找一个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非常渴望知道为什么的问题),然后去查资料,然后记下来,看是否可以说服自己?如果不可以就再次修改,直至可以说服自己即可,最完美的就是你把你的思考发给朋友,让他抛问,你可以对打如流时,那个时候可以说逻辑很清晰了。(问题可以来自朋友的口中,一些社交平台的问题,只要满足自己不知道,且想知道即可) 逻辑清晰在于自己清晰的思考产出了多少,并不在于你看了多少书,书只是在帮助你建立思考的过程,本质还是在自己思考本身。 希望我的一点浅薄的建议对你有帮助,加油,铁子[保卫萝卜_哇]
【回复】回复 @林意欢py : 对,我真的觉得思考很重要,阅读是养料或着原料,通过阅读启发自己思考,感觉经过自己的思考,书上的内容才真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然后对自己的思考按一定逻辑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或着系统化,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思考时或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会比较有逻辑或着有条理。
【回复】首先,要有目标有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就清晰了。 无论是看书前还是看书中还是看书后,都要带着问题。 看书前提出问题,看书中寻找答案和新问题,看书后思考问题。 混沌证明你要么看的不够多,想的不够多,干的不够多。
墨墨么么哒2:
[笑哭]其实我觉得这三点一点都不简单。第一,每天高效6小时……其实这个跟勤奋不沾边的,我觉得应该是改为强大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差的。第二,逻辑清晰。没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是很难得,如果是对学生的要求的话应该讲的是有一定的学术思维,科研敏感度和强大的科研天赋。第三,真诚。每个人对待真诚的看法并不相同。up主对真诚的解读其实是违背人性的。我觉得可以换句话,就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不要斤斤计较。其实,如果师生双方能够有一定的契约精神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怕的是双方都想要太多而都不让步

【回复】回复 @钱婧老师 :[笑哭]钱老师你没必要如此这般,我也没说您讲过类似的话。我的本意是讲你对真诚的定义太高远了。就单单拿第三点来说,这不可能被作为衡量的标准,因为他无法有效的帮助你短时间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他言词恳切,态度端正🥸或许你的候选人语言犀利,但守本分不逾矩,他们是真诚的吗?都不见得吧。此外,在我刚看到您的视频的时候,我觉得您更像是在寻找合作者,在看到您的回复后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笑哭]按照你的要求找的学生极大概率其实并不关心你工作多久,可能更加在乎你是否有资源,有能力给予指导,是否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一点拙见,不对的地方,希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我没有恶意[笑哭]
【回复】我可没说让学生奉献,要公平,互相奉献。老师也要做到每天6小时,逻辑情绪,人品好,不然别要求学生。
【回复】回复 @墨墨么么哒2 :有没有种可能 不管是老师学生 还是亲密关系其实都是从合作开始的 虽然说是老师教导学生 但是如果学生不配合(参考初高中)老师一个人也没法唱一台戏 所以你说钱老师其实在寻找合作伙伴,会不会其实是老师在阐述她觉得合理的师生形态?
RoiseJR:
老师老师,想向您请教。今年30工作七年,想去读博,硕士是mpa,导师方向是组织行为学,跟着他一起做了一些研究,点燃了热情。但无奈导师还不是博导,本校研究方向相同的只有一位工商管理博导。想求您解答,如果工商管理大龄去读博毕业超35后可以做什么工作呢?现在教职和院所都卡年龄,虽然有热情,也想考虑一下未来吃什么[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地方院校有的不卡那么死,同时,不少国企央企,民办高校都大价钱要
【回复】回复 @SpearsJR :加油 敢想敢做
【回复】回复 @钱婧老师 :感谢老师的解答,我有信心了[星星眼][星星眼],希望今年就能申请上。ps我导是北师大毕业,我现在对北师大充满向往但望而却步hhh
要三年毕业的博士:
昨天晚上刷到老师视频,又陆陆续续看了很多。有的视频一时消化不了,还有再经历经历,有的看了不止一遍,每一遍都感触不同。 刚考上研,开学两个月,迷茫了好久,跌跌碰碰向前走,不清晰。 看了您的视频,眼前的雾散开了不少。 谢谢老师的用心分享,绝对的宝藏视频。

三号邦德:
其实说出来可能有点现实,是和你利益与思考方式尽可能相似的学生,有很多思考方式相似的学生到了毕业季和你利益关系不一致的时候(i.e., 没有本钱再从事科研),你们关系也就降下去了。

【回复】我以为,老师的爱有如父母,伟大之处在于成全分离。
【回复】回复 @钱婧老师 :哎,老师,我只能说遇上您的研究生是比较幸运的吧。世上处境平凡(比如我)居多,也不少有不幸的学生。
狗啃憨包:
最近在夏令营,感觉。可能是有点累了唉。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就觉得勤奋,也需要勇气。可是总觉得自己这个阶段不像之前,有那种不怕,相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信念。好想穿越回去把那个自己拉回来。可能精神很久没放松了。祝自己好吧。

【回复】我导也是总说我不自信,不自信,现在这个勇气对我来说也是挺奢实。大家目标不同,当自己独自面对看起来难以战胜的事情时,总觉得压的喘不过气来
【回复】回复 @bili_42413394683 :别想了,出去旅游几天,回来又是一个新的你
第一次玩哔叽:
想到看过的这句话:共同体感觉强烈的人成为教师的目的在于奉献,共同体感觉薄弱的人成为教师的目的在于支配弱者、自得其乐。

阿呜啊呜:
6个小时很恐怖了,我研一时每周组会的进展都是前一天晚上感觉不干就要死了才开始高强度补,一共不过三五个小时,然后就没干劲了。看看同组一周工作量都差不多,博士的几个师姐们看起来多一些。不知道他们怎么安排的,要是都能每天六小时怕不是几个月一篇sci[灵魂出窍]

【回复】啥专业啊,这也太爽了。我们实验室牛马一天9个小时是常态了
神神有一百种方式不是恐吓你:
钱老师说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应该是选博士的标准。硕士期间是培养人的,可以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按照钱老师说的去锻炼自己。但是博士我更觉得不是培养的过程而是互利的过程了,从头培养太麻烦

碳酸plus冰美式:
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婧姐视频了,一是有干货,而是价值观。看到利他那一段是真的想跳起来赞同,现在学校真的太多都是自居正义的利己主义者了…

【回复】利他容易被利用甚至是被拿来对付你…还是要学会观察环境,优先自我保护,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回复】我也是利他性格,我感觉,我们应该崇尚利他,但是要学会利己
【回复】我本科时期遇到的很多利他的朋友,自己也渐渐加强了利他属性,大家互帮互助过得很舒心,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遇见了完全利己主义者就发现自己根本拿他们没办法,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根本抢不过他们,时常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他们那么会为自己争取利益和资源

考研 研究生 导师 硕士 经验分享 博士 学术 科研 本科生 学习心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