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铁屋中的呐喊。(谈鲁迅7)

作者: 智能路障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8 16:06:57 浏览:2441495 次

【围炉夜话】铁屋中的呐喊。(谈鲁迅7)

流泪猫猫la:
往期节目,请大家多给up主三连啊 第一期BV1Sf4y1D7H1 第二期BV17k4y117BJ 第三期BV1vf4y1B7nH 第四期BV1CK4y177hd 第五期BV1Xy4y1B7ci 第六期BV1Cz4y1y7a6

【回复】关注路障就是因为鲁迅系列[妙啊]每个鲁迅先生的视频都给三连
【回复】回复 @星海行者 :一开始我是看到说游戏的,觉得还不错关注了,然而慢慢变成来补课的[害羞]
昵称画风:
路障有一个小细节没有提到,那就是狂人日记的三次用典,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易牙烹子也不是给纣王吃,徐锡麟的名字也是故意写错了,因为狂人是个疯子,他写的都是“正常人”觉得错的,所以鲁迅故意把三次用典写错了,可见鲁迅写作时的细节和用心。

【回复】讲这个的话,就必然引出出另一个话题,就是狂人到底是疯了,还是精神界战士,还是疯了的精神界战士,这是学界一直在争论不休的话题…没有定论,加到视频里来,就讲不完了。
【回复】关于本草的用典,我摘抄一下我买的北京燕山出版社的《鲁迅小全集》里的注解供参考【“本草什么”:“狂人”所指为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该书中提及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有以人肉治疗痨病的记载,但对此说法表示了反对。本书说李时珍的书“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应属“狂人”的“记中语误”。】
【回复】回复 @阿锟正传 :这个解释,也是一种想法。 但是鲁迅本身就学医的,而且前面视频提到鲁迅当初给父亲治病和自己身体原因看过很多中药书,所以最出名的本草纲目我觉得鲁迅应该是研读过的,所以我怀疑可能不是记错了,而是故意为之,而且后面易牙烹子的典故也是属于比较出名的故事,当然这只是个人作为业余读者的一些主观推测。
阿弥陀佛小医僧:
有一点可能各位不清楚。他所写的狂人患者恰恰还完全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医之后我再想起这篇的时候真是跪了[跪了]

【回复】回复 @鹤雪击天 :[呆]意思是这组症状不是为了满足情节凑来的,而是可以直接当做真实病例学习的。这么写小说很难的[呆][呆]弃医从文这谁不知道啊都成梗了
【回复】我是学心理学的,以我浅薄的变态心理学知识做一点介绍。首先是狂人有明显的关系妄想,看见谁都以为是要害他,老人,小孩都瞪着他。其次是幻觉,从历史书中看出的吃人二字,既可以理解为文学创作,也可以看成是幻视。然后是思维混乱,在狼子村中,在旧社会里,狂人的想法在大哥看来,在这群吃人的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是不合逻辑的。如果同时具备这三条,差不离就是精神分裂症了。
【回复】是的是的,终于有人说出我心声了,我高中时有一次就是把这篇日记当做一个真正的疯子写的日记,也完全通顺,卧槽,完全通顺。
奈何桥上唱征服乀:
亚洲短篇小说排行 第四《狂人日记》 第三 《铸剑》 第二 《药》 第一 《阿Q正传》 好家伙 合着都给鲁迅包场了是吧[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江苏省考生 :狂人日记的思想性批判性很强,然而毕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语法句式易读性稍差的,《铸剑》被近代很多作家包括:莫言,余华等列为影响自己的文学作品之首,自然在文章深度和文字上造诣更加精湛的。
【回复】让我惊讶的是,还有三篇比狂人日记还好的短篇小说
【回复】最锦上添花的是,这几部小说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都非常好,字里行间的视觉冲击让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yxydw98:
昨天这么多人跟UP说要不分两期,不然播放量上不去,但是UP还是一整期连贯的发出来了,颇有几分文人的傲骨啊[热词系列_三连]

【回复】“我要的不是播放量那些好看的数字,而是一期完整的思想表达,于我自己,当是非常满意了” 路障大概会如是想吧
【回复】分啥两期,我回过神来时视频都结束了[尴尬][尴尬]
【回复】回复 @噗叱 :因为时长太长了,不利于传播(指该视频的播放量)
宇几哈丶那撸托:
做的太好了,我玩B站也有五六年了,第一次有让我如此佩服的UP主出现,遇见你实乃我的荣幸

【回复】回复 @無小邪 :受教颇多,加一
云开昭日月:
“然已早愈,赴某地修补矣。”这句话才是最恐怖的。[阴险]

【回复】最精妙的设计是,这句话出现在了全篇的最开头,第一遍读根本没感觉,等读完全篇回过头再看,瞬间毛骨悚然,鲁迅的文笔和思维真的是太绝了
【回复】作为“引路人”的狂人也已经被吃人的社会同化了
【回复】回复 @王玉可yuke :表示作为“狂人”的作者已经成为了这个吃人世界的一员,随波逐流了。但是在狂人消失之前,发出了最后的呐喊——“救救孩子”
lan1234568:
例行给宝藏路障up[热词系列_三连]。 鲁迅先生在《铸剑》里面讲,“我的身上,太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厌倦了我自己。”我当时一读到这句话就觉得这是先生在群虻嗤嗤的所谓论战中的一种自况。年轻时候倾注心血和前途的振臂一呼,迎来的不过是应者寥寥,感觉先生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疾呼、猛进中,预先给自己打了一剂自我解嘲的预防针,预备到死都要做一个孤独的英雄。有时候,尤其是到了2020的时候,心里会忽然想着,设若死而有知,目下光景,伟大的“狂人”先生,当可得微笑了的。

【回复】鲁迅晚年写了《死》: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回复】打预防针说得好,就像准备接受最坏结果一般,比如直面这个可能以后都有无法改变的走向,但先生做到了真正的发了光,散了热,至今仍在影响,比如现在。路障曾经一起期提过他想要写书经历,大概是,物质也许会磨灭,但思想是可以流传的。这个视频也提到,物质是基础,人需要生计,是不可否认的。但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和“灵魂”,那才是真正的死去。所以预防针不仅仅是对于是对于物质上的抵御,更是对自己新信念的维护和对精神的设防。
【回复】目前还不够,还不够,还未做到最好!
与赞:
贫穷的教师生活:0~8:20 鲁迅与辛亥革命:8:20~23:09 《新青年》时期:23:09~31:06 《狂人日记》:31:07~结尾

【回复】你一定是个在B站有套房的魔鬼
【回复】这波这波是复制粘贴[歪嘴]
晴初霜淡w:
刚刚看完,以前不懂的时候,以为字面就是字面,现在结合了背景来看,原来吃人不仅仅是吃人,还要把人打成疯子!这和现在的营销号舆论饭圈舆论恰恰好可以一一对应,那些孩子,世界观三观都不完整,就被甚嚣尘上的舆论给淹没了,一味的相信他们所谓的“哥哥”,这和那些被扒皮拆骨吃干抹净还要给资本家数钱的人有何区别!救救孩子吧。。

【回复】这里的“疯子”,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杀人诛心”,也就是不但要消灭异己,还要给他们扣上“不仁不义”的罪名。这里的“孩子”,指的也不是年龄幼小的人,而是指精神层面未被毒害的人。
【回复】6分钟看完52分钟视频,我直呼内行[妙啊]
【回复】你的这个建议配合暴躁仙人还是半佛的观看,其实“流量明星”才是被认定为已经被“吃”的人,所谓的“粉丝行为”意思就是黑锅归你爽快归我.....
拍不到人的熊拍拍:
看到这期,总算明白up为什么赞成鲁迅文章移出教科书,《狂人日记》我记得当时看的那个混乱,这讲的是啥跟啥?满篇只记得娘老子和吃人。当时老师讲的只记得吃人是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但怎么迫害确实完全没有理解。十几岁的学生怎么会懂这些,尤其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机会接触多少封建礼教,自然无从理解。等到上社会,受到了社会的毒打,这时候才发现他们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吃人,重看鲁迅别有一番感悟。

【回复】那更不能移出了,这种文章就是要给看不懂的人看的,看懂的还看它干啥,阅历不够就先埋下种子,总不能都等种子长成大树了再埋土里吧?
【回复】回复 @feiyuliu :如果真的理解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明白了“救救孩子”这个概念,就要知道,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挚友的一种责任,应该言传身教,而不是把自认推给这本书,非得让孩子自己来看懂这本书,而是由有着这种实际社会阅历的成年人们担起教育后来者的责任。对吗?
【回复】回复 @feiyuliu :教育是要先奠定阅历基础,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而后才需要阅读正言行,明事理的作品。小小年纪就阅读那种思想激烈的书籍,并不会有助于少年的三观假设,这种书籍恰恰是要在有一定程度的社会阅历的前提下看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只有经历过一定程度实际上的社会上的泥潭和阴暗,才能把这样的有深度内容的书籍嚼碎。而不是当做启蒙书籍来阅读。所以看书要结合实际,结合少年的实际心理年龄。
NumberEnd:
我觉得狂人日记厉害就厉害在明明是批判“吃人的人”的,却写出一种觉醒的人真的是疯子的感觉。我当时年纪小,第一次看时,真的觉得是狂人疯了,是大哥在照顾。

【回复】确实,有种互文的效果,从两个视角看,都是没什么瑕疵的!一个事实,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魔幻而又真实!就像现在电影中那种罗生门的感觉!不说思想内核,从小说手法上来说也是极为高明的,来个高明的导演,如果能拍出来,也绝对是大师级手笔![吃瓜][吃瓜]
【回复】你要搞清楚,《狂人日记》通篇暗喻,“狂人疯了”是这小说的事实,是表线,“狂人觉醒”是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是里线。UP主只是把里线解读出来,跳过了表线而已
【回复】回复 @二刺螈鉴定中心主任 :那时候读书人读书都多,自然看得懂,而我们读书少,就看不懂了(我个人觉得)
suroooo:
lunar 月亮的,银的;lunatic 疯狂的,精神错乱的。这里用月光来表现狂人的精神世界,很有意思。

【回复】想到 好多作品里 都是用月光让人狂乱 狂月之类的 感觉 作品 实在是水平太高了
【回复】还有这层解释嘛,看来鲁迅的英语水平也很高啊[热词系列_吹爆]
奶黄冰皮元宵宵:
我本来看到路障在动态里问我们是拆成两节视频发还是一整节的大视频,我当时就想绝对是两节视频好啊,两节视频更短更能吸引别人,一看底下评论也是同样的舆论,便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路障更新的时候一看是56分钟,我还有一点淡淡的不满,但看完整个视频,整个视频连环的精妙性,长视频留有回味的史诗感,便觉得当时有点不满的自己是多么自傲多么自我,就像鲁迅先生他所表达的,有自己主观想法的人在批判别人的时候,常常忘记自己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强烈的自我批判。感谢UP主,请加油更新,1个小时我都感觉没看够。[捂眼]

【回复】有点讯哥的感觉,我也觉得两节好过,收益大嘛,但又细想,思想与深度不正是短视频无法表达的吗,这就像两种抉择,面包与梦想,我更会取决于哪个,但又觉得自己二元化了,谁说面包与梦想不能兼得,也许up就觉得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视频才配得上高赞高播放。
【回复】回复 @燕泷璃 :嗯嗯,我看完整个视频之后就发现视频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剪成两期,因为我感觉逻辑是很连贯的,剪了可能会破坏其美感和通畅感吧,所以就有感而发了[捂眼]谢谢朋友的长长的回复
【回复】回复 @热血少女沉晨 :其实大家担心太长对UP主不好也只是帮他出谟划策,但确实这篇做的不错。如果质量没那么高的话绝对是很劝退的。我们也只是担心而已。
武英杰:
动态里看到UP说担心一小时的长视频播放和完播率不佳,在询问观众是否要采取上下分集,当时是认定会被分集的,因为这么问了就代表UP内心中有了倾向,而且看起来大部分观众也是支持这样做的。 然而最后看到的还是整整56分钟的版本,连贯又流畅,可以说看的很爽,所以三连了。 可能损失的数据就由喜欢这种内容和形式的观众来弥补好吧。

【回复】确实补回来一部分。7.4万播放1.7万投币,up这个转化率已经高上天了。
【回复】回复 @水君阿Q歪传 :之所以能做这么长还是因为内容足够好,如果没有内容支撑,长视频会让大多数人昏昏欲睡。
【回复】不过长视频很对我胃口,我就喜欢这种长视频hhh,就有一种越看越像看不愿意停下来的感觉,其实很爽的hh。断开就有种,下面进入一段广告的感觉hhh。
夜羽寄北北:
我高中的时候读的狂人日记,不敢说全懂了,读完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句救救孩子,直接把我看哭了。 这句话我不是从反封建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教育角度来看的,孩子会成长成什么样,很多时候在父母身上都看得到。那些父母长辈身上的缺点,有些不知不觉中在孩子身上扎根,而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偶尔自我反省,发现父母身上自己所不屑的思想已经给自己打下了烙印。我自己就深有感触,所以被这句话触动到了。 很多人说现在社会依然有很多鲁迅书中的人,当然啊,那些种种劣习伴随着家庭教育一代一代传递了下来,岂是那么容易消失?我一直觉得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对抗者而不是补充,教育模式一定要不断优化,也许有一天,不用在呐喊救救孩子了。

【回复】最后才是真的毛骨悚然。然已早愈,赴某地修补已。仅剩的狂人也已经被改造成功了
【回复】从各种角度理解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鼓掌]
【回复】回复 @北体大人体系大哥 :可以说是有二重的篇外人,一重是狂人日记篇外的序,一种是整篇以外的读者,留给读者思考的就是“将来这世上容不得吃人的人”,只要一起起来反抗未必不能成功,或者说不论是否能成功首先都必须要反抗,鲁迅不做则罢,既然应了钱玄同的邀请,来写文章,那就希望人们能和他们一起起来真的去反抗这些东西,狂人的被消灭正是想要告诉人们这件事是非所有人一起醒来不能做到的
sayouku:
上学时,看狂人日记——这写的什么玩意? 年过30,再看狂人日记——我是什么玩意?

【回复】好!你已发病,希望也多记两篇日记,以供医者。
【回复】需要补充说明一下,这里的意思仅限于对自己年轻时虚妄无知的嘲讽。时至今日,狂人日记于我而言,任然是一知半解的
【回复】看了好几遍视频,我已经不知要如何形容了,我们似乎都变成了”狂人“,最后我们的”病“确都好,大部分人什么都没改变,都与预预判到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太强了鲁迅。 而且原文仅仅几万字,还没几章小说长,信息量确如此密集,看完以后真的想说点或呐喊点什么,而鲁迅真的出了《呐喊》…很难想象看懂的人不去了解后面的内容,只能说鲁迅的思想远超过这篇表达的思想了。 真的不知道如何表达佩服了,长怎么大没有什么文章,影视…给我怎么大震撼和思考,只能说,鲁迅,我愿意称你为最强。
千北红色三倍速:
结尾这段话才是真正的震撼我!!自以为看过鲁迅全集,最后路障返回来这段序的标注让我全身一个激灵!!!太妙了!

【回复】嗯,同感!太妙了!我还一直在想,狂人的结局怎么样了?是不是被人吃了呢? 还有当up提到鲁迅对自己的自责,悔恨,我还有些觉得只是学者们的主观推断而已。 结果最后那一句,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一锤定音!!太强了!
【回复】年少时看狂人日记,着实无厘头,现在看鲁迅先生真实是“被贬低为神”
【回复】回复 @橙先森biubiubiu :俺也一样,确实是自己读的太不仔细,原来鲁迅在最开始就给出了结局。
泉川八千流:
删除鲁迅小学教材,这件事我是绝对反对的,按照现在的升学率,不是所有人都上的了高等学院,很大一部分在中学,高中之后就进入社会了。我有时候我去问旧时老同学,你认识周树人吗?结果~~~明明以前读书以前学过

【回复】太可笑了,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说鲁迅是周树人,鲁迅明明是绍兴人好吗[doge]
【回复】但是鲁迅的文章确实有些晦涩难懂,十几岁的同学可能不能理解[难过],人生阅历少。其实我以前读鲁迅先生作品,也发牢骚,写的啥啊都[笑哭]。
【回复】他说他认识,你B站ID就叫周树人[大哭]
赵琅嬛:
我初中的时候,曾读鲁迅的狂人日记,那时候不想那么多,但是总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狂人。看着就哭,不在读鲁迅。 由于喜欢广读书,部分精读书的我,思想得到启迪,青春期不是叛逆,而是反抗。试图改变一切,我们哪里是个小村落,我看见和我一起初中毕业的同学早早嫁了三十多岁的油腻狡猾的男人。 我恐惧,我发狂,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我却改变不了任何人,连我的同学都同他们父母一样的思想,不少女生上学就去攀附权贵,以身求荣,只为一时名牌享乐,物欲横流,这让我不能理解。 然后,我就被排挤了。 学校里:拳打脚踢,冷眼旁观,仅仅只有老师护着我,却适得其反,人人说我巴结老师 家庭里:父亲控制欲超强,拿捏我总像是拿捏一只猫狗,一个女生,除了上学,从出生到高三,没有出过家门,奶奶总觉得,我倒个垃圾都可能会跟野男人私奔 我只能读书,我的思想逐渐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我也越加疯迷,直到一个极点。 我休学了,在高三,不到一个星期,我的父亲奶奶就寻好了我的下家。 疯狂充斥着我,家人囚禁着我,我觉得这个世界一样的村庄要吃了我,我情绪失控,用护身的平安符上的红线试图勒s自己,癔症泛滥,意乱神迷。 时而情醒,我难过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在这样的家里,知道的多了反而不好,哭泣的整理了一次又一次书架。 书压坏了书架,就像思想压住了被束缚的我,明明是力量,却压迫了我。 我曾以为,这么多的书,可以作为我的嫁妆,以前是幸福的笑,现在却是绝望的痴笑。 后来,我的母亲把我带走了,教我怎么出门买菜,我会做的只有一个家里日常家务,我出门倒垃圾都会感觉天旋地转,感觉自己无法独自在外面,世界充满了不真实。 第一次转变:神化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有必要改变家乡,后来发现所有人都要吞没我的灵魂和肉体。 第二次转变:我才逐渐改变,读佛经忏悔,整日跪拜,痛哭,不知道对不起谁,却感觉对不起全世界。 第三次转变:无欲无求,平淡生活。既无上限,也无下限。我算半个受虐狂,我心疼一切,折断牙签也会让我有S了人的错觉。 再读狂人日记,感觉就是视频里的一样了。 真真切切的面对鲁迅,打算以后孤独终老,唯书相伴。 认识up,收益良多,希望能与up长久结识。[拥抱]

【回复】为你之前经历感到难过。之后经历,个人认为是精神层次有点空,多了,脱离实际了。看的都是啥书呀,都传达的什么思想。我喜欢科学知识(物理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等)和唯物辩证法,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等这些都告诉我一个朴素的道理 实事求是 。因为了解了基础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我时常会感谢世界,感谢组成我的分子,更感谢我自己的身体,感谢我身体里的细菌、细胞。根据概率论,我存在就是个奇迹。根据生物学演化论,我不仅仅是我个人意识,还包括我的器官,我身体里的细菌,我血管的免疫系统等。多了解这个世界,而不仅仅了解文学思想,否则脱离了实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很多奇奇怪怪的思想,不利于生存,对不起自己。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回复】[拥抱]在B站,我才知道,有那么多人愿意向我伸出双手,拥抱我,谢谢你~赞了我就是理解我,感动哭了,虽然只是两个人~
【回复】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觉得大家很难体会自己的痛苦,我可以感受到很多的不公平和细节,也许对于别人来说不会深究,但是我确实可以体会或者放大,大概是初中吧,当家里开始教育所谓女孩就该好好学会干家务,不然婆家会厌恶或者不要你之类的话时,我就能体会到这个重男轻女,关键周围所有人都觉得正常,父母还自认为开明,只有我能感受到其中的压迫,并未所谓的向来如此的女性感到悲哀,而同龄的女孩,表妹,却自己说,无才便是德,不知道就不难受,反正向来如此。那个时候,我就很揪心,不知道是为她,还是为自己,之后看到鲁迅这个昏睡铁房子的比喻,恍然大悟,是啊,自己醒了,如果可以叫醒其他人,未必没有挣脱牢笼的机会的 ,一直装睡,结局肯定是个死。之后再慢慢的,我发现很多的封建残余思想,对于老一辈基本不可更改,特别是某一些俗语,满满都是恶意,比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一句话,哪怕错的,说一千遍,就会在某些程度上成为“真理”,哪怕不是也会下意识想起去影响人。人应该独立思考,并且有意识的少于成语和俗语,对于听到古人云,之类的话,从逻辑漏洞上有意识的攻击它,不用让它去影响我们的思维。最后如果觉得世界不大美好,或者充满恶意,需要知道,这不是我们的错,是他们错了,我们需要拒绝接受这些过时的封建死亡,有意识抵抗他们,就算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思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年轻的一代,他们终将死去 ,我们拒绝这些思想,避免下一辈被荼毒,让恶意恶习,终结在这一代,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分享官 文化 鲁迅 人物 历史 文学 狂人日记 周树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