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医生,关于死亡的演讲!

作者: 安宁疗护-郭艳汝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23-12-19 19:19:37 浏览:298410 次

一名医生,关于死亡的演讲!

除了白日梦还能做什么:
谢谢郭医生,希望在您的影响下,安宁疗护科室能够更多地普及。我的妈妈在确诊肺癌的半年后去世了,发现时是脑转移引起的癫痫,而后她在一周内癫痫频发,迅速失去了自理能力、语言能力和认知意识,只能僵僵地,一言不发地躺着,亦或是不受控制的四肢和严重谵妄带来的胡言乱语,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已经失去她了。治疗,是一天输液十几瓶输到浮肿的身体,是每天定时注射镇定药物压制的癫痫,是长期包裹尿不湿浸烂的皮肤....她睡了,但也不是总睡,偶然也会蹦出“哎又医院”“回家”之类的零散词语,我对爸爸说,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安乐。即使是严重的谵妄也会有偶尔的清醒不是吗?她还活着,她想有尊严地活着!在一次次被呼吸危重科劝返后,家人终于同意带她回家了,车里靠在我怀里时的妈妈格外安静和放松,睡得也很沉。半年后,我终于在家里,第二次失去了她。我无数次想,既然安乐不被允许,那么要是有一个临终关怀病房能够住就好了,因为即使如我妈妈般昏睡、意识上感知不到过多痛苦的病人,在家自行照料也面临着鼻饲困难,高热,恶液质等难以处理的问题。面对注定死亡的结局,我希望她既能免受过度医疗的痛苦,也能最高质量地被照料,哪怕只是安静地躺着,在睡梦中走完最后的路。

【回复】我们一起努力,期待真正的善终。
宋宸寰宇宥宁:
从小策视频过来的,我成为第十七个粉丝。 大言不惭的讲,我也算是经历过生死的人。 今年七月份突然腹部和后背疼痛,到医院检查后说是主动脉夹层,后有迅速到可以做手术的医院,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将近二十多天,手术前医生都说没信心担心下不了手术台,手术后并发症极其严重,多少次都是命悬一线。后来终于醒来,醒了也只能躺在病床上由护工照顾,每天靠营养液维系生命,感觉活的很没有尊严。 目前恢复尚可,有一些术后并发症,但是问题不大且已经好转了很多了。前几天偶然间听说,原来住院期间的一些病友已经走了,我很诧异,当时他们的情况比我都要好啊,为什么会这样? 看了小策的视频之后,我在想,那几位走了的病友,你们走的时候还痛苦吗?期望你们在另一个世界活的健康,有尊严的活!!!

【回复】劫后余生,好好生活[拥抱]
方木荀:
光是小策导演开头那段在介绍科室会学习安葬礼仪的时候,就已经很感动了。想起前不久的经历,护士对于自己家人失禁的啧啧声,和寿衣更换时那种粗暴的动作。真的,很谢谢您。

【回复】我也不知道我的评论是存在什么争议吗,我只是真的很感谢郭医生起码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一处较为完善的安宁疗护的科室。至于我的经历,我并没有很想说,但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我父亲癌症末期,才50岁,家里情况特殊,只有我一个人陪着;那是一家康复医院,父亲从icu转出也是因为临终了,失禁是护士发现的,我收拾干净的,啧声也是她发出来的,可能是因为年轻吧,我已经麻木了什么都没表达,但我心里肯定是会难受的啊;至于寿衣是殡仪馆来了男性工作人员收拾的。我只是很感谢郭医生的付出起码能让部分人不需要感受到这些,就像是救赎了某个平行空间的我,没有其他意思。
【回复】啧啧声,和有没有经验有关系吗??
【回复】自己不能给家人穿寿衣?
Fizbo-:
我从头到尾一直哭,从妈妈去世之后,我内心无法接受这种事情。 面对亲人离世是痛苦的,这种创伤可能一直都不会消散。 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当生命走到尽头时,要如何离开这个世界? 要体面的离开。要和所爱之人正式告别。

【回复】我的话语太苍白,想安慰你,却觉得只是徒添悲苦,姥姥的离世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对死亡的厌恶。希望你可以开开心心的,心情好,才能迎接更好的生活,我现在每天郁郁寡欢,身体总是出小毛病。
【回复】我们好好活着,就是对妈妈最好的爱,就是天下所有母亲期待的“善终”。
北北的南方姑娘: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安宁疗护,以前也曾经想过如果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希望能够没有疼痛地体面离去,而不是在冰冷的病房中孤独离开这个世界。

【回复】也叫作临终关怀,有本书(最好的告别),讲的就是关于衰老和死亡应该去考虑的但却意识不到的常识。
【回复】真的,这个科室太有必要了
【回复】毕淑敏有本就是讲这个的
开心的王王:
真正的送别,其实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十里相送。就是一个平常的早晨,你爱的人留在了昨天

【回复】来不及告别,他手扶着家门口的小树站不住似的晃了晃,就那么突然的倒了下去
【回复】我真的不敢想象那天到来 我一想到这眼泪就控制不住
【回复】回复 @数学分析爱上我 :I missed you forever, but I miss you forever.
世界上最后那个靓仔:
推荐大家阅读《当呼吸化为空气》豆瓣评分9.5,作者是美国神经科医学博士,35岁人生巅峰时发现得了癌症,现在已经去世,这本书将的是一名医生突然成了病人的角色面对死亡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真实。中国人对死亡大多是及其避讳,建议每个人都读一下,因为每个人都躲不开这个过程。

【回复】已下单[OK]B友的推荐相信水分还是很少的
【回复】一本好书,必须要作者做到把自己的思想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因为作者有没有用心写以及是否有隐瞒,读者是可以感受出来的。 读一本好书的过程就好像与一位好友交谈,双方跨越时空以纸张为媒介,意识与意识之间畅所欲言。
【回复】惊喜发现微信读书有电子书[打call]
路易十六分头行动:
我原来不理解 直到我生病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醒着还是睡着,无论躺着还是坐着,持续不断的缓慢且备受煎熬的击垮了我 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人,命运给了他不算玩笑的玩笑。 没人知道这个可怜的年轻人,原来可以跑10㎞,可以熬夜打游戏,可以冬天穿单衣出去浪。

【回复】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安乐死合法化-------来自一个80后的心声。
软软的小曲奇:
同是医护人员 生老病死 如何体面收场 真的是严肃的问题 但是能够体面的面对 真的好难 郭医生你跟你的团队 真的不容易

【回复】理解生死是每个人一生里很难的事情
【回复】回复 @谷雨天气 :对对对 你说的对 很棒
玄武阵里的小星星:
推荐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是我刚踏上学医之路被推荐读的一本书,内容也是有关于临近生命终点时该做什么的

ClaireJR:
最近一位亲戚肝癌晚期,医院已经不收治了,因为没有治疗价值,如果非要入院的话只能进ICU,每天将会是上万元的花费也不过是推迟几天离世而已,他家人选择了安宁病房,入院3天后离世,走的非常安详,在生命倒计时的这三天,他过得很舒适,没有肝癌晚期的疼痛,没有因为看他痛苦而备受煎熬的挚爱之人,我们都非常平和的接受他的离世和往生,体面的离开,给身边的人留下最美好的惦念,至少我希望在我离开时是这样的,正面死亡,这毕竟是从你出生那一刻就注定好了的,我的妈妈,我先生和我都签署了遗体捐献(眼角膜及有效器官);希望我们离开后还有一部分可以留存在这一世间以及后人的心里。

-mario233-:
小策导演视频过来的,你们团队值得拥有更多...

学习让我妈高兴:
有渠道可以捐钱吗[给心心]你们在做伟大的事

【回复】可以去看下导演小策的视频,视频的最后几分钟有她们的联系方式,可以打电话过去问问
【回复】看“导演小策”的最新视频 旁边就有
左手恋人:
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更不是安乐死,而是让现代无力挽救或生命走到终末期的人通过安宁疗护的身心治疗可以安详的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但专门的安宁医院或安宁疗护科室却很少,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会有更多的人需要安宁疗护。

澪糖弗卡:
中医学生。医学人文课上老师讲过一个案例。他的一个同学负责过一位说出名字全国家喻户晓的开国将军的临终。然后患者家属一直要全力抢救。患者的肋骨都被心肺复苏按断过。有一天他想写字,因为已经无法开口,费劲花了一天写了三个字,歪歪扭扭,给陪他很久的如亲人一样的护工才认得出:让我死。医生也告知家属这件事,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全力抢救。真的很悲哀,从抗日战争走来的人,他不怕子弹,不怕敌人的折磨,最后求死不能。不想讨论家属为什么想让老前辈多活一天是一天,钱,待遇,这些都是因素。但是,很可惜我们对死亡观念(这包含文化,政治,社会性,是很复杂的)的改变,这现在才起步。

【回复】家属不愿意放手也是很正常的,不一定是因为外物。我一想到我妈也会有这么一天我就要哭死了,我想我会不顾一切救妈妈的,说我自私也好怎么样都行,我只是觉得我不能没有妈妈,直到我用尽一切方法也无法挽回的那天。
【回复】回复 @-十一点半 :那确实挺自私的
【回复】回复 @-十一点半 :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外物 因为他们住院百分百报销 只要活着每个月好几w退休金拿着领
24丨KB:
作为养老行业从业人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论是死亡还是生存、老年人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尊严往往是被随意践踏的、尤其在丧失行动能力之后、三餐不饱和四季不暖便成为了日常、当然也有一些有着高额退休工资的老人会儿孙绕膝被照顾的妥帖周全。日常工作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如死了算了、说出这句话的有双目失明孑然一身的老人、有照顾老伴十余年心力交瘁的奶奶、有疾病缠身疼痛难忍的爷爷、也有不堪重负无暇照顾的女儿、还有丧尽天良不胜其烦的儿子……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早已历尽了希望与绝望、也早已被疾病和金钱蹂躏的变了形、死亡似乎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人总是怕死的、怕咬舌自尽的疼、怕挣脱管线的痛、也怕求死不得的恨、体面而有尊严的死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近乎奢望。连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死亡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能够肢体健全安静的躺在床上死去已然是最大的体面。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工作群里有关去世的消息也变得愈发频繁、我曾经无数次想过未来会如何离开这个世界、我害怕自己会因为疾病失去行动和语言能力而无法交代好后事、也害怕身上布满了管线去做徒劳的挣扎、更害怕肢体残缺满身疮痍的死去、如果有的选、能够在尚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自行奔赴死亡也算是一件人生幸事。临终关怀是一项神圣伟大的事业、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己掌握属于自己的最后一段时光、从容的走向最后的终点。

劳郁结合:
医者仁心。人都逃不了疾病,希望郭医生团队健康成长

【回复】错,仁的是郭医生和她的团队。
月下梦游EVE:
希望这个科室能够普及,既是老龄化社会需要,作为年轻人的我,也是未来的需要。

是宗四元也是杨肆园:
支持您!!!想到我得食道癌的奶奶,要是当时就有这个就好了[大哭][大哭][大哭]

自由飞翔-包子:
因甲流导致的急性脑部疾病,在ICU抢救几天后,我的7岁可爱小天使在上周重返天上。 一切恍惚如大梦一场,已经丧失笑的能力。 该如何直面亲人的死亡? 可能永远也没有真正的答案。

【回复】我虽然点赞了 但我的内心是不赞的[委屈]

演讲 记录 后日谈 安宁疗护 南风窗 随手记录我的生活碎片 2023热门年度盘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