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罕见!万亿“特别国债”为何此时发行?地方财政已经不能再等

作者: 柏年说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3-10-31 18:00:00 浏览:967559 次

历史罕见!万亿“特别国债”为何此时发行?地方财政已经不能再等

账号已注销:
这笔钱用不到我身上,却要稀释我手里钱的购买力[辣眼睛]

【回复】让你有点参与感[嗑瓜子]
【回复】看评论有人说国债不是印钱,可买国债的钱投入到市场东西不会涨价吗?不就是稀释购买力了吗
【回复】回复 @Gogerous :年终奖已经砍了不少了,只有处级以上没什么影响[吃瓜]
爱吃玉米的白玉:
只问一个,退休金这个坑怎么填,本来就没钱年年还涨,年轻人工资还降,代际矛盾怎么调和,未来小孩越来越少,我们这一代的退休金又问谁要

【回复】我的意思是留个心眼,自己存点钱吧,日本已经退休年龄延迟到七十多了,相当于不退休了[藏狐],之前不是国家说了嘛养老以后靠个人
【回复】回复 @玉米小夫啊 :日本人支持老人就业啊,企业收一个老人给福利,我们35-40就要就业危机了[滑稽]
【回复】别交了,完全是替别人养父母
L-Ziphe:
看完联想了一些,放债治标不治本,从视频来说,日美都经历过债务危机,美国为什么那么幸运?是抓住了互联网经济以及发动战争。那此刻我们国家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排除类似常温超导这种史诗级突破,我能联想到的是这两年的AI,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在这场工业革命中我们如果能跻身前列,大盘就稳得住?

【回复】我们这样人口的国家,在维持中低端制造业单位基础上,高端产业全部抢过来+新能源革命+ai技都不太能保证我们的跨入中等发动国家水平
【回复】回复 @也墨染 :新能源没错,但指的不是电车之类的,这些只是应用市场,根本上是绿电,风能,光能,水电,核能。围绕这些绿电技术的储能,转化,输送。才是目标。电被发明出来虽然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全世界依然缺电。除一小部分发达国家外,需求仍然很大。如果围绕这些技术进行突破,那国际秩序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欧佩克的重要性。美元和人民币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亚非拉因为新技术带来的市场。
【回复】ai这一块肉还是太小了,新能源相对比较靠谱,光电车这一项就能拉动很多就业,以及传统制造业升级,还有一带一路,路子还是挺多的现在就比谁能撑的久[辣眼睛]
Z我想你了X:
消费本就应该是一个自发的行为,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刺激。 说难听点,我要是每个月还完房贷,最基本的消费(水、电、伙食、通行等)还能剩下个几千块,我会不知道花钱?光知道在那边喊口号,要消费,倒是告诉我消费的钱怎么来啊?我要是有钱还需要砖家和“大人”们教我怎么花吗?

【回复】回复 @白云典当记 :主角 1:银行 银行敏锐地发现,想要促进消费,得先让大家手头有钱,于是就放开了贷款。另外,银行还出了个金融新玩法:比如你贷款买车,不用急着一下子还清,可以按月慢慢还,这样压力小了吧! 看着眼熟吧?没错,这就是至今都让人屡试不爽、欲罢不能的——分期付款 所以银行借出去的钱越来越多。 但借钱的人本来就穷,万一还不上怎么办?于是银行埋下了一颗雷。 主角 2:企业 各大企业发现大家消费力杠杠的,于是继续玩命扩大生产,刺激了制造业和房地产发展。 但这又加剧了产能过剩,万一这些商品卖不出去咋办? 于是企业这里又埋下了一颗雷。 主角 3:股市 各种企业噌噌地发展,股市闻风高涨。而美股是绿涨红跌,所以那会儿的股市是一片青青草原。 谁都相信股市会一直涨,于是很多人都去炒股,指望赚了钱再还给银行。 说到这里咱要反思几个问题,谁能注意到这些问题,谁就可能躲开经济危机: Q 1:有贷款,穷人就不穷了? Q 2:有销量,产能就不过剩? 没错,美国经济依然存在大问题,但股市表面上却在上涨!所以股市埋了一颗最危险的雷。
【回复】是想让你贷款,不是想让你现金消费。
【回复】回复 @白云典当记 :美国总有些聪明人最先发现这些经济问题,他们清醒过来,大喊有问题! 他们就是一些聪明的股民,踩了雷就跑的那种。 1929年10月的一个星期四,有一批人不好好去度假,竟然跑去抛售股票,这效果堪比一句“狼来了”。 大家瞬间慌了,纷纷跟着抛售股票,都不想当“接盘侠”,这哪里还是青青草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股市从这天起,开始一泻千里。 爆雷 股市这颗雷一爆,高调宣布了一场危机的开始,同时,绳上的另外两个蚂蚱也逃不了。 蚂蚱 1:银行 股市一跌,很多人就开始了人生最惨的经历,钱没了人还在,并且欠银行一屁股债。当然,这债是还不上了。 收不上钱,银行就会破产,一家银行率先破产引起了恐慌,于是大家都扎推去银行挤兑,最后如同连珠炮一样,更多银行破产。这场危机让美国挂掉了一半的银行。(1929年~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共10500家,占银行总数的49%。) 蚂蚱 2:企业 这时候,大家的消费能力一夜回到解放前,本来企业就产能过剩,这下东西更难卖了。 而且这时候剩下的银行都不敢贷款出去,所以企业没钱续命,只好“凉凉”。 消费力虚了,农业也跟着倒了血霉,农产品卖不出去,只能销毁。这里有个很熟悉的故事: 很多农民宁可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降价或者送给穷人。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牛奶降价,其他货为了卖出去,只能被迫降价,这样会导致卖家利润更低。 另外,想卖货得先砸钱,比如投入运费,货倒了反而损失小。工农业一凉,大量的人口失业,消费就更疲软了,于是就有了个恶性循环。 咱要明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失业。当时有人为了找个消防员的工作,甚至故意放火。总之,大量的失业,让整个社会都不好了。 有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抢劫杀人,有人压力太大就自杀,还有很多人饿死病死。 因为危机,美国人口大量减少! 这就是历史课本里提到的,由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 美国大萧条 总的来说,这场大萧条有三个特点: 1. 范围广:从美国波及到欧洲甚至全世界,波及金融业、工农业等。 2. 时间长:爆发了4年,影响了美国10年。 3. 破坏大:失业、经济下滑,说多了全是泪。
nanbosi:
脱产人数大于生产者,消费者。。。 水太少,循环泵不动。[微笑]

【回复】主要是预期悲观。而且经济下行周期,寒冬把钱攒着是正常操作,再加上美国加息钱流动性变差,市场没钱
【回复】看看现在大家对考公考编的痴迷程度就知道了[笑哭]
【回复】脱产者是个问题但是并不是根本性问题
阡陌丶轻殇:
发国债是对的,减少地方债也是对的,但是这笔钱要用到地方,不要给那些不缺钱但是欲壑不满的人。

【回复】有些人能上,可是花了不少,不,,,那不就亏本了嘛
搬山到东:
所以,放国债是为了给地方还债,是为了给公务员发工资,和救房地产没有关系

【回复】那是炒房客的说辞,房地产都晚期了,能救个屁
【回复】本来就没说和房地产有关系啊[捂脸][捂脸]
【回复】跟地价有关 地价不稳 明年还得再发特殊债 我说的是稳 不是大涨 看懂再喷 互联网上除了唱衰和唱多 还有唱稳派
zhx香:
现在退休了了的这波人真快乐,年轻时候没有多少人领高额退休金,自然他们压力不大,等到他们老了,退休金都高的要死,和现在年轻人经历是相反的,赢麻了

【回复】所以现在的局面是,有消费能力的这批退休人员因为幼年和年轻时候的勤俭甚至贫穷的生活没有积极的消费观念,叠加青年人失业率高在家啃老又消耗了一部分退休人员的消费能力。怎样能把这部分消费能力释放出来呢?先让孩子们找到适合的工作肯定有帮助。最近又再提倡长期储蓄,银行也可以吸纳退休金再去放贷促进资产流动?
【回复】回复 @进击的雪雪 :这还不快乐?不比农民种地 务工赚那仨瓜俩枣,还要被左一层右一层刮剩下点还要一家子糊口强?
【回复】而且还往境外诈骗集团疯狂打钱[tv_白眼]
卯足劲儿:
症结在于贫富悬殊,以前老百姓有点余钱,消化了几次‘现在普通老百姓是真没钱了’想帮忙都帮不上。

【回复】以前吧,农村消解了挺多次的生产过剩,现在农村已经不行了
【回复】回复 @jzp大玲子 :不是的,你看看数据就知道了,现在的带货模式相当于前1%的大主播两头吃,商家赚的更少了,消费者花的更多了,然后这1%分了99%的行业利润,相当于在消费者和厂商中间凭空多了一道吸血的,原本这些利润是要分给几倍于目前的直播带货的人数的。
【回复】回复 @炖汤姆的杰瑞 :网络直播带货其实只是换了批老板,原来的连锁品牌老板相当于头部主播,万八千块糊口的各路小主播相当于原来家附近的小店老板,方便面换成外卖方便面厂挣不到钱,做外卖和送外卖的挣,这种居民基础消费是一直存在的,不管转移到哪里整体来说对国家都是一样的,老看到有人在这种视频下面刷这个,也挺无语的。
芽之春:
地方收入必然比不上支出,个人觉得应实行大城养小城战略,大城统合辖区发展战略及论证,中央根据各地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税制及帮扶政策相组合,商业活动尽量放宽些

【回复】大城养小城?[滑稽]我看到的是一线城市吸二线,二线吸全国,大城吸小城,大城哪会把自己的财政部分补给小城[滑稽]
【回复】不可能的,经济能完全自主且有盈余的大城市就那么几个,它们养不了全国这几十万亿的体量
【回复】回复 @可乐与清茶的彩虹 :这么说吧,大城人多消费大需求资源大降低成本的方式最好在附近建资源城,而大城市地很贵吧,建个高尔夫球场成本肯定很高,加大消费成本,如果将附近一个小城镇的交通速度扩进到一二小时,建个高尔夫球场,大城的人想玩又方便自然愿意过去,基本上每周六日节假日都有大批人走一趟,这又产生大量消费,这个消费量又可对周边产生产业供应量
鬼畜快递员:
有个人肾虚,不去补肾,天天吃伟哥,美其名曰刺激疗法。[笑哭]

【回复】回复 @离某人 :根本原因是金字塔结构失衡,一切问题都是由它引起的,直接解决根本问题最高效,至于实行看塔尖愿不愿意了
【回复】你说怎么补,涨工资吗?先不说这是企业行为无法干涉,涨工资的钱哪来?每个人涨1000,一个月就是1.4万亿,这不是想通胀,这是想自爆
【回复】回复 @离某人 :经济三驾马车补法在这里,有方案的人不会在这里发言,就目前结果来看确实只有喇叭和伟哥[妙啊]
吉尔伽美什-幼闪:
我国国内的生产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这种情况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就是造成“明明很多企业都在缺人,但是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现状的主要原因,正如那句经典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正是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生产关系扭曲畸形的证明

【回复】回复 @玉米小夫啊 :回复 @玉米小夫啊 :学校为什么扩招,还不是为了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以时间换空间,什么不需要要研究生不需要大学生,本质上还不是产业升级失败,就业岗位不对口或者没办法提供这么多就业岗位,以前都说中国人口素质偏低只能从事低端制造业,现在人口素质上去了产业没跟上,却又怪大学生们不愿意脱去长衫从事低端制造业[笑哭]
【回复】要明白一件事,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高额的盈利,就劳动法而言都颁布多少年了,至今为止能遵守的有多少?要想产生良性循环,首先得把那些看起来高级的实际上圈钱的企业给干掉,其次是把之前靠小聪明发财的个体结算。 可是其实没用,屠龙者终成恶龙。没有强大的信仰,利益永远是攀登的最终目标。
【回复】这么多年高等院校扩招有很大的副作用,国家需要这么多的研究生吗?而且研究生的质量怎么样,到头来学历贬值而且眼高手低研究生根本不会去工厂,脱产去考公务员
庚子岁末:
快过年了,最后转为部分人的年终奖。

【回复】企业有年终奖无可厚非,职能部门又不经营也不盈利的为嘛他们也有年终奖,还很高。。
【回复】精神文明奖[奥比岛_委屈]
【回复】这样也挺好,不用天天盯着抄我牌,拦我电动车,拦一次1000呢!18线小城市
尼根大叔也疯狂:
请问收回事业编制是已经有编制的人取消资格还是未来没有编制名额?感谢

【回复】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的,目前是缩编,已有编制目前不会有影响。下一步是清退编外,反正有编制的不会那么快被动
【回复】收回事业编的意思是老同志退休之后就不招新人了 这个编制就收回了
【回复】回复 @G-FOod :教师必缩编的,你看新生儿就知道了,没有那么学生,哪里需要太多老师呢
困境重启:
降低体制内工资和社平工资拉小差距才是硬道理

【回复】公务员工资不高啊,我转正两年了一个月工资4800没有乡镇补贴和其他补贴因为是在县城单位,公积金1300一个月医保一个月三百,十三薪没有奖金[笑哭],比起网上天天说月薪过万年薪百万的体制外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一年八万左右要知道我们这沿海小县城房价可是一平一万多的[笑哭]
【回复】回复 @楠乔苜蓿 :知足吧,社保公积金很多人都没有或者等同于没有。。
【回复】回复 @困境重启 :对官门趋之若鹜是因为高工资吗?你搞没搞错,除非你是低能,觉得公务员在你眼里就是高收入群体了,很多没有开始考虑灰色收入的,都是奔着稳定去的公务员,谁是因为他工资高去的?企业会比公务员低?
2004MC:
我一直觉得大家都特别像曾经的一个梗图,一个老太太看到别人家房子着火了,过去看热闹哈哈大笑,看到最后发现这房子好像是自己的,直接就哭了。所以,历史重演多少次我都不会奇怪,因为大部分人永远不长脑子。

【回复】?不笑 还能哭?结果都一个样,我又无权参与只能被动接受
【回复】知道为啥先笑后哭吗?笑是因为感觉房子没有了压力轻了,哭是因为房子没了你也得还房贷[doge]
【回复】你长了脑子,咋的,要飞么?
AI视频小助理:
一、中国发行特别国债的原因,包括应对经济和地方财政压力。同时,视频也提到了中国经济相对脆弱,可能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 00:01 - 特别国债的发行很罕见,只发过四次 00:42 - 政府不会选择在四季度发债,会影响次年经济目标 02:46 - 地方财政压力很大,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严重 二、中国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其中房地产税暂缓征收是其中一个原因。此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对财政造成压力,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来还债。这些举措都将对中国的地方经济和财政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03:03 - 房地产税暂缓征收,不想给房地产形势施加新压力 03:52 - 地方政府资金不足,需要发特别国债来还债 05:48 - 基建经济将消失,体制内编制大幅削减 三、政府在民生社会福利上的开支受到裁员的影响,裁员的步骤包括清理编外人员、裁撤事业编制和精简公务员队伍,可能导致社会福利质量下降。 06:00 - 政府裁员的三个步骤:清理编外人员、裁撤事业编制、精简公务员队伍 06:41 - 多个省试点人口小县裁撤事业编制 07:27 - 地方财政压力导致社会公共福利质量下降,公交系统、公共设施缺乏维护等问题 四、中国年轻人逃离大城市,前往中小城市的现象,并提醒大家,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可能只是看起来完善,基建老化后后果严重。同时,视频探讨了地方财政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法,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09:01 - 逃离大城市,鹤岗等中小城市买房浪潮 09:28 - 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剑走偏锋增加罚没收入 11:10 - 美国政府通过削减开支和税收增长解决债务问题,日本则陷入困境 五、日本无法舍弃零利率政策的原因,以及中美科技竞赛对中国财富的影响和紧迫性。中国必须赢得这场竞赛,否则将面临财富缩水和债务问题。 12:02 - 日本无法舍弃零利率政策,否则政府会被利息负担压垮 12:17 - 日本政府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稀释债务,全体国民财富缩水 12:50 - 中国在中美科技竞赛中必须赢,否则会影响到债务问题和老百姓的财富保值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中国联通官仿号 召唤发送

白客ty:
最根本的是改变竞争模式,不走弯门邪道,良性竞争,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对手,恶意竞争…

【回复】你说到核心点了,可惜我们的文化和科技树点的是阴谋诡计政斗的阴属性分支,能耍阴谋玩死人绝不会动手正面硬刚。这种氛围下,不可能出现面对一无所知的海洋还敢冒险拼搏的文化的。操弄人心的人会把一切风险抹杀,想征服大海的人只怕刚有念头就被当异类整死了。
【回复】回复 @火星来的老鬼 : 会不会是你天真了,商战都不是小说那些商战套路,而是投毒,抢公章[嗑瓜子]
【回复】哪有什么善意竞争,善意竞争无非就是恶意竞争with a human face。竞争是什么?竞争就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就是真实的战争!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原则,选择市场经济,就必须接受这个结果,不接受怎么办?那别搞市场经济就行了[呲牙]

万亿国债 经济 国债 地方财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