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么多业内人士觉得LK-99超导体一眼假?【差评君】

作者: 差评君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8-04 23:11:47 浏览:1520200 次

为啥这么多业内人士觉得LK-99超导体一眼假?【差评君】

理理斯:
虽然大家都不是学物理的,但就是很自觉的开始选边站并互相攻击[吃瓜]

【回复】但是有很多人真的炒股啊[吃瓜]
【回复】回复 @云若谷 :想法不必一致。但对不了解的事莫名笃定,以至攻击他人,不被当枪使都说不过去[呆]
【回复】连科学家都没看出什么,网友就开始了
圆环の理:
[tv_惊吓]不是真的一眼假啊,舍友是凝聚态博士在读,不过是做计算的,当时刚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北美在深夜,我们几个搞计算的就开始算了。就像各位看到的一样当时大家都不相信,毕竟论文style太差了,但是计算做一半就发现,这玩意添加了电子竟然产生了对称性,而且是非空间的,而且看论文说三角结构分数占据等等(所以逻辑上完全吻合。当时就觉得这玩意绝对在学术上是很有价值的

【回复】从团队内讧,研究人员叛变就知道这玩意多半不是故意作假。(这种改变历史的发现,是要被千古流传的,这种荣誉诱惑没几个顶得住)。应该是发现了一丝机会,但没有严格的进行论证就被人迫不及待抛出来了。但因为实验太初级,研究还在初级阶段,所以到底能不能成,几率还是蛮小的。
【回复】回复 @稀乎乎 :应该是内行有的说一眼假,有的因为没啥成本所以尝试复现。我们这些外行才在四处跟风喊见证历史……
【回复】做计算的不应该最清楚现有的计算水平对实际有多少指导意义吗?
账号已注销:
当舞台剧陷入僵局难以继续的时候编剧往往会选择机械降神来推进剧情。然而现实不是舞台剧。

【回复】回复 @StLcx :有人中大奖,不代表只要你买彩票就一定能中大奖
【回复】回复 @StLcx :是人无法观测到现实所有的信息,才会显得有些事没有逻辑,而不是现实没有。
【回复】现实只会比小说更不讲逻辑。
Dr_Fallacy:
别的人可能觉得这种碰运气的实验不可接受,但学材料的每天做的就是这种事[笑哭][笑哭][笑哭],拿一些已知的材料,有点理论或者干脆没理论地做新的材料,做完了再测试性质,要是真有具有实用价值的性质那就是中奖了,接着再研究理论,没有特别的性质就单纯记录一下,下次接着做。。。学材料的同学真的有时候抱怨“科学进步靠抽卡”

【回复】搞材料的真就是撞大运,我室友说基本天天就是找一篇大牛文章改改成分做实验[doge][doge]
【回复】好多伟大发明发现就是撞大运出来的
吹笛型イリヤ: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证据不足,而且对实现室温超导的难度也比绝大多数网友更加心知肚明

【回复】回复 @更昊叁 :石墨烯结构早就被明确预言了,且少量碎片状石墨烯是可以制备出的,缺少的是大面积石墨烯制备方法。其次为了撕出大面积石墨烯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偶然”只是提供思路,石墨和胶带都是特殊处理过的,且失败过。
【回复】回复 @更昊叁 :你要是真了解过就知道石墨烯在所谓的胶带分离法发明之前早就有相关的完整理论基础了,室温超导现在都没一个靠谱的理论基础指导就想一下子跳到成果,搞材料就算真是炼丹那也得有丹方才能稳定产出啊,丹方都没有瞎搞谁知道炼出来的究竟是灵丹妙药还是杀人毒药
【回复】冷门领域的前沿研究结果在未完全确认的情况下突然拥有不寻常的社会关注热度,多少是有点反常的,事出反常必有妖[tv_笑哭]
维勒安。蒙斯克:
110k超导验证的话也是液氮区超导了,考虑这玩意的原材料价格肯定也有实际运用意义,而且杂质很多的情况下110k肯定不是终点转变温度。。。。说起来洗教授今天要发个论文似乎是用来解释为什么目前抗磁悬浮都是一端翘起来的情况,可以关注一下的。。。至于是不是室温超导我们群众吃瓜就行了,不要一惊一乍。

【回复】那个也不是超导。。。只是零电阻而且好像测得不太规范
【回复】洗老师的解释无非就是一维超导链,也有点理论物理先射箭再画靶的意思,你要是相信一个东西是真的,总能找到理由去解释它
【回复】回复 @墨秦无歌 :他仪器的精度只到10^-6 Ω,用这个仪器测铜线也是0电阻,认定超导的标准是电阻小于10^-25Ω,差了19个数量级[笑哭]
账号已注销:
韩国超导团队的金铉桌教授接受了Youtube频道Seize的访问,解释了非常多的疑问。 问:视频中的LK-99为什么没有全悬浮? 答:LK-99的超导结构是一维的,你把一维放到平面上是什么样的?它就是一条线不是吗?一维变成金属的话,它两边的部分是么?它两边是非金属。所以你测量的时候是同时测量这两种物质的。它没办法做成非常均衡的样品。所以就算后续继续进行技术开发的话,它也许可以稍微更悬浮,但肯定没办法像二维,三维超导体一样悬浮。但是,它可以精巧的只把那一条一维超导金属切割出来不是吗?这就是以后需要进行技术开发的部分。我们需要进行非常多的技术开发,现在仅仅是开始而已。 问:您是如何参与这项研究的? 答:我的超导论文在2021年发表时,LK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好像做出了超导体。但他们理论部分不太行,搞不懂这个原理。他们就找我的电话联系了我。 问: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超导体? 答:确认是否是超导体的关键是什么?Gap-no gap区间出现跳变。Gap和no Gap之间出现的非连续跳变。是不是超导取决于金属的电阻下降的区间是否有跳变,往电阻下降 方向跳变就是超导。往电阻向上的方向跳变就是绝缘体。

【回复】如果是一维超导结构的话,确实可能出现抗磁不超导,或者超导不抗磁的情况。 所以一维结构成线形,还是环形就很关键了,如果是一维结构成环形就是抗磁不超导,成线形就是超导不抗磁。 只有运气好,样品里一维结构很多,既有环形又有线形(最好成网状)的时候才表现出来既超导又抗磁。 当然,最多的情况是炼出来是一座座孤岛,既没有成线也没有成环,表现出来就是一堆废材。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超导不抗磁:因为正常情况下,悬浮的超导体内部产生的电流都是涡流,以产生斥力,而线形一维超导体内部电子只有那么一条直路可以走,没法形成涡流,也就不抗磁了。这就是东南大学遇到的情况。
【回复】那这复现难度就挺高的了,根本就不是三天能复现的。就算是超导和低成本也沾不上边了。
【回复】另一方面,醌式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活跃位点多,容易形成自由基。富瓦烯独特的共轭结构,在丢掉电子后会表现出极强的自由基信号,这种自由基在高温下也很难稳定住。 相比之下,LK-99利用铜取代铅的锁扣原理,让保护屏障不松垮的同时,形成紧密的准一维结构,的确是很妙的点子。 一维超导其实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课题。早在Mott时代就有大量的研究,Heeger一开始就听从了Mott建议去研究一维体系,这才误打误撞地找到了准一维的掺杂聚乙炔,收获了诺奖。 解释聚乙炔导电机制的一维SSH模型大获成功以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将之推广到超导。考虑到双极化子在配对、自旋、能隙等方面与库珀对极其相似,许多人都坚信,由于双极化子的束缚能足够大,谁找到了双极化子,谁就找到了室温超导。可惜前者至今也未有确实可靠的实验证据。 另一个著名的一维超导机制,就是基于电荷密度波CDW的Frohlich滑移机制。以SSH模型为例,只要它的CDW是非公度的,即CDW的波长与晶格常数之比不是有理数时,就会超导。这一非公度性在p波超导的马费米子体系中也非常重要。 铜氧化物出来以后,将电子关联与一维结合的研究就更多了,比如自旋电荷分离SCS,也被认为与超导有关。SCS是我人生第一篇论文的主题。不过许多人已经引用过沈志勋那个著名的铜氧链工作,这里就不赘述了。
渊亦幻:
差评可能为了节目效果把重点放在了超导上,但就我了解更多凝聚态人士更关注它至少很可能提高一个新的抗磁思路。并且,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lk99表现出的抗磁现象,可以作为超导研究的前提 顺便,lk99的抗磁和视频中举例的青蛙抗磁悬浮 是完全两个机理

【回复】他论文标题就写的常温常压超导
【回复】扯淡,不是超导这事哪里那么多人关注
【回复】回复 @星尘-夏村长 : 天啊 一个造假的论文锁定诺奖 你是不是脑子有坑?
我来无影去无踪:
想到了《三体》里面最初研究曲率驱动的时候移动了一根头发丝,最后搞出了光速飞船。希望这就是那根头发丝。 这个就算最后不是超导,但是这个方向大概率也是个新的价值,抗磁性肯定是有的。

【回复】《就算不是超导也是抗磁材料》《有杂质不纯》《给诺贝尔颁奖》《三天以后出结果》《只是第一次失败了》《所有实验室都在复现》《你有论文证明是假的吗》《成功后手机不会发热》《成功后cpu不会发热》《实现可控核聚变》《不用996了》《你反对就是民粹》《诺贝尔奖要改名了》《你们这些粉红不就是羡慕别人?》《mit团队连夜上飞机去》《韩国人隐藏了关键步骤》《你们做不出来不代表是假的》《就算是假的,也值得我们尊重》《关山口男技师说是真的》《半抗磁,半悬浮》《虽然不具备超导但方向是对的》
【回复】回复 @稳住罚 :见证历史 诺奖提鞋 手机秒充电 电脑不用散热 实现可控核聚变 带动一批产业 拉动经济 走向太空
【回复】那根头发丝表示曲率驱动已经成功了 这玩意的意义最多顶的上艾aa的肥皂实验
學过石油の語文老師:
如果棒子真的发现了常温超导体材料,将会对科学带来巨大突破 1.节能减排:常温超导体可以极大地提高电能传输的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全球电力系统采用常温超导线路...

【回复】扯淡。经典计算机计算速度的主要屏障根本不是焦耳热,是门状态翻转产生的。液氮温度超导体早就有了,你有本事提一个液氮温度下主频“提升上百倍”的CPU方案?你能提出来我花十亿买你的专利。核聚变的磁场强度顶多是其中一个技术难点,还不是主要难点,光弄个常温超导出来没多大帮助。还什么电推取代化学火箭,难道你有室温超导就能在一个大气压点电推离地了?
【回复】别的不说,运算速度怎么提升的?你猜为什么芯片要用半导体而不是导体?
【回复】回复 @Re灬龙尾 :太空电梯的主要挑战是高比强度材料,和室温超导有毛线关系?太空中被动散热就能降到50K以下,93K的超导材料1986年就有了,超导要是有关键作用咋现在还没坐上太空电梯?
御坂09280:
对于常温超导我已经复现了3/4了,我现在可以在常温下导了[妙啊]

【回复】回复 @神奇的镐子 :临界温度下随便超导,肯定有抗雌性啊[脱单doge]
【回复】[可爱小黄豆_喜欢][小黄豆加减法_右手耶] [小黄豆加减法_左手荧光棒]
4774CK3R:
会说一眼假的科学家基本上也都是一眼假。我好歹也是世界前十的理工学院本硕读出来了,科学界里面一直有一个绝对性的政治正确就是啥事都不说死,避免事后打脸。几乎你让任何一个科学家去发布一个观点的时候,永远都是谨慎乐观,或者尚有疑问持怀疑态度而已。科学就是证据的学科,至少化学界做什么东西大家还是看证据和可复制性,不会武断的给结论。

【回复】然而这是公开说的,私下的观点往往是激进的。一个理论的研究方向要想成功,研究者必须矢志不渝的先肯定再自我否定,如果没有相信自己,那你哪来的动力做下去,怎么确保不会中途放弃。科学的严谨就是相信自己用科学方法得出的判断,哪怕事后被新的定律打脸,那也只能是自己确实做的不对,属于幸福的挨打
【回复】谨慎不等于没有判断力,就像医生宣过誓不代表他们会觉得血氧 12 还有必要尝试抢救。拿个破本硕背书没有任何意义——万一明天醒来你发现自己学位被撤销呢?话不能说死,不是吗?
【回复】《就算不是超导也是抗磁材料》《有杂质不纯》《给诺贝尔颁奖》《三天以后出结果》《只是第一次失败了》《所有实验室都在复现》《你有论文证明是假的吗》《成功后手机不会发热》《成功后cpu不会发热》《实现可控核聚变》《不用996了》《接下来就是万用表测零电阻了》《诺贝尔奖要改名了》《土木天坑要翻身了》《高铁要拆了重建》《韩国人隐藏了关键步骤》《你们做不出来不代表是假的》《就算是假的,也值得我们尊重》《导了吗?如导!》《半抗磁,半悬浮》《虽然不具备超导但方向是对的》《见证历史》《超导了也不要骄傲,如何应用才最重要》
扇顺宝:
质疑超导,理解超导,投资超导,维权超导[doge]

【回复】传言即真相,发现就猛干,证实就跑路,相信就被套[doge]
无垠水盛于池外:
由于之前看过一些超导造假,搞得我看到这次LK-99没多大感觉,但是看到弹幕狂欢真的异常微妙的感受[笑哭]

【回复】有人投入超导股票了吧,找水军造势,噶韭菜[doge]
【回复】已经是一种宗教般的狂热
【回复】回复 @儚里关山路不知 : 前几天在b站看的评论,你要质疑它,就是不希望它是真的,你就是民族主义者[吃瓜]
皇天不夜:
理工科我确实不懂,但是在社科领域‘似乎’这个词的用法不仅没有问题,而且比确定的词要更加严谨=-=

【回复】这次“常温超导”也确实称得上是社科实验呢
【回复】回复 @勾陈宫 :刚开始学社科的时候啥也不懂,稀里糊涂的选了领域,学的时间长了年龄也大了一些,再回头看传播学这玩意真的很恐怖
【回复】回复 @勾陈宫 :实在是太魔幻了[笑哭]
Steins丶丶丶:
这就有点搞笑了,专业人士自然不会像吃瓜网友一样动不动就“奇迹”“大爆发”。但要说“反应不大”“一眼假”就离谱了吧,目前看来,无论国内外,各个研究所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一定的复现工作,且不能完全下定论。真要是“一眼假”,那些实验室是闲的没事干还是资金没处花,争先开始复现。

【回复】一眼假指的是他们写的论文很“业余”,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说的室温常压超导。国内外研究超导材料的不知有多少,你却只看见了这几个复现的,足以说明业内的态度有多冷淡。最关键的是,韩国原作团队,至今没有拿出关键证据来支持他们的发现,这现状可真够滑稽。
【回复】让韩国团队把他们所谓的室温超导体拿出来,正式鉴别一下就好了的事,藏着掖着,不就是有鬼吗?
【回复】回复 @真昼的布偶熊 :你这样说的话,为什么要发布论文呢?为啥要告知制备方法呢?这不就等于把光刻机的技术全部泄露了吗?你猜猜,光刻机有没有专利可以参考呢?
東雪蓮Official゙:
室温超导很难实现吗[tv_呆]我天天在家里室温超导啊

【回复】这就是大数据嘛[doge]刚导完[doge][doge][doge]
【回复】看前一部分:逆天 看完后一部分:逆大天!
蒲苇蒹葭:
说到底,很多人没分清楚,科学和科幻小说的区别,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运气好、碰巧,你觉得的巧合都是建立在无数实验堆砌下的结果

【回复】科学和科幻小说的区别就是,后者需要讲逻辑,前者不需要。[doge] 没准哪天外星人突然来地球要给地球人上一课
【回复】回复 @StLcx :什么时候科学不需要讲逻辑了
【回复】现实就是在碰运气,当然是有理论基础的碰
sk-Hannibal:
它火,在于这个时代真的需要改变一下了

【回复】是啊,经济下行,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人们真的需要一个新的发展点来喘气一下了
【回复】回复 @更昊叁 :这不是全民科学,这是全民民科
【回复】股市那边我不懂,也不知道这样的误导会不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但既然我们从大部分人都只关注娱乐圈的时代走出来了,不必对那些对科学一知半解(我也是)的人过于愤慨吧,稍加引导,营造一个全民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关注科学的社会不是挺好的吗
想上天的机器猫:
我们物院群里没人直接说一眼假啊,但是看复现确实失望了

【回复】回复 @MG様 :是的,这种自作清高是坏风气
【回复】标题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引流,不磕碜,毕竟目前还没哪个科学家大佬笃定“一眼假”。顶多的就是说过程不详,目前结果如何如何,理论如何如何。 换句话说针对这种比较严肃的科研实验“一眼假”这个词相当不严谨。
【回复】本硕能算业内人士吗?or 物理大类能算业内人士吗?

韩国 知识 科普 室温超导 LK-99 材料 科研 半导体 网络热门鉴定 万物研究所·奖学金计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