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前途】1986年苏联利沃夫 陆军新兵连生活剪影

作者: 慈诚99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30 09:04:17 浏览:15127 次

【最美好的前途】1986年苏联利沃夫 陆军新兵连生活剪影

SGT-GRIMES:
居然头盔上还有红星,我以为这个只有30s和40s初才有

【回复】也有可能是部队发了二战时期的钢盔 苏军头盔主要分为ssh40,ssh60,ssh68。其中ssh40和ssh60完全一样,只是改进了悬挂。而ssh68的修改也只是把头盔正面的倾斜度增加了一点。冷战7,80年代用二战头盔的部队比比皆是。毕竟这玩意库存太大了上千万的库存呢 所以你在头盔上看到的红星也有可能是二战时期涂的
【回复】回复 @Vympjel_Spetsnaz :视频中的头盔好像皆为ssh-60,看头盔铆钉
【回复】红星头盔甚至在90年代的乌克兰军演上还有人戴[doge]
慈诚99:
本来用开头地图做封面的,被申鹤退回了,退回原因是违禁内容:地图有误

【回复】这个真不冤[笑哭],因为这个地图真的有误
【回复】回复 @西住爱奈 :戳啦,宁可错杀不肯放过
KaartinJaakari:
记得以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冷战苏军和现代俄军打哪个会赢 我说肯定是俄军,俄军是一支现代化军队,有四代机,高精尖武器,信息化战争能力,虽然这些东西比西方差,但肯定是能打赢没有信息化的苏军的 现在看来真是啪啪打脸啊,现在来看冷战苏军随随便便就能一拳干碎俄联邦废宅和乌克兰。光是苏军的现役635万士兵可以说碾死现在的整个欧洲加俄罗斯都没问题,更别提苏军是一直体系完整战斗意志强的军队了

【回复】回复 @孤独的萨沙 :又在斗兽棋,有没有一种可能就算是t90m也挡不住10辆t72a的齐射。苏军装甲部队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就算是10辆t55都够t90喝一壶的了。更何况t72a
【回复】回复 @孤独的萨沙 :就空天军那可怜的飞机数量去碰苏联的野战防空体系一周就得玩完
【回复】2022年2月24日的俄军,纵使有几架现代化战机,能夺取制空权,但还是扔铁炸弹,且没有什么大规模轰炸的能力,前线部队始终无法超过30人规模,装甲部队缺少燃料补给,连一次纵深突进都做不到[笑哭]苏联军队能怕这种玩意儿?
碧血丹书:
“我在传染病房工作,三十个床位,三百个病号。斑疹、伤寒、疟疾……虽然给病号发了行军床、被褥,可他们却躺在自己的军大衣上,地上什么铺的也没有,身上只剩下一条裤衩。他们的身体剃得光光的,可虱子还是成群地往下掉……衣服上的……脑袋上的……我以后再也没见过这么多虱子了……附近村庄里的阿富汗人,却穿着我们医院的病号服、头上顶着我们的褥单,褥单代替了他们的缠头。的确,我们的小伙子把什么东西都卖了。我不怪他们,或者不经常怪他们。他们为了一个月挣三个卢布而卖命,我们的士兵每月收入是八张兑换券。” 三个卢布……给他们吃的是生蛆的肉、腐烂的鱼……我们都患了败血症,我前边的几颗牙都掉光了。他们卖掉被子、褥子,买白面儿,或者糖果、小玩意儿……小铺子里的东西琳琅满目,那边的东西让你眼花缭乱,那些东西我们这儿都没有。士兵们把武器、子弹卖了……

【回复】回复 @山谷奇葩 :一眼俄联邦经典伤痕文学《锌皮娃娃兵》 跟《古拉格群岛》一样 全是公知扯淡文
【回复】回复 @碧血丹书 :你的实话就是在阿富汗的苏军只有45年的军服穿?然而事实上驻阿苏军单兵装备甚至比在东欧的同志们都要好 并且医疗器械并不差 现在仍然可以买到当时生产的绷带 质量相当不错 公知真差不得了[笑哭]
【回复】经典的公知扯淡伤痕文学
世纪老冰:
这些新兵蛋子,如今也都50多岁了。知天命喽。[打call]

【回复】还有一部分人在乌克兰填线呢
我需要放轻松:
第一眼:1936 第二眼:ak ? 第三眼:哦,1986

烤肉季节:
5年后,这些年轻人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国家就将不复存在。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拿着武器,自相残杀。

【回复】这些人1986年算20岁,今年58岁,如果生活在乌克兰,说不定又上战场了[doge]
【回复】回复 @格洛克尊者陈桂林_ED :乌东好像22年就征到65了,并且22年很多肉侦和攻坚都是民兵[灵魂出窍]
【回复】回复 @格洛克尊者陈桂林_ED :已经[doge]有大把苏联老兵在服役的
毘沙门天-风林火山:
有人面对严寒枪炮未改壮志,却被自己效忠深爱过的国家背刺!醒来后才发现忠诚与理想早已变质!却不自知!不如一死!

德军无敌83:
有些人应该还会被送到阿富汗地区,接受地狱熔炉考验吧[doge]

【回复】这是86年阿富汗88年撤军,这批部队在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不可能调去的。。。
【回复】那真是地狱,出来了也是PTSD
西线装甲兵:
毛子90年代造型与80年代造型,有不准确的地方

碧血丹书:
药品不够用,连一般的绿药水也没有了。也不知是未能及时运到,还是定额已经用完了,咱们是计划经济。想办法弄了些缴获品,都是进口药。我的药包里永远有二十支日本制的一次性注射器,聚乙烯软包装,摘掉套子便可注射。我国产的“列科尔德”注射器,垫纸被磨损后,就变成没有消毒的注射器了,一半不能注射,也不能抽血,成了废品。我国的瓶装代血浆容量为半升,抢救一位重伤员需要两升,也就是四瓶。在战场上举着胶皮气管能待一个小时吗?这是办不到的。你又能背上几瓶呢?意大利人采取什么办法?他们的聚乙烯袋容量一升,你就是穿着皮靴跳起来踩它,也不会破。还有,普通的苏联消毒药布包装极次,包装的重量甚至超过药布本身。而进口的呢……泰国的,澳大利亚的,不知为什么就又薄又白,我们根本就没有弹性药布。我们使用的夹板也是缴获来的……法国的,德国的……而我们国产的夹板呢?简直是滑雪板,而不是医疗器材。你随身能携带几条?我曾经用过英国造的,分别用在前肩、膝盖、腰部,有拉链,可充气。把手伸进去就可以拉上,断的骨头就固定住了,运输时还可以防震。 九年来,我国没有开发任何新产品。药布和原来的一样,夹板也是原来的那种。苏联士兵是最廉价的士兵,也最耐用。1941年如此,五十年后仍然如此,为什么? 战场上很少有像苏联士兵这样的。他们自己搞鞋子穿,自己找衣服穿,自己找食物吃。我国生产的防弹衣抬不动,而美国造的防弹衣没有一点铁的东西,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子弹穿不透的材料,用“马卡洛夫”牌手枪近射也打不穿,用自动步枪在一百米内才能打穿。美国睡袋是1949年样式的,天鹅绒,非常轻。我国的棉袄最少有七公斤重。我们从击毙的雇佣兵身上扒下上衣、长檐帽、中国裤子,中国裤子不勒股沟。什么都要,连裤衩也要,因为裤衩不够用,还有袜子,旅游鞋。我弄到一个小手电筒,一把匕首。我们猎野羊,凡是离群五米的羊都算是野羊。有时也以物换物,用两公斤茶叶可以换一只羊,茶叶是缴获的。从火线上还能带回一些钱来——阿币,谁官大,谁就从我们手中抢走。他们当着我们的面就把钱分了,不回避,不躲躲藏藏。你要是把阿币塞进弹壳里,上边撒点火药,或许能留下两张。

【回复】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被老兵起诉了 起诉理由是编造历史
【回复】回复 @红色远胜白色 :作者自己在再版序言里面说过,书中有一位被采访者,刚开始被采访的时候处于穷困潦倒的状态,说的话也全是苏军的负面新闻。但是后来他当倒爷发家了,就一把推翻之前的颓劲,特别喜欢吹嘘自己在阿富汗时候的“赫赫武功”😅
【回复】这作者后来被老兵起诉了,然后老兵胜诉。诺贝尔文学奖,你懂的[星星眼]
志梦b:
他们之中肯定一些人之后去参加车臣战争了

历史 战争 星海 苏联 最美好的前途 新兵 俄乌冲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