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捏糖艺术

作者: 仙女要吃遍天下分类: 美食侦探 发布时间: 2017-10-27 11:04:58 浏览:157357 次

日本的捏糖艺术

如梦似幻·:
国内的糖人是老技艺 需要绘画功底 小时候学校门口一个老人卖糖人 有个转盘 凤凰最好 老人也熟练像画画一样画一只凤凰 估计手艺都要失传了 客观来说视频里的日本师傅做的金鱼更生动更漂亮 很有观赏性 但国内的更贴近百姓 毕竟是吃的 二者各有千秋

【回复】画的是糖画,吹的是糖人,转到是棉花(棉花糖) 以前河坊街那里专门有老头子在卖,日本这种有点像在吹玻璃,国内的糖人糖画没那么复杂
【回复】各有千秋,别人也不是什么都不会。那些喊着什么都是中国的,与韩国人何异?
【回复】回复 @白丝街 :区别就是这些真的是我们的[歪嘴][歪嘴][歪嘴]
仙女要吃遍天下:
曾经搬运过一个日本人吃无花果的,标题就是好像是写着品尝日本无花果,然后有人就评论说:无花果不是只有日本有,取关!无花果不是日本的!大概这样的评论。 所以这次看到这次的视频的时候,原来的标题是写着日本的捏糖艺术,我就想着这在我们国家不也是有的吗?那我如果直接写标题:日本的捏糖艺术,肯定有人说:这在我们国家不也是有的吗? 所以我就多问了句我们这里哪里有!我就不懂怎么就变成引战了!

【回复】有对比就有对立呀,有对立就免不了偏好了。up主要是起名成日本不一样的捏糖手艺这种类型是不是好一点呢,都是漂亮的文化嘛~
【回复】我觉得你这真的是引战,我们这里确实有,但是表现形式不是这样的,而是吹出来的,你可以说你没见过,但是不能说我们这里没有,都叫糖艺,都是用糖,你要是让老手艺人拿这个来,老手艺人也可以,可以说是你打字时不能只管自己直接说了,也要去想想我们国家有没有同类型手艺,祸从口出就是你这样的
【回复】回复 @无磨 :其次你都讲了,我们国内的是吹糖。人家这个是捏糖而且还上色。 你不可能说都是糖做的所以就都没有区别吧。 拜托求同存异 ,不是让你消灭异端。万物来源🇨🇳是吧。 文化哪有一模一样的,百花齐放才是
ayamekawai:
乖乖的欣赏艺术,如果真的这么爱中国,请你去传承手艺,而不是吵来吵去说是自己的,很可笑哎

【回复】回复 @可耐福是超口爱 :不是同一种啊,就算是爱传统文化也分清类好吧,这样只会觉得你肚子没点墨水就在这尬吹。我们作为中国人肯定爱国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首先是up没说这不是中国的,也不是说这是日本的,只是这是日本地区中日本人手做的意思,第二是中国对于糖的处理很多种,传承到国外的也有,捏糖跟吹糖不是同一种技艺。
【回复】回复 @可耐福是超口爱 :看了发现并不是一回事儿啊,有什么可杠的emmm
【回复】回复 @可耐福是超口爱 :日本糖雕传承了500年之久了,虽说不知是否真的是中国传过去的(因为中国貌似没有糖雕的手法),至少人家是传承了,而且技艺确实没的说
减肥当中的猴子:
很多时候,中国的手艺人与日本手艺人的区别,只是一个干净的店铺,一套体面的衣服,当然,或许还有适当的宣传运作。

【回复】毕竟日本庙会多,而中国。。。国庆假日都在打游戏,逛淘宝,就算宣传了也没人传承下去没什么甜头
【回复】回复 @petcats:现在是独生子女一代,没有兄弟姐妹一起拉着你出去撒欢
【回复】回复 @疯笑狂想 :???这得活的多苍白才觉得只有兄弟手足才能一起出门撒欢
取什么名字啊啊:
有些人说话太酸了 不是说什么没见过糖人 但真的已经很少见了 现如今有个视频是做这个的 那的确也会感到新奇 夸一两句好像就有什么问题了一样 不论国籍 尊重有能力的人

アアアウウウヲヲヲ:
真漂亮,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糖人,泥人啊,还有捏面人,不过日本对于这种传统的保护,值得我们学习~( ̄▽ ̄~)

【回复】这本来就是我们的传统,后面......嗯,也成他们的传统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佊谷 :日本捏糖(飴細工),也就是“饴细工”或者“糖果细工”,是来自唐朝(796年)的,这是他们大大方方承认的。 但经过一千多年的地理隔离,他们早就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艺术体系。 选料上,中国采用的麦芽糖偏黄;而日本采用的透明的糖果——“水飴”,也就是“麦芽水饴”,是一种发源于日本京都的制糖技术。 造型上,中国取材多样,但也多是中国的物产;而日本早期多取材本土的花鸟鱼虫,有”飴の鳥“的别称,比如:他们就喜欢捏鲷鱼、金鱼。后来,荷兰人来了,还吸纳他们的点心工艺。 技巧上,中国的吹糖,是直接用嘴吹的;日本则是用芦苇杆吹的,参见作品“ロバート・フレデリック・ブルーム画「飴屋」1893年”。 叫卖上,中国靠一嘴口吐莲花;而日本则是演奏乐器,表演节目,然后打广告,例如:“サアサア子供衆、買うたり買うたり。飴の鳥じゃ飴の鳥。” 参考资料: 《糖塑的民俗文化内涵与造型特征研究》 《日本伝統の飴細工の歴史》 《飴屋》
【回复】回复 @一只草莓鸭- :注意看,“不过日本对于这种传统的保护,值得我们学习”,楼主说的很清楚了,我们学习的是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难道这不应该学习吗?
南水冥:
总结一下评论区的两个大流 1.没用 2.我国的更好 日本和我国的文化确实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毕竟同一文化分别传承那么多年肯定会有不同之处,评论区有一点ky

【回复】回复 @大慈大悲渡尸人 :可以理解为不分场合乱酸,举例:路人:道济和尚神通广大。怄气:他和如来佛怎么比?
【回复】回复 @菜菜不做卷心菜 :不是,ky是日本那边的梗,意思是空気が読めない,翻译是不会读空气,意思就是不会看场合说话,说些无关的东西
【回复】他们最早是江户时代后期,我们北宋,也就差个五百来年吧。
书山鸭梨鸭梨大:
理性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其实大家都心里清楚!在日本看到我国的‘糖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不就反映着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吗?好比日本的拉面,韩国的泡菜……在我们国家都很畅销,国内的拉面馆,泡菜店也有很多不是吗?而且,这个视频告诉了我们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我们要好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其实如果有时间在看视频时吐槽,还不如关掉弹幕,纯粹的去欣赏这门工艺。起码现在在国内还没有‘失传’,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好好的继承下去。(大家心里都有底,我只是有感而发的(=・ω・=))

【回复】泡菜。。韩百分之九十以上泡菜是我国进口的,泡菜也是我国的产物,最近被说成是他们的了,更别提日本一直说自己才是中华正统[吐]
【回复】回复 @敲爱奶油泡芙 :中国那个是paocai,韩国那个是kimchi,水腌菜和酱腌菜,译名问题
【回复】泡菜。。韩百分之九十以上泡菜是我国进口的,泡菜也是我国的产物,最近被说成是他们的了,更别提日本一直说自己才是中华正统你可真是个大牛逼!!
小静爱临也:
我觉得。。。。日本也有,也是他们传下来的,为什么不能叫手艺?而且这做法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吹糖人完全不一样啊(就算中国有也很少见吧),一个实心一个空心。就叫见识短?之前喷的是不是原来有个引战的标题啊hhhh

【回复】【糖艺中国龙-哔哩哔哩】https://b23.tv/LMuIJT
白马入芦:
只要是日本有关的美食视频,热评一定有大谈特谈中国也有还咋咋的的人,我真是.....[洛天依_冷漠]

【回复】科普一下,知道为什么要喷标题吗?因为一开始的标题是“日本的捏糖艺术,中国哪里有?”(差不多意思)。所以给喷,后来的不知道就随便发表意见。
【回复】你楼下的人说的,最烦这种理中客
樱化作的萤火:
科普一下,知道为什么要喷标题吗?因为一开始的标题是“日本的捏糖艺术,中国哪里有?”(差不多意思)。所以给喷,后来的不知道就随便发表意见。

【回复】原来是这个样子,我说怎么突然说标题了 我觉得换成其他标题都比之前和现在的这个好 比如说 不一样的捏糖[喜极而泣] 或者其他的 都好啊 主要的确日本有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唐朝乃至以后传过去的 并且很敏感 所以之前的标题着实有点[捂脸][捂脸]
充满河蟹的无趣世界:
每次这种视频下面都会出现“我国也有”“某某完爆某某”[2233娘_无言]其他地方稍微有夸一下国外的评论出现就变成了慕洋变成了某痴,不管有意无意感觉这种评论有种刻意而为,就算像某些人说的一样有的人盲目崇外,那么到处刷这种刻意为之来“提高自信”的言论那些人又看的进去吗,路人看到这种刻意怼又感觉舒服吗,能造成的正面影响也是那种频道一致的人跟着喊句我国最好吧[2233娘_耶]

取什么名字啊啊:
让别人发扬光大了 说实在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那既然如此说白了也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没有好好继承 难道就要因此迁怒到将其发扬光大的人身上吗

朝枝小朋友:
有些人总是看什么都觉得不干净,我估摸着他们可能吃个饭也要做一次全身消毒吧哈哈哈

【回复】推荐1000度高温灭菌,连耐热细菌都扛不住,绝对的干净(^・ω・^ )
【回复】回复 @denbaiyang:哈哈哈哈哈哈(=^▽^=)
w吾王w:
感觉up已经相当认真的写标题了,怎么还能掐起来。。。只是在展示日本的一种艺术罢了,没有孰轻孰重的啊。。。感叹一种艺术的美妙不代表不承认别的艺术的魅力啊。。。

临秋不知道啊:
一看这种视频底下肯定有这两种评论 1.中国也有中国好多了 2.没啥用我拍个照一口就没了 确实有很大可能是中国过去的但人家肯定也有衍生出自己的文化啊怎么没见有多少人说成品好看呢 顺便表白金鱼晶莹剔透是真的好看

MoriHaraA:
虽然会被喷,但觉得和捏糖人相比这个才是艺术。我不觉得是模仿中国糖人,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和制作方法。我爱国我爱国我爱国我爱国我爱国。

【回复】回复 @五峰一狼跌 :终于有个明白人了。 有的时候我在想,这种视频下面骄傲的说着"都是中国传过去"的人,还有在国漫下面空口鉴日,"不要用日式的××来混淆中国的××"的人,对于中日之间交流的历史究竟了解多少,对中国的古建筑,服饰,艺术,究竟了解多少? 浮世绘都有人帮忙在中国认祖归宗,我当时确实大开眼界。 某种意义上,这和我们口中的"偷国"相差不大了吧? 总不能因为我们曾经是宗主国,现在又在逐渐发展,就认为宇宙的尽头在我家炕头儿吧? 上大学的时候说学日语是为了成为中日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当时心里非常不屑,觉得就中国日本这种距离和关系,还有什么搭桥的必要吗?想不了解估计都挺困难。 但是在这里我有种后脑勺被人扇了一巴掌的感觉。 这座桥,还是有搭的必要的。 在民族仇恨的遮蔽之下,要认识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平等,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 甚至我还在想,如果我没因为调剂进入日语系,今天的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日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日本文化中精彩的部分。
【回复】回复 @混世大魔王沈面面 :这种日本糖画手法发展与白糖产量多的江户时代和日本本国的甜食点心发展时期有关,手法和制作都不一样,怎么扯到一块。更何况江户时代日本闭关锁国,禁止外人进入也禁止本国出去,根本不会有机会让外人大量影响。

街头美食 糖果 吃货 美食圈 美食侦探 日本 甜点 美食 食玩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