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自学中医?看看老中医宋兆普怎么说

作者: 金庚宋兆普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5-14 21:05:00 浏览:119312 次

怎么自学中医?看看老中医宋兆普怎么说

梦为鱼而栖于渊:
作为自学的一员,我给大家几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是最重要的一点: 一时头脑发热不能坚持的不要学,因为学中医之路永无止境,可以学一辈子的。没有决心的绝不能成。 第二: 宋老说的那几本书有必要看,但我建议先学中医基础理论,不懂阴阳五行,可能中医书会看不懂。增加学习难度。 第三: 医易道不分家,学中医之后绝不可能避开易和道。山医命相卜五术最好钻研一下(所以为什么我说要学一辈子)只想略通可以不学,但想精通必学。 第四: 多读经典,比如可以多读道德经,内经,阴符经等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才能理解古人的语境语意,才能和古人链接起来。 第五: 千万不要医书一知半解就去套用里面的方。因为人不可能按书生病,伤寒论有很多病都是因为误治而来,这点切记! 最后打基础我推荐一位道医的讲义:归真医学,可以微信公众号搜,让我受益匪浅,打基础很够用了。

【回复】我不太同意阁下的看法。 就我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来看,现在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走偏了,全部都是泛泛而谈却没有直击实质,导致了学生们形成理论从一个太模糊的观念开始,以至于进临床之前全都是碎片化的理论。中医的基础从气-经络-脏腑起源。因此,中医的学习,应该从经络脏腑理论开始。因此,中医的学习应该从“气-经络脏腑体系”开始。所以我个人推荐从《针灸大成》学习经络脏腑理论,然后学《本草经》熟悉四气五味了解药物偏性,然后去研究《肘后方》开始临床实践,最后进入《伤寒》《温病》进入体系总结归纳。
【回复】回复 @Hiei殿 :看到最后,宝。 我说的中医基础理论并不是教材上的中基。 我当年也是从学院派中基开始起步的。发现确实和你说的一样,并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但是很多理论教材讲的模棱两可。 然后我又开始学倪师的针灸大成。但是我发现还有难度。经络穴位光靠死记硬背效率太低了。而且记不住(可能我年龄大了)对于没有基础的宝子真的有点困难,所以中医基础理论还是非常必要学的 不是打基础错了,而是要找对打基础的老师。这位道医讲义的基础篇有针灸4章,把这四章看完针灸大成学了一半了。
【回复】支持学中医,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前我是慢性肝胆病,慢性前列腺炎问题,看了很多人也没看好,迫于无奈自学了中医,之前我口苦口干,恶心,呕吐,小便发黄,胃痛,尿频尿急,尿不尽入睡困难,眼睛干涩,上热而下寒,现在基本好了,现在是能吃能睡,大小便正常,从来不关注什么指标
三叁酸:
1:学中医一定要把握药性 《药性四百味》《药性赋》一定要死记硬背下来 2:《汤头歌诀》要学会,清代乾隆年间国家集全国之力汇集成的 3:《医宗金鉴》有上中下三卷,有内外骨儿科等 4:《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 初学的朋友们《医宗金鉴》多看几遍要是看了后想学外科,妇科,或者小儿,那就自己再去深挖《外科心法要诀》《内科心法要诀》《骨科心法要诀》等,看了5遍后会觉得中医非常博大精深,就会热爱中医,感悟中医,体验中医。

【回复】一入中医深似海[喜极而泣]套用程序员的话,从入门到入土
【回复】纠正一下第二点,后面清代乾隆年间国家集全国之力编订的医书说的是«医宗金鉴»这本书,汤头歌诀是康熙年间的医书。
【回复】回复 @太阳的学生 :回复 @太阳的学生 :魏光胜生讲的入门必看四大脉学 濒湖脉学 三指禅脉学 王叔和脉学 张仲景脉学 ,成都扁鹊墓出土的竹简 里就有 脉经 还有黄帝内经的原稿,内经正本宋朝后就消失了现在看到是宋朝收集编写的,鉴真东渡日本带过去的就有黄帝内经的手抄正本,现在天回医简里 直接还原了原稿 ,它复原的中医体系里缺失的重要部分。 等华为的Ai中医出来了后 这些记载在纸张书本上的中医书籍 会如何被对待?抓紧收集把 时间不多了
月似梦依然:
西医每年医疗事故死亡十几万人合情合理合法[doge] 中医好不容易治死几个人就是罪大恶极必须从重从严判刑[doge]

【回复】而且好多是西医没有办法了才过来的,好了就牛逼不行就骂
北镇无秋:
我走的路是错的,不要看《中医基础理论》这个书,特别是近些年出版的新版,大篇幅的废话,一个事倒过来覆过去的写,跟开会一样,一个小知识分四五条来讲咬文嚼字。

半拉橛橛子:
后悔当年没学中医,还好可以自学。感觉中医就是哲学,不要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去思考中医。

【回复】中西医哲学基础就不同,但没关系,医学最重要的是能治好病,纯口头争辩很愚蠢
【回复】上医医国。 中医是大道的体现之一。
逝者如斯肤:
00:09 药性四百味,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宗金鉴(上中下),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皇帝内经,外科心法要诀,内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骨科心法要诀。5...

【回复】回复 @樱桃小碗的 :广告哥来了
【回复】回复 @樱桃小碗的 :别做缺德事。到处打广告诈骗是很缺德的事
爱意将湮:
支持,之前掉了都漏头皮了头发,出油严重还痒,后来还是养回来了

久9酒9九9:
医宗金鉴就是倪海厦老师最开始学习看的书,我个人觉得以现在教育教出来学生最好还是看倪海厦老师的人纪入门

明德士:
1:学中医一定要把握药性 《药性四百味》《药性赋》一定要死记硬背下来 2:《汤头歌诀》要学会,清代乾隆年间国家集全国之力汇集成的 3:《医宗金鉴》有上中下三卷,有内外骨儿科等 4:《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 初学的朋友们《医宗金鉴》多看几遍要是看了后想学外科,妇科,或者小儿,那就自己再去深挖《外科心法要诀》《内科心法要诀》《骨科心法要诀》等,看了5遍后会觉得中医非常博大精深,就会热爱中医,感悟中医,体验中医。

陈多多佳佳:
这真是位牛人,以前不知道,最近看了介绍他的视频,真是医者仁心[抱拳]佩服佩服

师挚丶:
我爷爷年轻时和一个游方老道学的中医,最擅长针灸治偏瘫中风,之前有很多医书,其中就有这个医宗金鉴,后来一些意外医书全没了,爷爷的医术也没传承下来,真的很可惜[大哭][大哭][大哭]

腾云驾雾1015:
一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再加一本四圣心源,对初学者来说,足矣

【回复】四圣心源新人看不懂[笑哭]
李-黑旋风-逵:
怎么把你之前说渐冻症可以治疗的视频删了?被骂怕了吗?

柠檬味的胡椒面:
支持中医啊,谁脫发我别方法给他,不图什么,要是亲身经历过,真的太难受了[生病][生病]

L不耀失眠:
我都想自学中医了,我脫 發多年跑了好多医院都没看好,花了得有几万了,最后还是用中药调理好的,为中华中医点赞👍👍👍

老中医 中医 宋兆普 传承中医 2024读书日 医德 中医文化 学中医 医书 423读书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