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乐-25首

作者: 安行宽舒分类: 音乐综合 发布时间: 2017-07-31 20:22:19 浏览:48699 次

敦煌古乐-25首

安行宽舒:
Contents: 00:00 - 1. Pin Nong 《品弄》 01:43 - 2. Nong 《弄》《{头}弄》 03:16 - 3. Qing Bei Yue 《倾杯乐》(Tilted Cup Music) 04:47 - 4. You Man Quzi 《又慢曲子》 08:12 - 5. You Quzi 《又曲子》 10:47 - 6. Ji Quzi 《急曲子》(Quick Piece) 12:18 - 7. You Quzi 《又曲子》 15:19 - 8. You Man Quzi 《又慢曲子》 18:50 - 9. Ji Quzi 《急曲子》 23:08 - 10. You Man Quzi 《又慢曲子》 26:06 - 11. 【Untitled】 (佚名) 27:06 - 12. Qing Bei Yue 《倾杯乐》(Tilted Cup Music) 29:30 - 13. You Man Quzi: Xi Jiang Yue 《又慢曲子。西江月》 (Moon Over the Western River) 35:43 - 14. You Man Quzi 《又慢曲子》 37:24 - 15. Man Quzi: Xinshizi 《慢曲子。心事子》 39:44 - 16. You Man Quzi: Yizhou 《又慢曲子。伊州》 43:16 - 17. You Ji Quzi 《又急曲子》 45:07 - 18. Shui Guzi 《水鼓子》 51:04 - 19. Ji Hu Xiangwen《急胡相问》(Quick "The Barbarian Asks") 57:57 - 20. Changsha Nü Yin 《长沙女引》(Prelude: The Lady of Changsha) 1:00-51 - 21. 【Untitled】 (佚名) 1:03:07 - 22. Sa Jin Sha 《撒金沙》 1:04:59 - 23. Ying Fu 《营富》 1:06:47 - 24. Yizhou 《伊州》 (the former name of Hami in eastern Xinjiang) 1:09:11 - 25. Shui Guzi 《水鼓子》

安真人:
很久以前,是甘肃敦煌什么研究院里的叶栋大师耗数十年心力复原了25首敦煌曲谱,有实体书我还买了一本,当时甘肃敦煌什么研究院官网还有这25首下载。

【回复】回复 @异想天酱 :80年代,叶栋大师首次破译25首,著书《敦煌曲谱》,主要以琵琶为主演奏,有录音,并未进一步完善便辞世。90年代,甘肃敦煌艺术剧院院长席臻贯,本人工笛,受叶栋版本启发,对照敦煌舞蹈,解决《敦煌曲谱》节律与音位的问题,将这25首改编为11首民乐合奏9首配词演唱5首琵琶独奏,就是现在视频中所表现的。记得央视春晚,在零几年还是一几年初,曾格格曾经以玉笛演奏过其中的大曲·伊州,好像是第二十四首。
【回复】回复 @异想天酱 :叶栋大师是破译曲谱,后来学者席臻贯复原,你可以在网上搜索“敦煌古曲25首”。
【回复】回复 @异想天酱 :叶栋版本录音,淘宝/孔夫子旧书应该有吧,我以前在地坛书市买的,有磁带与cd两个版本,应该是没有黑胶吧。
曹香蕉:
剑器词 丈夫力气全,一个拟当千。 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 弯端不离手,恒日在阵前。 譬如鹘打雁,左右悉皆穿。   排俻白旗舞,先自有由来。 合如花焰秀,散若电光开。 喊声天地裂,腾踏山岳摧。 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回复】回复 @veactacy :拉到第二十分钟
【回复】回复 @曹香蕉 :soga,所以有的歌是有录唱词版的吗?现在各大软件这歌都下架了呜呜呜
【回复】回复 @veactacy :词也是来自敦煌文献。
klingen:
【转载】《敦煌古谱破译者席臻贯》 第一个向天同之门冲去的是著名学者任二北先生。经过多年探索,任二北于50年代出版了《敦煌曲初探》。这部著作对法国巴黎图书馆收藏的伯希和编号3803号敦煌文本中的工尺谱抄本作了详细介绍和考释,并且得出了敦煌曲谱并非一字一声的论断。但是他的成就主要还是局限在文学方面,对于乐谱的研究始终未能破的。二北先生最后不无感慨地写道:“玩味再三,终未所得。我们应本爱国之热忱,识著先鞭,为的是不让外国人先解释出来,这样才不愧对先人。”耿耿此心,天日可鉴!   中华民族不乏失败的英雄。继任二北之后,上海音乐学院的叶栋教授向敦煌古谱发起了冲击。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唐代曲谱的论文,其中有着许多真知灼见。然而他又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对于古谱中的一些符号,始终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1982年,叶栋教授试译了敦煌古乐。那一天,来自北京和上海的音乐界权威齐集上海音乐学院排练厅,期盼着听到美妙的大唐仙乐。但他的破译并没有满足大家的热望。因为对于谱中符号的认识,并不符合当时的音乐实际。所以当他破译出的音乐进入到排练厅之后,大家听到的是令人难以理解的音乐,怪异的曲调,不正常的节奏,无不引起人们的怀疑。终于使人不能不怀着期待,希望译者再作探索,将一些符号再作破译。   然而人们的期望尚未实现,叶栋教授便怀着满腹遗恨,英年早逝了。他是席臻贯之前,为破译敦煌古乐献出生命的第一条好汉!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历史的重担会落到席臻贯肩上。说来也怪,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里,甘肃文艺界的大多数人不知道席臻贯是谁。只有少数搞音乐的人知道,甘肃省歌舞团有个吹笛子的小白。

【回复】那个……敦煌乐谱的说法不一,工尺谱的说法也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是琵琶谱,还有筚篥谱的。
【回复】回复 @edwinnnnnnng :可以去读一下高德祥的《有感于敦煌古谱“成功解译”》(也有的版本写作《有感于敦煌古谱“解译成功”),能解答你不少疑惑。
【回复】回复 @长清居士 :搜了一下,高德祥近年出了两本书,《敦煌乐舞——经变乐舞》和《敦煌乐舞大典》
SS装甲骑兵: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逻。 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剑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第六首《急曲子》的词儿

【回复】:儒士回答武人: 征战偻啰未足多,儒士偻啰转更加。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据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不知道是不是同样曲调)(复制的)
【回复】与这个相对的另一个曲子有吗[思考]
klingen:
敦煌古乐25首:1900年藏经洞敦煌遗书发现的抄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的唐五代敦煌乐谱,由甘肃著名敦煌学学者席臻贯先生破译,由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演奏。擅自粘贴复制自另一个敦煌古乐25首的视频的简介(B站已删),但我本人有在孔夫子旧书网收了席臻贯先生破译的《敦煌古乐》,随书附赠两个录音带以及节目单,书里有详尽介绍破译的过程,以及书前半部分有铜版纸印刷的,每首曲子的工尺谱影印图,其中唱词选自王重民先生所辑的《敦煌曲子词集》。而先前评论里所提及的叶栋先生是席臻贯先生的前辈,然叶栋先生对谱中的符号破译还亟待进一步探索时却不幸英年早逝了。我所知有限,若有谬误之处请加以指正,谢谢。

【回复】这个介绍太老了点,敦煌琵琶谱不是工尺谱。
【回复】可否扫描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呢?这些国学著作相对冷门,再版不多,很难买到,要不就价格高昂,非常不利于国学知识的传播。
【回复】是的,那个版本听的人和弹幕多一些,就被B站删了。
天地人时音律星:
请各位看官注意,所有的词虽然多是从敦煌曲子词中选出来的,但都不是原配。敦煌琵琶谱本来是不配歌词的,配上去都是强行乱猜的找不到根据。目前节奏方面还没有完美的结论,何况这套还是做了编配加工的,聊胜于无吧。个人觉得陈应时先生的译谱节奏处理相对好,但上音最近做的所谓陈应时古谱复原也改得面目全非,令人摇头叹息。

【回复】回复 @松澜懒雲 :因为录音的人都和研究无关,通常到了可以录音的地步,研究者本人又或老或病或亡故,没精力过问参与。表演专业的人直接找本书,然后当成普通音乐作品想怎么加工改编就怎么加工改编,音乐考古学意识为0。所谓的学院派几乎都是这种做事模式。学科背景不同,缺乏沟通是主因。
【回复】回复 @bili_390286546 :???席先生是这么宣称的?欢迎商榷,但是如果具体论文都没看过,只看一些概述性的介绍文字,很难商榷出什么结果。麻烦先搞清楚一件事,敦煌舞谱和敦煌琵琶谱根本就没有一曲对应的同名曲目。席先生做的舞谱琵琶谱对照研究,是选了一段节奏均匀的琵琶谱片段,用舞谱的慢急交替节奏模式去套,觉得部分节奏点可以重合。这个思路很好,但席先生只是开了个头,得出的结论也是小心翼翼试探性的,怎么你一转述就变味儿了……
【回复】回复 @松澜懒雲 :具体看什么样的人,有的学校可能有这个情况,说的就是上音。我录音也找的表演专业老师,沟通好了都很好说话听我把关,对古人人的东西也表示尊重向往。其实很多时候是研究者没去尝试合作参与,但又情有可原,学术圈里,全国古乐谱本体研究的活人超不过两个巴掌的人数。
素斋居斋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3rGkmxfxLZRdQZob1ZrDw 提取码:77c7 全部整理提取出来了,也把部分曲子查出来了,部分希望大家能补充

来自星星的京京:
我们附近有一个村子有这种工尺谱的古乐,不是后修补的,是代代传承的原计原味的古乐,不过基本没人知道

【回复】回复 @庄暴 :不是不是[喜极而泣],就这个【中国故事之河北屈家营:村子里的音乐会-哔哩哔哩】 https://b23.tv/WTBj9yg 还有别的流派,以前我们这里每个镇都有好多村子有这种音乐,庙会元宵节会表演,现在都没人看了,就保留了两个村子
【回复】其实看抖音就发现好多小地方都有一些节日时期或婚丧时奏乐很有特点的曲子[doge]但大多都缺乏整理和传播,年轻人又很少像村里老人学习这些乐曲
何有弗:
希望大家也能看看王家达报告文学《敦煌之恋》

【回复】回复 @不识院殿 :这是讲为敦煌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的
木登子_:
@折冲府-胖虎 @武阵天王-杰哥 @襄阳楚材 大佬们 6和9两首急曲子配你们的铠甲正合适[星星眼]

夙鸢灵狐:
要是有纯音频版的可以放在网易云就好了[呲牙]好想睡觉时听

【回复】纳入网易云只怕变成租赁,无论你年费还是月费只要过了vip会员所有下载的vip歌曲都无法听 手机或pc端购买同一首歌会收取两次费用【同一个id情况下】说得再通俗些,在不同平台下载同一首歌得付N次费用[微笑]。当然了你可以用其他软件进行破解,还有就是网易承认自己是🐷厂,就因为vip过期发表动态被网易屏蔽了[滑稽][滑稽][滑稽]。
UID-2152817:
歌词是后来配的吗?乐谱原件上没有歌词啊

【回复】不是,这是破译者席臻贯突破性地发现与尝试。在所有的敦煌乐谱破译者中只有他意识到乐谱、舞谱、词谱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一首曲子配套有歌词和舞蹈,它们都是同一个节拍,也因此,他的破译最为成功,也最为人广泛接受。这里面的歌词选用的是《敦煌曲子词》里的歌词,这些曲子也是在敦煌卷子里发现的,与敦煌曲谱相对应。并不是随随便便配的词。至于说唐朝古音,唐诗用现代汉语语音来读也极具美感和韵律,因此,用现代汉语来演奏也是完全可取的,如果非要唐朝古音才能唱,那就太胶柱鼓瑟了。
【回复】回复 @thyj :当年席先生的作品录制了两盒磁带,其中有一版是纯音乐琵琶曲、还有一版是配敦煌古曲子演唱。这是后来节选磁带中各版本录制效果最好的曲目新编的。所以演唱那几首的纯音乐版没有保留。如果你想听纯音乐,得去找当年的老磁带,我也不清楚磁带全部翻录了没有,多半没有。
【回复】回复 @24038861667_bili :即便如此歌词对位根本不可靠的,完全不知道哪一段是间奏,哪一段配词,配的是声诗还是长短句,每个字配乐管多少个音符,断句落在哪里。基本靠猜,算是一种艺术加工创作了。乐谱、舞谱跟词谱三者中任何两个根本就对应不起来,至少目前没解决这个问题。席先生做的比较研究,只是用不同名的乐曲段落,用舞谱的节奏形态论证了一下乐谱中部分乐段也内含三拍为单位的均匀律动而已。
云隐浪客:
“慢”字用于音乐曲调,本指“慢曲”、“慢调”,又称“慢曲子”,相对于“急曲子”而言,意谓曲调的节奏较慢、篇制较长。唐五代虽以“急曲子”最为流行,但也出现了“慢曲子”。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考证

敦煌 古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