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敦煌

作者: 哔哩哔哩纪录片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18-10-24 14:23:07 浏览:4299972 次

【纪录片】敦煌

wode麻鸭: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

【回复】这些研究敦煌壁画的艺术家,来到敦煌学习临摹古代壁画,他们大多在艺术界声名显赫,而他们要学习的技术,却是古代寂寂无名的卑贱画师留在敦煌的,真是感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伟大
【回复】陈寅恪,亦吾国学之伤心史也。——敦煌
【回复】伯希和还是一个运动品牌都名字,你没看错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法国佬伯希和,而且它还有天猫旗舰店,它也有一个国内明星代言人
阿荣真的不想学习:
我希望大家看记录片的时候,本着一个客观的态度去观看,我们了解历史,不是为了去辱骂曾经的人,而是为了思考为了反省为了铭记

【回复】对[捂眼]他们在弹幕你发心痛死了都没用啊,要理性对待[点赞]更何况当时的情况也不一样[doge]
成西月:
感觉敦煌区区两个字,就已经很神圣了(・∀・)我超喜欢这种类型的东西

【回复】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者,盛大辉煌之意。今天看到这句话是真的震撼了。
【回复】汉武帝起的,还有酒泉,张掖,武威,太浪漫了
深夜醉蟹:
虽然一开始了解听到藏经洞的故事也恨不得骂王道士做千古罪人,但看完又见敦煌的表演,又看过这个纪录片之后,也就释怀了。一个穷道士一辈子献给了莫高窟,国弱民贱的民族存亡只秋,他可能是当时唯一愿意为那些经书做点什么的人。我们是不能用自己今天的认知去评判历史人物的,当然从王道士手中骗取经书的“探险家”们没一个无辜的。 以及,人是应当有信仰的,不是说宗教迷信或者崇信神明,而是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目标的追求。如果我生在唐朝,我也愿意去凿窟、去画画、去留给后人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记忆。 纪录片的叙述角度比较客观,旁白文案精彩,朗诵者感情丰富不卑不亢。感谢摄影师让我们近距离看到莫高窟的壁画与佛像,感谢季老爷子的策划,永远尊敬您对华夏文化作出的贡献。

【回复】一个道士给看守佛教为主的洞窟群,因为道士还是知道这里很重要
【回复】同看过又见敦煌 真的折服于莫高窟的魅力 王道士这个人物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悲情 挺惨的 生于那个时代能做到那样实属不易了 上报了也没人管 不离不弃守窟到最后
【回复】回复 @践行六度 :先不说他是不是贱卖,但请问你,如果他一直不给的话,迟早对面的人会恼羞成怒杀了他,原本还能护住一点,结果一点也不剩了,他知道这个重要,但不知道会有多重要,我从记录片中看到,他不情愿给这些人,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他一定也纠结了很久很久。换成你,你会怎么做呢?
花栗籽:
……感觉王元箓已经做的不错了……起码他在政府不管的情况下自己在敦煌坚守了那么多年……😂我自己的看法别喷我

【回复】王道士把所得钱全用在莫高窟上,,,说实话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别人不来直接抢真是个奇迹,,,
【回复】清王朝自身难保,政治中心首都的圆明园都保不住,何况边陲敦煌了,即便痛惜让一个不识字的道士管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
【回复】我们没办法去评判历史上任何一个人的对错,都有自己的无奈
再玩魔力赏我就爬:
站在几百年几千年后的今天,去评论批评那些参与了历史的先人,将自己放在至高的地位上,甚至觉得自己无比聪慧,从而对先人任意批评,辱骂,不觉得很可耻很可悲吗?这是一个纪录片,不是让你们展示你们那所谓的优越感的地方,你们觉得他们做的不好,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那能怎么办,求求你们有意见好好憋着行吗?不要侮辱这个纪录片!

【回复】说的真好!现在应该做的是反思和总结,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为文物做贡献[响指][大笑]
【回复】乱世还古玩,在乱世这些有什么用(我不是说这些没有只是说当时自身都顾不上)。我们现在是盛世所以才这样说,nmd乱世三餐温饱就已经很好了
【回复】英雄值得敬畏,长存敬畏之心。
迷殇血祭:
莫高窟的壁画是真的美啊,四年前去的了,记得最清楚的还是九色鹿的壁画[小电视_赞]

【回复】回复 @林苍茫 :理论上规定是每个人只能看4个洞窟呢,但是我当时有位领队偷偷告诉我,可以偷偷跟着其他对后面蹭进去,你安静点一般领队不会赶你的,亲测有效,三四年前。。
【回复】回复 @卓先生的爷爷 :刚去过回来,A类票可以看八个洞窟
【回复】06年去的敦煌,6月去的,那天刚好赶上非物质文化日什么的,赠送游客多参观了两个洞:窟,所以我好像参观了12个洞窟,赚了赚了
宅家游侠:
弹幕里有太多自以为史学家的史盲,麻烦不要把想当然和地摊当做事实来讲。 故在评论区打脸: 1.斯坦因是第一个认识到敦煌价值的人吗?不是,在斯坦因之前已经有大量学者对敦煌进行过考察和研究,比如说清代地理学家徐松。但在此之前藏经洞未被发现,敦煌也仅仅是众多石窟中的一个而已,确实是藏经洞的大量文献使得敦煌研究能够独立成为敦煌学。但藏经洞又不是斯坦因修的,也不是斯坦因发现的,把敦煌学的诞生归功于一个窃贼非常无耻。 2.如果斯坦因等外国人不去盗窃,我们是否看不到藏经洞经卷了?错,藏经洞经卷于国内仍有留存,如今国博仍藏有数千卷。 3.还是上面的问题,敦煌是否在十年浩劫中遭到破坏啥也不剩?这么说的人当他智障就好,敦煌壁画、窟檐建筑等保存完好。

【回复】4.斯坦因等外国人的行为算不算是文物盗窃?以今天的观点,当然是文物盗窃。如果今天外国人从非法的渠道买到了我国文物,根据国际公约是必须归还的。 5.王道士是否为保护经卷做出贡献?过远大于功。因为发现经卷被责令代为看管后,王道士先后将经卷卖给法国人伯希,日本人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以及1914年再次来华的斯坦因,以及其他国家探险队等共计四万多卷。可见,王道士出售文物牟利,与今天破坏文物的文物贩子无异。 6.经卷流失是否保护了敦煌遗产?经卷是留下来了,但美国人华尔纳野蛮剥离壁画怎么说?考古和盗窃的区别就是,严谨的考古研究会完整的记录历史信息,不管是文物,珍宝还是垃圾,甚至是这些东西被发现时的摆放位置。而盗窃就是把宝贝偷出来,历史信息没剩多少。毫无疑问,经卷散失海外,历史信息严重缺失。
【回复】8.打脸一些跪洋人的,说什么放外国保存好,放国内保存不了。文物修复,外国有专家中国也有,不过保存古卷的大英博物馆曾经把女史箴图修成碎片,对它的水平我不敢恭维。要脸的话麻烦管修复的人开枪自尽吧。
【回复】回复 @宋宝宝的太阳 :再来谈谈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就是敦煌学在全世界。只能说经卷散落在全世界,却不能说敦煌学不在中国。研究一门学问不可能只研究它本身,有经卷如何,不学文字,何以解读古文。不学训诂,何以知词句之意。不学音韵,何以歌咏?举个例子,论语谈管仲之反坫,清人注说反坫即上有反宇。然而反坫设于两楹之间,反宇设于脊之端头,反坫之根本无处置反宇。这就是缺乏小学积累,治大学只能越治越错。我见过藏经洞中关于建设窟檐用料的记载,,而不懂营造,怎能看懂用料?所以研究敦煌学,绝不可能是仅仅从经卷译文就能研究出成果,而必然与各种文献资料比对,难道说中国的所有文献资料文物都跑到了全世界去? 建国以来,我国学者补了补欠账,如今敦煌学的研究亦是我国执其牛耳。其实一个学科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这是知识的传播,本身是一件好事。难道不该让全世界都了解一下咱们的西域,了解一下一千多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化么?然而有些人用敦煌学在全世界这句话来贬低国人,跪舔洋人,说得好像几个小学都治不好的所谓中国通多牛似的,只能说这些人要么坏要么蠢。当然,研究国学有所成的外国人不是没有,但反之斯坦因这种货色算不上。
回忆游戏童年:
这些经书丢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回复】不敢看这种纪录片 太心痛
账号已注销:
王不是坏人,但他弱小也无知。换我们是他,不一定做的比他好,不一定错的比他少。很多人对历史一知半解人云亦云,把一个人定的太黑白分明。把一件事分析的太简浅,或者说根本没有自己思考过。

【回复】他一辈子都在那,并没有因为享受而变卖,没有长期在烟花柳巷,对洞窟不闻不问,哪怕他无知,天真,犯错。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如果没有他,莫高窟可能会荡然无存。所以我觉得王道士很伟大,不管变卖了多少我都不怪他,只要他没有故意,为贪图享乐变卖。
【回复】我感觉当时没当柴给烧了就很好了
【回复】回复 @我真的想上岸了 :嗯呢,有时候错了,杀人了,但不是坏人。没有否认他错了呀。
星光FEY:
一秒一秒的看了第一集,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要把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流失硬生生扣在一个目不识丁的道士身上???” 我个人只提以下几个疑问: 一:王道士手中流失的大量文物,如果换成各位喷子你们可能守住????(物质条件是:家徒四壁,缸无宿粮!) 二:假设王道士贪得无厌、倒卖文物,那么当时官员就没半点责任吗??(诸位现在去倒卖一下文物试试,看警察会不会上门给你送镯子!!) 三:假设王道士拼死守护经卷,它们现在依然会存在于莫高窟吗???(想想斯坦因的队伍有多庞大,战乱年代、荒郊野外弄死个把人有啥影响吗?更别说后续还有大把的“探险队”。一人一口都足够把王道士活吃了。) 四:假设王道士终老一生守护住了经卷,这些经卷能撑过后面的侵华战争和文革吗?? 最后一个问题:道家修行者凭什么要拼死守护佛家经典????

【回复】总结得出:诸位埋怨王道士的喷子纯粹就是闲的蛋疼!和穿越小说里那些喂鸡鸭治蝗灾,反复简单过滤沉淀来制盐的脑抽一样一样的!!! (蝗灾中的蝗虫是有毒的,鸡鸭是不会吃的。反复简单过滤沉淀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无法去除有毒的无机盐。)
【回复】太正常了,那些人和骂被QJ的女人穿的太少是同一批,“特别看重官衔”,你以为今天有一点点变化?当官的不敢骂的,有势的也第一时间下跪的,甚至那个英国人,可能他们自己日后也要移民,所以不能说的太狠,恰恰那个道士啥也没有啥也不是,OK,炮口对准,干他娘的!
月影臥東廂:
现在还有人觉得这些强盗掠夺中国文物是一种变相保护?!不说后续保护,当时从中国运走也等同走 私,走 私的东西能全须全尾儿的出境吗!更别提他们根本不会珍惜中国文物,眼里只有钱罢了,带走时不会小心翼翼!即便进了国外大型博物馆也没人会修复保护!

【回复】那群孙子的逻辑其实问题挺大的。既然突出“保护”,那么现在是不是到了该物归原主的时候了?别说保护费了,我们可以付,可是“发达过国家”们也不肯呀。很期待孙子们会怎么接着护主。
【回复】回復 @woodguitar :那些人口口声声说“保护”,中国的文物在中国人和真正热爱和平和文明的人眼里才是文物,在掠夺者的国家看来这只是利益和战利品。没有侵略和掠夺就根本不存在所谓“保护”。
【回复】他们那些大英大都会法国的博物馆都没有真正研究中国甚至是敦煌学的人对中国的文物怎么会了解他们的材质用料制作方法考究,懂得去保护!!只是为了钱,中国每年多少国人为了去看看我们的宝贝花了多少钱啊……
老龙斯:
敦,大也,煌,盛也,几千年啦,敦煌这地方还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回复】这是一段无论用多精彩的文字都难以详述的历史,这是一个无论用多长时间都不能讲完的故事。记忆中几百年前的荒芜犹存,来自一个世纪前的伤痕宛在。风,从千年戈壁吹过,梦,从净土天国洒落,穿过这片充满传奇又无比脆弱的土地,一群怀揣梦想又激情昂扬的人们,筚路蓝缕漫漫求索着……
【回复】哇,今天我们旅游法语就讲到这个。
【回复】我似乎做过一道有这句话的阅读题???![滑稽]
白条豆奶:
去敦煌莫高窟的时候特别激动,从济南到敦煌,一千多公里,全程自驾,边走边玩,到了敦煌以后,a类票根本买不到,b类票只有两天以后的了。从那里住了两天,去到景区里面只开四个窟,而且排队半小时,参观两分钟,总之很失望,但是为了保护文物可以理解。还没有纪录片里面看到的好看。如果有希望去敦煌的小伙伴的话建议旅游淡季去,然后提前买票。[大哭]

【回复】去榆林窟和千佛洞 不用去莫高窟 敦煌有好几个洞窟群
【回复】A类票要提前半个月预定,一般11月-次年4月是淡季
【回复】我多年前从中午玩到闭关关门,太爽了
一天养乐多:
个人认为,礼貌观看,结合当时世界情况,及国内当下的环境不要以自己狭隘的观点去评论任何一件事情;纪录片讲述当时的敦煌,那么请自己再去补习下德法英等历史及我们国家的历史;也请不要带上【甘肃】去定义;如今我们看到讲述敦煌已是幸运,历史的进程也有其总总原因,我们是总结历史,但不要妄加评论历史,不是现在马后炮就可以改变的,谢谢。

【回复】+1。历史是告诉我们 作为后来者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去批判前人做的怎么怎么不好的
宫陌芊然:
从钟芳荣的故事过来的,这一个优秀的高考文科676分的女孩报考了北大考古系,而她是读了樊锦诗老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才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国家的历史文物需要这样的人来守护。至于王道士,不是为一个历史人物洗白,只是他本人作为一个文盲,本身眼界就狭窄,能指望他为保护文物做什么以现代人眼光来看的贡献呢?他一个老实人怎么能在智商上斗得过那群有备而来、口蜜腹剑的“探险者”呢?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很悲痛,历史不是小说,历史大都是悲剧。看了这部纪录片,心情也很沉重,能怪谁呢?身在历史的洪流中,谁又能做的更好呢?作为现代人来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了解历史,如果自己的身边出现了能造福后代的文化瑰宝,希望自己能稍微懂得它的价值,不至于让后人复哀后人。

【回复】王圆箓,这个没文化的愚昧道士,必须钉在历 史的耻辱柱上! 他拿贱卖佛经的钱,在莫高窟建了三清观,这一点你们这些洗白的怎么洗? 你们口口声声说他把钱都用在了修缮文物上,是指他刷墙、凿壁破坏壁画吗? 他用卖佛经的钱建了三清观。 换成一个和尚贱卖道教遗产,建了座寺庙,肯定被骂死。 谁让道教是所谓“本土宗教”呢。 顶着“本土宗教”的免罪符,再大的罪过,哪怕是给整个民足未来带来损失的大罪,都可以模糊化处理。 而且,不要事事推给古人如何如何。当年的高僧们为保存这批珍贵文物,才将其封印于藏经洞。那个道士就没有这般的觉悟![藏狐]
氧化铝阿东:
片头曲是《悠远的天空》,词曲作者都是许巍(我最喜欢的音乐人),如果看过《第三极》的话,那个宣传片里的配乐也是他写的(・∀・)

【回复】《第三极》许巍演唱 王海涛作词

壁画 文化 绘画 中国历史 人文 央视 传统 历史 手工 敦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