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医生比患者更怕费用超标,但是治疗效果肯定是最优先考虑的。

作者: 才哥谈心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4-04-07 18:39:23 浏览:275030 次

其实医生比患者更怕费用超标,但是治疗效果肯定是最优先考虑的。

托洛夫老斯基: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非常高,我岳父就是这病走了,当时咨询做手术至少要20w,钱都交了,后来检查发现心脏瓣膜也需要更换,存活率很低,考虑下还是放弃了,视频中的病人8w捡条命还嫌多,这医生真的是救了他一命

【回复】回复 @CASS桑 :这个就是借口而已,主动脉夹层只要能坚持到手术台,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存活率95% 术后恢复也比较好,寿命影响没那么大… 死亡率高是因为大部分死亡的都是坚持不到手术 前一阵刚做18w主动脉全弓+瓣膜,报销完自费8w…而且是新农合,没有职工医保… 年底村里大病还会报销一部分…
【回复】回复 @Honeylions :不是因为钱而放弃,是因为存活率低而放弃(很有可能就算存活了也没有生活质量了)
【回复】回复 @-切瓜- :恭喜你手术成功啦,不过我岳父当时年龄很大了已经出现了很多并发症,肝衰肾啥的,医生说的术后存活率不到一成,也不太建议做,然后媳妇娘家是小舅子当家,我们都是以他的意见为主,不敢多说啥。不过换作我自己父亲我肯定会给做的,毕竟还是有生存几率不是,钱没了可以在挣是吧,生命是无价的
镜终无始终:
主要是文化程度低了,又不信任医生,自己也没几个钱,就这样了。以前我也有耐心和病人讲这些,现在没耐心了,主要是没时间,讲多了自己累。

【回复】是这样的,所以术前我看到有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文化程度也比较低的,我会和他并发症这些谈重一些,如果能理解就做,不能接受就不强求,不然术后但凡出现什么并发症就很容易有纠纷。
【回复】[笑哭]其实和文化程度关系并不大,有人就是这样较真,尤其说教师这类,真的会谢抱着化验单一项一项问
【回复】耐心确实是一点点消磨掉的
田中mea庄司:
这个医生一看就是很有经验的医生,说话不慌不忙,要是没有经验的新手医生可能就胡言乱语掉进对方的语言陷阱里了,医学不是治好病就行的,人比病要复杂得多

【回复】我的原则就是,到医院听医生的,医生最多就是让你多花俩钱,但是他真能救你命,对医生就一句话,你咋说我咋做,相信你
【回复】回复 @蔡_尼古拉_敬泽_坤坤 :朋友,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百分之九十,一旦出问题十秒钟人没了。兄弟,手术台上,严密的无菌条件下,我发现问题还要出手术室到外面,喊你的家属,喊过来交流沟通一番?兄弟,你踏马还能站在这里说话你真的给我磕几个吧,同时真还别说八万对于这个手术来说有多便宜,就是这救命的恩情,对着医生吼一句都算你是个畜牲。
【回复】回复 @又拾壹 :他们总会以经验和威胁来对抗你,比如这个牙烂穿了,只能做根管治疗,他非要你补一下,并且要你保证不疼,你说不能补,补了会痛也没用,患者永远觉得你在骗他,抖音永远比医学书好用,如果你年纪大点还好,年轻医生真的会被歧视,哪怕你很牛逼
琪殇无音:
说句话,病人费用超额,罚的医院的钱,继而会扣医生工资,所以你要知道医生给他多做这个,是在知道会扣工资的前提下给他做的

【回复】是的,我们好多病人也是知道最后要扣到自己头上还是收上的,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笑哭][笑哭]
【回复】不正常的人会觉得你宁可扣钱也要给我做这个手术说明你心里有愧,绝杀[妙啊][妙啊][妙啊]
【回复】而且你还没讲完,收红包或者指定药物药房啥的,不当得利的开除以后再也没机会干这个,退休金啥的都没有了
一天疯三次:
这种情况 我要是病人家属 我得好好谢谢这个医生。 避免二次开刀的痛苦,这多花点钱很值了

【回复】回复 @不知道叫啥好就酱紫吧 :无奈归无奈,但是我家的经验就是,再住一次院再开一次刀,同样的检查再来一次,钱花得更多,而且第二次的恢复时间拖得更长了,元气大伤,不管是对病人还是陪护的家属来说都是加倍折磨,不过确实能理解经济困难的时候人崩溃的心情
【回复】这种东西说实话也很难评,要是你是东借西借才凑够原先说的六万块(举个例子),做完结果跟你说还要再交两万呢,蛮无奈的其实也是
【回复】回复 @不知道叫啥好就酱紫吧 :手术又不是买菜看到贵了少买点便宜多买点这次凑6万另一个夹层破了是做还是不做?那下次做是交2W还是6W?要不然就对赌输了人财两空.
T蓝羽之翼T:
咋说呢,这的确是为了患者好,但是患者不理解,大医院可能以后还坚持,普通医院以后也就不会这样了,反正医保支持医生这样做,也省了跟患者解释,以后二次手术管你去哪。就这样医疗环境一点点恶化,干啥事都想着先保全自己了。也是无奈。

【回复】错了,医保政策DRG是不支持一次住院解决多种问题的,一次住院解决一个问题我还能基本保证不赔钱,只要多解决一个问题,我全是一两万的赔,现在基本是贷款打工,有时候都痛恨自己不够心狠
【回复】心软的超标扣钱,一样被骂庸医,垃圾医生就知道坑钱[无语]学了这么多年也狠不下心来,也不能昧良心,最后就是自己难受😣
【回复】回复 @李承协会会员 :按病种付费,来看什么病就治什么病,开的药、检查、治疗等都要是这个病的治疗范围内,而且不能超标。一次解决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的费用医保可能不会给报销,就是医院会亏损,然后有的医院会让医生承担亏损,有的科室是自己承担 大概是这样的
散人孩儿他妈:
主动脉夹层,8万,这太值了,这个病死亡率高,很多时候还做不了手术。能活着就不容易了。

【回复】这种病,死了基本都是家属神经,自大自私,屡见不鲜。可怜的是病人
【回复】简单,医生贴钱,在做一遍,把帮忙的那个血管用胶水粘起来
【回复】对于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的,医生必须留意,甚至要注意留痕,这些人对医院是最不信任的,而且医生说的他们都听不懂,最后讹诈就来了
tian_ning_:
①做了说你为什么不提前说,费用增加了 ②不做说你为什么当时不做,到时候又要二次做手术 有些人就是找点碴,然后想协商减免点费用,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字“钱”

【回复】我也觉得 找事儿 减点💰。这种人多了,就是伤害医生,伤害咱们这种正常人。服了
【回复】现在仪器检测也不是万能的,把身体里面看得清清楚楚,打开才发现有新的情况。
【回复】回复 @好久不见cui33 :就哪怕费用是一样的,但是病人还要二次开刀吧,对病人来说不是更痛苦了吗🧐
就叫我巧红吧:
我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吧,我姑姑当时还是医生,她说那时候很少看到医患矛盾,能救回一条命,家属非常感激。有可能局限于当时的医疗,也有可能是当时的人单纯,现在都觉得医生坑害患者,各种伤医恶略事情层出不穷。不知道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

【回复】现在医生多,去医院看病的人也多了,所以造成医患问题增多。还有个问题,现在信息传播便捷,不良媒体的推波促澜。
【回复】主要是出现过这样的先例,有很多这样的医生去🕳️病人,所以后来的病人才会多想,当然了,也有那种屁事儿没有,还要搞医闹的家属,弄的很多医生也不敢好好看病,生怕惹到他们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能理解……就是看怎么能出现一种平衡这两种人的关系吧,也确实难
【回复】回复 @阿夔夔的一天 :其实我觉得跟前例没很大关系,主要就是看当事人怎样,可能他文化程度不高或者金钱方面拮据,从而导致这种情况,有些人就是单纯坏。那换成我,自己爸妈要手术,术前医生开啥单,检查啥就检查啥,人家也说了为你好,自己也能理解。
帅气主播吊打光头:
反正现在临床最遵循的一点就是对于没钱和/或没文化的治疗/手术谈话,尽量言简意赅,啥话都留充足余地,很现实很冒犯但我们也很无奈,只能尊重物种多样性[微笑]

【回复】回复 @心海洋 :可以看看相关纪录片,最近有一部儿科纪录片,患者的父亲是博士后,自己在网上看了点极少数案例的论文就敢和国内顶级的小儿心外科大佬叫板
【回复】回复 @白开水DCCCP :得看是什么博士后,医疗行业专业壁垒很高的,我师兄也是博后,别的科的东西他自己都说全忘了,甚至我们自己专业的,不是我们的方向的,他都不敢说什么。
【回复】所以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等到以后全民素质提高了应该就好很多了[撇嘴]不过我还是想去学校当老师算了,这个行业伤不起。
强吻你鹤熙:
按程序来,按程序来,按程序来,各位同僚

【回复】一切都按流程走,不该操的心别瞎操[脱单doge]
【回复】不可能的,出了问题家属会说,我又不是专业的
长月与山:
跟这种人打交道最难受,耐心讲他不听,就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你说一他说二,稍微说话有点态度就开始恶人先告状。所以说跟百姓打交道的行业都是最憋屈的行业!

【回复】回复 @旧毛衣的温柔 :那你去骂制度,不要骂医生个人,都按照老办法做医生怕被投诉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人出事跟我没关,我不被投诉就行,缺钱和制度问题可以事后想补救办法,医保也是可以申诉的,要先做正确的事
【回复】回复 @旧毛衣的温柔 :我不做你回头还是得来,恶化了你回头就该问,怎么当时不做,嘴脸?
【回复】主要是人家没钱,做多了,没钱要扣医生的钱,人家也不想给医生添麻烦,你怎么老是在医院的角度看问题,怎么不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你要是说多做的手术免费,或者可以走医保,你看还有这个事情吗?医院的制度伤害的是医生和病人,没想这怎么缓解医生和病人的矛盾,还去激化他就跟不该了
筱筱小剑:
见过不少人,故意引你的话,让你在不经意间按照他的想法走,如果他身上开了录音,这真的是一告一个准,以后搞不准每个医生都得带摄像头,每次谈话之前都要打开[笑哭]

【回复】术前谈话找接待室架摄影机录像录音[吃瓜]
【回复】他们有套专用的话术,说明风险,规避风险
嘿嘿哈哈哈哈嘿嘿拉:
一些小医院有可能把病人当摇钱树,但是那些大医院真是做完手术,观察几天没事赶紧出院,好多人排着队等床位。曾经在华西住过一段时间院深有体会。[笑哭][笑哭]

【回复】我之前去304也是,手术排期半年,排到了电话通知时间没商量的余地,手术完了几天就催着走。我家长辈去的地方三甲医院就是完全不急,自己不主动说他们就也不提出院的事
【回复】华西和协和这种医院不担心患者花钱多少想着赶紧解决问题赶紧走人!也没有猫腻!大医院能成为大医院方方面面的都管理的很好!跟其他地方医院完全不一样
【回复】我们县医院的医生就是你说的哪种,年前我妈出了小车祸,没多大的事,会诊的一个外科医生就说你其实可以躺久点,反正这钱都是保险公司出。我当时听完我都挺无语的。还有一次是去年我急性阑尾炎,我到县医院就诊,刚开始接诊医生是说我当天晚上做手术,然后我办完住院手续后,又说当天晚上主刀医生没空,就给我排到第二天十点,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直到快十二点才给我做手术,等到我麻药退了以后都下午三点了,后来我妈和住院部医生聊天,然后住院部医生说漏嘴了,说我当时开进去阑尾都穿孔了。然后我就住了一个礼拜的医院,回去以后伤口愈合还不怎么样。
不不不是炮声:
我们科肠息肉病人,很久之前是门诊发现息肉,然后当时可以切就给切了的,因为之前有一个病人顺手切了,被告了,说是他只是想做检查,不做手术的。然后我们现在就是公事公办,检查就是检查,手术?住院去做吧,这样一套下来,风险没了,有息肉的病人需要多花2000多块,报销下来也需要多花近一千块,很多病人也有意见,有就有吧,不关我事,爱做不做。

【回复】确实如此,很多麻烦手续都是这么来的。一千个病人做完可能会感谢你,但只要有一个病人提出来不合理,面临的就是各方面的审查整改。
【回复】对的,我们现在也这样。门诊患者硕想做镜子没问题,🈶息肉,家属同意/本人同意了就切,不同意就不切,切了就需要住院。把镜子费用挪到病房来收,家属还在那狗叫,我门诊费用怎么办?门诊等你医保卡能用你就去退呗,和我们大夫吵有什么用
【回复】回复 @BlueBluelotus :对啊,所以后面流程都改进了呗,多花钱就多花钱,不关医生时,好心办好事还给自己添麻烦
沈阳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就说个我亲身经历的吧,我媳妇要分娩的时候,羊水已经破了,最后一次大夫来摸胎位,做彩超。预估孩子六斤左右,可以正常顺产。因为我全程陪产了,孩子就是出不来,就赶紧转剖腹产了。我媳妇遭了两次罪。孩子出来以后,体重超了一斤,最主要的大夫说孩子钙充的有点太好,头骨有点硬,肩还宽,即使头出来了身体也很麻烦。而且产后第二天我媳妇突然低让孩子尝试吃母乳,结果第一次孩子吮吸时间太长,我媳妇刚手术身体还虚弱。结果就是我媳妇突然体温下降,身体特别冷,止不住的颤抖。主任他们全来了,就那一下午给我媳妇用的药就一万多。索性最后媳妇没有大碍。最后就是生孩子花了将近三万块。都是意料之外的。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费用这块谁也保证不了。[辣眼睛]

【回复】不要自己以为,大操作,都得问医生,医生说没什么问题,进医院了,就不要《我认为是小事可以不问》
【回复】是啊,太多意料之外事,我媳妇生之前医生就说她太瘦了,盆骨也小,估计过程有点麻烦,但是生分娩的特别顺利,医保报下来才2000多,还是住的VIP病房[脱单doge]
【回复】对产科医生来说,希望都剖腹产,因为这样对医生来说最简单,所以前十几年以前,剖腹产比例非常高。后来卫健委对剖腹产手术比例有要求,能顺产的尽可能要顺产(如果都选择剖腹产,过两代人,都不会顺产生娃了),所以身体情况还不错的,孩子又不是特别大的,都是尽量顺产。顺产不下来的,只能改剖腹产。这个中间确实有一部分产妇受两次苦
雪里春信至_:
20年起步的知识量,是9年义务教育甚至都没读完的人没办法理解的。

【回复】回复 @shirleyy33 :没钱可以理解,专业知识的匮乏其实也可以理解。但是视频里这种因为没钱,而去质疑专业知识的人无法理解,他从手术方案质疑到知情同意,最后说主要是因为用的太多了。没钱你就直说没钱,术前大多数医生在能力范围内能省都会帮你省,比如国产替代、能少的项目则少等,省不了医生也没办法,医生也是用技术救人,不是会法术的大罗金仙。[喜极而泣]
【回复】不是不想理解,是没钱。我没钱的时候我也可能这样,我也讨厌自己。
【回复】回复 @可达鸭-大葱鸭 :你这是在胡说八道么?换成五十万干啥,为啥干脆换成五十亿呢?岂不是更好带入。讨论要就事论事,不要自我迫害,不要随意类比。八万就是八万,五十万就是五十万,面对的不一样的病情,不一样的治疗方法。照这样8万可以和50万比的逻辑,收费一两千的手术,是不是可以不收费或者不做?既然进了医院,病情第一,其他第二,不要一会救命要紧多少钱我们都治,一会又我们没钱医生不要坑我们,这样反反复复的搞,医生怎么治?别说治病,就是一般的工作,甲方一会要质量,一会要降本,还不去了解实际的内容,这种工作通常都要黄。
Jabber__Wocky:
我爸当时做手术,要开腹腔,就是说仪器拍出来的片子和实际把肚子打开的情况会有不一样,不实际操作很难确定完整方案,就是找到方向走一步看一步。 手术开始之后医生大喇叭喊我们去临时谈话间喊了4次,给我们解释手术进程以及突发情况,是否做造口。后来我在等候大厅观察了一下,几乎每台手术的医生都会喊家属好几遍。 怎么说呢,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学医十年起步来算最年轻的主刀可能已经是90后了,不要拿你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处处防人的心态,去恶意揣测一个愿意啃十年医书的人的思想。有人说医生多开药多做检查有提成,那是二十年前,自从2016年11月份两票制试行开始,死了多少无良医药代表和小医药公司,制度不完善让蛀虫污染行业风气的时代已经在慢慢净化了。

【回复】回复 @泰顺詹姆斯 :山里人想法就是那么奇特,抓了多少?占这个群体百分之多少?我还说山里人都若知,但是真的若知的山里人也不多啊
【回复】主动脉夹层啊,搞不好直接死人的,这个病一旦破裂,人几分钟内就没了,根本来不及救援,当了解这个情况后,主要矛盾就是感谢医生的救命之恩,而不是所谓的知情权
【回复】回复 @泰顺詹姆斯 :抓的人里有多少是临床一线?

健康 科普 医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