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你是否还在用已被学术界废除的七声音阶的名字?《中国乐系基础乐学》JIANG·中国乐系主讲人:蒋团连

作者: Jiang中国乐系分类: 音乐综合 发布时间: 2024-04-03 12:00:00 浏览:9887 次

六十一、你是否还在用已被学术界废除的七声音阶的名字?《中国乐系基础乐学》JIANG·中国乐系主讲人:蒋团连

天地人时音律星:
不能回归原始文献认知问题就会这样。老实讲,up您这样引前辈大佬说法的宣讲方式,较之前的旧认知虽然有四十年左右的大幅进步,实际上暗含了用新的偏颇替代旧偏颇的风险。文献才是惟一的权威,诸公构建理论的欲望超过了文献学意识,这是值得商榷的。

【回复】其实只要高考大纲不改,这个就一直会持续下去。
【回复】回复 @Alec_Ya :他的意思是这个视频的风险在于:摒弃了雅/清/燕乐音阶的说法,同时改用正声/下徵/清商音阶,而这两者都是近现代人自行构建的新理论体系,废此立彼实则毫无用处。而古人自有一套理论,随着历朝历代不断发展,研究古代音乐是要回归到古籍当中(这才是他所说的文献)寻找理论,而不是继续构建新理论。
【回复】回复 @Alec_Ya :我觉得他讲的是传世文献...
作曲奥校-陈文戈:
其实只要高考大纲不改,这个就一直会持续下去。

【回复】回复 @作曲奥校-陈文戈 :哦,那就没事了
【回复】回复 @长清居士 :音乐艺考。
【回复】高考会考这个吗?一般的高考似乎都不考啊,你说的是艺考吧?
MasaWu:
如听一席话…不如用文本啊,这视频看得我累死了

白杜罗夫:
学术界就是先造一些谣再辟那些谣,如此循环往复,于是大家就都有饭吃都有屁放了。

【回复】好无聊啊[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天地人时音律星:
不同时代的名词折中是个糊涂主意。文献中只有正声音阶,所谓清乐音阶在实践中有蛛丝马迹,而所谓燕乐音阶完全出于误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以重构的理论覆盖替代历史认知。讲清楚这套理论不属于历史就行了,目前却是图简单粗暴不肯讲,直接当公式定理背诵传扬的。那问不但有问题,且是相当大的问题。

天地人时音律星:
另外王光祈先生对清雅燕理论的流行起了很大作用,漏掉了。

昨夜鱼熟风走:
为什么不用12音而继续用1234567几种音?毕竟一个八度分成12个半音

【回复】那难道我音阶得念成1 3 5 6 8 10 12 1?多不方便啊
【回复】因为1234567在五度圈上连续
あっらふ:
知识的更新就是需要像up这样的人的推广!

归零归零加一加一:
会议和课题组结论不是国标。名词的意义在于指代一种事物,不一定非要精确。作曲也在使用这三个名称。关于传统音阶,就算研究得再明白,对于创作也没啥太大意义。我是学音乐学的,这几种命名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也没有非要争个对错,就像通俗歌曲,啥叫通俗歌曲,啥叫流行歌曲,通俗歌曲是不是流行歌曲,社会生活中通俗歌曲的概念和所指代的具体事物是否精确匹配,这些问题研究起来仅有理论意义,无实际意义。

藏起来1111:
这是个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三种音阶本是近代学者提出的理论,这一体系性内容本身并不是历史范畴的。其命名其实就是个选择的问题。可以把它们命名为音阶1音阶2音阶3,也可以像前辈学者一样,从既有文献中析出几个名词,使其体现出与音乐史的关联。但是应当承认,第三种被称为燕乐的音阶在理论文献中行迹不显,这就使得无论是以清乐、雅乐、燕乐称谓,还是以正声、下徵、清商称谓,都有着各自的不合理之处。所以,目前在教学和一般学术讨论中使用《基本乐理》中流传度最广、最不容易引起误会的清雅燕作为替代性表达,没什么大问题。

【回复】其实不只名字不同,从来就只有正声音阶,清商是商调,下徵是徵调,正音位置不同,若都是宫调,那就没有必要纠结名字了,甚至把它当教会调式都行
珝音P:
涨知识了,也是今天才听说这个称谓有误。

瞧东米人:
知道名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分新旧对错。旧就有约定俗成,新也会旧。我大众知道讲的是啥就行。

東皇_太一:
音阶就7个字,三种也就21,你就不能把它具体说的什么写明白点非要笼统弄个不作定义的专有名词,搁这装什么呢,不是混子就是黑子,数学都不会玩

音乐分享官 民乐 民族音乐 中国 古琴 七声音阶 音阶 音乐玩家招募令第四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