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与文皇帝的悲哀,二世而亡

作者: 橘子臻讲历史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3-06-04 16:01:43 浏览:182181 次

始皇帝与文皇帝的悲哀,二世而亡

--ke--:
杨广最大的作用是给了李世民一本错题集[妙啊]

【回复】杨广理论上应该是最完美的亡国皇帝了,其他的都是搞了一堆烂摊子等着推翻重建,就他是把能干的大工程全干完了然后还吸了全部仇恨死了。上哪找这么完美的前任[doge]
【回复】至少杨广的所做所为对当今的社会仍有很大的帮助 而胡亥就不一样了
【回复】回复 @丶却尘思 :难搞的世家搞半残了?关陇集团毫发无损,山东士族还能支持瓦岗寨起义,河北士族支持窦建德,江南士族直接让萧统复国,这叫半残?隋炀帝把中小地主搞半残,这倒是真的,隋朝的军队主要是府兵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士兵要自带武器铠甲战马,朝廷只需要出钱,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征高句丽失败,会造成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能搞得起武器铠甲战马一套的,最低也是富农,百万大军,有多少富农?多少地主?多少豪强?多少寒门?士族开心还来不及。
我的䏃:
杨广厉害就厉害在哪吧,后世皇帝和文人几乎都说他是飞舞,唯独现代人夸他是千古一帝[吃瓜]

【回复】不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没什么好评价的,能给黔首一顿饱饭才是好皇帝啊
【回复】回复 @颉天帝 :得了吧,有哪个皇帝想成为秦皇汉武?在古代敢说皇帝像秦皇汉武大概率是要被杀头的,这俩一直被作为滥用民力的反面教材和批评对象
【回复】秦始皇厉害就厉害在古代皇帝都说他是暴君,只有现代人夸他
太宵真宰:
杨广为啥现在有翻案,因为李世民太强了,强大到接收杨广和他老爹的烂摊子,都能开创贞观之治。从而反倒凸显出杨广没那么烂了。

【回复】回复 @丶却尘思 :安史之乱跟李世民有什么关系[妙啊],吐蕃入侵怎么是李世民好大喜功了?
【回复】回复 @丶却尘思 :反正你都有理由,要是没有文成,外族入侵,百姓死亡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便会有另一个理由,回看历史的人从不会有时代感,你可知道从哪时局动荡、礼乐崩坏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建立,唐太宗平定天下到底有多少年?百姓漂泊了多少年?普通百姓死了多少人?打仗又要有四多少人?
【回复】回复 @下水道战神-1 :贞观八年,吐蕃遣使第一次求娶公主,唐朝拒绝了 贞观十二年,吐蕃出兵入侵,扬言求娶公主被打败 贞观十四年,吐蕃禄东赞入长安求娶公主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和亲,看懂了吗。吐蕃和亲了就可以借用大唐名号吞并其他小部落壮大,而且还有文成公主带过去的资源,贞观十五年大唐已经打的周边几个异族叫爸爸了
叫我去学习吖丫:
虽然都是二世而亡,可是隋炀帝的名声好多了,开科举兴运河,隋唐,唐朝也是沿袭了科举,武皇开殿试武举

【回复】杨广在历朝历代都被作为滥用民力的反面教材和批评对象,何来名声好之说?
【回复】开科举先河的好像是隋文帝[吃瓜],隋炀帝是增设进士科,现在网上有种拔高隋炀帝贬低隋文帝的感觉[吃瓜],但实际上,杨坚是开创了开皇之治,而隋炀帝是在这个盛世基础上,才能进行兴运河、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的大举。而且杨坚也是文治和武功都强的皇帝。而很多人拿杨广和李世民比较,但实际上隋唐两朝做比较的皇帝应该是杨坚和李世民,杨广和李治。而在守成上,继续保持盛治,李治比杨广做的好,在开疆拓土上,李治灭西突厥,灭百济、高句丽,使大唐版图达到最大,在一点上,杨广也明显比不过李治。兴科举上,也是李治打击了贵族集团,让更多官员是通过科举制起用的,其中甚至出现过宰相。
【回复】你这话槽点太多了,科举早在南北朝已然萌芽发展,到了隋朝不过恰好成熟了而已,且相比梁武帝时期还有所退步。隋朝的科举和汉朝的察举无本质区别,不对寒门直接开放,到了唐朝改革科举增设投牒自荐制度以后科举才对寒门开放,隋朝的科举需要五品以上的官员推举才能参加,隋朝的进士,本就寥寥无几,而杨广一朝六部尚书以上的高官,更没一个是寒门出身。大运河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就开挖水渠,历代各君主接力,在杨广手中借着前辈积累而水到渠成,况且这运河在唐初就断流了,最后被忽必烈接续了起来。殿试是李治创立的,至于武举就更搞笑了,这边先建议了解一下李治的“举猛士诏”就知道武则天是受到谁的启发了。
一尾流桜:
杨广能把那么大的国家败完,确实不容易呀

【回复】回复 @就很y :啥都能往世家上靠,自己打仗修运河把人民嚯嚯成啥样了
【回复】回复 @就很y :真就史盲呗,啥都能赖到世家身上。还说别人不懂历史,你自己是从小说学来的吗
【回复】回复 @就很y :啊,对对对不赖他,怪百姓命贱,还有,你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看多了吗。抢征(百姓)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失败死伤无数。喜欢奢华便强征民夫百万,营建洛阳,百姓需自带粮食。在全国各地修建豪华园林,以供自己游玩享乐。为了游玩修建大运河,龙舟。田地无人耕种,百姓大部分被强征走。由隋文帝时期5000万人口左右,被杨广败到1000万左右。 这些都不是杨广问题是吧,都是百姓自愿的是吧。随你怎么说去吧,不跟你浪费口舌了。那电视剧当历史的奇葩
到达世界最空城-金边:
两个人都终结了 长久的乱世 一个开创一统 一个终结近三百年乱世 两个都嘎的飞快 两个的后续 都是中国标志性朝代

【回复】杨坚还不是篡位比不上始皇
【回复】回复 @很烦躁草草草 :了不起,指篡位被儿子杀丿时长不如晋
【回复】回复 @乔乔017 :篡位靠实力,继承靠父亲,真要比杨坚还更厉害一点,更何况这从来不是评判一个朝代一个人的理由
爱丽丝时间不够了:
隋规定个人拥有的土地是有上限的,豪门把新圈的土地挂名在家奴名下,家奴死后土地一半归国家,一半归豪门。政策目的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执行起来后就是豪门疯狂圈地,然后利用徭役兵役把家奴弄死。历朝历代傜役都多,但是像隋那样疯狂死人的是独一号

打喷嚏打喷嚏打喷嚏: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秦隋都是二世而亡,然后跟着一个大盛的朝代,汉唐。汉唐中都有女祸,然后到达鼎盛。 大家可以看看当代,民国两位统治者,孙中山,蒋光头,然后就是新中国,当然也经历了女祸。现在是什么阶段呢?一路向上,还没到达鼎盛。

【回复】时代的巨变是需要时间的,开国帝君有时候等不及,想要靠一己之力加速这个时间,最后就是逆天而行,不顺天时
【回复】他努力过想要跳出这个圈。好像失败了
zSupreme:
还他妈有吹杨广的,杨广干的那些事都算有贡献的话,那慈禧对13国宣战岂不是雄才大略

【回复】回复 @取啥名字那 :大运河就是个垃圾,把李二都坑了,后来的大运河根本就不是杨广修那条,还有科举,这玩意真正发掘寒门都得从宋代说起了,之前完全是遮羞布,武则天被赶下台的原因之一就是她把科举当真了,敢真的录用寒门
【回复】回复 @唯一的祂 :他都吹杨广了,还跟他争论什么[笑哭]
【回复】虽然是败了但是以一国抗世界上所有主流国家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doge]
血肉苦短精神飞升:
开皇年末至大业年初的人口直到天宝年间才持平……(大业七年)最先造反的一个农民——王薄,而不是世家最先造反,事实上关陇贵族挺维护隋炀帝统治的,隋朝的概括是国富而民贫,百姓可以饿死,但是国家必须有钱。 在对比一下,我国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共计十二年,而隋炀帝的大运河共开凿了六年,调用了五百万民工,在一个五千万人口的封建国家这是什么概念?多少人家会家破人亡? 再者,三征讨辽东,哪一次不是数百万人,再者修建东都,又是两百万民工。 大半个国家荒废生产给他搞项目……不让百姓活,凭啥让你隋朝活下去? 甚至,他对百姓的承诺只是免税……我地都不种了你免税有啥用?瓦岗军在洛阳附近开仓放粮,周围数百万百姓因之而活。 别扯世家了,广大帝自己作死的。他不死没有天理了。

【回复】回复 @龙企鹅 :一个当权者能统帅灭陈,西巡,在邻国开万国大会。。他要真只会享乐,就不会修运河,三次征高句丽。。。(战争是提高新贵最快的途径)。。他能看明白个球[tv_笑哭][tv_笑哭]
【回复】回复 @薪尽自然 :有点搞笑
【回复】南水北调工程好像是52年
用六个硬币重新做人吧:
开皇时期四千多万的隋朝人,到了唐太宗时期也不到两千万人吧?中间去哪里了?总不能是李渊杀得吧?还有人洗隋炀帝这玩意?[辣眼睛]

【回复】[笑哭]不到2000万人,唐朝建国初期,也才1800万,隋唐农民起义,堪称中华史上最大规模的暴乱多达100多起,就这还有傻缺说李世民接手了隋朝的成果 全国人口死亡2/3无限接近于70% 李世民接手的是一个打空了的天下 而且周围强敌环绕 侧面说明李世民也是真的猛
北齐武成帝高湛:
严格意义上杨广连王莽(好歹莽子私德不错)都不如,杨坚讲真的比司马炎也没有强太多(就他选的那儿子还不如选个司马衷[辣眼睛]起码不至于二世而亡)

【回复】给你你都做不到花不到二十年败掉一个大一统王朝,说真的只要不是王朝末代也没有土木爱好,当皇帝吃喝玩乐对国家危害是最小的了
【回复】回复 @独孤殁2号 :可是他偏偏要去做兆古一地
千羽落镜:
顺便说一句,那些说唐朝继承隋朝的遗产,我想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次农民起义规模能超过隋朝 多达100多起,严重耗尽了青壮劳力 减人口多达2/3无限接近于70% 〈包括瘟疫以及饿死的〉李世民接手的是一个打空了的天下 就这还有一群在吹李世民接手的是隋朝留下的遗产

【回复】回复 @东北汉子杭州媳 :你也说哪有吃饱了造反的,对啊,隋末都TM要饿死了,不造反在家里等死是吧
【回复】回复 @东北汉子杭州媳 :[吃瓜]教员不是农民出身?历史虚无主义是吧?近代都有饿死人的,更别说古代了,真别说你是中国人,怪丢人的。
【回复】回复 @东北汉子杭州媳 :你可以去搜一下隋末农民起义的相关资料 是整个中华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农民起义 多达100多起,隋炀帝远征瑶役 加上赋税高得活不下去
老李去了好:
秦国和隋唯一区别就是唐朝荣光太盛,而汉朝知道汉武帝时期才真正光耀

【回复】你猜猜刘邦刘恒的历史评价。
【回复】回复 @老李去了好 :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也。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这是李世民对刘邦评价。
震天魔王:
借用百家讲坛里,老师的话就是,杨坚给隋朝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急功近利。杨坚开创了科举制度,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科举制度上来的人并没有多大才能,所以说,他只留了几十个,其他的全部回家。。他吧这种心态留给了杨广,杨广比杨坚更急,大业八年时间,做了太多,东修洛阳,南修运河,西出玉门关,北巡塞北。而且,每个杨广工程都人口消耗都是十之八九,十之五六。。。

【回复】回复 @汝乃傻十三 :独孤皇后?她?垃圾吧倒吧,她那吊样,像高炯这种北周时期就对她家不离不弃的能臣忠臣,就因为她打死了隋文帝喜欢的一个宫女,隋文帝气的跑了,高炯劝隋文帝,放宽心,别跟妇人计较。就这一句话,瞬间觉得高炯瞧不起她,对高炯不再信任。。而且独孤皇后这逼很奇葩,但凡臣子娶妾或者妾怀孕了,都觉得这臣子不行。她要求隋文帝对她一心一意无所谓,他要求臣子对妻一心一意也可以,但是她用这个衡量臣子是不是能干,是不是忠臣,是不是可用就夸张到极点
【回复】回复 @亘古第一仙 :杨坚和独孤,这俩都有病。一个是要求勤俭节约,一个是要求夫妻恩爱。本事是很好的事,但这俩都是极端。就那他俩儿子杨俊来说,因为过的奢侈,杨坚不爽他,因为夫妻不恩爱,独孤不爽他。最后被他老婆嫉妒,下毒毒成重病了。。然后杨坚查,查了就贬他儿子,还责问他,杨素都看不下去了,说罪不至此,给个机会改过自新吧。。杨坚拒绝,最后杨俊死了,不允许给他立碑,又因为自己老婆下毒有罪,嫡子也连带罪,最后连个抬棺的亲儿子都没。。。这是对自己儿子啊,对自己儿子都极端狠到这吊样,这要是对大臣,你敢想啊😂😂
【回复】回复 @震天魔王 :这两人不太正常,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越是遮掩压抑欲望的人,越容易极端,越容易大奸大恶,就那个修仁寿宫的事,说是节约勤俭,因为耗费大民夫死人多,要处罚修宫殿的杨素,结果独孤劝了一番,说是既然死了那么多,就要珍惜宫殿好好住,这一次耗费巨大,下一次就不用修了,对天下万民是福气,杨坚大喜,重赏杨素,好一个节俭爱民,什么叫勤俭节约呀战术后仰,这两口子嘴脸不是一般的丑恶
若幸一舞:
读书越少,杨广越伟大,真的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玩意还不如慈禧

【回复】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王侯将相了,不知道他们去服徭役能坚持几天。

皇帝 秦始皇 历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