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张謇朝堂上辩论,看完这一段才明白书生误国纸上谈兵的道理!

作者: 叫兽tv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0-03-26 14:08:06 浏览:85195 次

李鸿章与张謇朝堂上辩论,看完这一段才明白书生误国纸上谈兵的道理!

Tyapa:
这张謇可是翁同龢的高足,本来早就该登科了,无奈千年来的科举防作弊手段还是挺完善的,老眼昏花的翁老几次把别人的卷子当成他的,错点了别人,考了四回才及第。

【回复】还有张謇是凉籍,他冒了别人的名号才考上。如果真的追究起来,他不是状元y
【回复】剧中开头就讽刺了这件事[偷笑]
【回复】回复 @闾山咒术师 :不是的,他老家是通州金沙,自己出生在侨居地海门长乐,又是冷籍,就不太好考试,于是就去如皋张家花钱冒籍,后来考了秀才后就被讹钱,不成就举报了,而后通州知州孙云锦让他归籍通州了,有解厄之恩
布巴温:
书生误国这个说法未必是对的。请不要为了标题夺人眼球而仇恨读书人。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背景,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只能说闭关锁国的愚昧,即使连状元也是如此,那灭亡也是早晚的事。 还有,张后来也兴办实业,是否还能用误国评价他?

【回复】嗯,隔行如隔山,不是说读书人误国,而是每一行都要去重新学习,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回复】这里的书生指的是死读书的书生。看来你有可能就是啊。
【回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读再多书也没用
充满智慧的阿拉伯诗人:
张謇先生这里是不是表现的太书生气了,还是想表现他是翁同酥门下子弟? 其实张謇先生行动上是实业救国的和教育救国的,但可惜还只是轻工业。

【回复】老张确实最开始跟翁一起混,是翁的铁杆迷弟。当时翁的主张,他都是全力支持。但是甲午战败维新思想崛起,已接触了一部分维新思想。而翁因为反对维新被开缺回籍,他反思过往,觉得四书五经已经救不了中国。所以辞去了官职,开始进行经商。牛逼的是商人其实是最务实的工作,通过经商开始接触一些工业制造,反而让他从一个空谈书生变成中国近代的实业制造大王。对于这个人,只能说一句,前期空谈后期务实。但是比起他的老师翁来说,他还是比较务实的人。至少不会恶意拖国家的后腿
【回复】党同伐异,立场比对错更重要
【回复】回复 @8鹰眼米霍克8 :后来成了大商人之后,他又反对孙中山了。当年孙中山在南方当了临时大总统之后看中他名气大,想请老张出山给自己工作。老张也到南京和孙中山见了面,原来他发现孙中山吹牛多过实干。是一个典型的吹牛大王。他婉拒了孙中山的请求,后来袁世凯也找上了老张,也希望他能给他老袁工作,但这个时候袁世凯称帝的心思已经十分明显,老张对他的窃国行为十分鄙视,也找机会婉拒了。只能说老张属于典型的有心报国,但是报国无门。因为无论是孙还是袁,都不是能统一天下的人。他们属于典型的过渡的人,是为后人做准备。
享乐天: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李鸿章和翁同龢的矛盾怎么来的。这里科普一下。 当年长毛作乱的时候,曾国藩和翁同书一起剿贼,两人就产生了矛盾。后来翁同书干了件蠢事,他招降了苗沛霖,后来苗沛霖又造反了,这还不算,苗沛霖把一个镇子给洗了,翁同书怕问责就说是镇子的人勾结太平天国,逼反苗沛霖。 这事被曾国藩知道了,直接一本奏折把翁同书判了斩监候,后来翁家到处疏通才判了流放。这本奏折就是李鸿章写的。 翁同龢人品可见一斑。

【回复】终于找到我想看见的答案了!
【回复】但李对左张翁三人已经够不错了吧
【回复】大明有陈奇瑜,大清有翁同龢,怪不得都亡了
bili_11393632744: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回复】回复 @bili_11393632744 :你这四千万的数据是哪来的?李鸿章死后汇丰银行统计的家产连四百万都不到,北洋水师从建成到灭亡一共花费银两也就在两千万上下,是如何贪出四千万的?修园子是花钱不多,可是祝寿就仅仅是修园子吗?那么多的景点工程,各省督抚的寿礼祥瑞,加上太监在其中的层层盘剥,花费又何止百万? 北洋水师经费是归海军衙门管的,李鸿章在海军衙门无官无职,没有经费跟他有什么责任?满人拿着北洋水师的经费去搞昆明湖水师,就是忌惮汉人坐大,清流觉得他空费国帑,两家合起来明目张胆卡他脖子,1888年开始到1895年7年间未添一船一炮,每年报上去的200万维护费,能给100万都是很不错。到哪去贪污军费,不拨军费的板子还能打到他身上去?再说回来,那么多清流眼睛盯着,至于上这发财吗? 李鸿章是对北洋水师失败的历史要负责任,但不是地摊文学写的那种充满臆想的事,慈禧挪用的也不是水师的钱,本来就是补贴三海和颐和园工程的。展开说就太多了不细说,实在是看不惯无脑黑李的太多,卖国永远是一个国家决策层集体的行为,绝不是某个人能定下来的。
【回复】慈禧修园子挪用几百万,李鸿章家产有四千万,这里面贪污了多少?北洋舰队没经费,李鸿章没有责任?
【回复】回复 @bili_11393632744 :事实上连慈禧修园子的钱也不是她挪来的,大头出自宫廷内帑,另一方面是各省督抚大员的孝敬,这笔银子有二百多万两,这笔钱慈禧怕用了名声不好,就存到洋行吃利息,而且昭示利息是用来补贴北洋。就因为这个,后来康梁就牵扯慈禧挪用军费。
txl85:
这剧黑了张蹇,人家可是有名的实业大家,绝不是迂腐的书生

【回复】人是复杂的,同学。之前张之洞也是清流派,后来在中法战争后转到洋务派,因为看到了差距。而清流派的另一位领袖张佩伦嘴上要打打打,到了前线也不敢打,导致福建水师在马江海战中被法军歼灭。
【回复】人是有多面性的,一个人同时是忧国忧民的实业家,和血气上涌的键盘战略家并不冲突
【回复】年轻时迂腐不耽误他老了成为实业家。 这会儿到他开办实业还有20多年呢。你以为20年时间,他不会成长么?
日月双花:
标题党,什么叫书生误国?如果不是提出来巨炮的事,炮弹的事是不是永远都不提?很明显明面的实力是北洋强于倭寇,暗地里居然连炮弹都没有,张謇又不知道背地里什么情况,怎么误国了?举报了

【回复】不知道就去搞清楚,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书生没办过事只是从书本上的一知半解就指点江山能不犯错。
【回复】回复 @日月双花 :一开始就是这样,并没有错
【回复】回复 @战火987 :然而视频中的书生可是很厉害的,我是说该视频文不对题
陈麟萧:
3景舰-松岛,严岛,桥立都有320mm,翁同龢这个大汉奸,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师傅,把皇帝都教坏了,如果是李鸿章做师傅,分分钟让他跟太后翻脸。

【回复】回复 @tkdhrnb :翁同龢虽然是光绪老师,但成为光绪老师时光绪年方五岁,根本不是光绪选的这个老师,1877年,慈禧与翁同龢联手,借“杨乃武案”一举清洗了浙江官场上的湘军系统,此时光绪6岁。1882年,翁同龢进军机处,查处湘军军费舞弊问题,湘军领袖刘长佑被狠整,此时光绪11岁。1889年以后,翁同龢又在北洋舰队问题上与李鸿章展开激烈争论。此时光绪刚刚亲政。按翁同龢是光绪铁杆来看,光绪帝必然天纵其才,6岁就整了浙江湘军、11岁就坑了湘军领袖刘长佑,如果不是,翁同龢背后的人究竟是谁?是谁提拔他成为大学士、军机大臣的?
【回复】没事,这三门320基本等于摆设,穿深不足,射击角度很糟糕,但是定远和镇远的305要是多买金币弹了,结局就不一样了
【回复】回复 @祁厅长村口的野狗 :你这个就不符合唯物辩证法了,光绪又不是永远六岁,就不能长大了亲政,然后积攒自己的力量,就没有培植过自己的势力,翁同龢就没有转变过去的可能?
若水箘:
我觉得没黑张骞吧,这里的表现应该是有一定的认识但局限性很大。

【回复】谈不上黑,张骞后来不是跟了张之洞搞实业去了嘛,人总要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大家还是喜欢那种光伟正的人物,不能有一点瑕疵,殊不知任何人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都。
【回复】回复 @大坤哥1 :对,我也觉得应该是这么个意思,从早期的认识不足,到后期的思想成熟,总是要有个过程
安安桑Cinema: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居然可以评论!!!

【回复】人家是25炮,你一炮,还没炮弹
你是我而已:
清流误国,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这群书生除了会党同伐异还能干一点实事?明末如此,清末也是如此。

【回复】现在还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从清流变成了粉红
【回复】正常的,说比做容易,只要做事就会出错误,往往被黑的就是做事最多的,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喜极而泣]不管是清流还是东林党就是这样,这种特别考验皇帝的能力[呲牙]
范范范佩西88:
明明打不过还非要打的,才是真正的恨国党

【回复】不打就是不爱国。跟现在的键盘们很像
【回复】当敌强我弱的时候,战争的主动权在对方手上,因为你打他不过,而他打你,你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只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才是真正开战的时候!
绮意嫣雨芝:
你们就知道一句天下瘦,姑且不说这句话谁说的有没有依据,成年人看问题别这么单纯好吗兄弟,人都是复杂的,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杰出人物不是看他有多少钱,钱在历史面前一文不值,看这个人对历史起的作用,李鸿章兴起洋务运动,发起工业化,中国当时农耕文明对上工业文明,那是被碾压,只能拖着,一方面周旋让国家不致分裂,一方面出钱派遣海外留学生留下未来的种子,确实中国这风雨飘摇的房子就是这些留学生支撑起来的,就这两点,李鸿章没得黑,没有他拖延,中国没有革命的喘息机会也没有革命的本钱,兄弟别揪着钱不放 ,没意义没价值

【回复】有些公知喜欢玩这种障眼法 认为腐败问题解决了 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五二零声明:
晚清真正优秀的外交家只有一人,曾纪泽。 今天公蜘精蝇们当然最爱李鸿章了,均属跪洋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雄惜英雄,臭鱼找烂虾。

一望无垠白你你:
一个是实业救国,一个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北洋水师之弱难道是清流造成?李中堂不拍拍自己的腰包,不拍拍自己的胸脯,不拍拍小妾的胸脯?清流不过无知,李中堂则是无耻。

【回复】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你那句没说全啊。本就是说翁李二人相争,国家遭罪,到你那因为少了半句,完全就成了李一个人的事了,这不叫断章取义什么叫断章取义。翁同龢掌握户部,不给北洋拨钱,难道没一点关系?不要说是慈禧给要走修园子了,实际上慈禧把修园子的钱以北洋名义存到洋行里,还用利息补贴北洋,开战以后还削减了万寿庆典的钱给北洋,修园子和办庆典的钱都是内务府管,跟户部根本就是没有关系。之前慈禧真的处于退休状态,朝廷的事是光绪主持。战事不利,慈禧想插手都不能,被光绪顶急眼了,慈禧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才把珍妃给办了,敲山震虎,光绪才服的软。光绪对翁同龢宠信有加,没少给北洋穿小鞋,丁汝昌从实际出发,表示出战不足,自守有余,被光绪批成畏敌如虎,逼着出战,于是有了黄海战败。后来丁自杀了,光绪还不饶他,把他的棺材锁了,不准下葬,全家流放。
【回复】清廷不给银子你让李鸿章自己掏银子买炮弹?
【回复】回复 @bili_248350481 :国家是国家的,个人是个人的,谁说李鸿章贪污公款了吗,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清廷已经不给经费了
账号已注销:
现在的键盘侠不还是动不动就是一句“人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吗?这句话不算错,但是有前提条件,那就是双方物质基础都差不多,当装备差距过大的时候,人已经决定不了战争胜负了,赢得永远都是先进的那一方。 伟人的话不是圣经,也不能适用于任何时代,甚至伟人本身就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性,说的话不一定就正确,伟人的话也不说不容质疑的真理。

走向共和 光绪 慈禧 李鸿章 大清 张之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