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你的样子》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妙手?小人物故事的音乐也能如此轰轰烈烈?

作者: 叨叨冯聊音乐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2-08-06 13:14:10 浏览:118598 次

罗大佑《你的样子》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妙手?小人物故事的音乐也能如此轰轰烈烈?

水饺蘸墨汁:
我记得之前有个新闻,一个黑人司机从小听他妈妈哼罗大佑老师的歌,但一直不知道名字,有一次他开出租车载了一位中国台湾的游客,他哼给游客听,游客听出来是罗大佑老师的《恋曲1990》,黑人司机当场记得的哭了出来,因为他妈妈已经去世,他找这首歌找了20年。另外,《恋曲1990》跟叨叨老师讲的《你的样子》一样,也是电影《阿郎的故事》的主题曲。

【回复】【超级感人!南非黑人司机与《恋曲1990》的20年不解情缘 中文字幕-哔哩哔哩】 https://b23.tv/F88OHO1
【回复】恋曲90和你的样子都算是阿郎的故事电影的命题作文
猎户座9820:
别的不说,像罗大佑,李宗盛这种级别的音乐人,就算是写那种带有纪念意义的应式作文,如《明天会更好》《真心英雄》,中国有多少人能写得出来呢?

【回复】回复 @nb96 :从地位上来说两者有高下之分,毕竟罗大佑出道比较早,《之乎者也》就不用提了,可以说是一代音乐人的启迪,李宗盛也把罗大佑称为大哥。但音乐素养和创作上两者不存在档次与高级与不高级之分,罗大佑音乐中更多展现出的是人们心中的不鸣之音与追求,人文思考色彩比较浓厚。而李宗盛则更加商业化一点,红尘之中的哀怨与缠绵,男女情事尽在其中。
【回复】回复 @多点米饭 :事实就是这样,那不踩,大家都一样,行了吧,大家都跟罗大佑一个水平,满意了吧
【回复】李宗盛不能跟罗大佑比。罗大佑是华语流行音乐天花板
包子打听:
你了解了创作背景就很容易理解。电影《阿郎的故事》国语版的片尾曲。主歌急促,讲述故事,就好像要死了,想把阿郎一路的经历讲出来,副歌就是慢镜头了,一堆回忆的画面

【回复】是的,这部电影我只在20年前看过一两次,这首歌和片尾的镜头场景,那种揪心的感觉,就全部刻进脑子里了[口罩]
【回复】小时候去小伙伴家看过, 跟他们一家一起哭得稀里哗啦的
YS3690:
有没有兴趣讲讲亚细亚的孤儿中小军鼓的运用

【回复】【12.亚细亚的孤儿(20150910)-哔哩哔哩】 https://b23.tv/2NNUh3b
【回复】还有《青春舞曲2000》中的鼓,少有的前奏从鼓开始
Magdalen4:
罗大佑真不愧被称为华语乐坛教父,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只听说过他的厉害却没有好好去了解过(至少我身边的人是这样的) 叨叨老师也解析的很好[鼓掌]

【回复】罗大佑改变了流行音乐只能娱乐,他也可以很严肃的表达一些东西,这一点是划时代的,不信你看看今天的流行音乐,有几个人有罗大佑这种深度和厚重?有几个人能写出“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那些为了自由付出的代价,是否我们已经忘记,黄花岗的灵魂,他们地下有知,能否原谅我们”,就算是情歌,“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这种名句也没几个人能写出来了。实际上罗大佑是个例外,大多数歌手都是流行音乐范畴,拿来娱乐,消遣的。齐秦对华语乐坛的贡献很大,但是今天有几个人知道齐秦?周杰伦也不会是例外,等再过二三十年,他也会被那个时候的“周杰伦”替代,但是罗大佑不会。 他是真的不会
【回复】回复 @保贱品 :首先罗大佑并不靠流量去衡量的,他自己也不喜欢商业化,但罗的歌确实能流传很久,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回复】回复 @秋风的墓国 :因为罗大佑是真·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
丁远_:
很多非科班出身的音乐人,比如罗大佑,李宗盛,黄舒骏,张雨生(有的甚至是历史哲学专业),都可以写出这么多伟大的作品,这是为什么,up可以说说嘛

【回复】其他人不了解,罗大佑是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了,只是没有进入大学学习音乐,虽然之前是医生,但绝非半路出家。
【回复】我觉得至少旋律是天赋,学院派未必比非科班的人会写旋律。最会写旋律的人是那种情感丰富,善于把生活里的内容转化成旋律线的人吧,最重要的是,这种旋律不是用音乐专业手段产出的工业流水线产品,是人情感的真实表达,这种人再学学音乐的技法,从技术层面再润色润色,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般。 学校可能会教给你技术,但是情感表达这个东西我觉得那真的天赋,教不来。就像写文章,各种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用好了也能出文章,但有些人就是语言平实朴素,但却情感热烈真挚,容易让人共情。
【回复】罗大佑从小学钢琴,到了业余8级左右的水平,中学开始弹吉他,18岁左右做合唱团在台北演出,20岁开始写歌,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资深的唱片爱好者,从小给他介绍各种优秀的歌曲,他自己家里背景复杂国语台语日语英语客家话多种语言对话培养了他多视角的思维方式,再加上天才般的旋律才华,yyds
大脑已死机:
第一次听这歌是林志炫版本的,后来才知道是罗大佑的[捂眼][捂眼][捂眼]

【回复】跟罗大佑原版的差太多,意境和情感上
【回复】林志炫还翻唱过崔健的花房姑娘,虽然也很好听但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和取向。林志炫的音乐追求和老罗老崔不太一样,他更关注声音的呈现,而那两位更关注思想的表达。这么说吧,林志炫的翻唱更在意的是好听,但在剥离了原曲的时代背景和人文表达之后,这两首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你的样子和花房姑娘了。当然这也没什么,纯音乐领域的多风格尝试也不是错。
【回复】优客李林时代就翻唱了很多经典英文歌曲,个人觉得有些甚至比原版还好听[OK]
丁远_:
罗大佑并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为什么可以写出这么多伟大的旋律[大哭][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罗大佑首先是真正的天才,然后还有非常扎实的的文化素养
【回复】每一个伟大的音乐人,基础都是天赋。。。。光靠努力就能出彩,这世界上就没有天才这一说了
【回复】从小学音乐 而且跟上了整个港台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 你可以网络歌曲置于许嵩 一样医学院校 一样喜爱音乐
台北不是我的家-:
平时轻易不敢听这首歌 因为这首歌蕴含的情感太丰富、太深沉了 极致的美与极致的悲戚 最适合在晚上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欣赏

MrZ_26:
想提一个乐理相关的修改意见,聊主歌的段落里描述音高用的是“…重点的音在7上…在#4上”,看不懂啊喂!但是这种流行音乐里用唱名的时候一般都是选好1=D,符合首调思维,这两个音就是6和3,几乎所有旋律音都不需要升降号了。叨叨直接取白键1=C,这样常用简谱的人就“每个字都认识,但合起来就看不懂”了。故觉得还是说“…B…#F…”或者“…6…3…”比较好(可以选一个说然后字幕把另一个标出来,这样两种习惯的都看得懂)

【回复】我也 听不懂固定调。。
DK君:
罗大佑先生的曲子好多都充满故事性,而且要说很大很沉重的事。但词写得却很小。再多听听,又能听出大事。希望有一天罗大佑先生的歌还能重新回到大众的耳朵。

【回复】回复 @Rainy913 :那还挺好哈哈哈。我小时候听不明白,但能觉得满苦闷就不喜欢。
【回复】哈哈,我儿子13年的也爱听,因为我每天循环反复放
放荡土豆:
之前鲍勃迪伦拿诺奖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华语乐坛有谁靠写词能拿诺奖,那必是罗大佑了。写小歌写大歌都首首震撼,唱的都是时代之音[点赞]

【回复】回复 @叭波儿嘣 :如果你听过罗大佑的歌,那你不会这么说的, 再会吧素兰 这张专不知道你听了多少,之乎者也不知道你通过后有没有咂摸咂摸词的味道,轻飘飘一句差距很大,好像懂得很多,实际上屁都没输出。
【回复】回复 @叭波儿嘣 :如果你队大歌的理解就是主旋律,那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人思考自己,也必须思考社会与时代
【回复】回复 @叭波儿嘣 :从这几个描述除了一些歌能十几分钟长,我没看出他比罗大佑优越的地方。
失水橘子皮:
罗大佑先生创作的《船歌》是我最爱的当代歌曲。

【回复】之前看电影八两金的时候第一次在影片末尾听到这首歌,本来香港能拍出乡土人文气息这么浓厚的电影已经让我很吃惊了,船歌响起的时候更是让我领略到了中国民歌的绝佳风采,我正好奇是国内哪位大师的得意作品,网上一搜,词曲罗大佑,跪了
【回复】回复 @LLZSMDS :听说写船歌的时候大佑哥还特地去安徽采风
【回复】非常浓郁的中国风,有人说这首歌就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自然。
丁远_:
能否讲讲罗大佑的《歌》《乡愁四韵》[喜欢]

丶翛:
大佑哥音乐能讲的太多了,请问up考虑出系列吗?[doge]

【回复】感谢B站让专业音乐知识接近普通听众

音乐分享官 流行音乐 乐理 音乐 音乐分享官3.0 罗大佑 你的样子 电影音乐 乐评 阿郎的故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