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厂】深圳最大的城中村,离别没有归期

作者: 箭厂视频分类: 社会·美食·旅行 发布时间: 2020-03-19 20:00:00 浏览:275699 次

【箭厂】深圳最大的城中村,离别没有归期

Mescalinum_:
配合最后那个旁白,再看看电视剧里刚毕业住黄金地段精装LOFT的应届生,中国已经没有穷人了[热词系列_你细品]

【回复】很简单啊,这些城市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人虽然没有户口但已经成为了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但是城市的户籍制度注定了他们只是城市的劳动力,在这座城市辛苦打拼半辈子,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买不起一套房或是拿到当地户口,子女也不能在当地接受优质的教育
【回复】我家乡是广东最落后的地方,人均月入不到3000,市中心除了干净整洁一点,其余的连广州深圳的村镇都不如。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广东人。因为从小过着要啥没啥的日子,到现在消费都特寒酸。生活方式和大城市的朋友基本合不来,渐渐的朋友圈里都是些和我一样的落后地区出身的了。而且还特别看不起某些和我一样出身还在外边充大款的。
【回复】留不住的深圳,回不去的家乡。。
carlllos:
真凶不是城市化进程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果他们的“老家”也可以安居乐业的话又何必到深圳来浮沉?只可惜了白石洲0.6平方公里下的一个个鲜活个体,和村屋废墟一起驱赶埋没。被纪录片和观众们居高临下的可悲一句。可当科技园新贵中产入驻10万+/平方的新楼时,这座城市又有谁会再记得被迫搬离的他们?

【回复】我老家市中心繁华程度连深圳一个村镇都不如,亲戚在深圳给大厂当保安都比我爸一个小城市基层干部工资高福利好。
【回复】那么要怎么把产业往内搬迁呢[吃瓜]
【回复】回复 @谢耳朵哭怕 : 不可能月光的,打工有打工的活法,就深圳工厂的工人来说,假设一个月打工加班收入5000,房租不过1000,吃饭也不到1000,除了手机没有其他娱乐,一个月还有几千剩下。。。这就是底层打工人,不是你看到的月光青年白领
IZUMIJY:
我初中时就住在白石洲门口的湾畔花园,这个小区是横向排列的,这一排房子把上白石村和外面隔开了,每次站在交界处都会有种不真实感。这里有住几百块一个月廉租房的打工族,有住着小区的中产阶层,还有家产百万千万的收租本地人,但这些人都走在同一条小路上,吃着同一家糖水店,肉夹馍,逛着同一家超市,阶层之间是那么远,但人与人又是那么近………

【回复】湾畔就是一堵墙,我在白石洲住啦3年,最后把房子卖啦,白石洲是真方便!
【回复】回复 @我是传奇! :一堵墙太真实了,正门的风比空调还凉[喜极而泣]
德威天龙:
通过倒叙,白石洲拆迁已成实事,而长期居住在此的离乡之人却如浮萍风雨飘摇,因高额的租金居无定所。残酷的现实与未来美好的愿想形成鲜明的对比,感人感到悲伤又无奈。 整个视频让人感到最唏嘘的就是父亲让孩子回老家了,但是孩子认为深圳才是自己的家。父亲因无力购买深圳高额的房子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自责又无力,这恐怕是真的绝望了。

【回复】不用太悲观,这种事情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糟糕,12年我12岁从温州的出租房回到家乡2万人的小镇,连我的家乡话都不会说(重庆话),生活和日常交流有各种不适,但时间会使一切走向日常,只要还能奋斗,生活总会朝着好的方向走,当初能从家乡走出来,就能走回去,再不济也就换个地方继续生存。 其实长远来看真正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啊,不论是城中村的孩子还是留守儿童其受到教育水平大部分都很差,其中很多最终还是会像其父母一般做低水平的工作,没钱在大城市安家吧......
【回复】两岁来到深圳,从不觉得深圳是自己老家,也不认为自己有家乡
cmguan:
本人广州郊区土著,工作需要经常往返广、深、莞。觉得深圳最繁荣,节奏最快,但是最没归属感的城市,也许是社会下层没有归宿感,总感觉这个城市不属于他们,沿着沿江高速从广州一路到前海,都是高楼大厦,各种精英出出进进,但到关外一些地方,又看到破旧的城中村出来光鲜的白领,心里有一种违和感。我知道,城中村广州有、东莞有,所有大城市都有,但是深圳节奏太快,总让人感觉压抑。

【回复】我越秀区土著..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贫富差距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每个国家或者地区都不能够独善其身.深圳是一个大熔炉,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屡见不鲜,很正常哎.
【回复】前海福田到处高楼大厦到龙岗坪山简直两个地方..
【回复】是的,连你们本省人都这样的感受,何况是我们这些外省的人,是在绷不住那句“来了都是深圳人”
大彬CHELBAUM:
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是以牺牲这样无数的个体为代价的,而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毫无还手之力。

【回复】普通人,盛世之牛马,乱世之炮灰。最早的一代饱受封建主义压榨剥削,近代的一代迈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最新的一代深漂蜗居过史上最大最乱面积最小生活最艰苦的城中村。[妙啊]
四回囧:
“王先森,你说的那个深圳,她美吗?” “她不是美不美的问题,她是那种,很有气质很知性,跟你很聊得来,但是你知道她不属于你的那种”

【回复】说气质知性可就是骂人了
榔梨个language:
没有配乐只是环境音的片尾,最后两分钟无人机的马赛克视角,飞得高感觉的却都是模糊的。这片子应该是去年12月前拍的,看那个妈妈自白,家里就靠老公一个人的工资,要是他一个月没收入,我们家也就断了。不想去想疫情到现在这个城中村里的人怎么样,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视线变得模糊,声音也变得现实。

【回复】去年8月末9月初左右拍的[妙啊]
【回复】我看到这段也感觉很悲哀,箭厂的视频总是看着很压抑
住书鬼:
在白石洲住过,看到这个视频心情蛮复杂的,一边看一边认,看会不会拍到我曾经住过的那栋楼附近。 记得那时找房子的时候跑过好多地方,从南头一路找到固戍,都不敢在南山找,因为房租太贵了,而且不想与人合租。 最后在白石洲租了一个8楼的一房一厅,1千8的房租,对比当时的环境来说,已经觉得好便宜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走路上班就10分钟。 后来换工作才搬离那边,那边真的很方便,吃用穿下楼就能买到。不过也是因为地段太好了吧 ,所以拆是肯定的。 没有去过那边的人可能不知道,白石洲是处在一个怎样被高档小区和商业包围的状态。 益田假日广场,欢乐谷,世界之窗,华侨城创意园,欢乐海岸,临近深圳湾公园那边,高档小区10万一平的房子,跟白石洲就隔着一条街。 我曾经在这街的两边拉过网线,同样的价格,高档小区那边可以拉100M,但是在白石洲,只有20M。 或许以后改造了,白石洲这边的新房子也就可以跟对面的小区一样用同样的价格拉同样的网线了吧。

【回复】回复 @RazorZT :除了一次是网上看的转租信息租的房子,其余的几次都是跟朋友或者同事去公司周边自己找的。最好是先看好附近有什么小区或者租房多的地方(想好自己想住哪),然后周末就自己和朋友亲自去看,一来对治安交通有个了解,二来像以前白石洲的很多房东,他们放租都是直接楼下贴一张纸给个电话,网上是找不到的。
【回复】您好,想请问下您找房子的渠道是怎么样的?
【回复】回复 @nfuil :好的,非常感谢
萨马乌奇卡:
打工挣得钱都给这些土著了,他们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越想越难受

【回复】现实就是这样,人生来就很不公平😂...除了调整自己心态和想办法往上挤之外,真的没有太多办法.哪儿都一样啊.
账号已注销:
普通人在时代大潮面前显得好渺小。[囧]

【回复】所以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才是如今最正确的做法
【回复】回复 @Tracer0118 : 没事,我们新生代穷人不结婚大把人结婚。 当底层人口灭迹了。那么原来的中层也就会变成底层。着就是历史的发展。
系IKun哇:
城市基础建设者,城市建好了,你们可以离开了!

keytam:
作为城乡规划的学生,我个人对那些说资本,说政策的评论比较无语。 城乡规划第一考虑就是社会公平。很多人都在说降房价,但请问有人知道我们中国又有多少人也只是靠着这房价才勉强脱贫的呢?直白地说,这房价不可能掉,但同样,因为社会公平,考虑没有跟上这次发展红利的人,房价也不可能升,部分村镇除外。 现在很多人都着眼大城市,说大城市在排斥他们。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看到,很多大城市的规划,是带动了各地村镇。各地村镇发展得并不差,但没有人关注而已。 国家发展不能只局限一城一市,人口流动趋向的改变将成为必然。

【回复】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关于人口流动和房价这一点上。你想表达的是未来有发展潜力的新一线强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房价会越来越高。3,4线及其以下的城市人口大量流失以后的房子有价无市跟破砖烂瓦没有太大区别,是这个意思吧?
【回复】终于看到明白人了..而不是那种对发展带来的好处视而不见,发展带来的问题却指点江山的评论
【回复】回复 @会思考的云 :评论又没了。。。你自己看看我的专栏和动态吧。。。 我的意思是小城镇想发展,走的不能是现在大城市发展起来的那种方式。
红迪搬运菌:
箭场拍的太接地气了,我不是深圳的但是有些镜头真的是在生活中见过,像是片头的那几个小孩子

NON_Y:
当下大多数城中村难逃士绅化的命运,媒体更多的是报道那些本来就已经是富翁的房东们,缺忽略了被“驱逐”的租户。作为深圳人在这里生活了20年却只踏足过一次白石洲,但那一次让我印象太深刻了。一位住在城中村的大巴司机捡到了我的行李箱,我去找他把箱子拿了回来,真的很感谢他善良的举动。在去找他的路上,我看到了城中村不一样的魅力,热闹的小吃店和商场,人来人往的小路,这些才是真正的生活气息呀…

【回复】普通人,盛世之牛马,乱世之炮灰。最早的一代饱受封建主义压榨剥削,近代的一代迈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最新的一代深漂蜗居过史上最大最乱面积最小生活最艰苦的城中村。[吃瓜]
【回复】你问一下城市改造那些人还有房地产开发商了 别只怪那些房东
焦虑骑士:
不知道弹幕那些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怎么想的

【回复】普通人,盛世之牛马,乱世之炮灰。最早的一代饱受封建主义压榨剥削,近代的一代迈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最新的一代深漂蜗居过史上最大最乱面积最小生活最艰苦的城中村。[妙啊]
ムト子:
不可否认背井离乡,但是和大山里的孩子比,城中村的大部分孩子是幸运的,他们眼界总是比山内的开阔,用漂泊的无奈换眼界的开阔,至于未来怎么样,路是自己选的

大胆牛丸子:
常说白天CBD,晚上城中村。这几乎是多数一线城市小白领的必经之路,因为房租便宜,交通也不差。但是,同样来北上广深打工的他们,可选择的余地更少。下个月,自己也将搬离城中村,为了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换来的是更长的通勤时间。而他们,换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更贵的房租,工作,孩子的学校通通都得换个变,还不见得环境能有所改善。最重要的是,没得选择,必须搬。 "我会想你的"小朋友的言语就是天真和可爱,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以后见不到这个朋友,但并不能想到更深层次意味着什么。9岁自己搬离乡镇,还有些炫耀的和小朋友说"我们家要去城里了",然后,我再也没有感到进城有多自豪,也再也没见过那些上学放学吃饭玩耍总是黏在一起的伙伴了。

人文 社会 生活 中国 纪录片 离别 家乡 白石洲 普通话 青年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