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英寸」传感器到“底”多大?你上当受骗了吗?详解1英寸传感器命名来源的前世今生

作者: sjhstone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20-03-14 20:13:40 浏览:146777 次

【科普】「一英寸」传感器到“底”多大?你上当受骗了吗?详解1英寸传感器命名来源的前世今生

sjhstone:
有同学在弹幕中提出了一些疑惑,为了确保事实准确性,经查阅相关资料后补充: 1. 135胶片成像区域:根据ISO1007-2000(兼容国标GB/T9185-2003),135胶片片基高度为34.95±0.05毫米,片基边缘至开孔处距离为2±0.15毫米,开孔高度为2.8±0.03毫米,因此纵向可成像高度为25.04~25.4毫米。而通行的典型单张高度为24毫米。横向宽度定义了全画幅距和半画幅距,分别为38毫米和19毫米。由于每一张照片之间还要流出间隔,通行的典型单张宽度为38-2=36毫米。 2. 135电影卷有没有齿孔?以UP主的经验而言是有的,参照 av42501765 中的分装过程,以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O87UhUMvg 展示的用老摄像机拍片。 由于不是全职的专业人士,不论是UP还是观众出现一些知识上认知的偏差都在所难免,大家就事论事即可。如有问题请不吝指正!

【回复】常见的电影胶片,35mm,16mm都是双排齿孔,8mm,6mm是单排齿孔,甚至70mm规格(15/70)imax大幅面胶片都是有齿孔的
【回复】关于成像区域的进一步探讨可以参见:https://photo.stackexchange.com/posts/88181/revisions
【回复】小米那个一英寸怎么回事
sjhstone:
再配音版本过审了,这个版本还有一些错误,在此更正: 1. 索尼画幅CMOS尺寸:35.7~35.8×23.9 mm(时间点00:24) 2. 0.05英寸的差距是因为举例的真空管宽高比为4:3,而相机一般都是3:2(时间点04:20)

【回复】3. 三星一亿像素HM1的尺寸有待进一步确认。对于1"型传感器的对角线尺寸,3:2对应0.625" = 15.875 mm, 4:3对应0.62" = 15.748 mm。比照这个比例,根据DPReview的一篇新闻通稿解读,HM1大小应该是9.6 x 7.2mm,对角线长12 mm,这个和1/1.33摄像管的对应规格也更相符合。 在制作动画绘图时参照的是TechInsights的拆解报告,但拆解报告中的die size(8.17 mm x 10.82 mm)可能包括了所有的信号处理电路,并非全部是感光面积。 感谢@SCP-3270 、@xiang书萱 、@掩埋de季忆 的相关讨论,进一步确认后会择机制作本视频第3个更正版本。
【回复】配图已经更新在PDF底稿里,PDF和配音稿已经上传,可以在 https://juflt.sjhstone.cn/p/one-inch/ 下载
Luxcoldury:
脑子里泛出来一张王自健的脸_(:з」∠)_

timaxell:
老老实实用厘米就得了,罪魁祸首就是狐佬国放着公制单位不用,硬要搞甚至都不是十进位的英寸英尺英里,盎司磅品脱,华氏度之类的狗屁单位,出了狐佬国在其它国家还要外国迁就它,恶心。

【回复】回复 @丶夕辞 :英国都多少年不用英制单位了,基本上都是美国在用
【回复】回复 @Ashy-117 :几斤几两早就根据公制单位调制了……
【回复】回复 @Ashy-117 :老百姓用的斤两早就是公制了 建国的时候调整的 2斤=1公斤=1kg
Asselt:
这动画做的挺好,但配音有点敷衍,也没有字幕,可惜了

【回复】外挂字幕已经补上了[tv_吐血]录音笔和话筒都在学校 家里只能用笔记本自带的麦克风了,见谅啦[tv_流泪]
【回复】回复 @sjhstone :已经很好啦
天涯流浪猫:
感觉手机大底方向错了,舍弃了手机拍照的大景深优势,引入了对焦慢对焦不准问题。现在最好的拍照手机感觉还是索尼三星苹果的原生1200w左右,底在1/(1.5-2),这样是最好的

【回复】大底方向没错,错的是过于大的像素搭在一块小底上
【回复】第一次听到大景深也能叫优势[笑哭],人家都追求浅景深,才有光学虚化,没有景深,具有层次感的画面就无法胜任。不用提算法景深,那明显的边缘涂抹,抠图痕迹,能忍受的,就说明不是一个对拍照有追求的人。其次没有大底,就无法保证进光量和感光面积,这样,想拍好夜景就没指望了。
【回复】其实大底也一样可以有大景深,光圈一缩就有了,记得三星好像出过一个可缩光圈的手机,不过成本倒也是问题。确实难,要大底,厚度还得控制,就造成慧差,桶形畸变。就从体积约束这一点,就造成手机想追相机,真的是一点希望也没有,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我的相机搭配最垃圾的狗头在标准焦段下拍出的月亮,裁剪后都比某手机的潜望式50倍拍的清楚[笑哭]。说到这我想了想,恍然大悟,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手机厚度的制约,注定了它不是那块料。
fujiang视觉:
感楼主科普,我按勾股定理算了一下 ,发现市场上大部分的相机都是虚标的传感器尺寸,比如佳能g16所谓的1/1.7传感器其实不到1/2英才,所谓佳能g1x的1.5英寸算出来就0.9英才。这里面怎么这么大的猫腻啊?

无敌丁丁呢:
其实up这个说法有些问题,相机传感器的英寸制单位和毫米至单位其实是有严格的换算关系的,起源于摄像管,但是指的不是摄像管外面那个黑圈的直径,而是指的摄像管的有效像场半周长,也就是说传感器对角线长×圆周率/2就等于英寸制单位的长度

【回复】回复 @sjhstone :这方面网上的内容信息不多,不过也很好印证……可以查一下4/3英寸,1/2英寸,一英寸感光原件的实际尺寸,然后带到公式里算一下……就会发现都符合英寸的数值换算成毫米后等于对角弧的长度……
【回复】回复 @sjhstone :计算了一下,数值上是非常贴近的,有来源的话我会尽快更新
tdq-4381-1:
这么看感觉把一英寸底放到手机里也没有那么不可行吧

【回复】松下有DMC-M1和DMC-M10两款一英寸底的手机类产品,不过当手机用真的不太行
【回复】这么大,镜头也就变大了,先不说丑不丑。肯定会更容易损坏
【回复】1寸底,27毫米等效,物理焦距就10毫米左右了,实际镜头模组得13 4 5毫米,再加上屏幕和镜头盖的厚度呢?[抠鼻]
番茄龍之介:
哪個相機廠商會天天說自己相機裡面是1英吋的cmos...

【回复】冷冻相机厂商可是会天天推广一英寸入门级相机的哦[滑稽]
【回复】回复 @INEEDHELP :冷冻一寸信噪比已经足够吊打全幅了[怪我咯]
【回复】回复 @INEEDHELP :冷冻CCD直到今天还是深空望远镜最重要的传感器选型
捕影工匠:
现在手机最大的问题在于镜头光学素质都喂不饱那块底

【回复】毕竟本质还是便携设备,制约是很多的,最能吃红利的就是计算性能了
droptoper:
配音的问题不在于收音质量,而在于没有很好的准备台本。内容还是不错的👍

【回复】比较随意做的一期视频,没想到可能得益于选题,刷新了我单支视频播放量的新高……之前做传染病常识(av84499843)的时候也是觉得有总比没有好,时间也不多随便做做就算了,结果和预先准备脚本的效果还是有巨大差距的。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cv4722180 这个专栏文章了解一下今后的选题定位。感谢中肯友善的评价![tv_点赞]
myhuoyu:
声音很好,内容很棒 就是我的电脑偶尔有点儿卡顿

MIーKU:
前来考古,一英寸大底手机已经出来了

【回复】回复 @哈哈哈哦额隔 :公摊1英寸卵用
【回复】回复 @朝花夕誓Q :徕卡手机
楊素:
有一个奇怪的点,就是大于等于1/2英寸(8mm对角线)的底采用对角线16mm为一英寸,而小于1/2的采用对角线18mm为一英寸,所以你罗列的表格里的一英寸标准还是统一的,但是为什么有这种差异就不知道了。 另外就是全画幅的传感器应该是2.7英寸而不是1.7英寸。

【回复】感谢这位认真的观众!不过因为这期视频做完已经一年了,全画幅=1.7英寸这个我不太记得是哪里提到了,刚刚扫了一下也没找到,方便说下大概的时间点吗?
fujiang视觉:
楼主胡扯吧??我不说那么多,只知道一点,一英寸的黑卡相机焦距等效全幅系数是2.7倍啊?怎么可能对角线只有aps的三分之一呢?

【回复】02:46处展示的是感光【面积】比较。02:17已经说明,1英寸英制单位换算到公制是25.4毫米,长度已经接近索尼APS-C画幅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 黑卡7的物理焦距是9-72,全幅同视角等效是24-200,换算系数是8:3≈2.667,没错。 取全画幅尺寸24mmx36mm,则全画幅对角线长约43.2667mm,假设1英寸传感器宽高比和所取全画幅一致,为3:2,则在同视角相似三角形下,根据换算系数可得1英寸传感器对角线为16.225mm。 取APS-C画幅焦距换算系数1.5,则在宽高比假设下,APS-C画幅对角线长度约28.8444mm。 28.8444/16.225≈1.7778,这是APS-C/1英寸型的对角线长度倍数。 由于假设宽高比一致,面积倍数可由对角线长度倍数平方直接得到。1.7778^2≈3.1605,这是APS-C/1英寸型的感光面积倍数。
【回复】回复 @sjhstone :谢谢科普!明白了

一寸底 运动相机 黑卡 CMOS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