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块钱一包榨菜,一年卖20多亿,怎么现在卖不动了?

作者: 浪哥财经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3-09-01 19:56:37 浏览:394575 次

3块钱一包榨菜,一年卖20多亿,怎么现在卖不动了?

辣椒牛肉粉:
70g一包14块,吃点啥不好,吃榨菜[无语]

【回复】贵,味道一般,而且有一次买了全是嚼不烂的渣,之后再也没买过
【回复】100块一斤,买两斤牛肉吃不香吗
【回复】长见识了。。。。14快。。。
天野春子:
就是乌江涨价之后,给了其它品牌有了机会,原本有些品牌没有规模效应的,质量好点分量大点的的价格在2元-3元,当乌江这个大品牌涨到3元左右之后,其它牌子就有机会了,份额就拱手相让给别人了。卫龙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以为自己品牌牛逼了,营销得家喻户晓了,就牛逼哄哄涨价,结果……消费者不买账。

【回复】根源不在价格 这榨菜现在一包 一半菜茎 一包一半不能吃的 价高质劣 老广东这东西谁没吃过 从小吃到大的 现在这质量纯纯诈骗 送粥都嫌
【回复】回复 @月夜流螢 :根源就是价格,榨菜这种廉价品,地方品牌普遍小包5毛,中包一块。你卖3块,主要的购买人群最在乎的就是这个价格。
【回复】卫龙出名了但是味道价格都不符合预期,反倒是便宜了麻辣王子那些
ht425:
神奇的涪陵榨菜, 本来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靠规模效应 成本应该是最低的,结果卖的最贵。榨菜还想玩产业升级的涨价套路不能理解

【回复】原料人工其实很便宜,主要是发领导工资,投广告才是大头,很多公司说亏本,但是人家领导工资赚的多了去了,老套路罢了,那些年年亏本的,钱都拿去发工资,投广告了,那会不亏本,就是套,的钱罢了。
【回复】回复 @还没想好名字---- :都是变相给自己小金库挣钱,肥了腰包亏了公司
【回复】就是还说什么原材料价格上涨估计都是领导在外面开的公司,农村的人都知道最不值钱的就是初级农产品
八少爷呀呀:
以前逛超市,顺手会买一两包,现在不仅分量变小了,价格比排骨还贵,有那钱买排骨不香么

【回复】确实,同样的价格为啥不吃肉,榨菜怎么玩都是榨菜
【回复】回复 @少年你很6啊 :那跟榨菜好吃有关系吗?
【回复】回复 @恶魔10000 :别,榨菜属于高盐类产品。和现在“少盐,少油,少糖”的健康理念不符合
汐月琉璃:
榨菜这东西,5毛一包就是最佳粥品伴侣,1块一包就是可接受粥品伴侣,1.5一包的时候为什么要硬去选预制榨菜?它的价格已经没有竞争力了,集市上的各类丰富酱腌菜或者自己在家拿萝卜白菜辣椒拿盐水泡一夜的腌制菜已经完全碾压榨菜了,2元一包以上的价格已经和肉类五五开了

【回复】以前条件差,早上粥有个榨菜不错了,小时候没零食吃 有时候吃榨菜[笑哭]不说多好吃,好歹嘴里有点味 现在基本上没买过榨菜,一年365天就算过年楼下也有卖新鲜蔬菜的,有的选谁还吃榨菜啊
【回复】五五开?那是你没仔细算过,三块一包十五克,算下来一斤一百块,能买七八斤猪肉了
【回复】回复 @记住以往 : 我小时候吃榨菜是一块钱3包,没什么吃才吃
浅清怜:
随意社会的发展被抛弃的产物,榨菜,泡面,火腿肠都是同样的命运,一个简简单单的火腿肠都在改变经营方向,以前重心放在超市里卖的那种包装火腿肠,现在开始慢慢的向摆摊卖的那种烤肠倾斜了,方便面也从袋装到桶装再到杯装慢慢演变了,也从油炸面向冻干面过渡了。榨菜这东西和老干妈没啥区别,都会慢慢被大众抛弃,趁早向厨房商用这条线发展吧

【回复】老干妈要是不换配料现在照样火,主要是换她儿子当董事长了现在为了利润换便宜材料,再也没有以前香了
【回复】回复 @纸言御用 :没以前香就算了,现在老干妈的辣椒吃的发苦,而且味精下的太狠了
【回复】老干妈最大的问题是口味变了
MAINAA:
既然是长期做榨菜的,不如学京东刘强东直营物流思路,去搞上游原材料自产自销把产业链定价权拿在自己手里 30多的市场占有率不低啊,财报这么好看的不如想办法搞死竞争对手 创造一个销售思路, 1.比如和其他方便面等食品推出联合套餐,钱挣不挣无所谓不亏就行,大不了自己创一个 做方便面不亏就行,带动榨菜消费及利润 2.打一打爱国牌性价比,学学白象,一些做香肠鸡蛋速食品之类的企业,老头老太太三四千工资的穷年轻人他们的早餐晚餐如何去拿下? 3.扩大消费人群比如货车司机,装卸工,厂狗这类的人,东鹏特饮红牛卖的好,主打的就是短平快[吃瓜]高能量高盐方便时间紧,要走量不走价 4.下沉市场因地制宜去接收外卖无法触及的地方

【回复】你能说出厂狗、装卸工、货车司机这仨行业,就说明你不了解市场 实际上厂狗和装卸工这种重体力活的人反而是有集体食堂最按时就餐的,人家正餐是主食+菜+肉,反而不吃榨菜,你不用去厂去工地,你就站内找找厂里和工地的生活视频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货车司机也不会吃这种高盐榨菜,因为盐多了要喝水,喝水就要找WC,找WC就要进服务区,就是耽误运输效率
【回复】回复 @墨锦倾城染白衣襟 : 看了他的评论就属于啥也不懂,张口就来建议的那种。还掌控上游原材料!上游原材料是啥?怎么来的?估计他也不懂。要是涪陵榨菜自己种,估计能直接亏损破产清算了。
【回复】榨菜最初环节的种植和收割是最辛苦,最不赚钱的。。。我们隔壁县就是榨菜的大产区,乡下妹就是那里产的,也不乏出口的品牌。。。种植,收割,初级加工,我都亲眼见过很多次,,
点赞收藏转发:
3月份买的,五斤,五斤,五斤,15块6毛,还包邮。到现在还存了半缸。我买你个嘴的成品包装袋的榨菜!

【回复】回复 @时光如沙o :我都吃榨菜了,还管它正不正宗?
【回复】回复 @阿瓦隆控评处组长 :我都啃方便面了,你告诉我方便面不健康[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回复 @懵然无知 :哈哈哈确实,吃的是榨菜,不是什么所谓的正宗不正宗[脱单doge]
酒与糖_Melody:
榨菜这个东西,小包的超过1块5,那就是抢钱,感觉就十年时间,眼看着榨菜从0.5到0.8到1到1.2到1.5到3,好家伙,直接跳过2和2.5档位了。 而且打一大堆概念,新配方,最后发现不管你怎么弄,其实味道大差不差 而且因为咸,本来就是属于配菜中的配菜用,每次打开一包,基本吃不完,吃不完放冰箱,等到过几天想起来吃打开冰箱发现开了半包,可放了好几天了,吃又不是,不吃又不是,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扔了再开一包吧。 我是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就能小包涨到3块钱的 本来

【回复】剑啊,你看看评论区,3块钱的乌江榨菜居然说不贵,当我没吃过呢?又少又辣,一包只能一个人一餐
【回复】回复 @uffree :三块钱我能吃两菜包子了,去米村能弄碗白饭,免费小菜免费汤直接吃。。。
【回复】以前不都是一块钱三包的吗 现在涨的太离谱了 吃不起了[辣眼睛]
萧影何:
3块一包,我吃点啥不好?而且分量肉眼可见的缩水。里面老菜梆子越来越多,菜芯全被拿去做所谓的高端榨菜了。问题是你一榨菜在怎么高端也不过是一包咸菜。 涪陵可以说是当年靠互联网红利杀出来的,结果开始胡乱整什么高端线,王牌产品也开始偷工减料。你非要强行与普通群众基础脱钩,普通人吃不起,有钱人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活该你越来越没人要。

【回复】呃呃呃,乌江只是牌子,涪陵是地名,别混淆了,也有其他牌子涪陵榨菜
【回复】乌江刚出在电视打广告,买了里面芯挺多。渐渐的所有品牌小包装的榨菜青边越来越多,不爱嚼撇出去了。大袋更贵的芯多
【回复】正经涪陵人谁吃榨菜啊 都自己泡[嗑瓜子]
幻翼刃:
本地榨菜1块钱一包,味道跟涪陵榨菜大差不差,我干嘛当冤大头买涪陵[吃瓜]

【回复】浙江哪的,我在宁波买的都是余姚产的一个牌子,备得福,也挺不错
【回复】有些东西就不适合搞品牌,菜市场弄个摊位卖咸菜足够了
【回复】[嗑瓜子]是的,真以为自己品牌价值能支撑多大的溢价呢,你卖的贵,我就转而买其他牌子的,用脚给你投票
崂山白花草蛇水:
建议涨到1000亿一袋一年只需要把这一袋卖出去业绩就大涨了[doge]

【回复】毒贩也没你这样洗钱的 [doge]
【回复】设成一万块一袋吧,那样会有测评主播和网红为了噱头买[doge]
【回复】换个思路解决问题[吃瓜]
只相信科学:
说实话,这是老牌食品都面临的普遍困难。 1.信息和物流的快速发展。13年以前,智能联网手机还没全面普及,区域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品牌产品——①食品安全问题②产品口碑(信息有限)③规模效应(售价便宜)④供货渠道——工厂仓库,地区批发仓库,批发市场,零售(企业的规模效应,市场竞争优势)……在信息和物流高速发展后,新兴品牌、老牌小厂可以在2到3年内建立广泛的口碑,线上零售快递外包规避了仓储物流的成本。 2.竞品竞争——可替代产品。随着商超普及,小商店逐渐转型为“零食售卖处”(榨菜在一般观念里不是零食,而是餐食),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去商超购买而不是去小商店“碰运气”,在商场中榨菜会遇到大量的可替代品。榨菜的市场占比小了。 在榨菜市场内,低层消费者也会选择PDD模式的“便宜、量大”,涪陵榨菜的市场定位很难契合市场消费趋势。 3.消费观念升级。讲个例子:10年的时候拿瓶老干妈在食堂“加餐”,同学会过来要两勺。20年老干妈被打上“高油、高盐”的“垃圾食品”表签。榨菜也是,自从哪年爆出某个牌子的亚硝酸盐超标容易致癌,又有哪年腌菜、酸菜爆食品安全问题,榨菜也被贴上了隐形标签。新生代的群体对榨菜并不会有太大的感情,早餐很大程度被“包子、面包、粉、面、煎饼……”替代(查一下早餐行业数据就会发现问题)。另外,某年某专家某营养师指出早餐吃稀饭容易肥胖、营养不良……各种负面影响,逐渐清退了榨菜市场的潜在客户。 4.成本问题。说实话,这是次生问题。国内通胀是普遍的,涨价也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市场销售规模在逐渐减小,材料、人工成本还在提高,超过了通胀水平。再加价就显得“买不起”了。毕竟,现在还有谁一包榨菜吃两碗?3块一包榨菜,还真比不上4,5,6块一碗粉、面。相比之下,榨菜性价比真的不高,偶尔换个口味还行。

【回复】便宜榨菜照吃不误的[嗑瓜子]我之前在上海打工,经常吃榨菜,但是我才不会去买比肉还贵的脑残榨菜。有这个钱,我都能在上海吃菜饭骨头汤了,五块钱,我在全家都能买饭团,或者买两个包子馒头。我至于去买二两不到的榨菜。不新鲜,不好吃,量又少
【回复】70克一包榨菜14块钱你看看上面那几楼
【回复】脑壳有包啊,3块钱买一包才几十克的榨菜?我自己去买鸡蛋才几毛钱一个,一斤猪肉才十几块钱,难怪别人说大陆人吃不起榨菜。
MR·兔砸:
我小时候吃的最多榨菜叫老伍榨菜,一包五毛[笑哭]实在无法理解三块的榨菜有什么价值[笑哭]我当时在欧洲中超买榨菜估计也就四块一包

【回复】回复 @定兴大叔 : 确实感到贵了,我一般一餐最少要一袋,一袋都要2块以上。依稀记得以前一家人一餐只要一袋。
【回复】回复 @定兴大叔 : 还怀念这个榨菜[妙啊]
乌鱼子蒸虾头:
价格有些不太合适,一般榨菜一包一元就差不多了,本就是没钱点菜才用榨菜下饭的,有钱为啥不多点一道实实在在的菜呢? 可以符合当下低钠的健康生活理念,在配方上进行减盐。再推出小包装更低价的榨菜,并比如一包0.5元25克,网店二十包起卖,线下超市十包一袋。然后以更低的价格大量推广给各大外卖商家,让外卖店铺加在饭上面一份一元。路子很多,只要不作死,倾听消费者意见,这盘棋还能下很久。

【回复】你想的是把公司做好,人家想的是如何肥腰包然后跑路,报表上年年亏,高管们年年加薪加年终将,利润都放下面的私人公司,台面公司亏也是亏全体股东的
【回复】同意。我感觉榨菜价格和猪肉价格存在软性的绑定。视频中提到销量降低的19年和22年底都是猪肉降价至6-10元的阶段。而20-21由于疫情影响,猪肉一度超过30。榨菜3元,猪肉1斤6元,怎么想也是二选一用来下饭吧?倒是酸菜,可以买一点配着煮菜。
【回复】乌江榨菜有出减盐的,今年在我们小区的小商店买过,一包两块五(好贵啊)。这种减盐乌江榨菜稍微用水泡一会就啥味道都没了(我不能吃咸的东西但是有点馋榨菜所以买它回来,怕也还是咸所以打算泡一下水后再煮面,但是真的泡一下就没任何味道了)。吃完这包减盐乌江榨菜,过了几天后我再去那家小商店找结果那里没买了,店老板跟我说因为减盐乌江榨菜不好买,所以乌江榨菜不出它了。[思考]
看戏的吃瓜党:
稍微有点名气就去做品牌,搞溢价,冲击高端提升利润率。这都是这几年互联网经济留下的病根,也是学术派企业管理人员最喜欢搞的精英小资模式[捂脸][捂脸],TMD这群二货完全就不知道知道自己卖得是什么,张小泉,涪陵榨菜都是这鬼样子

【回复】是哈,尤其上市公司,与其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不如蹭蹭热点买买流量,不仅投资人喜欢,还能成为网红爆款,病态!
【回复】完全的照搬派 互联网数据流 我都吃咸菜了 还拿品牌咸菜撑门面么[doge]
mango968:
乌江的榨菜芯好吃,不会太咸脆脆的,电商有优惠能买买,线下真的太贵了

【回复】回复 @再次微笑 :不会苦呀,榨菜丝反而皮多有可能苦,芯好很多
【回复】回复 @再次微笑 :很多高仿
这鸡腿忒咸:
只买5毛的本地榨菜,没觉得几块钱的味道能好到哪里去。

商业 涪陵榨菜 食品 消费 股票 股市 A股 上市公司 万物研究所 万物研究所·奖学金计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