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养大田鳖 水下猛虫的另一面居然是个好男人 就是有点废鱼

作者: 天野侠分类: 动物二创 发布时间: 2022-08-29 17:40:00 浏览:269302 次

沉浸式养大田鳖 水下猛虫的另一面居然是个好男人 就是有点废鱼

全站最水六级用户:
个人感觉田鳖真的是值得敬畏的一个物种;可长时间水下活动,一些种类甚至进化出了类似后期型U艇进气管的超长呼吸管、抗击打能力很好的外骨骼、伏击掠食性、水下高移动速度、大型复眼带来的高视力、成熟的捕猎技能、极广的食谱、飞行能力以及最离谱的哪怕一些哺乳类和脊椎动物都没有的抚育后代的习性[妙啊]

【回复】回复 @jiewa110 :这东西真的会[笑哭][灵魂出窍]
头像是本人啦:
这基本是最能打的虫了[辣眼睛],怕的不行

【回复】回复 @懒惰君啊 :他就是个刺客,伤害高,甲薄,水里除了大鱼和鸟,基本打不过它
【回复】回复 @懒惰君啊 :主要是因为生活在水下,这玩意在水里贼猛
【回复】回复 @懒惰君啊 :看体现咯,小的肯定不能打呀,你看他前面那两只手,多粗。
嘟嘟不让:
田鳖刺状前肢有毒扎人贼疼,而且它还会飞。

【回复】回复 @騎著蜗牛闖世界 :有消化酶
【回复】请说出你的故事[脱单doge]
陈芮shutup:
田鳖都敢用手抓,还发这种误导性的视频让人以为田鳖友善无害,你这种做法和发徒手耍毒蛇的一样非蠢即坏,田鳖生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口器尖锐连你厚实的老茧都能穿透,注射一种消化酶溶解肌肉组织,其疼痛感相当于手伸进硫酸里浸泡,远远大于被蜂蛰的疼感,而且伤口无法愈合,参考五步蛇烂肉王,特殊人群被蛰甚至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国外有视频体验被各种毒物蛰的疼痛指数,田鳖是和子弹蚁并列的级别,自己掂量掂量吧可能比你这辈子最疼的场景都要疼上十倍[热][热]

【回复】回复 @滑稽Galaxy :生孩子相当于大范围钝器内伤加致命贯穿伤,这规模都不一样怎么比
【回复】比较好奇最后摆摊售卖那里为啥敢上手抓啊,是比较熟了吗[笑哭]
【回复】我养田鳖的时候经常徒手抓,也没有啥,甚至日本动物摄影师松桥利光出版的图书《你知道怎么抓它吗》里也提到了田鳖是可以徒手抓取的
姜菜:
前面是田鳖,后面咋成蝎蝽了呢?[捂脸]

【回复】只有1分30秒到1分58秒期间的是蝎蝽,其它时间都是真的鳖负蝽,确实奇怪,为啥只有那二十几秒换了个物种?是剪辑的时候把其它素材剪进来了吗
【回复】这完全是两类生物,科都不一样
【回复】前面是民间名,后面是学名
天曰大雏:
[热]这虫扎一下疼一年,比🐍都危险居然有人敢玩。

【回复】注射的是消化液,强酸所以疼
【回复】就疼一个下午还敢说比蛇危险,不搞笑吗
【回复】我被咬过很痛但是没有明显伤口
邪魔的利刃-邪魔猎者:
为什么弹幕上说自己养养就得了千万别放生 我不明白。 那抓的吧? 那就哪儿抓来的,放哪儿去呗。 反正是同一个物种和种类 那么多同类,也不差这一只。 对啊,这是和本土契合的。 你放那里没事儿。 但是不同地方的就别放了啊。

_希区柯克_:
这玩意咬人巨疼,个人觉得比马蜂蛰人还疼

Arcturus_Mensk:
对物生物生存压力最大的就是环境温差和潮湿度,而且越低等的生物体现得越明显,比如人类依靠科技灭蟑不如平均温差变化个10摄氏度有效果。 生物在环境变化面前无比脆弱,因此很多生物在进化上,要么当下精进能硬扛各种威胁;要么逆流而上挑战新环境。很多现今仍存的远古生物比如鹦鹉螺就是存活5亿年、几乎没有尝试新环境的生物,他们能在水中适应极恶劣的环境,却无法迈出水面一步,“硬汉”属性点满后也几乎不再进化。 田鳖看似在小池塘这个生态系统中处于绝对主动,可终究在进化路上选择待在当下环境下繁衍生息,脱离了类似池塘的生态系统只能灭绝。与之相对的人类祖先从尝试上岸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承担高风险伴随而来的高收益,人类祖先成功逆流而上。 无论是像鹦鹉螺一样停留当下地进化,还是像人类祖先冒险新环境,我们都成了活着的传说。 不同点是,固步自封的进化因为被动坚守,所以对刺激的主动反应不被环境开发过多,神经网络都是一些基本的趋利避害、繁衍生存。人类这种不断适应环境的生物恰好相反,智人的高智力是人类占据生态链顶端的核心基础。

一只甜小瓜啊oAo:
我小时候就抓过这种负子蝽但是结果这家伙直接给我手指头夹住了贼疼给我夹出童年阴影来了[无语]

随缘酱:
被这个东西咬过巨疼,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比被活辣子蛰还痛苦。[笑哭]

动物观察局 生物 自然 动物世界 昆虫 动物圈 野生动物 宠物 水族 爬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