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为什么是《三体》前传?

作者: 大门ZRR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2-14 22:53:17 浏览:591514 次

《球状闪电》为什么是《三体》前传?

不会画画的二向箔:
球闪读到最后我都哭了,量子态的父母,一旦你去看他就永远看不到,但却能在现实生活中留下非量子态的痕迹。。读到这我真的爆哭。大刘给“被雷劈死”赋予了一个非常浪漫的结局

【回复】虽然,但是,量子云会向整个宇宙扩散到均匀分布,那这样在地球内任一点的出现概率几乎就是零,唉
【回复】回复 @生米村村民 :父亲可以看到房间内的女儿,但是量子态的人 却不一定会出现在哪,有一个概率云,会有概率出现在云的任意一点。这是更悲剧的一件事,星际穿越的父亲还能给女儿信息…… 而量子态的人,几乎难以与常人进行交流……
【回复】回复 @Aperspiration :所以说现实真的比小说残酷绝望的多
普朗克厚度的书:
省流助手: 1.球闪男二号就是丁仪,人称六分仪,在书里同样爱上了女一号林云少校,之后也念念不忘,在三体中,丁仪接触水滴之前,也对女舰长提到这位让他念念不忘的少校。 2.面壁者,弗里德里克泰勒的面壁计划,宏原子神风队,就是球闪里,丁仪和林云的研究成果。推荐一部电影《幽冥》,就是展现人在量子化后是什么样子,原理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3.球闪结局时,做球闪试验,发现宏原子的概率云不发散了,总是维持波函数坍缩,排查了一切可能后,说明地球上存在着看不见的观测者,暗示智子已经到达地球。

【回复】回复 @艾小呦 :当年看三体丁仪那句“我曾经以为在宇宙的餐桌上我们人类至少还有一两道饭后甜点,结果全他妈的是残羹剩饭”,这句话当年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没懂,后来把整本书尤其是后面看了好几遍才懂了他到底说的什么,丁仪说实话作为人类科学家真的很牛逼了。
【回复】我看刘慈欣的书已经看见丁仪死了三次了,一次是朝闻道,一次是三体,还有一次不记得了,丁仪实惨[笑哭]
【回复】回复 @温酒斩花藤丿 :没错 接触水滴时都有人相信丁仪的直觉很可怕“想想他的直觉都发现过什么吧”。大史都说丁仪是大智慧之人,一辈子活得很明白。
左牵黄月如钩:
谁说大刘不懂浪漫,量子玫瑰,真的是理工男的浪漫。她瑰丽而幽静,她唯美而璀璨。 “当我走到人生的尽头,当我在弥留之际最后一次睁开眼睛,那时我所有的知性和记忆都消失在过去的深渊中,又回到童年纯真的感觉和梦幻之中,那就是量子玫瑰向我微笑的时候。”

【回复】包括中国太阳和黄金原野,我觉得他一直很浪漫,只不过是一种理工式的,对于人类未来的担忧以及充满希望。
【回复】回复 @有山居士 :还有诗云,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睛,混沌蝴蝶,地火,鲸歌,山,都很耐琢磨
【回复】注意浪漫的定义,直男不懂的是资本定义下的“浪漫”
澤-華:
两本都看过的人来说,三体三女主换林云来,书本厚度可能得少一大半[笑哭]

【回复】罗辑将控制钥匙交给了林云,三体人的水滴立刻撤离了太阳系[doge]
【回复】直接快进到人类反向占领三体划分三体人保留地[笑哭]
【回复】林云可比韦德恐怖多了,拿到武器之后谁知道她会不会直接不威慑给三体用了[笑哭]
见字提㠮:
刘慈欣写了两个林云。球状闪电中的林云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里面最立体的女性角色了,她童年的经历,对武器的痴迷,她的美丽、聪明、冷静、果决和不择手段,还有在偶尔流露出的温柔和脆弱。毫无疑问,在文学上,球状闪电里的林云是极具魅力的。然而比起她,全频段带阻塞干扰里的林云更打动我。全频段带阻塞干扰里的林云,只是一个扁平的人物,俄罗斯版的女主尚还有一段回忆作支撑,林云没有。但是,有另一种东西支撑着这个人物,正是这种东西让她在我眼里彻底超越了另一个林云。“中尉,我尽责任。” 两个林云。一个像钻石,她璀璨、纯粹、光芒四射;另一个则如同黄金,她厚重、现实,甚至有点俗气。然而在烈火中,留下来的,一定是黄金而非钻石。

【回复】回复 @深渊鼻涕虫 :其实按写作时间来看,维德和章北海都像是男版的林云,剥离了温柔与少许脆弱的林云
【回复】看完球状闪电,又隔了几篇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看到全频段带阻塞干扰,都没留意到这里面有个同名的林云[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32376238868_bili :其实细节完全一致,就是人物、国家的名字变了(俄罗斯的还加了一段女主回忆祖父)
ZzOldCat:
大刘作为那个以美为尊的年代的人,仍然有着对本国民族毫无折扣的偏爱也是弥足珍贵了

【回复】球闪里面,下令攻击核电厂的那名将军简直就是我国将军的典型,他珍惜孩子的生命,但是不妨碍他下令攻击,篇幅不多,但是刻画的特别立体,将一辈子的枷锁套在自己身上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回复】回复 @懵唬笑 :正常人就该这么做,别搞美帝那套小布尔乔亚矫情。
【回复】回复 @懵唬笑 :只能说紧急避险,人命和人命没办法比较,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henryxie1003:
其实最后林云引爆宏聚变是把美帝吓跑的,小说里设定这种特定的宏原子聚变只能定向摧毁芯片等电子设备而不伤及其他,而宏原子一旦被引爆能量必须被释放完才能停止扩散所以只要在同一地点不断引爆宏原子那么扩散范围就会一次比一次大,直到摧毁地球上所有电子设备。最终把人类拉入前工业文明时代,而在没有了高科技优势的情况下美帝是拼不过中国的,就是在这样的威慑下最终把把美帝愣是给吓跑了。

【回复】不仅仅是这样,假如全世界的芯片都毁灭了,你觉得伊朗人,阿富汗人会放过美国人吗?
【回复】回复 @懵唬笑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真把中东和阿美在一瞬间的所有电子产品全部摧毁,阿美的实际能力也是完全碾压的。 就哪怕是双方从头手搓芯片,阿美的芯片图纸中东地区就没有。60年前的阿美登月的处理器就是手搓出来的,苏联也有纯机械导航的航天器,人家毕竟是从零堆出来的东西
【回复】回复 @懵唬笑 :没有芯片的时代二战打的如火如荼。美国会变弱不假,但不会让你说的那几个国家变强。
致生者:
引用某人的一个故事“村里的大户和大家商量一起种地,然后一起收割。但是大户家里有一台联合收割机,每次到了丰收的世时节大户的收割机总能抢先收割一大批粮食。村里有一户穷苦年轻人也想多收获过上好日子,于是日夜辛苦自己造了一台小型收割机。可是他刚要下地收割,大户带着一帮人手拿棍棒,挡在了你家门口不让你下地收割,这时你该怎么办?是回去再造更先进的收割机吗?”[藏狐]

【回复】回复 @黎明前的夜2015 :不是侮辱,而是人家真把你当蛮子看待。我蛮夷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而不是真让你去当蛮夷
【回复】回复 @l379_xcc :别拿清朝侮辱新中国[笑哭]
账号已注销:
窃以为《三体》的害处在于看过《三体》再也看不下别的科幻小说了。。其格局之宏大,气势之磅礴。。已写尽宇宙沧桑,人类悲欢。。使人隐约排斥别的作品。。至少对于我而言是如此。基于此。。《三体》如一堵黑色的高墙。。阻断一切阅读其他科幻作品从而得到收获的念想。。大刘你个匹夫!!啊!!啊!!!真让我又爱又恨呐!![嫌弃]

【回复】回复 @百里无啥 :大刘再过一两年会有新作品,但不要用三体的高度期待,不然会影响阅读
【回复】那可能对科幻作品了解的不多……
【回复】虽然但是……我依然期待更震撼的作品
Dloveyoh:
很多人不喜欢大刘 可能就是因为大刘是一个爱国作家 这对于某些人是不能接受的[藏狐]

【回复】他们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大刘的精神。对他们而言,打不过就跪舔在正常不过了。但罗辑,林云,章北海每一个都敢于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生命。正是这些人照出背叛者的丑陋不堪,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如此仇视大刘
【回复】这层很多评论想反驳你却证明了你说得对。
【回复】就是让我搞笑的差评是看中国人的脸不习惯。(不是编的,
0x509:
球状闪电一定要一口气读完,最后会非常爽。在读原著之前,千万不要看各种几分钟速读视频。

【回复】回复 @懒懒赏月人 :看三体三里这口气不得闭过气去[doge]
【回复】同意,我是在高铁上读的,没买到坐票,上车直接去餐车,行李箱一横一坐,选一首合适的bgm一口气读完,丝毫不在意当时穿的短裤走光了没,现在听那首纯音乐还能清楚得记得读书时的感觉[藏狐]
【回复】我觉得地球往事都适合一口气[doge]
c厄7今天刷保级队了吗:
球状闪电那时候,大刘以为自己得了重病,时日无多了,所以把自己想写的点子全写进了球状闪电,而且重要的是,人在这种情绪高涨的时候迸发出来的灵感也是独一无二的,球状闪电我看了三遍,越读越有味道,能感觉到写这本书的人是怀着怎样一种悲伤,无奈,遗憾的心情在写。正如书中那首诗:我们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小路,那条从此决定我们一生的路。 (当然最后也证明是大刘多虑了,只是普通的病而已

【回复】是肝部剧痛,写完后去检查发现其实没太大事
【回复】回复 @南街冰棍 :确实是球状闪电啊 有采访的
【回复】其实是三体三,球状闪电用到的点子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宏观量子,而三体三用到了太多的点子,群星计划,三个童话,掩体纪元,向黑域发出安全申明,被打击跌落至三维的魔戒文明,大宇宙重启等等等等
乌弋山:
中文世界的一切,都不是特德蒋的那支笔能够理解的。中文世界的故事是《地火》,是《伤心者》,是《水星播种》,是在地下熊熊燃烧的煤矿,是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偷偷塞入自己疯癫儿子著作的母亲,是在水星上养育一个全新的物种。当特德蒋的笔下的超人类像玩弄拼字游戏一样傲慢地影响纽约证券交易所时,刘慈欣笔下的中国军人正怀着90年代的忧虑在罗布泊升起一轮冰蓝色的太阳。 中文,与中文所背负的一切,都不是生长在美国的特德蒋可以轻易理解的。我建议他还是继续去写那些美国佬的故事吧,毕竟他写得真是好。 ——转自知乎

【回复】同意,特德姜的领悟看的我跟看小白爽文一样尴尬,总是像农夫费劲巴拉描述皇帝的金锄头一样充满着勉强和无力。
【回复】回复 @副手武器 :原文摘录自知乎回答“如何评价特德姜在纽约客上发表的文章《坏汉字》”,因为我的部分摘录使得文章的原意被扭曲,作者本意是想指出中美科幻因为历史背景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与人文内涵,原作者无意贬低特德姜,假如你是特德姜的粉丝,我向你道歉
【回复】回复 @副手武器 :特德姜写的并不是中国人的科幻也不能代表中国人的科幻
第五大觋:
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深刻的时代烙印,这其中中国视角下的美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可幻想不可战胜。到2000年左右的,要打,但应该要靠开挂,有什么黑科技帮助(球状闪电这个作品就是其中的典型。)直到近几年的真正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比较。而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看到西方诸多国家的群魔乱舞后,现在对其态度都快变成,大家猜猜美国啥时分裂了。

【回复】回复 @神舟十六号 :但也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啊……你说的出海难,如果放在现在其实也不对,应该是近海我们是能够做到区域拒止的。只是我们暂时打不了远洋海战。但老美的第一岛链名存实亡。 但如果往前几年倒回去。全频带阻塞那本书的时代。军迷在互联网,甚至军队在相关的文章中都有几架甚至十几架歼7(具体啥忘了)兑掉一架f22的假想作战。多心酸啊。
【回复】不同意,你要看战场在哪,境内的战场真的不会输,但出海就难
【回复】回复 @神舟十六号 :八九十年代打起来即使在内地也只能说做到不灭,最多比抗战时期好点,不可能赢。海陆空,作战理念,统筹指挥等全面代差,也就只能靠人数去堆了,但现代战争下的人海战术真的只是数字。那时候打起来绝对会如 全频道干扰 里一样华东华南华北都迅速沦陷,然后这些地区陷入后来阿富汗,伊拉克的近况,全靠敌后游击骚扰,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正面会战之类的。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却是可以说打起来第一岛链内不败
君问无期:
因为球状闪电里面有一个观察者,这个观察者有能力(智子),轻易的穿透地下矿井。而且还有六分仪,以及,三体二黑暗森林里泰勒所追求的球状闪电武器。至于工具人陈博士,就没有在三体正传里再出现了。

【回复】回复 @左牵黄月如钩 :这个工具人是玩纳米材料的。比我这种普通人厉害多了。不过我一直坚信,三体1地球往事里的女主角是叶文洁,男一是史强。[doge]。到了黑暗森林就是双男主了,罗辑章北海,到死神永生,那就是众生相了。三体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比尔希恩斯,偏执的天才,不谈成功与否,他的小负号计划真的是惊艳了我。
【回复】回复 @有山居士 :你忘了,地球往事里,工具人汪淼去拜访丁仪的时候。丁仪桌子上摆的那张照片了吗?林云在量子世界去当老师了
【回复】回复 @有山居士 :基本可以确认了,六分仪说是上方有人,暗示的不是美方,而是一种上帝般的角色,再后来的三体里,没有其他外星文明发现我们,那只有三体文明了,也就是智子了
刺狸:
丁仪在接水滴之前和一个军人搭话的时候就提了一嘴林云,世界线的连续是肯定的

【回复】三体一里就有了,汪淼去找丁仪喝酒的台球桌那段,描述到了那张照片,丁仪好像还感慨了句往事不堪回首?
【回复】回复 @一刀叁段 :还不至于,临终遗言是傻孩子快跑[doge]
白堕春醪-_:
大刘的科幻浪漫是一种抽象的美,他非常适合写意境,《球状闪电》我四刷,每一次我看的侧重点都不同,第一次主看球状闪电的探索,第二次主看林云与陈博士的情感之路,第三次看丁仪与林云的情感,第四次看林云自传,还有西伯利亚之旅那一段是本书的转折点,后面几乎都是丁仪对陈博士回忆式的描写,真的很佩服大刘对与科幻的立意,对于浪漫的追求

【回复】为什么不看战争的过程呢?因为关注了这几位的历程就已经决定了发展的总基调,这也正是大刘的科幻浪漫主义使然!
【回复】陈博士一股江洋味[大哭]
【回复】回复 @竹央之森 :确实好像,林澜和少校(忘记他名字了[笑哭])
试图文艺的J:
有的弹幕我真的不知道在想什么,时不时来一句“别剧透啊没看过的咋办”,咋办咋办?你退出去啊你咋办???up主标题写的清清楚楚,点进来的要么是老读者要么是不怕剧透的,你怕剧透还顶着标题点进来看,我怀疑你看科幻作品干什么,能看得懂?

【回复】这年头,B站答题如同虚设,能发弹幕和评论的nt特别多,之前看《machine box》时就是,制作方为了还原老电视机看番的感觉,特意做旧画质,有人从第一季第一集一直骂到第二季完结[辣眼睛]
【回复】是啊,都出版十几年的书了自己没看还不让别人说了,真搞不懂这些人咋想的
【回复】回复 @东北潜影贝 :哈哈哈笑死了,感受到了水平的参差
有谁在意呢:
当年书荒,偶获大刘佳作,如获至宝,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当时,根本不知道大刘,就想着,这样的文采,却这样没有名气,真是世人眼拙,这样的才子,都要被埋没了,却没曾想,十来年后,大刘火了!但我想这火,来的,太迟了,迟到,大刘把自己书的版权都贱卖了! 世人眼拙,世人眼拙啊!金子般的人才,都能被埋没几十年!

【回复】没那事儿,真正看科幻的早认识他了,国内三巨头之一,零几年就影响力很大了,只不过你们不看。别总是这个刘慈欣代表整个国内科幻的调调成不?很烦人的,尤其是对喜欢科幻的人来说。
【回复】回复 @有谁在意呢 :高贵谈不上,只是我们不会看那么几本书到处宣扬,也不会看过几本书就认为先有作者后有天,更不会看过几本书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我高潮。我在小学时就听过一句话,叫看到的越多就会发现不知道的越多,就会变得更谦虚。这样就不会看那么一点就把它奉为至理,从何彰显自己精神的空虚。还有,多看看几本吧,刘慈欣写的中短篇多着呢,那可没教你阴阳怪气。我上一次看过一本书就把那个人当做神来供着,貌似是……还真没有,我精神没那么贫乏,所以可以整句话都平铺直叙,而不用句句感叹号用夸张至极的语气去表达一个没那么夸张的想法。
【回复】回复 @有谁在意呢 :不要试图在网上表达完整的真情实感,咱们现在的网络不适合这样,你的言论就像是在阴阳怪气(如果你是真的在有好好说话情绪饱满)。
夜风皆长叹:
大刘受苏俄文学影响很大,文笔跟西伯利亚冰原一样冷酷,无垠,但厚重,磅礴

【回复】回复 @万里长城2005 :“谨以此书献给俄罗斯人民,他们的文学作品给了我极大的影响”
【回复】回复 @懵唬笑 :俄版《全屏段阻塞干扰》开篇序言,请
【回复】非常喜欢大刘的文笔,他的文笔之优秀怎么说都不够,什么叫力透纸背,什么叫瑰丽宏大,什么叫史诗感,什么叫如手术刀般精确的形容,什么叫哲学感和空间感!什么叫“如新闻报道般真实”!更不要说他能够对科学及科幻方面的内容进行极其精妙地叙述和形容,这种逆天能力……我扫了一堆欧美大家的科幻作品,没几个有这能力的!那些说他文笔不好的吧,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大概是真的看不懂吧,为他们感受不到这种美而惋惜!

故事档案馆 刘慈欣 球状闪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