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档]历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览(1901-2020) B站原up主StarShooting_Boy制作

作者: TMathB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3-30 16:31:29 浏览:126414 次

[补档]历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览(1901-2020) B站原up主StarShooting_Boy制作

86866522518_bili:
刚刚看了历年物理学奖 文学家和科学家 他们的眼神 气质真的很不同

【回复】一个人的气质有他思想和学识的影子,物理学奖那些人真的气质把我迷死[捂眼]
【回复】文化人有种优雅深邃的气质,其实随便找一个看着有文化的白人老头,假装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我们不了解的也会信
【回复】要是你得了诺奖,你的眼神气质也会不同
oasis哦啊西斯:
有没有大佬读的多的,推荐几本,最好是故事性比较强,不要诗歌散文,然后比较深刻的严肃文学

【回复】推荐肖洛霍夫(苏联)的静静的顿河,库切(南非)的耻,川端康成(日本)的雪国,托马斯曼(德国)的魔山,加缪(法国)的局外人。这些都是给我感触很深的作品,像我这样几乎没有什么文学素养的人也能读懂[喜极而泣]
【回复】故事性最强的估计是显克维奇,他是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小说家,可以试试他的《火与剑》《你往何处去》《十字军骑士》。如果要兼具故事性和严肃性,那我推荐从巴尔加斯·略萨《世界末日之战》、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石黑一雄《莫失莫忘》这些起手。
【回复】不建议一上来就看太高深的,个人推荐《弗兰肯斯坦》《发条橙》《动物农场》,这些比较易懂,适合入门
万象视界先生:
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不一定作品就写得不好,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的作品绝对不差

【回复】对的,我觉得很多人都在网上说什么西方标准,迎合西方的才能得诺奖之类的,大扬阴谋论,甚至没有看过人家的作品,就说我觉得不如国内的某某某之类的,国内作家获奖我们应该骄傲,但是不至于别人获奖我们还贬低吧,应该客观公正的去评价一个人啊[笑哭][笑哭][笑哭]这些网友我只能说真不行
【回复】回复 @墨丘萝丝Mercurows :在你看来,谈还住在高辐射区的贫民的生活叫抹黑?还是当年牺牲者的遗孀讲述的辐射死亡过程和丧子之痛是抹黑?抑或是白俄飙升的畸形儿率是抹黑?你所谓的抹黑只是把经历过苦难的人的事用最冷静的笔触写下来罢了。你能说出这几句话,说明你既不关心文学,更不关心苦难[猫雷Nyaru_ybb]
【回复】回复 @摩拉克斯一号粉丝 :有西方标准?还有东方标准呢!哈哈哈!文学有阶级性。
nami-kaze:
可能是我文学修养不够[思考],我觉得这里边的书百分之七八十都不适合普通人看[思考],中国人可能不太了解外国文化,我看茅奖的书就好很多

【回复】严肃文学本来就不适合大众,大众喜欢的那叫通俗小说。不排除部分作家能做到雅俗共赏,比如托尔斯泰。但是更多严肃作家注定是小众。
【回复】现代文学早就不玩古典叙事那一套了,越来越难是趋势。但骨子里永远是批判,文学的价值就在批判。
【回复】确实,有几本很有开创性,内容比较生涩难懂,文学还是先看通俗易懂的比较好
AA恋雪的星星AA:
177条评论没一个认真讨论作家作品的,真是。。。

【回复】也不是一个没有,不过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回复】回复 @寇阴暗 :你看过几部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呀,无知的东西
猫狗鸡猴:
北欧获奖太多了,不得不让人觉得有失偏颇,他们真是文学重镇么。感觉这个评的偏见太多了。鲍勃迪伦能若能获奖,那么应该给更多他所代表的时代的人奖,否则给人感觉是傲慢的文学奖施舍了他一个奖。

【回复】北欧获奖太多只存在于前中期,以今天的眼光看1903年若是颁给戏剧大师易卜生就不会有疑议了,但当时易卜生与比昂松的名声相当,且前者身体不好,很可能再次缺席颁奖礼(前两届获奖者都因为身体不好缺席了),瑞典学院不希望获奖者再缺席才选的比昂松。比昂松作为诺奖得主是合格的,但他的作品时代局限性与民族性过强,难以成为传世的世界经典。1909年获奖的拉格洛夫确实占了近水楼台的“便宜”,但她不仅仅是写《骑鹅旅行记》的儿童文学作家,还写过很优秀的严肃小说(虽说国内引介很少),在诺奖得主中也是有一定分量的。1916年和1917年由于一战影响,被提名的作家非常少,所以获奖的三位北欧作家确实相对比较差,不太配得上诺奖。(也因此为了保证获奖者的质量,二战期间1940年-1943年整整4年没颁奖)1920年获奖的汉姆生是实至名归的大师,其作品对很多现代作家影响很大。1928年获奖的温塞特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很高,获奖也没啥问题,不过除了克里斯㓅三部曲,她的作品没有任何世界影响力,但她的作品很有生命力,直到今天仍受北欧年轻人关注。1931年的卡尔费尔德只有会瑞典语的人才能懂得他的好,我不会所以不评价,但获诺奖显然不合适。1939年获奖的西兰佩是唯一获奖的芬兰人,他肯定配得上诺奖,但其获奖确实有政治因素(指俄芬战争)。1944年获奖的丹麦人延森和1955年获奖的冰岛人拉克斯内斯是这两国家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获奖实至名归。1951年的拉格奎斯特也配得上诺奖,但也存在争议,因此在他之后,瑞典学院明显开始避嫌。 中后期他们给北欧人颁奖是极其谨慎的,1974年颁给瑞典人为了避嫌还特意拆成了两份,这两位作家不说多厉害,至少是配得上诺奖。2011年获奖的特朗斯特罗姆则是实至名归的大师。
【回复】其实还真是施舍……垮掉派文学本身绝对值得一个甚至不止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然而直到2016年,垮掉派的代表人物死的都差不多了的时候,才好像突然意识到美国当代文学还有垮掉派这么一个流派似的,给了鲍勃迪伦一个奖……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鲍勃迪伦一开始拒绝领奖
【回复】北欧好的作家真的很多,直到今天北欧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在产出(可能是因为有钱有闲思考的就多),北欧那片获奖的作家文风和其他地方差异也蛮大的,推荐多看几本慢慢体会。 其他国家的书籍产出大多没有北欧那么随性自由,甚至与家国有强关联性,高行健的《灵山》把国内的文学往文学作品的方向拉了半天,极致的语言艺术,还得了诺奖,结果国内只印了2000本,至今没重印过,甚至说起诺奖高行健一句都不提......
lepas_3:
千只鹤 红高粱 长日将尽 飞鸟集 失明症漫记 百年孤独 人鼠之间 荒原狼 西方哲学史 老人与海 日内瓦医生

白望王子:
另外高行键很特殊,他不是自由派也不是康米,他是正经的安娜其。他的作品实验的味道很浓厚,但同时没有舍弃东方文学本身的灵性。他的作品大陆实际上出版过,只是没有再版。广西那边的出版社我记得是。而且官方对他的态度其实很暧昧,各类文学史教材里他也是常客。 还有,和很多人印象的相反,莫言是正经的pla出身的作家。 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女性获得者是瑞典🇸🇪人,她本身不出名,但她的作品非常出名,《骑鹅旅行记》。 南非有两位诺贝尔奖作家,但都是白人,一个是戈迪默,一个是库切。最近还有一个新的布克奖得主,也是白人,代表作《承诺》, 真正的黑人英语文学大国是尼日利亚,有一个诺奖-索因卡(非洲荒诞派戏剧大师),两个布克奖(非洲文学之父阿契贝,饥饿之路哈瑞克),一个橘子奖(半轮黄日阿迪契)。黑人法语文学大国是塞内加尔(第一任总统是法兰西文学院士桑戈尔,还有非洲左翼文学泰斗乌斯曼)。

【回复】回复 @天稽之怒 :那套本来看封底是八本 最后就出了四本 灵 一个人 鸽子 信号 其他几本应该还没出版就被叫停了
【回复】回复 @天稽之怒 :对的,就是这个
【回复】漓江出版社2000版,出了一套灵山 绝对信号 鸽子 还有其他一堆,然后就没再版了
下一个转口:
得诺奖的前置条件:①:有得诺奖的那种创造性成就②注意养生,被认可前尽量别去世,诺奖普遍有滞后性且只颁发给活着的人,就算实在不行也尽量被宣布后再去世,这样有追授[doge]

【回复】其实是有例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曾经在确认获奖人(确认获奖者之后该科学家随即去世)后任然颁给了他
【回复】回复 @KomosCalen :我说的被宣布后追授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啊[思考]
宰猪部部长:
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真的很推荐

【回复】姓名没有意义,就连标点符号也是
厄舍府里的怪奇小说家:
读了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虽然不是获奖作品但是真的很喜欢

【回复】诺奖只颁给作者,不会说因为哪部作品而获奖。愤怒的葡萄是斯坦贝克代表作。杠杠的
【回复】回复 @同呼吸某啊 :人鼠之间真的顶,看到结尾真的能感受到那种悲伤
【回复】斯坦贝克的书都挺不错,我读了他两本中篇,人鼠之间,月亮下去了。我很喜欢,充满人文关怀。
干哈色:
好多是错的,比如红高粱和失明证漫记都没获过,搞得很像营销号

文学 学习 科普 历史 诺贝尔奖 莫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