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真实的自我?中庸之道和道家思想,都给了我们同一个答案

作者: 小播读书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2-18 22:14:01 浏览:10937 次

如何活出真实的自我?中庸之道和道家思想,都给了我们同一个答案

章亦歌:
我个人看完了道德经,也了解了一些道家思想,我个人蛮喜欢的,“水”的智慧值得一生去探寻,知者乐水,水亦馈知。

【回复】我是纯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道德经硬背一半没有一点收获,也可对我影响很大而不自知。
【回复】回复 @青椒蛇肉 :我从没背过书,真正想看的书就是边看边有自己的感悟,只有这样才是和作者对话,才记的牢。
明天也许能再见:
你让我想起艾里希·佛洛姆的观点,自然、社会、人要达到一个平衡,达到一种和谐,解答一个人存在问题,这种平衡首先要看到认知到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才能达到。 这个视频看下来,个人感受东方哲学更偏向人与“道”的关系和“道”的本身,层次更高。西方哲学偏向人的视角,去看万物,去看人的本质。

【回复】回复 @参谋要成长 :中庸就是 做事要做到恰到好处
【回复】回复 @参谋要成长 :我不太懂[调皮]
qliqww:
当今的社会,“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当人“有为”的时候,人实际上是被这种无形的力量操纵着。要摆脱这种外部力量的控制,就需要“无为”。“无为”可以使人回到真实的自己。西方哲学采用另一种方法来对抗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通过发展批判思维的能力,向现存的习俗和思想发出挑战,来与这种力量作斗争。

明天也许能再见:
看了三遍,观点我蛮喜欢的,看到事物本质工作中有时候我会用用。 海德格尔的观点,个人觉得听着蛮亲切的,可能这种适合我吧。

执壶仗剑:
平衡有很多种方式,西方主要选择了二元对立和矛盾对立统一,而中国永远是阴阳易势。只可惜现在的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受西方影响太深,根本不理解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不是哲学,不是东西方孰优孰劣的问题。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长此以往,还会在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当然人的成长这里需要过程,但身为中国人,人生而为人,发端不是大脑的理性和知识,而是父母的爱和教养,是人心人性的仁爱。中国人从来都不是只为自己活着,从来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自在真正的自由只有道和无能做到,它们是真正的“存在”(打引号是因为东西方理解不同)。人和万物,只能在天道循环中求自在。西方哲学家自古以来就想将哲学变成科学,或科学的前提,到黑格尔为止,全都失败了。从此西方现代哲学开始去中心化,后现代更是进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力关系出发,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还不全面,还没有提及人跟自己内心对话的哲学。东方哲学,除了中国和儒家文明圈,古印度文明圈都普遍认为,人是真我、本我、无我的融合。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学,经常提到原生家庭,社会身份和秩序认同出现严重偏差的人,容易发生严重暴力,甚至变态的犯罪行为。所以,中国文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做人。但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大一统、大融合的制度和环境中,对权利的认知难以跳出历史的局限性,出现严重缺失和偏差。权利的核心不是利益和帝王心术的游戏,也不仅仅是天下大势和人心向背的理想主义,而是每个人都让渡一部分核心利益和权利,形成必要的社会组织和国家。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也需要相互监督。这种思想和原则,是家天下所缺失和没有的。哪怕墨家有推翻宗法制的政治主张,但是是墨家内部,实行的是类似军队管理制度的钜子制,强调上下级关系和绝对服从,打天下不适合治天下。

皛33:
我是个做设计的,收获如下 至诚/日损是抽象,比如毕加索的牛,马列维奇的黑色至上 自由/自在是,是创意是联想法,是表达需求的同时自我表达

执壶仗剑:
年轻时是人思维和能力最活跃的时期,重在探索和拓展。进入中老年,阅历丰富了,但生理机能和精力不如青年时期了,要开始大道至简,大衍无形,阴阳易势,真正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和思维体系。能不能成大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爱学习的精神小张:
大佬,我想看一些关于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知识分类发方面的[打call][打call][打call]

热爱科研:
真心和私心如何分辨嘞?我真心为自己 的起心动念,算哪个呢

【回复】我觉得真心就是纯粹的感情吧,私心是有目的的,就像你父母对你就是真心,一心一意,不求回报,还有你的怜悯之心,也是纯真的,私心大多有目的你对他好是因为想让他帮助你,(个人而言)
【回复】我认为真心是让我们认真做事情不要过多的考虑能给我带来多少,我们的私心大多都是不客观的,我们主观上想要的更多,这一心理就会干扰我们去客观的判断事情,我们自己本身还难以察觉,最后导致恶性循环,干事情心里越来越难受感觉整个世界都跟我作对一样。 所以我对王阳明说的修行时要时时存养“天理”的理解就是尽量让自己时时刻刻去客观分析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xvs87029:
这么多年我都是以“日益”去“为学”,也去“为道”,现在感觉越来越累、空、乱,原来是因为失去了本真,没有达到志诚。

【回复】信者住因住念住果不得正觉

知识分享官 孔子 道家思想 老子 中庸 儒家思想 胡塞尔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