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心理分析(完整版)

作者: 六日-心理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8-30 14:27:48 浏览:255786 次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心理分析(完整版)

江南无所有monia:
我也发现了会顶嘴的小孩,起码有发泄的出口。我后来才发现竟然不是所有小孩都跟父母吵架的,他们都是隐忍然后憋在心里难受,长期就畸形了,我一直都会顶嘴,然后辩论,就导致我对家庭的概念是吵吵闹闹但出事了总归只有家人帮你的概念。

【回复】我从小都不顶嘴,因为试过一两次,没有任何用还会直接挨打被冷暴力,就挺早熟的,长大后其实我从来不觉得我背后有家人,其实家人对我挺好的尤其我妈,但是我就是感觉不到,我潜意识觉得只有靠我自己过活,先天身体很差,之前长肿瘤也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复查,一个人办好请假手续交接,然后入院手续,最后才问我爸有没有空照顾我一下,我家人很震惊觉得我过于“懂事”,其实只是我不觉得他们像“亲人”
【回复】小孩不敢和大人顶嘴,大人就不知道小孩想什么,很容易出事
【回复】我也是,我憋不住,一定要说出来[笑哭]然后我妈说不该送我读书,现在吵架都吵不赢我[妙啊][妙啊]
滴个隆咚锵咚锵:
不是所有人都有投生在一个正常的家庭的运气

【回复】从小有印象起我爸就打麻将,和我妈打架。开家长会能去错年级,为了打麻将不接我放学,初中时打完麻将回家看到我成绩差就是一顿打[笑哭],后来乱做买卖欠了一屁股债,后来得癌症发现时已经晚期离开了这个世界。原生家庭对孩子太重要了。
【回复】回复 @刕狸酱 :你以为的主观能动性真的主观吗?
【回复】回复 @刕狸酱 :问题是恰好他的母亲把他的主观能动性掐的死死的😂
委座别慌:
很多反对up的人其实是缺乏想象力,想象不到一个极度压抑的家庭环境会多么可怕。从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二三年纪,我妈就经常跟我强调,我爸想要毒死我,让我去我奶奶家少吃点,因为会给我下毒,我有时候呕吐,我妈就会说,肯定是你爸给你下毒了,所以我小时候经常吓得晚上睡不着,直到我初中开始怀疑,高中才意识到是不可能的。我妈和吴谢宇妈妈一样,都有着极高的道德要求和变态的控制欲,可能就是具体的表现手法不一样罢了。

【回复】不是缺乏想象力而是没有体会
【回复】回复 @此地不太雅致 :就是没有共情能力,有的人就很厉害想象那个场景,心理活动思维动机就一清二楚了,就像演员演戏一样很接近的就体会到了,这样的人多半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可能多数人没有这种共感能力。
【回复】就像我奶奶在我小的时候每天晚上会在我耳别说我爸妈不要我了,我是后边船上抱来的,问我恨吗,每天晚上都说,还好我小时候不懂事比较乐观,再加上后来就懂她骗人。不过说实话,我多少还是受了影响,我的家庭观念很淡薄,害,性格也有很多毛病[无语]
牛奶需脱脂bibi:
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庭审上,反复地说“我觉得”“我以为”,他应该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敏感的人…但是被一直压抑。

【回复】确实,如果有一个这样性格的妈妈,而谢的性格恰好天生懦弱没有主见,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可能谢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天资,如此优秀,就做个普通成绩好一点的妈宝男,母子都能有平淡度过的一生,哎……
【回复】是的。另外处于一个不被理解容错率低的苛刻环境下,感觉会更容易“自以为是”。因为童年时期一部分可能普通孩子或多或少会有的想法一旦表达出来(比如想玩耍不想学习,不想为了父母的期待在亲戚面前表演懂事听话的形象),大概率会遭到打压否定。最后只能在内部发展一个观念系统,独立发展,不与外人说道(潜意识觉得他人不会理解)。
【回复】回复 @拉贝拉贝 :懦弱的在弑母之前就自杀了
掉下去惹:
吴谢宇在法庭上只有一刻失声痛哭,就是说到父亲的时候,其余时间法庭宣读杀母过程,放出现场图片,他整个人面无表情。

【回复】吴父亲是潮汕人(非性别对立),我感觉跟那个地方整体对女性漠视有关。吴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重要性是远超母亲的,而且有一点,吴140w骗的都是母亲那边的亲戚。所以吴对母亲的感情很复杂
【回复】回复 @桃乐丸 :他与对女性漠视没啥关系,因为他根本不敢和母亲吵架对抗,这哪里是潮汕地区那种重男轻女的漠视呢?根本还是母亲对他来说只有抗拒没有亲密的感情,父亲才是他亲密的家人。
【回复】回复 @桃乐丸 :这个跟性别关系不大的,他要真漠视就不会活成“别人家的孩子”了,而是对母亲反叛且不以为然,应该是对吴来说他爸爸才是的生命中唯一鲜活的色彩,让他能像个人一样喜怒哀乐,允许他不完美的存在。
一一s一一:
很赞同up的分析跟观点。 吴母人格缺陷确实挺明显,虽然在传统价值观里,她完全没毛病甚至是需要被高歌赞誉的对象。吴谢宇是杀人犯而且是个弑母的恶魔,但他何尝不是个由他母亲一手培养成的怪物,她母亲终究被自己变态的人格反噬了……

【回复】我第一个站出来不赞同你说的吴母性格不好。我觉得一个女人能担起他们这个家庭就很了不起了,而且他妈也没有改嫁,并且不会去接受别人的捐款,此为何等伟大的人格。吴谢宇在不发出任何动静的情况下杀死了他的母亲,说明她母亲是对他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的,只有爱。她母亲不穿裙子,绝对不是你们攻击别人的理由,一个单亲妈妈,一个人上班下班,首先不安全,其次她也不喜欢。
【回复】回复 @会会计的孙悟空 :他妈妈的人格可以说是由内到外真正的完美,尤其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标准下更是无可挑剔,问题出在她要把她的完美标准强加给另外一个人格,这对另外一个人来说是不道德的,即使这另外一个人是她生出来的,是她养大的。这种人格上的压迫真的容易让人精神彻底崩溃。up主讲的非常好,在我国传统价值观中这种压迫尤其不在少数,希望父母引以为戒,尊重孩子的个人人格发展,避免类似悲剧。孩子的幸福远比追求完美重要。
【回复】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我姐夫爸爸也是在他还没读大学时候死掉的,他妈妈也很照顾他,也是一个思想传统的女性,也没有改嫁,也没有接受别人帮忙,因为我姐夫的妈妈觉得自己有工作不需要别人帮忙。最后我姐夫自己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还靠自己打工还了四年的学费,最后还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他深爱着他的妈妈,而且他是一个很阳光和快乐的人。
人类高质量圣殿骑士:
我随便你们怎么想,反正我是同情吴胜过同情吴母的。我的家庭情况和吴90%重和,而且,我成绩真的也不差,最起码能在广州前四所的高中里读重点班,我妈是高知,大学老师;我爸在北京工作,也出轨了,我在初三之前甚至连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什么时候洗澡,都不能由我自己决定,都是按我妈的“计划”过日子,同样的,要不是疫情需要通过微信与老师交流,我甚至连一个自己的微信号都没有,更遑论上网,就是看一下新闻都不行。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受我初三一年,粗略的回想一下,我想自杀大概两周一次,想把她杀了想过两三次,想让她把我杀了想过七八次,把自己锁在一个房里,默默的哭,至少也有十次,每次哭,想的最多的,是恨自己懦弱,什么都不敢,。(我不是不恨我妈,但她对我好,好的离谱,没有人的父母对其子女能比我妈对我好,我不能恨她,我那样了我TM就是个人渣,败类。)我为什么每次都是默默的哭,我不敢让她听到,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反正就是不敢。这些事要不是这里是网上,认识我的人看不到,我也不敢写出来,我要在同学里造一个成绩名列前茅喜欢打球开朗阳光的高大的壮汉形象,这当然也是我妈希望我成为的样子,不然我都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反正,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义愤填膺。

【回复】同情吴母不如说是害怕,他用感情的理由杀了亲生母亲,那朋友呢?妻子呢?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想办法远离家庭,在你心理伤口没有愈合之前不要跟任何人有情感链接,远离你的朋友,你的遭遇没有感动我,或许你自己特别感动,杀人不可原谅,希望你不要有那一天
【回复】祝你早日脱离她的控制。她生出来你要对你负责,但是不是你主动选择的她。你不要对她有愧疚。母亲本来就该对孩子好,她对你的好是应该的,满了18岁,你就该过你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如果她是真的为你好,应该让你自立,而不是捆绑你,更可怕的是囚禁你的思想!
【回复】快点逃离原生家庭!不要做过激的事,做自己,说不!就不!不愿意就是不愿意。
牛奶需脱脂bibi:
看了庭审,他对于母亲的描述近乎完美,对母亲的暴行被描述为救赎,甚至扯到张国荣与林黛玉,我觉得这有点扯……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减刑所以故意这么说,说实话我不信也有点失望(之前对他是同情的,同情度下降)。看了三联的报道,三联的描述也将他刻画得仿佛小镇青年,是一个父母进城后的第二代人,似乎家境没那么好是一种原罪,感觉到三联的报道不够客观…

【回复】回复 @六日-心理 :特别赞同他在法庭上求生欲很强
【回复】他真的演到走火入魔,把自己融入到完美的假壳子里了,在庭审都是在撒谎
时空定点:
我说一点吧,up🐷的被骂是正常的,有很多人都是在别人的模子里活着,up🐷击溃吴母这个操作也等于是击溃了他们内心的信仰,这个就是共情,人容易被别的事情感动,因为他们经历中也有类似的时候。一个天天锦衣玉食的孩子突然对ta的家人说:哇,路边的那个人太缺德了,居然和狗抢吃的,ta怎么不去吃牛排?这也就是那个国君看到人吃草根树皮会说何不食肉糜一样,他们的认知里是不可能有第三方的过错,要么a,要么b,怎么还有其他选项?这超出了他们的眼界,和理解能力

【回复】回复 @orange_2008 :她不是说心理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吗不爱看出去就行了还非得在这骂显得你很牛吗 她里面有些教育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对[微笑]
【回复】回复 @orange_2008 :只能说你没有关注过这个案件,她有什么是胡说?她没有举证?我只能说家庭的教,养太重要了。其他哪个有用逻辑把人物的整个关系链全部串起来的?用行为推内心,用前后反差推家庭教育,这个也有问题?
【回复】回复 @orange_2008 :我觉得目前证据,是人家up说的对,人家是分析,你是胡说八道。[捂脸]吴谢宇供词:骗亲戚钱是他们见死不救,弟弟话里话外是听姐姐的。你还能分析吴谢宇爸妈很恩爱?而且,他妈的控制欲,同事,家人都话里话外承认了。
丸子啵啵Hu:
我肯定原生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对塑造孩子的重要性。 我是女孩,我爸爸对我的教育是完全二元化、控制力极强、道德成绩能力标准极高、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极致的完美主义。我从小都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非常痛苦,也有了非常典型的表演性的完美型人格。初中开始从来不敢退步,否则就是严重的言语羞辱,然后到下一次考试之前都会冷暴力。不敢叛逆,不敢出去玩,羞于表达自己的欲望,坚持实施父亲灌输给我的社交观念。 我的母亲心地善良、奉献家庭,但是文凭较低、性格偏激、疑心极重、控制欲极强。在我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和我父亲经常吵架、打架,怀疑我父亲出轨,她吵架时甚至会拿刀说要杀我爸爸或是自杀,这一行为在我高三陪读的时候尤为严重。几乎每次周考、月考、模考之前的晚上,都会有极为严重的吵架或者打架(拿刀)。已致于我一度因为考试产生严重的畏惧,成绩从年级前10名一度掉出了300名,每次考试,我都害怕、无法集中精力。已致于高考失利,我走上了远离家乡去复读的道路。然后去了985。 我觉得我和wxy的区别是因为父母的学历不高,他们健在并且没有离婚,我高一时遇见了很好的一对一补习的语文老师,她对我进行了人格的指引和自我的发掘,这让我在压抑的家庭环境里始终保持着端正的三观。 我的原生家庭虽然不够好,但是我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虽然现在年近50,但教育我的方法确实幼稚。他们为我投入的金钱和精力使我内心负债累累,我乖巧、服从,是因为我孝顺,而不是因为他们对。 原生家庭非常重要,我一定程度上可以和wxy共情,但是他和他的家庭甚至比我的更可怕,最终使他走上了弑母的道路。

【回复】我考试考不好就骂我 考好了就说是他的功劳 辅导的好 我直接说 关你屁事 又不是你去考的 [doge]现在他老了 已经吵不过我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为当时父亲家庭条件很差 所以我是随母姓的 他想让我孩子跟他姓 我说 我生的关你什么事 想要自己的自己去生[doge]现在基本上都是我把他怼闭嘴了 所以姐妹要硬气起来[滑稽][吃瓜]
【回复】我和你一样也是女生 我父亲也是这样的类型 但是我可能胆子比较大 而且性格像他一样强势 一直跟他对着干 还跟他对打 [doge]所以他从来没有成功的控制过我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我性格像我妈那就完蛋了
【回复】对,吴谢宇的问题在,他从来没有试着表达反抗,当然,他父母可能文化水平更高,并以道德压制,他也从心底里觉得不能反抗成功。我也是家人控制欲强,要求高,且不可以表达反抗,否则就会被精神暴力,他们在外界看来一定是很好的父母,但只有小孩知道,不能表达内心,只被对错和道德束缚,没有情绪上的理解是什么感受,好像自己只有满足他们的思想才能被看到,才不会被骂,即使这不是我本意。从初中开始我就是表演型人格了,这可以说是我人生的悲哀,因为习惯于表演的人,不仅亲情,友情也会习惯于表演,没有人教,而且这在我们的认知里是自己摸索出的自救方式,是最好的,于是这种并不好的交往方式被一以贯之。而且表演型人格往往有回避型人格,所以我们很难真正和他人接触内心,我有非常要好的朋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交往可以说是完美,但我当时时常感觉悲伤压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就是本我压抑的太厉害了。只要是表演就总有演不下去的一天,而家庭灌给我的高要求让我对完美有偏执,伪装的美好破碎的时候就是人崩溃的时候。我一度因此痛不欲生,但好在现在和父母摊牌了,也在觉得不满时表达出来,人虽然看起来不完美也不怎么好了,但起码不再觉得那么痛苦了。
錕斤拷:
对于up说的很感同身受。 下面有评论说博主同情杀人者的,我没这种感觉。 我只觉得up在陈述一个悲剧。 在讲原理。分析原理的时候,就不要带各种对错观,因为事实理论就摆在那里,和事情的对错无关。

【回复】回复 @堕天使微笑 :曾经看过这个新闻:一个母亲骂她儿子,然后那个儿子下车,当母亲面跳桥自杀了。 也是类似的道理。 看up讲的道理,对我们以后教育后代有理论上的意义。 主要是,我身边这种父母太多了。多为无工作,也不去打牌或者参与娱乐活动的。整天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 真的很压抑。我是轻微的受害者,都受不了。 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一定能理解up说的。杀人的对或不对没什么好争论的,杀人者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错的,说再多都是借口。
【回复】回复 @堕天使微笑 :是啊。你说的没错啊。 但是up说的跟你说的不冲突啊。 强控制欲,会更容易养出怪物👾。 和这个怪物杀人是错的并不冲突。 是,这个怪物杀人,然后说受了冷暴力是借口。那又怎样? 我觉得感同身受的点是:强控制欲会导致生成怪物。 并不是同情这个怪物👾。
【回复】大家要是想看可以看一下我的文章,是关于我的一个哲学思考,和视频里的也有关系 https://b23.tv/DL6enu
A米米粒:
我觉得分析心理没有问题,但是要基于事实。比如说吴母生前是否真的没有照顾患病的吴父这一点就值得考究。从吴谢宇庭审论述提到母亲一直在照顾父亲就与up分析的不符合。我觉得只通过网上的一些报道就分析犯罪者心理是不可取的,需要经过事实考究。我也是学心理学的,且不说up的观点是否合理,就不经过严谨调查这一点就下结论这一点就非常不可取

【回复】好像有不少信息来自没药花园提供的小道消息[思考],只能押没药花园的材料可信了……不过我也不太喜欢UP总说“自行脑补一下”,“你们也可以大胆想象一下”,“你们猜……”这些话,尤其是我们压根没在现实中真正接触过他身边的那些人,还全是在听别人对他们的描述[捂脸]。我也认可行为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对于一个人给出的说辞,我也觉得探究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假的又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些问题仍然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最大的问题确实就是吴谢宇的呈堂证供很明显既与一些人们认识到的事情有冲突,又明显没有完全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能等着看他二审会不会说了。
【回复】是的,个人觉得up主至少应该把相关资料看完整再发表言论,庭审视频里面说过,出于落叶归根的想法,吴父最后时期回老家养病,吴母工作日上班,周末赶回老家照顾吴父。另外,验尸报告显示吴母是头面部遭受连续撞击,头部和面部的撞伤是几乎同时连续性的,吴不是只敢从背部攻击。最后,庭审中吴谈到自己看小说这一点,很好奇他看的什么书,这个可能更能映射他的内心活动。
【回复】吴父最后时刻是在老家的。吴母没有在身边。up分析的实际上是有道理的。
卷卷与小雨:
up讲了这么多,不是叫你们去同情吴谢宇,而是让可能正在成为“吴谢宇”的孩子自救,更是让可能成为“吴母”的家长自省,这都不懂吗[藏狐]

【回复】回复 @冷风666777 :一样,原生家庭很糟糕是会有的,轻重不同而已
【回复】我就不准备生孩子,虽然我不是要求孩子极端完美,但是我有时候很偏执,我怕自己生了孩子,最后把孩子养错了,孩子受伤害,我肯定比他更受伤,更愧疚,完全是加倍痛苦
【回复】回复 @星辰永存x : 赞同 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不生孩子是负责任的表现
yylcatherine:
吴谢宇的母亲,的确是个完美妻子完美母亲,不嘴碎不八卦,认真工作,每天天不亮起来干活,上班,回家后做家务做到九点十点,是人们口中的道德榜样,从小吴谢宇就知道妈妈的付出,直到现在,他对妈妈的回忆都是感恩佩服理解,而他的道德观也告诉他,必须好好学习,待人热情,成为完美的孩子才能回报母亲。所以他强大的自律,以及对每个人都非常热情,让他成为父母的骄傲,亲戚的骄傲。甚至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上了大学每晚和母亲雷打不动通电话,怎么看都是往恋母方向走。但是实际上,内心深处,他对母亲是没有多少爱的,反而谈到父亲,却失声痛哭,我认为不是演的,而是真情流露。尽管父亲付出的没有母亲多,但是父亲给他带来欢乐,没有让他有压力。所以女人们,不要在做无畏的付出,有时你的付出只是感动你自己,你的孩子不需要你这样忙碌,不需要你这样完美。你也可以偶尔向孩子撒娇,也可示弱,你不是强大的。你的严格要求,你的付出只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好大喘不上气。甚至恨不得你死,多可怕,你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吴谢宇的母亲,的确是个完美妻子完美母亲,不嘴碎不八卦,认真工作,每天天不亮起来干活,上班,回家后做家务做到九点十点,是人们口中的道德榜样,从小吴谢宇就知道妈妈的付出,直到现在,他对妈妈的回忆都是感恩佩服理解,而他的道德观也告诉他,必须好好学习,待人热情,成为完美的孩子才能回报母亲。所以他强大的自律,以及对每个人都非常热情,让他成为父母的骄傲,亲戚的骄傲。甚至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上了大学每晚和母亲雷打不动通电话,怎么看都是往恋母方向走。但是实际上,内心深处,他对母亲是没有多少爱的,反而谈到父亲,却失声痛哭,我认为不是演的,而是真情流露。尽管父亲付出的没有母亲多,但是父亲给他带来欢乐,没有让他有压力。所以女人们,不要在做无畏的付出,有时你的付出只是感动你自己,你的孩子不需要你这样忙碌,不需要你这样完美。你也可以偶尔向孩子撒娇,也可示弱,你不是强大的。你的严格要求,你的付出只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好大喘不上气。甚至恨不得你死,多可怕,你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回复】吴谢宇在道德上是爱母亲的,因为母亲的完美,母亲对老公对儿子对家庭的付出。理性上爱母亲,感性上却不爱。他从小受到的道德观告诉他,拥有一个为自己付出所有的道德高尚的母亲是值得爱的,但是他本身却对母亲没有太多的温情。很多人说,为什么吴谢宇没要弑母才能做自我,他完全可以直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弑母啊。其实,他就是因为道德上或者良心上过不去,认为自己母亲活的时候看到自己放纵,甚至是觉得学习不是乐趣,只想着吃喝玩乐甚至和小姐交往,母亲失望,觉得自己付出得到这样结果,儿子不再是他的骄傲那种落差感,是吴谢宇不想看到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吴谢宇精神状态正常,又每天和母亲通电话尊重母亲的前提下,却弑母。而且是深思熟虑不是激情杀人。因为他想了很多,母亲不在了,看不见他如此放纵自己,才不会让母亲的失望给自己压力,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所以,小孩子对他的爱,不是那种无私付出然后告诉他我为你做这么多,你的回报,得好好学习让我感到开心,而是纯粹的,多抱抱孩子多亲亲他,告诉他妈妈爱你。然后给予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虽然也有严厉要求,但是孩子在想到母亲就是温暖的前提下,一样可以强大自律。吴谢宇放弃大好前途,过上了想要的放纵生活,明明可以读完北大找个高薪工资,然后迎娶白富美,却偏偏喜欢上小姐,为什么,这种扭曲心理,害怕母亲看到现在自己失望难过干脆杀了她,人神共愤的背后,我对吴母辛苦付出却得到这样的结果而感到悲伤。吴谢宇理性和感性的完全不一致,从完美学霸到放纵男模、爱上小姐、甚至是连北大毕业生这个名号都不要,也要弑母,这来那个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值得深思
【回复】忙活了大半辈子 被自己精心培育的孩子杀死 然后他再毁了自己 真还不如不生呢[辣眼睛]
【回复】回复 @yylcatherine :吴谢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超强的自律性,从同学老师回忆里,吴谢宇可以舍弃玩乐而投入到学习中,强大自律甚至成年人比不上。甚至他在逃亡时候,可以锻炼身体,让自己做男模期间身材壮实,腰板挺拔。而从一个女性朋友发的视频可以看到,吴谢宇甚至躺在草地上,用英语读文章,身材依然壮实充满肌肉。这种自律非一般人能比。可见他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目标。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这种意志力和目标,会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而且在他内心深处的大道理比每个人都多,知道学习好可以得到大家的羡慕和赞赏,知道尊重母亲是一个人的做人标准。但同时,人自律到一定份上就像一个被拉的很长的弹簧一样,总有一天会爆发。吴谢宇弑母之前完全是大部分人的梦想生活,北大才子,前途无量,完全可以登上人生巅峰。毁了这一切的是他自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考虑了很多结果后作出的选择。这说明他对所谓的前途无量根本不感兴趣。他做到了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情却亲手扼杀,说明可能自从父亲死了之后,他对这些已经看淡了,没兴趣了。想着过另外一种生活了
wennyjoy:
嗯嗯说的很对,我身边的教师的孩子都是这样,父母道德标准太高了,他们的孩子私底下很叛逆,尤其是性这方面,父母跟前压抑太久!

【回复】我初中有个女同桌,和吴谢宇很类似,就是从小到大按她妈妈的高标准生活,别人对她印象也很好,毕业听说她考了人大,很牛吧,但是前段时间听初中同学说她自残进了医院…她妈妈还在医院闹事
【回复】回复 @师师洛洛和霖婞 :我和这样的孩子做过室友,谈心才了解了一点,他们对于父母是很爱的,但是同时特别自我厌恶,因为无法完美达到父母的高标准要求,没有人是完美的嘛。稍微被批评一下就受不了自残,也很厌恶父母为什么不在乎自己的感受,似乎规则比自己更重要,就矛盾,和这种人相处也要很小心,因为无心一句话就会伤到对方,而且表面上还啥事没有。。
【回复】回复 @师师洛洛和霖婞 :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怎么回事,因为高中后就逐渐没联系了,我真的就像吴谢宇的同学一样,从来没觉得她会做出自残的事,她初中性格和成绩好到大家都挺好感她的,几乎不可能有人说她坏话那种,初中不小心把红墨水泼她衣领里都不发脾气的那种,还安慰你没事的。
宇宙患者:
一直想看有没有专业人士分析解剖吴谢宇的犯罪心理,现在看到了,觉得up分析得很到位,我个人也觉得吴就是恨他妈妈的,事前精心策划,事后有准备逃走根本不像是爱他妈妈会做出来的事,而且在逃亡途中他还疯狂pc,真就是对自己压抑到了极致才释放自己,他就是想活成他妈完全不喜欢的人

【回复】能做出这样的一系列事情可见吴谢宇活的有多压抑。我真的觉得他很可怜。他到最后法庭上都不敢说真话,他从来没有真实的活过一天。真的很可怜。我觉得自己也跟他差不多。从来不敢向任何人袒露真实的自己。因为不会被接受。所有人都只喜欢优秀的你,完美的你。
【回复】回复 @布鲁布鲁吹乎乎 :我在另一个平台关注她,人家是从业9年的心理咨询师,还被央视邀请过,就你在这鉴定人家专不专业?你配
【回复】他知道他妈是为了他好,应该爱他妈,但是爱不起来[藏狐]
听见的是自己:
母亲把孩子教育的这么优秀,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却不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是出于自私的目的

【回复】孩子被教育得优秀,她自己有面子啊,长远来说,孩子优秀代表生活不愁,听话孝顺代表老有所依,认真想想是不是这样。
【回复】真正无私的父爱母爱我觉得是只存在于电视剧里了。至少我父母不是。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养老才养孩子。我爸的经典言论:你不抽烟,我怕是以后老了都没人给我买烟抽了。我妈经典言论:(我脚踝摔错位,很疼,但我害怕就拒绝去医院)你脚现在不治等下残废了,以后谁养我?
【回复】回复 @破坏神大仁 :更多的父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年轻时候,没实现的抱负,所以把希望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帮他们实现
Brian_Greene:
想起来《犯罪心理》里面有一句,大概是“试图去理解凶手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为凶手开脱或者说受害者的罪有应得,而是因为这一切悲剧本可以被避免。” up主的这篇对里教育成长环境的探讨非常到位和有价值。(不过吴父那段似乎还是传言?这部分如果有更确实的信息就更完美了。)

【回复】其实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没说到重点,而层主说到了,那就是避免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重演!
【回复】除了精神病人。没人会无缘无故去杀人。
【回复】同意,我一点都为哪一方感到同情,因果报应罢了。
Tangai搪霭:
的确作为孩子很讨厌父母相互诋毁和说坏话

【回复】尤其当有自己比较喜欢的一边的时候,还要被逼迫着面对另一边,听着他指责对方。
【回复】是这样,看似是父母之间的纠纷,实则打出的拳头是孩子,挨拳头的还是孩子,非常矛盾撕裂。
【回复】是。真的好烦,我妈就老是骂我跟我爸一样自私之后我都不想理她了

犯罪心理 心理 公开课 案件 观点 热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