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接收首批AR-15型步枪

作者: hawk26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0-07-30 09:49:12 浏览:88257 次

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接收首批AR-15型步枪

Catiher:
乌克兰向美国靠拢的结局要是就整几把AR-15的话,这也太拉胯了,地区上到底是靠着俄罗斯近还是靠着北约近就是没想明白咯? AR-15说实话,比起AK74一系列5.45的步枪,没什么优势可言,气吹挑弹药,你花时间训练AR-15,那以后乌克兰又跟美国掰了怎么办?不在北约了怎么办?还要在国内建556的厂子,再多一笔轻武器开销吗?真打个三四年,早就76239和545真香了,就算是乌克兰造的AR又能怎么样?难不成叛变到民主阵营闭锁突笋多了几个还能射的更准不成?(理论上来说还真是)

【回复】回复 @有形深坑 :AR系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是给军队配枪,不是给T1踢门踹管子的配枪,军队配枪要考虑后勤,考虑最后的效益。 就好像如果中国现在要换556抛弃5.8,用屁股想都知道是没脑子的行为。
【回复】回复 @上B站的杰克 :少说这种地摊文听来的话。 决定武器可靠与否是本身结构和生产质量,同一把枪搁乌克兰就不好使回美国就好使?那这种屑枪还不如L85。 AR系早期故障是556发射药问题,凭什么越南战争前期都是M16黑幕,后期基本没有,不去想想?投产和装备时间卡在一起,没时间生产原本测试的发射药的子弹,就能证明AR结构有问题了?人为没有配备清理工具就能证明AR炸膛比AK频繁了? 论泥沙,论恶劣环境,AK泡泥浆直接玩完,AR带防尘盖,SCAR这类的突击步枪都有对应的密封结构,泥浆碰不到枪机,岂是破AK能比的?论开火,气吹AR的燃气从气体膨胀室吹出,吹走阻碍枪机复进的泥浆,AK一点办法没有。 论枪管气密,自己去数枪机突笋,哪个多哪个密闭。 天气太冷会出故障,那我建议你把出故障的原因说出来,枪托冻裂了?护木冻裂了?凭一句话在这里干扯辟谣跑断二里地。
【回复】回复 @qqqlovehf :22秒,枪机有气体冒出来,短活版AR那里是实心的,只有气吹AR的气体膨胀室会放在那个地方。
bili_56486038840:
老美把盟国都带成轻步兵师,这些国家遇到大仗怎么办

【回复】纳入美军作战体系下啊[抠鼻]
【回复】整个欧洲除了毛子强外 其他军备都低的吓人[阴险]
PMK-4君:
俄罗斯自己都能生产的AR-15,名字叫RA-15,乌克兰还要靠买。

【回复】回复 @北方联邦球 :对,按理来说就是这样,更改生产线会导致一系列的后勤变动,因为最后是效益比,一把AR-15并没有对一把AK74形成100%的杀敌效率提升,那么采购武器就是看弹药保障,调整生产线等一系列的问题了。说白了是个恒定预算求最优解的问题。
【回复】回复 @Catiher :感觉完全没有意义。现代战争轻武器作用不大,打死的敌人占对面总死亡的20%就非常多了,而炮兵杀敌比例会超过一半。继续用苏联时代的AK系列才是明智之举。库存弹药大把多,相关生产线开着可以养活军工厂。
Catiher:
1:37的机匣铭文 UAR-15 Made in Ukraine 说明这把AR是乌克兰生产的,到底是买了外国货印了个铭文,还是真的在国内生产的,尚不清楚,有全自动,不大可能是直接从民间市场买过来的。 机瞄是Magpul的,红点是Aimpoint Comp,具体是哪个型号也不清楚,但是乌克兰境内肯定是不会自己生产的,都是外面买的。 那这样看来乌克兰是不是自己生产的这些AR-15也存疑。

【回复】再补充一点镜子是Aimpoint M4..枪托是BCM的 护木也是BCM的 keymod接口的护木
【回复】个人观点:我认为很有可能乌克兰准备向西方武器体系转型,进而开始逐渐淘汰掉苏式武器和一些军工体系。例如卖掉坦克生产线和向波兰进口BMP步兵战车。这么做是想逐渐置换掉大量老式的苏式装备。可以预见,不久的一二十年间,很可能看到乌克兰开始配备西方先进技术的乌克兰自研装备。并在口径几军工体系上向西方靠拢。
【回复】估计和一些俄产AR一样,进口零件(部分)本国组装
Catiher:
似乎看到了有人在说AR-15可靠性 没错,AR-15是气吹,气吹是直接朝枪机后面的气体膨胀室直接吹火药燃气,气吹是会水下射击爆炸。 但是也别忘了,气吹的导气结构就一根管子,没有活塞,运动部件比短活和长活更少,理论上更难出现故障,更精确,因为部件少,运动少。 气吹“脏”主要是和发射药有关,早期越南战争的子弹并不是军方测试时使用的子弹,在更换了子弹,配发了清理工具之后,越南战争的M16就很少传出各种可靠性问题了,B站也有搬运的各种视频,打过一千发,两千发的AR-15,按理来说气体膨胀室已经脏得不得了了,拆开看一点灰都没有。 再然后牵扯到AR-15可靠性的问题,可以自行查阅枪炮世界HK416特辑,我简短的说就是三角洲有些人认为黑坑的416其实解决了并不存在的问题(所谓的水下开火和气吹可靠性),AR系真正的问题是瓦斯座位置太靠后和复进簧太硬太软导致的不复进或者闭锁不完全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吹不动,簧太硬,簧太软。416的最大问题是解决了装消音器时热流喷脸的问题(这原因好好想一想就明白了),除此以外导致枪管过重(废话,加了一个短活),全枪平衡不对(为什么有了SMR护木)。 这位三角洲认为AR系只要解决了复进簧和瓦斯座的问题,AR系也就没问题了。 相对于一般士兵来说,我觉得美国第一梯队的特种部队用枪更严苛,既然他们都选用MK18与其他气吹式的AR-15,那我觉得气吹AR是完全靠得住的,毕竟一般士兵可不需要扛着烧火棍上山下海滚沙漠趟泥浆钻雨林当蛙人。 反过来说AK。 首先AK没有复进簧,加上长活,可感后坐力很大(即便545的冲量实际上比556小),实际后坐力是会比AR大的(指老旧AK74这种),其次就是为了大规模生产和抗泥沙,零件之间是有公差的,这个公差就最终导致了精确度拉胯,当然精确度拉胯还有另一方面,枪机的突笋。 AR和AK都是回转闭锁枪机,如果要说最明显的区别的话,一个枪机是七突笋,一个是三突笋(还是二突笋来着的?),突笋决定了子弹在发射时,枪管的气密性,直到现在的AK12,AK都仍然沿用的是三突笋(很多人就喜欢拿这点说换汤不换药),虽然具体我说不出七突笋到底哪里比三突笋好,但是首先七突笋寿命比三突笋好,剩下的我也说不清楚(多突笋更气密,更能防止异物进入,AK少突笋有缝隙,更能让异物出去,但是我觉得一开始不让异物进入更好一些)。

【回复】都2020年了居然还有人那74精度说事[思考]
【回复】74真黑不得。师姐上貌似说74比ar可感后座小啊,药筒短那么多总不能后坐力更大吧?而且74精度不输美国民间的任何平价AR,老美都觉得74是一把被严重低估的好枪。
【回复】七或六个闭锁凸笋的枪机,自转开锁的时候角度更小,力矩小,导柱和螺旋槽也更短。 vss就是结合了ar和ak的优点
少女的杀人动机:
几把破枪,还首批接收,不知道的还以为战斗机坦克呢

【回复】回复 @派脆克树桩 :怎么上来就阴阳怪气?咋就扯上95了?
【回复】回复 @派脆克树桩 :你不傻咋看出楼主评论和95有关系的
【回复】回复 @派脆克树桩 :???你傻了
PLA贴地飞行歼星舰:
这也许证明了乌克兰自己生产的步枪都是渣滓。

【回复】回复 @勃兰登堡装甲师 :都说了人乌克兰向西方靠拢,机匣刻英文也不奇怪吧
【回复】1:34秒机匣上刻着made in ukraine
【回复】回复 @PLA老车长 :你不会就以为vepr就出了一把无托枪吧[偷笑]
十字路低语: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现代战争中枪械发挥的作用有限,AK换AR主要还是政治站位上的考量

【回复】回复 @毅-被机车耽误的我 :ar是好枪,但对战局没有大的影响,士兵用得舒不舒服也不是决策者主要考虑的问题,换枪主要是表明跟老大哥决裂,向新大哥示好,同时也迎合了乌国内亲西方的势力,所以现在只是换给了国民警卫队(国民警卫队这名称就很有宣传意义)
【回复】ar可比ak对新兵好多了[疑惑][无语]
安联球场门柱:
评论区满满的嘲讽,估计也没几个了解乌克兰历史。

【回复】不都是了解它历史才对他进行嘲讽的吗?
【回复】生活中的不如意全都倾泻在这个视频评论区中,讽刺就完事了,讽刺完了该干嘛还得继续干嘛[喜极而泣],日子总得过
【回复】欧洲子宫?还是欧洲金丝雀?你要哪个历史?
gustov:
美械又如何,历史上除了美军以外用美械的都是渣渣。远的不说,就说格鲁吉亚,最精锐的部队,全部美式装备,那又怎样?科纳申科夫带着一个中国记者,俩人一辆新闻采访车,一支aks—74u就俘虏一个连。乌克兰又会好到哪里去?废柴纳粹到哪里都是废柴,他们的本事是搞搞街头政治,欺压一下普通人。[滑稽]

【回复】回复 @TuLam头号迷弟 :打打fq还行。真跟正规军干仗很难说的。新一代的HKPD几乎没有面对恐怖分子和准军事化对手的经验。
【回复】回复 @SHT_merc :也就你这种肤浅的唯武器论的SB才会说出这种没有三十年脑水肿说不出来的话。
【回复】照你这么说那俄军sso也是渣渣?你也不看看去年演练你sso手上拿的是什么?
涡轮苏卡乌拉乌拉:
ak早就该淘汰了 ar15才4斤不到 你ak6斤多 都现代社会了谁家枪还那么沉啊?

【回复】用ak系的人看见这话能给你写十篇作文
谢振轩大佐:
堂主堂主能再给我们讲讲追踪子弹吗?

新的吧:
悄悄告诉汤猪,B站的评论是不需要up审核就能发出来

LustSIN:
建议换装8.6×77mm的417,吊打大毛洒洒水[抠鼻]

【回复】回复 @我只会恰烂钱 :“在笔者的追问下”啊
【回复】417还有.338弹药的?[疑惑]
【回复】手滑了,是8.6×70mm[抠鼻]

枪械 步枪 AR-15 乌克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