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学习工作外的知识,可以为了有趣,别为了有用!【马前卒vs董佳宁】

作者: 好奇星人知识喵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0-06-05 16:30:54 浏览:693912 次

【睡前消息】学习工作外的知识,可以为了有趣,别为了有用!【马前卒vs董佳宁】

Mr王木木:
观察者是观视频工作室的大会员项目,输入我的邀请码,2333立减10元

【回复】输入xxx送蛋卷一只[大笑]
apengha:
支持! 督工最后说的考证挂证的行为真的说到我这个建设从业者心里了! 我是学工程管理的,毕业后在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做现场工程师。 我和我身边的同事天天不仅要管理现场人材机的施工组织;还要负责公司给项目的规定技术指标、科技指标,写论文、做专利、摸索和改进工艺;有时还要配合设计单位深化优化相关细部做法、反馈问题。在这中间的间隙见缝插针去学习,去考建造师、结构师的证书。 但是真的有很多的非行业内人员,如:不符合要求的大学生、家庭主妇和一些工作强度不大的人,用大把时间死记硬背去考这个证书,除了一年几万块钱的收入,完全没有意义,对这个行业一点贡献也没有。他们把证书挂在一些可能资质有水分的公司里,本身也是扰乱建设行业的市场秩序。 我是个建设行业从业者,我也热爱这个行业,我希望这个行业有良好的秩序;我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工程师群体里的一员,虽然有时候也有委屈、也艰苦,但我尊敬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笑]

【回复】回复 @四季READING :考是有风险的。 首先,你不是从业者,按照国家规定这些证书是要有工作年限才能报考的,要资格和社保审查。那些代理报名公司自然给你做的假的资格。 其次,考上了挂出去,有可能某个项目你就是名义上的项目经理。需要这些证书的公司往往其他资质也是有水分(或者干脆说造假)的。管理经营不善的公司或者公司的项目,出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概率比较大。那天突然接到电话,说你的项目出现群死群伤,或者干脆楼、桥严重偷工减料,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以上只是风险,你也可能啥都没事。 都是自然人,尊重你的选择,以上仅仅供参考。[呲牙]
【回复】我个人不喜欢辩论这种形式,我从中学到的仅仅只是狡辩而已,不过督公的出发点还算明智,不要试图说服对立面的人。 基本还是同意这个观点,但爱好≠工作,能把爱好当工作的人真的不多也很幸运,读大学的人多数还是看条件而择专业,而不是凭爱好而择专业,至于是不是该博学,我认为应该是在自己主专业的基础上才来挑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学习,尽量选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这样才有利于知识间的互补,人的记忆并不比电子产品,不必要的知识不能互补的知识最多也只是在平时吹牛B的时候厉害些而已。 但随着人往高处走,越来越多的是知识平均化,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不是更专业的知识,除非是在研究领域,至于标题的不必要的知识还需要看如何具体定义,有些不必要的是以前真的不需要,而有些则是后来需要的,所以么我觉得也没必要在这个标题上辩论出个结果来。
【回复】回复 @Arktoria :立正题反题的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最终扬弃得到合题,那么辩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薛定谔的布偶喵喵:
对线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T4y1J7Fk

【回复】就是你把大阴阳师引来的?[妙啊]
加油の嘟嘟熊:
督工喜欢在网络上发言,真水军头子[滑稽][doge]

【回复】回复 @九头飞天猪 :执委会元老
凉子酱是坏人:
这个反方太难说了,单方面宣布肝王赢了。估计督工内心也想骂娘,最后想了半天,结果就是分享了下自己的人生经验,然后没了……没了……行吧,毕竟即便我抽到了反方我也不知道该说啥……学习工作外的知识,这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倡导的么……小学老师都会告诉每一个孩子除了多读教科书也要读其他有用的书。这种问题也就学生时代的人才能问了,毕竟过了学生时代都被老师教育了一遍,自然也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可见b站不只是观众是学生,连工作人员都是小学生,b站雇佣童工成了,我这就去向国家举报。

【回复】这个活动实质上不是辩论赛,只能说双方恰好拿到了相反的论点,并没有彼此交流的过程,也谈不上对线。
【回复】辩论的话,这种题目很常见的,像这种不利辩方其实只要你有一两个比较精彩的论述,论点,很容易得到裁判的青睐
【回复】真的是辩论的话,必要型辩题是反方优势的
李二的奇妙冒险:
罗翔老师和我老婆对线我还理解,督工和董肝宁对线我是没想到的

【回复】老马有没有下场?其实我最想看阴阳人对阴阳人的[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快速学习和争取观众,确实很管用[doge]
账号已注销:
又搁这鞭尸后浪,呐呐呐,我pxj今天就要讨伐马逆[doge]

【回复】哇,我好久没见到“呐呐呐”这个梗了,好亲切啊
niuhenmang:
十几年前,想学计算机专业,而且也在当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爸妈就是不同意,觉得是银行世家,强压着我去学金融会计类,现在好了,没工作了。想专业,转不了,人家都要工作经验的,哪怕我后期自学,人家也不想要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宁愿去选那些刚毕业的小朋友。我是真心的难受。

【回复】然后继承了百亿家产[尴尬]
【回复】回复 @menheraa酱 :当年我毕业,我妈的那个单位,我就不说哪个银行了,招15个人,进去直接是正式工,全区统考,我考第七名,理论上,招15个人,我是肯定进了的,后来通知说不进,被卡面试环节,我寻思,我面试环节也很完美了呀,叫我妈去打听,才知道,有个人花了16万走关系,把我的名额顶掉了,当时家里只能掏出12万,想了想,这事就算了。
【回复】回复 @百度公众号 :所谓银行世家,并不是开银行的。。。
穆好古老司机:
这并不是今日睡前消息[OK],正文晚点更新[呲牙],话说反方议题真是只有靠马前卒思路广去填坑了

【回复】这反方说是正方我都信[捂眼]
森澤:
上千本书....就按照八百本算,再去掉学校教材一百本,七百本。本科四年是1460天,不考虑任何假日和特殊情况,平均两天读一本书.....?(非杠就是觉得不太可能,希望以后可以展开说明白...)

【回复】今天我坐在这里和大家谈读书,由头是一个QQ群里的对话。上个月,我和你们一个学长在同一个QQ群里聊天,群里有人说他认识的一个人吹牛,吹自己大学4年读了一千多本书。我插嘴说未必是吹牛,我大学四年读书的数字肯定比这个多。群里立刻就有人问,一年365天,大学四年也就是1460天,你凭什么能做到每天读书超过一本的?我借用陶渊明的一句话回复了一下——“好读书 不求甚解”,我不求逐字逐句,只求看个大概,再加上我读书快一点,逃课率高一些,一天读一本书其实不算难,我还有空每天踢球打游戏呢。陶渊明这句话就是我今天发言稿的标题。 ————马前卒,2014年5月15日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演讲[doge]
【回复】因为好多书真的不是一字一句抠的
萨卡兹术师说的道理:
如果让我来辩护“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没有学习的必要”的话,那我只好搬来陈平“知彼知己”的话。现在的“工作”逐渐变成了信息的垄断,最极端的是专利,弱一些的是“业界常识”。我们有生产实习(以前高中生都组织暑假进厂参观学习,现在本科高年级还保留着),这就是让人们在“工作”中耳濡目染,在心中建立一个不成文的框架。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的话,那么你学到的知识很可能不能紧凑的拼接起来,要么是一盘散沙,要么臃肿不堪,达不到删繁就简的层次。 马前卒的经验是,他转行,转行新媒体以后才补上的相应理论知识,而转行前没有学。通识教育之外的知识很明显都具有准入门槛,外行人都看不懂,只能说“可以学习”,难以说“有学习的必要”。

【回复】用程序语言说,那么,“不必学习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可以写成:预声明(declare)一个函数(我知道有这个知识,暂时我不去学),然后我的主程序调用这个函数(工作中要用到这个我还没学会的知识),主程序写完以后再补上这个函数的实现(补学这时要用到的知识)。
【回复】知彼知己,知彼:了解业界常识;知己:选择知识来吸收并组织到自己的知识树上。

静静 辩论 社科人文 马前卒 知识分享官 知识 媒体 知识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