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羊毛薅不得!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误骗保300万

作者: 青春上海分类: 社会 发布时间: 2020-06-10 17:23:46 浏览:64078 次

这种羊毛薅不得!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误骗保300万

窃梦家:
预判航班是否晚点,这样赚理赔我觉得本身不算骗保,问题在于她用其他人的名义刷理赔,用他人的身份刷理赔,这种行为违法是没有争议的。

【回复】实话说预判航班延误,这个真的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这个漏洞钻了也算不上骗保。毕竟一没有人为捏造事故,也算不上隐瞒真实情况——航班是否延误不是一件确定性的事情,她自己的预判只是猜测,不属于客观事实,也就无从隐瞒。 要想避免这样的行为再次出现,那还得让保险公司自己完善合同。
【回复】回复 @窃梦家 :这人是真厉害。主要还是用别人身份做,不加杠杆的话应该不算了
【回复】回复 @窃梦家 :同觉得预判延误来保险理赔没问题,但虚构身份来保险理赔就有问题
写什么作业呢:
这么认真研究天气,建议气象局录取[tv_笑哭]

【回复】说不定就是气象部门离退休的
【回复】回复 @一里两尺三 :有航空工作经验[笑哭]
【回复】她难道不是看的气象局的数据吗?还是气象局太努力了。
云养崽的安:
有这脑子和本事,干点啥赚钱不好?[吃瓜][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不按规矩来的人是谁,玩不起掀桌子的又是谁?
【回复】这样的本事可以做数据分析了
【回复】关键正经活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挣来这么多钱[吃瓜]
喵旺旺星:
不伪造身份的话多好!我凭心情买机票,保险公司奈我何?可惜你找别人漏洞,别人也抓了你的漏洞[微笑][微笑]

【回复】回复 @0o时光鸡o0 :我可不可以帮我老婆孩子代买机票?我可不可以作为导游给我的游客买一堆机票?法律上不允许我拿别人身份信息帮他买机票吗?这里需要立法解释她的违法性,法无禁止即可为
【回复】回复 @叔叔告诉你 :的确不违法,是我主观判断她犯法了,看了一个法律博主的解说才知道这事并没有犯法
猪皮恶霸CatLive:
保险其实就是一种赌博,你可能小赚,但保险公司永远不亏[妙啊]保险公司:什么我亏了?快报警[doge]

【回复】明天来平安上班,但依旧从基层销售做起[doge]我为什么说依旧。。。
【回复】回复 @Dva徵辣 :因为你还没有给全家人买平安保险
嬴玉娇:
如果飞机不晚点,那么从一开始就结束了。

【回复】回复 @认错很难吗丢人吗 :不是吧,公交车退票都要扣钱,你飞机快起飞退票不扣手续?
【回复】这是空手套白狼吧 不延误就退机票钱 完全没损失
【回复】出版商那边是怎么说的?
濛擦擦:
都是在保险合同签过字的,保险公司赚到了就合情合理,平民百姓赌赢了就叫骗钱骗保?耍流氓也不带这样的吧。

【回复】保险不是为了让你赚钱的,是为了补偿你损失的。合同里都是说过的,保险不是用来对赌的
【回复】你应该就是喜欢买14天无理由退货然后用13天退货的人吧。
【回复】拿保险公司赚钱没问题,拿假身份来用保险公司赚钱那就给👴爪巴
白伊巴鹿:
保险公司经常玩不起报警,但是保险公司经常也把投资理财产片说得天花乱坠,你去找他吧,他说是销售人员不懂政策。有个案例,河南一个老人买了养老类保险,交了五万多,最后老人儿子给他算了帐,发现一共能领回来三万多。利息就算了,三四年连本钱都亏进去了。这种事情报警是没有用的,运气好的话,会碰到记者愿意接。报道了才能解决。

【回复】个人跟企业还是没得比 企业可以挣你的钱 你想挣他的钱 想🍑吃
对你不起今恐难还:
这些叫做利用漏洞吧,不算诈骗吧。诈骗定义是利用小伤害骗取高额赔款,或者与第三方串通骗取金额吧

【回复】用不同身份证号和护照号,没看见这几个字?用自己的买,随便怎么退都不会管他。但事实呢?
【回复】转 我认为李某根本就不构成犯罪。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虽然罪名不同,但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是一般罪名和特殊罪名之间的关系。 根据刑法理论,诈骗罪的行为模式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物”。 首先,行为人要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使被害人陷入了错误认识,也就是被骗了。 再次,被害人因为这个错误认识交付了财物,也就是拿钱出来。 具体到这个案例: 第一个疑问:李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是什么? 答:就是利用亲戚的身份信息去购买机票延误险。也就是冒用他人身份,我们姑且当这种行为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吧。 第二个疑问:保险公司有没有因为李某冒用他人身份而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物呢? 答:没有!保险公司理赔是为什么?是因为航班延误啊!没有航班延误,保险公司会管他跟谁签保险合同吗?跟李某用谁的身份购买保险有半毛钱关系吗? 航班延误,不怪天,不怪地,不怪航空公司,怪顾客咯?签保险合同收钱的时候咋不见你审查这么严格呢?所以,我觉得就目前报道的事实来说,李某是不构成保险诈骗罪的。 为了增加说服力,我就把刑法保险诈骗罪的条款贴出来吧,你们比照一下,李某是骗子吗?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这条第(一)到(五),你说李某哪个符合? 说白了,保险公司自己制度把握不严的漏洞,还不允许群众钻了?
【回复】那伪造身份怎么说,用一个虚构的身份专买票还算是什么利用漏洞?
炒鸡蛋用香油:
转 我认为李某根本就不构成犯罪。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虽然罪名不同,但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是一般罪名和特殊罪名之间的关系。 根据刑法理论,诈骗罪的行为模式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物”。 首先,行为人要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使被害人陷入了错误认识,也就是被骗了。 再次,被害人因为这个错误认识交付了财物,也就是拿钱出来。 具体到这个案例: 第一个疑问:李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是什么? 答:就是利用亲戚的身份信息去购买机票延误险。也就是冒用他人身份,我们姑且当这种行为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吧。 第二个疑问:保险公司有没有因为李某冒用他人身份而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物呢? 答:没有!保险公司理赔是为什么?是因为航班延误啊!没有航班延误,保险公司会管他跟谁签保险合同吗?跟李某用谁的身份购买保险有半毛钱关系吗? 航班延误,不怪天,不怪地,不怪航空公司,怪顾客咯?签保险合同收钱的时候咋不见你审查这么严格呢?所以,我觉得就目前报道的事实来说,李某是不构成保险诈骗罪的。 为了增加说服力,我就把刑法保险诈骗罪的条款贴出来吧,你们比照一下,李某是骗子吗?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这条第(一)到(五),你说李某哪个符合? 说白了,保险公司自己制度把握不严的漏洞,还不允许群众钻了?

【回复】实际保险对象不存在,也就是第一条故意虚构保险标骗取保险金完全符合的吧
【回复】不不不 想太多了,钻空子会给你套别的罪[滑稽]
【回复】首先,这些保险赔的钱在谁手里,当然是在李某手里。 其次,李某冒用他人身份这可以确定了。 最后,李某是冒用其他人的信息(假设这个人是A),李某冒用A的身份信息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合同双方就应该是A和保险公司,航班延误,就算赔钱也应该是赔给A。 李某为什么会拿到这笔钱,就是因为他冒用了合同主体的身份,即“不知道自己购买了该保险的A”,然后利用保险公司的错误认识,即“表面上保险公司与A订立了合同,实际上是与李某订立了合同”。 李某虚构事实(冒用A的身份与保险公司订立合同),隐瞒真相(实际上是李某与保险公司订立合同),使保险公司陷入错误认识(保险公司不知道保险合同相对人实际上是李某),将应该赔给保险合同相对人A的钱错误给到了李某的手里(即使实际上是李某付了购买保险的钱)。 所以,李某的保险诈骗是必然的,原因就是她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与保险公司订立合同。这里面没有错误。
leonstarr:
这个叫骗 保险公司可以个个都可以炮决了

【回复】主要是她用了别人的身份证办,有这个问题
【回复】确实,保险公司推销员那一嘴狗屁不通的话术才是真坑蒙拐骗
灵魂夜幽离:
其实,她可以叫别人去做,她赚中间价就行了,让别人去购买,如果没有延误的话,就退钱,损失她承担,那也就是几十块钱,如果延误了保险公司赔,然后她再从购票人哪里,提取一定佣金,这样难道不行麽?然而她胃口大,自己吃完,所以出事了要完蛋了。

【回复】这事就得捂住,人性贪婪,要是搞上车群的话,一旦某人买了这次的消息,就会赶紧通知全家人去买。。。 灵验的话,又搞扩大生产,自己做二级代理。。。 最后一整条飞机都是恶意退票的。。。早晚查出来~ 她自己玩的话,还没那么容易露馅,只是收款账户漏马脚了
【回复】回复 @crowcn :你可以先看5遍视频,或者看10遍,然后再读5遍我说的话,你就懂了。
【回复】对,这样做应该是可以避免违法
省钱羊毛哥:
建议以赌博罪逮捕这位,然后以开设赌场罪逮捕保险公司

笑笑年年少:
既然是合同行为,无论多么值得同情保险公司也是按照条条框框办事,那么在这件事上也应该按照合同办事,如果说她诈骗,那么请明确指出合同上哪一条不匀理赔的行为是这个人触犯了,那么就讲这一条就好了,不必拍一长段新闻从道德和出发点的角度来讲废话。

【回复】我特别讨厌现在新闻的一点就是,总是鼓吹和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讲原则和得失利益,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或生物谈感情和道德。呵呵。
【回复】回复 @lilulilu璐璐 :她亲戚的 属于盗用吗?如果是这条我觉得视频应该明确指出来
【回复】看看楼上的评论,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观念。
账号已注销: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入刑 刑法是最后的法 法益为入罪基础 伦理为出罪依据 她侵犯法益没有? 主客观相统一没有?

【回复】这是根本就不是犯不犯法的问题 而是在于薅了谁的羊毛
【回复】保险公司后台硬啊,个人难打得过公司
【回复】别说那么多,就是保险公司玩不起

飞机 机票 违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