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悲情城市》为何给人史诗般的感受?

作者: 活字文化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4-19 17:45:38 浏览:34550 次

戴锦华:《悲情城市》为何给人史诗般的感受?

山东老茶馆:
侯导的影像仔细看会有气流包裹的感觉,贼牛逼,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自身的感受力已经受限,但是侯导能把这种能力用在电影里真的太牛了[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回复 @青渚 :对。这种能力我愿称之为第六感,某种程度上在用自身的感受力媲美电脑特效,就像是莫奈他们那一代画家用自己的作品去挑战照相机一样。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精力跟时间去欣赏侯导的作品,让他跟他的作品永远属于小众的那一类,又赶上了现在高速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实在太可惜。
【回复】回复 @山东老茶馆 : 所谓「空气感」,和当时的胶片冲印有关,可能也和调色有关。像低保真音乐的所谓「质感」,挺适合捕捉怀旧情绪的,也包括新浪潮黑白片、cc修复的老片。当然也没那么玄乎,你用老一点的手机,拍一个光线变化的镜头,日落、雨天、树林等等,也会有一点点这个感觉:)
秋天montage:
大陆什么时候才能公映啊……真的觉得公映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呢

【回复】回复 @跳跃飞舞 :所以这就是中国大环境下拍不出来好电影的原因之一[怪我咯]
【回复】回复 @堂吉诃德没有愿望 :大范围上你看有几个人要看
实在是控不住场啦:
有些人,没品就直说。非得一堆人出来打群架,非得有人振臂高呼热血磅礴,那才叫史诗是吧?我看的时候完全没觉得幽怨,只觉得它平静、理智但又满怀深情地复刻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和那些有哭有笑心怀理想和勇气活下去的一代人,时代不善待她们,但后世会记得,记得为报国而舍生忘死的学生,记得充满旧时代气息的黑社会,记得在乱世中奔走想要记录真实情况和传递消息的记者,记得悲喜交织的葬礼和婚礼,记得匆匆奔赴死亡或离奇失踪再无消息的普通人,记得如何痛苦依然努力生活的幸存者。这是那几年的特殊符号,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因为有“人”穿梭在街道上,时代的悲剧才令人感伤,才令人咂摸出苦味,才从一个家庭的兴衰中洞见一方土地的沉痛过往。这就是史诗。

【回复】所以说Bili的二铜 彻索是真的名不虚传啊。
【回复】你说错了。史诗epic就是叙事诗,讲故事的诗,作为一个文学类型/形式/体裁,有很清晰的定义。具体到电影,其实很好判断,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这种。侯孝贤这一代导演,表现出强烈的抒情属性(包括你写的这段),说难听点,是和史诗对立的。现在的一些人(戴老师其实还好,她有别的问题),一是阅读能力低下,脱离文本,二是话语的误用、泛滥,陈词滥调,三是追求价值判断,缺乏实证,也无力实证——在言说冲动和无知无能的张力下,不断制造学术垃圾。这似乎是这些年中文系孩子的通病。你这一段空洞的、烂大街的抒情,和你之前对我所表现出的罕见的恶毒,其实是一致的——你没读过书,也没有思考的能力,只有近乎条件反射的情绪。你有一定的绝对性和普遍性,所以我回复一下——说得有点过,但没有恶意
【回复】这里人是这样的,不是宏大叙事就不是史诗
slowwrite:
《悲情城市》不是史诗,也没啥史诗般的感受。它的视野很窄,叙事非常稚嫩、天真,技术简陋,是典型的第三世界美学电影。这不是导演成熟的策略选择,而是万不得已。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创伤与记忆描绘得这么糟糕,相信侯导也是欲言又止,有心无力。它作为电影的价值主要是立场、纪录片、新闻报道、中文系女生作文,而不是审美与视觉呈现。把侯导和电影工业的弱点和局限解释成艺术特色,强行说《悲情城市》是史诗或有史诗感,恐怕是闹笑话了

【回复】全是阴间观点,你倒是挺闹笑话的
【回复】回复 @slowwrite :没看出你喜欢。所谓“一群知识分子坐着唠嗑”的场景非常有表现力,我看的时候思绪万千。你可以批评,但这并不是共识,什么”第三世界美学“啊,真是搞笑,这是有地域特色的、非常有表现力的美学形式。你非要说它技术落后,那很多北欧的文艺片也是全片没咋啥工业技术的体现,一个镜头几个演员就演完了。没品的人,好意思说你也喜欢,你喜欢个屁。
【回复】视野很窄用词不当,只能说视线聚焦于一家人,但反映出台湾那个时代的特点和普遍的悲哀,微言大义以小见大,怎么能说视野狭窄呢?
信则有的鱼:
底下一些评论真是不忍卒睹。有些人书可能读不少,电影也看过一点,但是文化层面没吸收多少,散文诗啊,电影工业这些词汇用的很生硬。他看了电影,可能会被一些电影表现力和张力所感染,但他不知道电影哪里好,也想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这么拍,或者想不到这个问题,所以没办法体验到大师的原创性跟艺术造诣。

【回复】在我心中侯导是跟费里尼一样的大师,他们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影像把自己个人的生命体验准确地提炼出来并传递给观众。一个片子要能拍成这样,本身就有史诗感,具有生命随时间流淌的魅力了。侯导也就是差「Amarcord」那样一部集大成的作品,但是综合其电影生涯拍摄的作品已经足够媲美了。戴教授之前借用别人的评论说现在大多数电影导演都有个通病,接受一样的教育,然后不自觉的模仿别人,失去了作者性的东西。(更不要说那些工业化制品了)。侯导不是,侯导自己说是受「边城」展现的视角和生命哲学入道拍的电影,这是谦虚的说法,但是其作者性你一看就懂。可笑的是评论里有些人拿电影工业的局限性去套侯孝贤这样一位电影大师。现在电影工业这么发达,但是也没见大师增多,好电影涌现啊?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回复】回复 @信则有的鱼 : 侯导的电影我应该都看过,当然很牛,但单说叙事技术,他是有缺点的。他合作的作家,NJ,朱天文,也有类似的问题,抒情破坏了叙事。王童的《无言的山丘》似乎是一个把这种缺点放大的极端例子。你说的这些,我补充下我的看法,有两个: (1)戴锦华说错了,似乎误以为史诗 = big,「大场面,宏大」什么的 (2)你说的「他们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影像把自己个人的生命体验准确地提炼出来并传递给观众」等等,这叫片汤话,最好避免
姜太公钓鱼1115:
悲情城市只是片头片尾配乐比较大气磅礴。而这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散文式的诗意、深邃、幽怨、寒冷,并不是大气史诗类型,戴锦华这种描述并不贴切

【回复】回复 @姜太公钓鱼1115 :那你拿散文做比,这是出院了?
【回复】史诗又不是只有场面宏大的叫史诗,只谈大气是最表面的一层,你看过贝奥武夫吗,不讲电影,只讲它的长诗,它的故事难道很宏大吗
【回复】回复 @姜太公钓鱼1115 :你看过贝奥武夫原文吗就品味堪忧
需拍惊堂木:
20多G的版本看下来,只能说这部给不了解台湾近现代史的人看,的确比较枯燥,但如果提前清楚背后历史,群体或个人的困境,就会觉得拍得不错。我不懂电影,但是其中一些镜头,的确有史诗感。评论区争论的史诗感,其实在我看来,例如知识分子吃着饭骂陈仪(陈仪被国党推出来作了替罪羊,实际上他对台湾是极有贡献的人),梁朝伟差点因为语言问题被本省人杀掉,凡此种种,稍有历史人文审美的人就可以品尝出其中的冲突。

【回复】你说的这两点只能证明电影确实涉及到历史政治问题,但光有这点离“史诗感”还差很远,比如《儒林外史》里也有不少上述的剧情描写,但谁会说它像史诗呢?这个概念被误用了
只敢在家弹唱:
哪怕只从讲故事的技术上看,女主给梁朝伟讲音乐故事的那段绝对是神来之笔。

汐汶--Mediocre:
在我看来这种史诗感来自于其高度的寓言性

影视剪辑 经典电影 电影 电影剪辑 戴锦华讲电影 悲情城市 戴锦华 梁朝伟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