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军力系列:(印度)海军

作者: 铁皮轮胎分类: 科工机械 发布时间: 2022-12-24 11:07:25 浏览:165387 次

邻国军力系列:(印度)海军

爱上了永恒的风暴:
我看出来了,我觉得印度军队可笑,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要是我生在其他国家的话,有很大概率只有羡慕印度军队的份儿[doge]

【回复】要知道90年代末,在舰船知识对比051B和德里级然后臆想各种181舰的时候没人觉得印度海军可笑。
【回复】牛逼的也就那几个,剩下一百多都羡慕
【回复】回复 @后海有鲨鱼吗 :他们只看到三哥被我们按着打,没看到三哥按着南亚其他国家打[doge]
梦里南轲还未醒:
瞧不起的不是他的装备,是他的工业制造业能力,阿三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第一下就能把别人干挺,一但被拖入消耗,挨打的就是自己,一天到晚老想跟咱们过招,我们一天的生产力能顶的上阿三一年,阿三库里的破烂能撑住一个星期的消耗吗

【回复】回复 @甜甜SWEETTY :法不上五常,不然二战后的每场战争冲突都有五常提供军火(没五常提供他们连烧火棍都没有),战争中的双方总不能互相都跟五常之一进入战争状态吧?[吃瓜]
【回复】回复 @暴走的蓝皮 :物流队长:打不过呀打不过[嗑瓜子]
【回复】回复 @谁叫加多宝 :想多了不是?那么大的国土,那么大的纵深,就算印度不能阻止其有效的抵抗放开让你占领,你一天也占领不完,再说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就想封锁印度洋?美海军都不敢这么说。
桔子熟了我吃一棵:
铁皮的视频看下来,《所有的邻居都不可小觑》

【回复】有100辆坦克,不代表能出动100辆,他这个本来就是纸面数据,看个大概
【回复】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邻居的共同邻国没有介绍出来[脱单doge]介绍了你就安心了[OK]
【回复】纸面数据真的有用,62年就不会三个人端了一个营了
千山暮雪_千古绝唱:
维克兰特号,明明所有公开消息都说他只能跑28节,up主一张嘴就帮他提高了两节以上,是真的牛逼[doge]

【回复】大概是参考资料夹带私货了[呲牙]
【回复】就它那个航母甲板怎么起降战斗机?苍蝇飞上去都打滑
希灵初代审查官:
各位我已经替你们反思过了请随便嘲讽[OK]

【回复】真不愧是炸弹仁的前辈啊
【回复】回复 @爆破天才-爆炸仁 :放屁!顺子女神被蝎子女神追杀呢
毛巾po:
我已经能想象到做单兵装备时的痛苦了[笑哭][笑哭]

【回复】建议先做其他国家,然后把自己视频剪一剪就出来了[滑稽]
【回复】单兵装备太杂了,从二战到现代都有[笑哭]光流出的视频中就有英制的(李·恩菲尔德、布伦、斯特林等)、有俄制的(AK、PKM、RPG等)、有以色列的(乌兹、TAR等)、有美制的(M777等)、有法制的、有北约的(Fal、MP5、FN、HK)、有东欧的、有南非的(榴弹枪)、有自产的(重量级明星英萨斯),一个班能做到一人一种武器不是开玩笑的[doge]
【回复】回复 @豫州隐水胖哥 :你笑三哥武器杂,三哥笑你没回扣拿[doge]
嘘-嘘:
铁皮的视频怎么感觉掺私货了[doge][doge][doge] 怎么越看越不对劲了? 这要是做中国的视频,是不是还得做南天门?

【回复】确实,连PPT船都算上了[doge]
【回复】还真是 ppt论证的船变成在建了[doge]
【回复】我上边这是什么玩意[辣眼睛]
我孙悟空也是卡卡罗特:
第一步,你要有 第二步,你要能造,自给自足,持续供给 第三步,你要会使用,各体系相互配合 印度只勉强符合第一步,不说实战,平日演习印度就摔了多少装备? 我们嘲笑他不是自大,而是我们足够强了,而且网络发达,印度干的那些蠢事藏不住人尽皆知

【回复】回复 @船剑之长 :这样说也可以吧,你看看俄罗斯火力也不差,但信息化协同作战不行,战场上丢了多少坦克装备了
南极火烈鸟:
印度海军就5w多人,这个数量就不要想什么远洋舰队了。也就明面上船只数量好看,各种支援后勤窟窿一大堆

【回复】终于有看到点子上了[吃瓜],三哥不仅是海军这样,陆军空军也是重点买了一大堆主战坦克,主力战斗机,其他辅助装备是能凑合就凑合,像电子战系统这种不显眼的基本是能省就省
【回复】确实除了明面上的装备,最关键的还是后勤工作
【回复】回复 @宇宙无敌巴特勒 :看看中美海军规模,5w多跟英法差不多。运行一点驱护舰队就行了,别的就别想了✧(≖ ◡ ≖✿)
一只高傲的番茄:
2022年12月4日,据《今日印度》报道,印度海军参谋长R·哈里·库马尔表示,印度海军建造排水量65000吨的“维沙尔”号航母的计划因预算限制而被搁置,转而认真考虑建造一艘“维克兰特”号航母的姊妹舰。[doge]

iamjoker2018:
对于印度这种体量大,还跟我们有过摩擦的国家,真不能轻视。在莫迪领导下,确实变强了,不说别的,他取消了6.5万吨核航母的计划,打算再造一艘4.5万吨的姊妹舰,就说明,他们真的开始张脑子了,知道要怎么发展了。要在过去,他一定会宣布要造,不管花多少钱,造多少年

【回复】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两个字“吃透”。任何装备只有吃透基础才能发展。比如萨姆系统,进入我国被吃透后就变成了红旗2,后面又发展出了红旗2P、2F、2甲、2乙直至今日发展成红旗22(就是塞尔维亚进口的FK3)这其实就是一种装备吃透基础后发展的自然结果。雷达、飞机、军舰等等均是如此。你可以在我国每条技术路线上找出发展路径。在我看来,印度所有装备发展路线全是断档,旧的东西就是旧的,新的东西就是新的,你完全找不到两者之间的技术传承跟脉络。拿印度空军举例,所有进口飞机没看到任何自产衍生型号,苏式常规布局战机没吃透换法国的无尾三角翼,三角翼没玩明白现在又换成阵风的鸭式布局,所以能指望印度从阵风开始吃透法国技术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随着战机的型号越买越高端,想吃透技术的难度就越来越大,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最后相信我,印度如果想玩5代机,肯定又会回到常规布局(还得买)。如果印度真吃透了阵风的鸭翼布局,并在这个基础上衍生了自己的鸭翼5代机。那我要说这个对手必须尊重且重视。
【回复】第1次在我印象当中,我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他就开始设计了,我现在都是中年老大叔了,他好像也没完全搞定,都远达不到辽宁舰的水平。 第2次我就算他快一点,10年从建造到形成战斗力,10年以后我们的第4艘航母估计都服役了。
【回复】回复 @吻别过去 :现在莫迪上来以后,政策有连续性了,也不能老眼光看了。我认为他是咱们所有邻国里,以后威胁最大的
青春留不住作个大叔好:
印度海军的雄心万丈,要让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doge]

【回复】印度基本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扼住印度洋,保证印度洋在自己的范围之下
【回复】回复 @-GLADIATOR_ :我甚至都懒得说中国,第五舰队表示?[doge]
【回复】所以自此以后各国轮流出海打“海盗”[doge]
伏虎罗汉显真身:
印度很强大啊,海陆空都蛮强的[囧],能当友好邻居还是不要当敌人,希望印度能明白这个道理

【回复】是你不明白。印度存在的价值就是遏止北边的邻居,做好这事他才能在国际上左右逢源。你当他真的脑子不好使?不,他看的很透彻。
【回复】呵呵,你口气缓了,它就认为你不行,只有让它重新变成地理概念才能解决。
【回复】回复 @天边的野蔷薇 : 这事情理解有点错误,中国人一直希望印度人执行印度洋是印度的洋的策略,所以不反对俄国人向印度提供海军武器,例如航母之类提供了,印度总不能把航母开到藏南搞事情吧!但是印度人发现印度洋虽然是以它的名字为前缀的,但是它的力量对付第五舰队它没那个胆子,所以只能有胆子在陆地边界上挑邻国里最大块头的搞,毕竟它也是个大国,面子还是要的,老是找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的麻烦,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是吗!而且挑衅中国的深层原因还有中国人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不带枪不开火的挑衅,基本都闹不大,再经过印度本国媒体的宣传,转移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的目的也达到了,总体套路和把国内穆斯林不当人是一样的,树个标靶,制造”我们“和”他们“,让”我们“对”他们“尽情开火宣泄自己的不满,维持统治。
依偎的清晨:
六万五千吨维莎尔已经宣布搁置,核小型化50年内不会有新的进展

【回复】回复 @xingfenzhen :你在这杠什么,印度已经宣布不在建核动力弹射航母,而是在建一艘维克拉玛二号舰,
【回复】就说不对嘛,咱们买了瓦良格改成辽宁号,到现在为止花了十几年才吃下常规航母国产化有了山东号,印度那半拉子国产程度航母还做梦造核动力
【回复】回复 @电六天策倾城 :只是下一艘不是,并没有取消核航母。虽然都是PPT,当时项目也没有取消而且还在继续签技术引进合同。
最爱EMT丶:
一个能用导弹击沉潜艇的国家就问你们怕不怕![傲娇]

【回复】潜艇自杀第一国[嗑瓜子]
【回复】两害取其重,更怕用导弹打渔船的地区,奢侈~
HX527:
如果按同GDP时期的战力来算的话,至少纸面上咱和他比还真不好说谁输谁赢

【回复】当然,这样比毫无意义,毕竟他的起点还比咱高不少,结果现在被拉开这么多。。
【回复】先能做到造船大国 再来谈海军大国吧[doge]
【回复】一个天一个地有什么对比的
外人的世界:
看了三期视频,感觉就是印度军队规模大,体量大,也有一定的武器维修和加工能力,但是大而不强,创新水平不够,体量可以碾压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但是战斗力很明显不能与其野心相匹配。

【回复】毕竟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大国梦
【回复】印度在走用钱买来国防现代化的路子,而这条路早就被我们否决了[滑稽]
【回复】回复 @战国韩非子 : 其实印度也在自研和仿制的,谁也不傻。不过呢,受限于整体的工业能力,教育下的高端技术人才等,进展偏慢。部分地方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部分地方甚至落后更新速度。

印度 航空母舰 海军 军事 核潜艇 邻国军力系列 核动力 系列 印度海军 印度军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