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大明宫含元殿想象复原

作者: -栖梧饮醴-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12 11:30:00 浏览:71251 次

【4K】大明宫含元殿想象复原

Rak_Space_Center:
有气势。看过很多还原的视频和模型,不知为何我觉得还是《大明宫》纪录片里含元殿的建模最好看。两个鸱吻比视频里做的更大,靠得更拢一些。13年去西安的时候去过遗址公园,还看到了正殿遗址上面木头仿制的大龙椅和两侧的案桌,遗址公园里微缩景观正殿只有一层没有重檐,感觉没有纪录片里的出色。

【回复】纪录片里的鸱尾6米多高,两层楼的高度。。。
【回复】回复 @-栖梧饮醴- : 山西大同已存的华严寺鸱吻是4.5米高,这还仅仅是辽的皇家佛寺。唐朝鸱吻6米我觉得可能。中国古建筑本来就是规模越来越小的
【回复】回复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你咋了?没事吧?我看你咋自说自话呢[思考]
格洛瑞娅Gloria:
不是引战啊,洛阳修了那么多新的古建筑,西安也应该修一修,汉皇宫,唐皇宫都应该原地修起来,直接沉浸式体验。太爽了!

【回复】回复 @Sheldon三木 :本子的伊势神宫不是每20年推倒重建一次?说白了就是个象征,假的又如何,过了五十年一百年假的也成真的了。放在那留个空地,过个几十年谁还记得这地方原来有多辉煌,这才叫真正的遗忘呢。说白了留个念想罢了,不然修武昌的黄鹤楼、杭州的雷锋塔、大同的代王府干嘛,还不是追溯历史,还原传统而不是留着残垣断壁慢慢被遗忘
【回复】彷制的没有经济效益,就是不会修的,因为它是现代产物不是古建筑没有价值,维护的话一定要花一大笔钱。
【回复】回复 @铁甲弹涂鱼 :历史沉淀为泥,所以丹凤门才修了个那样子那颜色,至于你说水泥的,真要用实木土建,一是没那么大木头了,二是有那么大木头造价和后期维护你玩不起
uelab:
😱 你是唯一一个标注详细尺寸的,必须三连

不屈飞鱼明武宗朱厚照:
论如何在含元殿主体建筑争议不断的情况下又能复建又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或者错误复原、以倭代华,我跟您支一招[妙啊]夯土基座按唐制原版复原,木构建筑推翻重来、按明清风格改建成太和殿+午门的木构,这样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还少了重檐和单檐两派无意义的争吵,甚至让以倭代华之人无缝可钻[妙啊]

【回复】还是不建议重修,关键含元殿的夯土台基太大如果要像应天门雷峰塔那样在遗址上盖保护壳再在上面重建,有点方会不会压塌[doge],就算没塌,视觉效果就有点那啥,一个大方块上盖了个层层递进的中式连体大殿,想想都有点魔幻[doge]还是保留宏大的遗迹以让后人去想象她曾经的瑰丽吧[脱单doge]
【回复】其实,唐代木构,中国还是留存得有的,相对于明清时期部分木构作为装饰而显得比较紧凑不同,唐代木构承重更大,所以会更宽厚(更大)一些。毕竟真的见过唐代木构,一眼就感觉那种恢弘的气势就比明清那种高耸的有感觉。[doge]
【回复】猪说的就是你,还清,有一个算一个清就不会修房子,几百年都没学会,而且费工费料,小里小气,
木骨佛心:
这就叫好笑死人了,先不谈整体结构单檐重檐,先看看方方面面的问题。 1,陕西地区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资料证明唐代铺作有重拱做法,一例都没有,但是山西北部北魏就有。 2,单拱的长度有意拉长,不知道是为了模仿营造法式还是根据日本的奈良建筑来做的,实际上唐代的单拱和重拱长度比值大约是1比2. 3含元殿上檐的铺作,第二跳有重拱做法,有意模仿佛光寺大殿的做法,而且第四跳单拱有意拉长,模仿营造法式令拱加长的做法 4,唐辽铺作是进深长,面宽短,宋金铺作是面宽长,进深短,横向排列,源于南方禅宗寺庙的建筑做法,尤其是浙江的天童样。 5,含元殿你做了平坐,那么殿内是没有柱础的,全部插柱。 6,人字拱的弧度太小,对比丁雨佳的人字拱,没有那么低矮,用料大小也不对 7,含元殿进深一共6间,虹梁一根跨度2间,柱网是稀松的,没有这么拥挤。 8,瓦垄太小,正常瓦垄和椽子直径比值是1.2左右 9,椽子没有卷杀,粗细也不对 10,屋脊么有脊刹,角梁尺寸也不对。

【回复】呦,这不吧宠小邹嘛,那我必须回一句:已阅,狗屁不通
【回复】1,不说陕西地区,初唐时期的木构建筑全国都没有留下一座,UP正阶斗拱使用重栱的理由是:唐代皇宫正殿的建筑规格不应低于山西地区,因此复原方案为重檐重栱,这个方案并没有实证,只是UP的主观意愿。 2,唐代的单拱和重拱长度比值不是1比2,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都不是。 UP的斗拱参照晚唐殿堂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和医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佛光寺东大殿是仅存的唐代殿堂级木构建筑,阙楼仪仗图所绘内容应为初唐,与含元殿兴建时期一致。 斗拱没有参照的对象包括:1.营造法式 2.任何日本建筑 3.任何中国南方地区风格建筑,包括天童样。 3,含元殿木构副阶用插柱,夯土正阶用柱础,遗址可以提供证明。 4,对比丁的人字拱,不是更低矮,而是略有拉伸。 5,柱网分析请参考UP主复原分析1【含元殿复原分析(1)单檐还是重檐?】 含元殿复原分析(1)单檐还是重檐? 6,瓦作尺寸依据是遗址出土文物实测,大殿筒瓦直径23CM,板瓦宽度36CM,飞廊钟鼓楼两阁筒瓦直径15CM,瓦当直径9~15CM。 7,飞椽卷杀和收分参考敦煌壁画,没有实证证明含元殿有这一做法,这是UP主观想象,椽子尺寸参照佛光寺东大殿推算。 8,屋脊本来就没有脊刹,角梁尺寸根据佛光寺东大殿推算,但是含元殿有更大的出檐,因此在推算的基础上略有加大。 9,唐代有悬鱼 10,韦贵妃墓壁画有批竹昂 11,大风吹落4个鸱尾可能是钟鼓楼和两阁的 12,敦煌壁画中有很多方形明间高瘦次间的做法
【回复】回复 @辽殿佛心 : 莫名其妙
黯淡星辰づ:
切重檐以飞霞,炯素壁以留日——《含元殿赋》毫无疑问含元殿是重檐

【回复】回复 @三星阿根廷4 :回复 @大卿国 :“上喜十九人皆擢监察御史,子祺首上书请都关中其略曰天下形势之地”— 《明实录》 明实录唯一记载迁都西安相关的,是某大臣名叫 子祺 的上书请求迁都关中。但明实录没有给出迁都的明确旨意。只是记载了大臣的奏折内容。
【回复】回复 @三星阿根廷4 :回复 @三星阿根廷4 :不止含元殿,整个大明宫等级都偏低,只有诸侯三门的格局。也就是三重门。 正经的皇宫正殿,需要天子五门格局,也就是,由外到内经过五重门,长安太极宫,洛阳紫微宫均是五重门。包括后世宫殿,以北京故宫为例,五重门分别为:大清门,天安门,午门,端门,乾清门。 但大明宫只有诸侯三门的格局,本身就是李渊半拉养老院改来的,真正的皇宫正殿是太极宫。 但太极宫设计有问题,地势低洼,住起来不舒服,在长安的天子长居大明宫,所以太极宫不如大明宫出名。 但同时期的洛阳宫殿,紫微宫,上阳宫,全城包砖,巨木大构。乾阳殿高270尺(80余米),柱子粗24围,周长约30米。运输一根柱子需要2000人一起拽。 且,长安大明宫以灰瓦为主,黄绿琉璃瓦出土不超过2成。洛阳宫殿,出土黄绿琉璃瓦占比为百分之51。 所以,唐太宗当时见到隋朝洛阳宫殿都感叹太奢侈了。结果,李治和武则天费力营建的洛阳宫殿,丝毫不亚于隋炀帝。
【回复】但是柱础结构不支持重檐做法啊? 这是一篇赋,赋这种文体,本身就有浪漫夸大的艺术手法。
绝灭千代纸:
回头我们这城北起个大明宫,西北郊起个未央宫,渭河那边再起个章台宫咸阳宫,天天不上班净上朝了[doge]

【回复】回复 @香草土豆沙拉 :你没来过吗?这些地方都是遗址公园
【回复】章台宫就是未央宫前身[捂脸]西边的叫建章宫
【回复】西郊起个阿房宫,了却古人心事得了
naimen:
不建议用木头重建,维护太麻烦,就用钢筋混凝土,但是把该有的构建全部仿制出来。可以用一些新型建材复原仿造原本木质的梁柱斗拱等。最好是比木头轻便坚韧耐腐

【回复】对传承除了材料 最重要的是技艺和形制
阿知子诺:
其实遗址复建(无论钢筋水泥式还是木结构),除了旅游价值,其实还有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知道这里曾经的辉煌。我个人还是支持复建的!期待大明宫遗址重建的那天!

【回复】回复 @半个烟圈圈 :如果说浪费,全中国烂尾楼多的是,造价也都不低。荒废几十年,以后可能荒废百年。经济纠纷不解决,就一直烂尾着。所以复建,根本问题并不是浪费,是能不能找到愿意投资的开发商,以及复建的专业以及后期开发。国内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了,对当地城市旅游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的价值是以后数千年的。
【回复】现在到处仿古建筑,除了浪费钱财,我想不出别的
Air8596:
金碧辉煌,羽衣霓裳,人间天上,唯你无双

埃尔德-森利曼:
现在好像不让搞在原遗址上复原了,有的复原只是搞的一个空壳子外貌大体像,但内部是空的遗址在下面,相当于一个博物馆

【回复】也没有重建的必要的啊,它的存在是历史,它的消亡也是历史,留个大土台让人看看发挥一下想象,挺好。
【回复】应天门他们按照懿德太子墓的配色来弄个白壁丹楹多好看,照抄都不会骂,到底还是日式审美,那种死气沉沉的配色真的不属于我们的主流文化,而且看久了很不舒服,看故宫的配色就知道我们的审美一直是很舒适的
【回复】回复 @中華航空B18255 :宫殿和首都有什么关系,你脑子有问题吧,瞎扯
Gotham骑士:
如果以后技术成熟可以用全息投影这些古建筑在这些遗址上。

UP!新学期 历史 西安 文化 人文 艺术 大明宫含元殿 长安 唐朝 古建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