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模板?怎么答题!小说人物?直播回放!【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作者: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2-07-31 08:00:00 浏览:354202 次

没有模板?怎么答题!小说人物?直播回放!【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懒羊羊不吃巧克力:
奇哥奇哥,我买的卷子“江上”第二道大题和你的不一样唉[捂脸],答案里提到 1渔夫拒剑并自杀的历史故事,体现渔夫的侠肝义胆,与普通人的生活较远,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人,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 2 作者通过写渔夫的歌声、平坦疏散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对伍子胥的影响,表现了伍子胥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3 渔夫不仅摆渡伍子胥过江,还摆渡了他的灵魂,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引渡者”的形象,体现出深厚文化底蕴。 感觉和您的答案有很大差别[笑哭]

【回复】这个我可以很确定地说 我这个是官方答案[大笑]
【回复】卷子还是得开学再买,现在各地卷还都没有完全公布[傲娇]
【回复】我是今年高考考生,就是奇哥这个题目[OK]
上海高考英语试卷:
第一次当语文课代表,有什么不对的欢迎指出[给心心] 本次课涉及理论知识: 次要人物作用: 1.对主要人物的作用 -和主要人物的关系 -并置/正衬 -反衬(对比) 2.对于情节的作用(可以有两个方面,讲述情节见证情节 和 推进情节) 3.对环境的作用(塑造典型的社会/自然环境) 4.主旨 (在写主旨的时候可以把主旨融入前三个作用) 反衬与对比的区别: ——反衬,是突出一个事物 ——对比,是为了突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差距 识别题型: 1.概括 2.手法3.作用 这些题型识别理解都可以分别类比为我哀[爱心]研发的ATPX4869的组成部分,加工工艺,让人缩小 人物心理概括分析题: 1.找 确定范围 2.定 定关系 顺承?转折?顺承中带有转折? 3.删 删重复 被包含 4.连 联想自己 ——————特别注意:答题时往往注意逻辑词的搭配e.g.首先……接着……./总述……分述…… 好啦~以上就是这期视频的重点提取内容,相关思维导图有关这节课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在我的专栏中找到,加油各位![给心心]

【回复】南昌大学附中:??[热]
【回复】嗯??我的南昌附中去哪了[脱单doge]
【回复】这什么中学啊,没听说过[热]
林暥_:
祝看到这条的2023高考语文125+!相信奇哥我们可以的![奋斗]

【回复】考不到咋办?从你分里打折扣[嗑瓜子]
【回复】23届的加油[奋斗]22考生坚持看奇哥拿了127
【回复】我们学校,全校第一语文没过120分[妙啊]
南昌大学附中电台:
这里是奇哥做题的时候提到的知识点,更详细的在我专栏里面[保卫萝卜_哇] 找:根据题干找原文 定:找到句子,观察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句一句往下看,逐句分析关系,合并并列关系的句子 删:删掉可以合并的句子,并列而重复关系的句子 连: 把自己带入事件和人物和文章中的景象,想想自己会有什么情感 并置·正衬·反衬的区别辨析 并置:两个事物没有区别,突出力量感 正衬:通过一个突出另一个(感情色彩相同) 反衬:通过一个突出另一个(感情色彩不同) 烘托,衬托 与 对比的区别: 烘托,衬托:含有一个突出对象(红花)以及一个为突出突出对象而有的物体(绿叶) 对比:仅仅为了突出两者的区别,而不是为了突出一个物体

【回复】你好,同行,和你认识一下
【回复】回复 @上海市第十中学 :同行有点多啊[doge]
【回复】回复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牛逼了,早上还刷到了你的视频
ddivfjddkd:
我觉得江上那题标准答案的第一点是主旨,也契合当时抗日战争的社会环境,平凡人恩惠如此博大,军民又团结一心,彰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然后第四点可以理解为对读者,义士拒剑自刎,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有些不接地气,但一个普通的渔人摆渡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贴合百姓生活,更容易为百姓接受,现实寓意增强

【回复】回复 @时雨落童颜 : 注释
陈陈陈陈热水_:
渔夫让剑: (准高一提一些粗鄙的看法[委屈]) 答案的第一点提到“显出平凡人... 的伟大”,我看了一下冯至先生的作品,查阅到他的作品独特风格之一是“平凡的人,平凡的山水,而平淡中自有千钧之重”“在原始、自然中思考人与自然和生命永恒的意义”,所以我疑惑答案中的“‘恩惠’的博大”一词是否是让这篇阅读的整体偏向冯至先生的一个价值观和个人风格呢? (觉得第四点应该是一个类似套话,因为好像题干中有提到“文学效果”,两者可以对应。[给心心])

【回复】哈哈对的,我的答案里面写了,冯至诗化的特点,鱼人只是普通人,却敢救他和拒剑都不是为了他消除的疑虑,最后翩然离去,凸现了本文诗意化,散文化的隽永深刻
【回复】我的天那,好认真啊,我觉得你这个讲得好好,我记个笔记嘿欸
【回复】回复 @西里栗 : 我觉得你这个答案很赞
食客旺仔:
大家帮忙顶一下我,我把奇哥视频的内容整理成讲义了,公家的东西不能藏私[脱单doge] 讲义: https://share.mubu.com/doc/58AAyRNg_R4 https://share.mubu.com/doc/54lbgdytw54 https://share.mubu.com/doc/5pfD674r5l4 https://share.mubu.com/doc/3vUXnugB4B4 https://www.mubucm.com/doc/4n9NPo4n01Q 密码: k4ud 统一密码: yyds 文摘: https://share.weiyun.com/UEfc8VNT 加我的QQ1812646206领打印版讲义,没有所谓的群聊,也不收费!!!

【回复】第四个文档违规了[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讲义最后一个链接密码是yyds,忘记把撤掉了[笑哭]
Bluerose_K:
我感觉①是根据题干说的,由义士改为渔夫,作为切入点。即原来的义士施恩,是“理所应当”的(正常的),但是把它改为了一个普通渔夫,他的“施恩”(渡我过江途中,无意间带给我柔情,缓解仇恨的情绪)就显得不平常了,体现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 对于④我认为题干中说的“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的渔人,……带来了怎么样的文学效果”,其实就给了提示,也就是我们应该答出,原来怎么样,改了之后怎么样。那原来 写渔夫是位义士,其实有点脱离现实,在现实中,哪会这么巧,我要复仇,结果就碰到一位无私帮我的义士,这种写法就有点“传奇色彩”了。但是当改为普通渔人的时候,故事就显得“现实”一点了,因为在现实中,遇到普通人还是常见的,而且文中结尾也写了 这个渔人其实不太懂伍子胥的情感,所以更贴近“现实寓意”,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嘛,即使你渡我过了江,也不能真的体会我的仇恨。 我认为,这个题的重点好像是在 改前义士的作用和改后渔人的作用有什么区别,两者对比着来答,可能对于答案会有个更好的理解。 但我也只是根据您的提示和答案指向,进行了自己的思考,要我自己答,我也真的想不出来[来古-疑问]希望能和奇哥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看看有没有能纠正的地方,可以提升自己。[拥抱][拥抱][拥抱]

【回复】我昨天刚看到这个录播视频,就给奇哥发私信请教这个题,一天了没动静。突然意识到奇哥私信太多了,可能看不到我的[酸了][酸了][酸了]就来这里再试试[奋斗]
【回复】回复 @Bluerose_K :奇哥刚刚专门补发了个讲解1和4的视频[给心心][打call][打call]
【回复】厉害呀[脱单doge][脱单doge]
澜粼粼:
(1)原文中渔夫是个义士,一个品行超凡的人一个慷慨乐助的人,所做的行为皆来自于自己的修养——仁、义,让人觉得义士就应当如此作为,不会让人感到这个人很厉害。(就如同我们在路上看见环卫工人辛勤劳动,我们会从敬业、辛勤、感恩等角度来讨论,但如果一个人一群普通人去义务帮这位环卫工人,我们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从偏僻一点角度看,渔人在无意中解救了子胥,本文抛开责任,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之间的心灵的救赎,平凡人内心的博大情怀 各位快帮忙看看第一点可以这样理解吗

【回复】确实,论文学效果的话,普通的渔夫透着纯粹的善良美好,传递给我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自杀就义则是把道义举得高于一切,对读者有距离感,也就难以进入读者的内心世界,更不好谈什么文学意义文学效果,你不打动读者哪里的效果。我发现现在的卷子,得扪心,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想想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就答的出来
【回复】回复 @梦原-梦呓 :文学本是一种艺术吧,其实能打动人的,美好的,有意义的,那都是文学效果的一部分,有环境人物情节思想感情,作者的各种写法视角,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老陈很深沉:
奇哥,我觉得江上这篇文章底下的注释很重要,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在抗战时期,将义士换为渔夫,变为了一个普通人,提现了平凡中创造伟大,也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衬吧

【回复】我也是这么想的,时代背景有时候确实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然而又是抗战时期,那么肯定与这个脱不了关系
库鲁西的鼠鼠:
我是今年的考生,专门来感谢杨老师的捏!二月份开始在家自学,就一直听老师您的课!高考语文考了123!哈哈哈哈哈我去的本科学校也有石油二字,超级有缘分的!祝杨老师课程越办越好!也祝2023年的准高三的师弟师妹们能够再创佳绩,去到自己喜欢的院校![给心心][给心心][给心心]

【回复】想问问在家自学的效率高吗?准高三最近也在考虑回家自学[妙啊]
游戏清欢:
奇哥,那个“平凡人的恩惠的博大”,还有最后一条的现实寓意增强,要是对着答案说,倒也能说出来点道理。 渔夫从义士变成了一个普通渔人,因为自己帮助他人渡江的习惯,就巧合地帮助伍子胥暂时放下了仇恨。他无私帮助人的主观目的并没有多么博大,但是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作用,这就可以被称为我们“平凡人的恩惠的博大”。 而现实寓意增强更好解释一点。我个人平常就不太喜欢看那种神话传说故事,感觉和现实不沾边,都是在空想,消磨时间罢了,对我们基本没啥用。但是如果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是和大众一样的普通人,俺就会有兴趣。义士渔夫变成普通渔人之后,让我们更有那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对我们的现实作用更强,伍子胥的故事就不仅是在讲一个故事而已(传奇色彩减弱了),而是给我们也带来了道理(现实寓意增强了)。

【回复】我这回答明显是有问题的,太主观了,认为人们都不喜欢传奇故事,所以改了能吸引阅读兴趣,答案第四条就很客观[doge]
【回复】不过我做的时候对于文学效果写出来的是,使得情节更加通俗,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辣眼睛]
人间一个流传的迷:
奇哥,我被昌平石油技术大学录取了,快恭喜我[doge]

【回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欢迎来到润杰
【回复】回复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像是住青年园,奇哥[doge]
尘星归属:
老师,这个次要人物作用题我认为第一个点是因为文中提到了渔夫经常摆渡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认为自己可以在自己平淡生活的时候,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人,而这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下帮助他人是我们所定义的义士所做的,因为战乱普通人保全自己都难,但渔夫只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可以帮并没有与义气复仇所联系起来,就去帮助了他人,这就表达了平凡人即使在没有义气的推动下仍然可以向他人施加自己的恩惠,凸显了平凡渔夫的伟大。

【回复】然后第4点,我认为可能是因为他在题干中向我们解释了一个伍子胥与渔夫流传下来的故事,故事中的义士渔夫与文中渔夫的不同在于故事中的义士渔夫少见甚至对于我们来说不真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义气也不会考虑伍子胥身上发生了什么,想要去帮助他什么的,在我高考是看到此题时我首先想到了文章的改动就是他把一个特定的人物变换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想表达的不只是义士能人才可以在乱世之中帮助别人(因为文章中渔夫拒剑时候有提到渔夫认为帮助伍子胥只是一件小事,不用道谢,因为帮助他是渔夫在看到很多无助的人时候自己决定下来的,我认为它的现实寓意在于他在文章之中勾勒出了渔夫在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人,义士固然可以让我们明白人要讲义气,但凭借义气为他人复仇,甚至自杀自证对于我们平凡人可以说是办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普通的渔夫去摆渡他人帮助他人,所以我觉得它确实是减轻了传奇的色彩(义气),而感觉表述了平凡渔夫的帮助的伟大
【回复】其实我认为这2点都是通过渔夫拒剑中凸显的,因为文中伍子胥的情感太过多样化,没读完这书都不明白伍子胥为什么这样,所以找文章主旨的时候伍子胥,我没办法找到他想表达的感受,但是渔夫他却有具体的介绍他为什么拒剑,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这个题目也是问这个渔夫他有什么表达效果,所以我通过他的拒剑心理想法,我就认为这个主旨应该是在问渔夫为什么这么做的主旨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解读过读了,望老师矫正,谢谢老师
【回复】回复 @Aekiris :对,就是因为他是战乱的时期,然后呢,就我感觉就是他这个渔夫,是一个普通人,然而,在这个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能帮助他人,我觉得就可以凸显这个伟大情感
歘岩炎:
22年二卷考生,平常语文90多,高考116。我是最后两个月在家网课跟着奇哥,学弟学妹们加油,我现在已经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了!

【回复】回复 @完蛋了啊啊啊 :记住答题套路很关键,按着奇哥的方法没问题。不只是看奇哥教答题方法的视频,还要看奇哥做例题的视频,用心体会。作文这个东西多积累,也可以看看奇哥的讲解。
【回复】沾沾喜气我也想110➕[星星眼]
xs晓生:
22年高考生路过,高二开始看奇哥的课,考完一对答案,语文错了五道选择题以为完了,天都塌了,最后121,也就是作文和阅读都没扣几分,还行[脱单doge] 感恩,我们老师说阅读题改得比较松,因为如果按网上的答案全省平均分会过低,考生大体理解水平都差不多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只要能多角度都不会低分[大笑][大笑]

Cicada--3301:
2022.7.31 核酸:阴 天气:晴 身体:圆 硬币:缺

不夜城传奇: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对于江上第二道题的答案我是这么理解的: 对于第一点,因为如果是渔夫一位义士,那他帮伍子胥渡江显得理所当然,而渔夫改为一个普通人以后,他本没有这个义务却仍然帮伍子胥渡江,显示出了“平凡人的恩惠与伟大”(应该能算是升华了主旨吧) 对于第四点,我觉得只能是从 读者 的角度去解释了:将渔夫从义士改为普通人,更贴近读者的生活,便于读者与小说产生共鸣(不然真的没办法解释了[喜极而泣])

一口干了三瓶维C:
对于《江上》第二大题参考答案第四点个人的拙见 渔夫无论是在现世世界还是故事发生的年代,都是一个平常老百姓这样的小人物,也就是说他们更贴近生活,接近现实生活。而本文的话所讲述的主要观点应该就是渔夫感化了伍子胥,也就是渔夫对伍子胥的影响。伍子胥对比于渔夫应该来说形象比较高大,所以想表达的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平常的小人物可以对较高大形象的人物产生影响,这对现实世界是有指导意义的。所以增强了现实寓意。

小说 人物作用题 刷题 高考真题 人物心理 学习帮帮团 学习帮帮团2022第二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