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作者: 直男文史课分类: 短片·手书 发布时间: 2021-09-24 20:55:50 浏览:1227882 次

刘彻: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夜阅尽长安花:
我的名字就叫刘彻,因为我爸是历史老师,他很喜欢刘彻。。。

【回复】我也很喜欢 我也姓刘,不过不会给自家仔取老祖宗的名字
【回复】回复 @子夜-星痕 :可能汉武帝不是他祖宗呢,万一他是汉景帝阁下玄孙呢[OK][doge]
【回复】这就有点不合适趴[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哪有取祖宗名字的
三十六重天移民搬迁处:
为啥都在讨论叫大月(肉)氏(汁儿)[滑稽]还是大月氏。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的初中历史老师甩起板凳告诉我们。这叫大肉汁儿[笑哭]不叫大月氏。我教了快四十年的书了。今年教完就退休了这个就是这么读的。在叫大月氏我让你左脸比右脸大。原因就是当年这个大月氏(大肉汁)引起了全部激烈探讨起哄鬼哭狼嚎。历史老师眼看镇不住场子了摔起板凳说叫大肉汁 至于是不是肉汁这两个字不知道。反正印象及其深刻。还有那个中亚还有一两个个小国家字跟读音完全不一样[怪我咯]真让人犯迷糊[呲牙][呲牙][呲牙]

【回复】我从上初中学历史到现在教我孩子学历史,这个读音已经至少改了四次了。我现在教我儿子说让他自己爱咋叫就咋叫,叫大姐姐都无所谓,字写对了就行,反正历史又不考读音。
【回复】纪录片河西走廊我便知道念大肉汁
【回复】回复 @mmkoimon :然而纪录片是错的,不仅读音错误,史实错误也一大堆,b站有up专门做视频批判这个纪录片
火锅就米饭:
李广,兵败,迷路,无功,失期,每一次汉武帝都重用他,都给他翻身的机会,就这样,汉武帝还给人说成不待见李广,你告诉我怎么才能算待见李广,是不是要把匈奴人绑起来让李广杀,让他封侯?才是待见他。 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李广出身陇西李氏,是正儿八经的一脉,出身豪门,就代表了他不可能不被重用,懂吗? 你以为卫青是老死的,实际上卫青死时才四十多岁,旧疾复发病死的,长途奔袭,深入大漠,千里寻敌,绕后追击,这都是非常耗精气神的一件事情,再加上李敢的刺杀,所以走的早是正常现象。 而霍去病也是一样,马上颠簸,连夜奔袭,只要你,别说大漠,哪怕在草原上走过一次,你就知道,霍去病的军事有多变态。 汉朝打击匈奴,无异于在七八十年代,新中国把苏联或者美国的老家都推了。 卫霍打的太轻松,让你们以为匈奴很弱小,实际上卫霍死后,看看被打残的匈奴,照样弄你,李陵,李广利,都算不错了,结果呢?

【回复】现在对李广的争议在于中国古代把李广吹的太神,现代又把李广贬的太低。先说把李广吹的太神,就一句话:司马迁的锅。司马迁和老李家关系不错,以李广在打匈奴(划重点)的表现他不配列传,而司马迁过度夸大了李广,不信的可以去看看史记,尤其是李广被俘后自救那一段跟武侠小说似的,这导致中国后世王朝大多是褒扬李广的,如“飞将”。而经过后世考证李广没那么大作用,昔日的神陨落后果可想而知,这导致了现在很多人大贬李广。对于李广在打匈奴的表现我不作赘述确实拉跨[笑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汉武帝决定反击匈奴之前,李广对于抵抗匈奴进攻保卫汉朝安定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的,总体而言李广还是功大于过的,只不过他不适合汉武帝的战略罢了。总之李广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李广值得封侯。
【回复】李广不能封侯绝不是因为你说的不行,也许他的战绩在你看来确实不好看,但你最少也得按实际情况来看,我不知道你说的兵败是哪一场,但我看的李广传中的他有两次记录的败绩,第一次出击匈奴,匈奴兵多被捕后逃生,因为没有具体双方兵力对比我就不说了,第二次四千人打四万人坚持到了第二天,这还是因为张骞的一万军队迟到,迷路是因为没人带路啊!草原这么大你不是草原上的人很难不迷路,无功我就不说了,你搜一下就知道了,失期其实还是因为没向导迷路了。
【回复】回复 @昔安骨 :卫青就没迷路过,霍去病万里奔袭都能找到路,李广这,还有什么借口?
酱油的春天:
漢武帝穷兵黩武?你们最好看看漢初版图就知道为什么武帝要打出去了。[OK]

【回复】汉武帝对于汉族人的意义,懂得都懂。我是庆幸汉朝出了这么一位皇帝的。几代人的苦换来的东西太多了太多了。点名批评某大宋,人没少死,名声还没捞着。国还tm没了。真替岳飞感到惋惜。[哭泣]
【回复】汉武帝不打出去就只能像北宋那个鬼样子了
【回复】回复 @孤海沉舟-微茫-归去来 :现代人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和平是靠畏惧战争换来的。真正的情况是和平是一个公共产品,是靠拼死捍卫和平的决心换来的。
想了个湘:
我不知道为啥好多人拿杨广和刘彻比。杨广他爹给他留得开皇之治一点也不次于文景之治,不然能让这个败家子聚集起来100多万人不远千里去打高句丽?你要知道那可是交通不便的封建时代啊,不是现在你可以海运空运,有高铁火车飞机。封建时代打仗就是靠走,就这还特么打了三次?! 武帝的高明在于他知道点到即止,而且治国能力丝毫不次于文帝和景帝。不然就汉武帝这种打法,早亡国了。

【回复】就是老了成了个老登[吃瓜]
【回复】回复 @冰上荣耀 :年轻时候喜欢玩刺激的,老了想修仙了,本质还是败家子,好在有卫青霍去病这些神仙将领拿下战功
【回复】回复 @天颜碧落 : 西汉骑兵装备碾压,对外战争中以一当十是基础操作。 打弹丸小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东汉时班超带着一个团就能经略整个西域。 汉末三国时候 一边内战 一边还不耽误顺手教训周边不听话的小国。 整个汉朝都武德充沛,要不怎么说大汉雄风呢! 你看就没有说大唐雄风的。
梵音の苦旅:
我一直觉得汉武帝是一个极度骄傲的皇帝,任性了一辈子[脱单doge]

【回复】哈哈主要是一辈子顺遂啊,小小年纪就被他爹封为胶东王,他娘备受宠爱,蜜罐子里想法,还是老太太的宝贝孙子,十六岁当了皇帝,身边有了卫霍二人,功绩斐然,他不骄傲谁骄傲啊,主要是放谁谁也得骄傲啊,一辈子顺遂牛逼啊
【回复】汉武帝的功绩盖过他之前的所有人,他作为皇帝,狂是正常现象。
【回复】回复 @云念帮我卤冠 :秦始皇也没有干碎一个帝国(春秋战国那些国家是诸侯国,称不上帝国),匈奴帝国的实力无需置疑的。 不过他们两人都没有高下之分,是最能代表大一统的两人
哼_你这泼猴:
没有之前两位勒紧裤腰带 他也没钱打仗[藏狐]

【回复】汉武的文治同样很出色,在位五十多年,文景加起来也才三十多年,真以为全靠吃老本啊,而且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你以为花钱很少吗
【回复】文景的家底早让他花完了.. 他后来的军费是搞国企攒的
【回复】文景支撑汉武,汉武赋予文景意义
裴将军_:
看见有人说刘彻把精锐力量和好的向导都给卫霍导致李广跟不上不能封侯我就笑了,那tm都把张骞给李广的向导了还能咋地?给他装个高德才行?

【回复】关键把张骞都给整不会了,老麋鹿人确实离谱
【回复】回复 @にしきぎchisado :张骞没迷路,是李广太着急跑太快了张骞没跟上😂
【回复】回复 @孝武长情 : 哪次战役不是关键中的关键啊,要是没有卫霍打出战果,一次败仗就够汉朝受的了
ssskakakakka:
秦末白登之围,晋末五胡乱华,唐末五代十国,宋末被蒙古灭,明末被李自成灭后给清军白捡桃子,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心腹大患,中原王朝每逢大乱都会跳出来作妖,只有战国时期和汉末三国中原打成那样,北方游牧民族与前后世的同行相比却无比安分守己,就冲这,也值得冠以强汉之名

【回复】战国和三国这些人都是专业打仗的,王者组的菜鸡打黄金白银的也是降维打击。
【回复】皇甫规:“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羌人受边将压迫)。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在164左右的几次羌乱,甚至有一次是因为抢某个女人引发的数万人战争),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军士的痛苦来自于军官)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胜利只能短暂安定,而兵败则会遗祸多年)
我是犯了天条了是吗:
汉武帝其实性格很坏,而且有点变态。男人女人都爱。脾气也很差,凡事有什么变故立马把人家砍了,事后又经常发现杀错人了,李宁也是,自己的儿子也是。还任人唯亲,最后还让关系户李广利带着六万汉军将士千里送了。即使有种种缺点都让刘彻的一个有点弥补了,他会治国。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老刘猥琐发育到后期逆风翻盘恩威四海。靠的就是治国天赋[doge]

【回复】回复 @漩渦鳴門 :他在位期间一直在打仗,文景两帝留下那点真不够他造的,武帝治国真不差
【回复】回复 @摆脱机械唯物 :的确暴躁啊,你看苏武那几个兄弟,语文书上面写的苏武传,里面大臣被灭家的有几十个
【回复】就是暴躁,丞相都被他用成消耗品
Alps醋王皮特:
汉武帝的成就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前有文景之治,后有昭宣之治,前者为他积累打仗的基础,后者为他收拾打仗之后的残局

【回复】文景的家底打漠南之战就没了,更别说更加庞大的漠北了,剩下的都是靠汉武帝的文治搞来的,昭宣中兴的关键人物霍光刘弗陵是谁选的?把霍光选为三大辅政大臣之首,刘弗陵这个英主又是谁选的?真以为都是巧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明白?
【回复】宣帝没有给他擦屁股,武帝晚年就转换国策了,任用赵过代田法,亲自主持“籍田礼”而且扶政大臣人家自己选的,霍光用的是武帝晚年的政策。霍光交给宣帝是“百姓益丰”的汉朝,所以谈不上给武帝晚年买单宣帝配不上。还有匈奴在宣帝朝臣服不假,可也是先有武帝打碎匈奴。况且宣帝放弃武帝和霍光对外长城的屯田政策,匈奴在他手上可是可以回到漠南回血了
【回复】不会真以为他的位置谁上都行吧,要是这样他爸也不至于为他废长立幼了,汉武帝一朝有名的大臣几乎都是他自己选拔出来的,文治方面他搞总结搞制度一把好手,武功方面更不必说,针对匈奴的大方针也是他定的,你可以说他穷兵黩武可以说他暴,百姓日子不好过,但是你不能说他菜啊,雄才大略这个词一开始就是评价他的
贝爷的荒野:
所谓 金屋藏娇 就是从刘彻这来的[吃瓜]

【回复】可是阿彘不喜歡阿嬌[doge]
凌晨四点我在这:
在汉武帝以前吧,中原地区一直被外邦骚扰,打劫,杀害。秦始皇,汉高祖,吕雉...他们都做出了努力,但是都没取得最终的胜利,唯有汉武帝把外邦打跑了,打服了。后来的外邦对中原的骚扰是不是大大减少了,唐朝基本都没听过。

【回复】回复 @哦哦魔域 :刘邦是不得已而为之,汉是分封郡国并行的,分封是为了更好控制六国人,秦二世而亡,郡县制并没有证明优越性,郡守没足够的兵无法迅速镇压六国叛乱,但是兵权给多了和分封并无区别,只能寄希望于用儿子分封来防止叛乱
【回复】但汉武帝一方面是雄才大略,战略眼光出色,另一方面也是文景之治积攒下的国力帮助了他。面对匈奴入侵汉文帝也很硬气,亲临太原部署战局,甚至想要御驾亲征,可虽然匈奴因此不敢大规模入侵,但国力在那里放着,最后他也不得不和亲
人间看微雨:
刘彻没记错应该是16岁登基,行事骄傲也的确有底气。在座的,别说当皇帝了,当个富二代16岁继承万亿家业也会到处吃喝票堵吧[doge]。

爱科普的小纯洁:
小表姐就是阿娇,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钟欣潼[doge]

jikwing12138:
他那一朝三个武将是真的厉害,但三人连一朝都没挺过,但凡卫青和霍去病留一个都不至于巫蛊之祸,霍光也能好好发挥

【回复】刘彻就是一个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人,卫青霍去病要是都活下来不敢保证会不会再发生秦昭襄王时期的内戚干政,到时候这两人恐怕就得和韩信一个下场了[滑稽]
【回复】回复 @薇尔莉特_伊夫加登 :李广守城没问题 出门就倒霉 不是迷路就是遇到匈奴主力 后面带个张骞还能迷路 谁能想到啊 怪不得说他数奇
【回复】回复 @带球撞人什么的最好了 :回复 @带球撞人什么的最好了 :霍光死了才动的,霍光的葬仪还是皇帝规格,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还是排的首位,这还不算不错?要知道他家可是毒死了许平君,还谋反啊
左岸小五:
千古一帝?自从清麻子用了之后这名号就烂大街了、说刘彻是万古一帝都是可以、不过还有个千万古一帝的洪武[滑稽]

【回复】回复 @bili_34844220034 :汉武帝是谥号(还是庙号来着?我也分不清楚),死后后人加的(用来评定他一生的功过),他本人活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被叫汉武帝;洪武是年号,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自己定的,年号这东西也是汉武帝首创。明代也有一个明武宗
【回复】感觉号里带武的有点少,汉武,洪武就这两个有印象
【回复】回复 @bili_34844220034 :汉光武帝秀儿[吃瓜]
长在土豆地的玉米:
西汉的国力是靠文景之治赞起来的,全部被刘彻花完,全国人口也减半,很多人佩服崇拜刘彻灭匈奴,可是谁又经历过人相食这样惨绝人道的时代

【回复】没有汉武帝一直刚匈奴,后面就没中兴之治的事了,只能说,蛊惑之乱把仁厚的太子搞没就真的伤
【回复】户口,户口减半,不是人口。其次是连年战争造成了很多流民,但是这些流民很大部分被大地主吸收变成佃农,人相食的问题没有见到记载,所以也不能凭空想象,不然以讹传讹容易误导人的喔~
【回复】回复 @六千世界 :问题是其实继承人没了后补那个也很猛…真正意义上补匈奴最后两刀的还是他的继任者

满分心动安利 原创动画 手绘 动画短片 刘彻 人文历史 中二 热血 人物故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