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越来越少是不是你的错觉?

作者: 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1-02-05 19:45:59 浏览:31709 次

好歌越来越少是不是你的错觉?

我有一个土拨鼠:
第一个观点,垃圾观众才有垃圾作品 第二个观点,学校音乐课都没有,谈什么音乐素质,悲哀

【回复】对于资本来说,管你什么音乐素质不素质的,能捞钱才有用
【回复】回复 @我哋驶乜死 :好的音乐就摆在那里,严肃音乐的进程从来就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试问有多少人能关心?是听音乐的人放弃了好音乐,而不是资本。
【回复】回复 @杨师傅哦 :然而现在乐坛就是喜欢让资本包装无论是唱功也好编曲也不太行的所谓网红音乐人
一百万吨的信仰:
引用一段马世芳老师的话,自己打的 提问者:马老师 你谈论的大多是曾经的歌 而我们现在听的也是很多相对的老歌 到底是我们跟不上音乐的潮流了 还是整个音乐圈的质量在不断地后退呢? (马世芳没有停顿直接回答) 马世芳老师回答:这一题你在任何时代都会有类似的感叹 我给你讲 在台湾的流行乐的黄金时代 比方说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 也是有很多人在讲 这音乐的质量怎么一直在倒退啊 现在都没有以前群星会时代 或者上海时代曲那个年代 那么隽永的好歌 现在的歌手怎么都只知道打扮自己 也不想当年的周璇 白光 邓丽君那么会唱 任何一个时代的听众 都会有怀旧、念古的,也都会有希望能够更怎么跟这个时代的当下 扣合跟呼应的作品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定的 我不觉得现在的音乐质量在后退 你会有这种感觉 可能是因为现在听音乐太方便 发表音乐太方便 以前做一张唱片你没有个几百万的成本 根本做不来 现在你家里一台笔记电脑你就可以把作品做出来 上传到网络 也不知道谁会听 搞不好你真的就变成了网红歌手 现在直播这么方便对不对 所以你发表作品 或者你要自我行销 也厚很多以前不可能想象的方式 所以现在是一个 挟泥沙而俱下的时代 良莠不齐的东西 全部都一锅端了 端到你面前来 你怎么在这一大堆乱七八糟东西里面去挑出真正的厉害的披沙沥金 你要沥出那个金来 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以前当然也不见得那么容易 以前打开收音机听到也是很多垃圾歌 但是至少它是通过一个工业检验的 那现在连这个工业检验的步骤 可能都不见得那么需要在乎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 我觉得音乐的质量并没有退步 而是坏的作品 混的作品 稀稀汤汤的作品 可能都一起端上来了 都会占据我们的耳朵 占据我们的注意力 或者跟综艺节目什么结合在一块 音乐的品质不见得这么好 但是它有很大的声量 那反而是我觉得你要用更多的心思去寻找好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见得有很多的 预算去做宣传 不见得有那么大的声量在主流媒体上 你要多花一点功夫去挖掘 去寻找才能找到 但是绝对是有的 我相信这个时代 最好的作品 并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来得差 这是我的 这是我亲身的感受 -------马世芳

【回复】一句话,等着普罗大众和时间来筛选,二十年后,我们继续听20年前的老歌。
【回复】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是在倒退的。 而原因是和时代和社会背景有关系的。 比如,摇滚。 之前的时代就很动荡,很混乱,很压抑,有非常多可以去抒发控诉的内容。 而现在,和平年代,吃饱穿暖了,精神也相对富足了,人也浮躁了,为了摇滚去摇滚了。 所以,我觉得音乐也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看是哪些在进步,哪些在退步。
【回复】或者跟综艺节目什么结合在一块 哈哈
高脚杯喝茶:
我认为好歌没有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了。毕竟门槛降低了,很多由于门槛原因“原来”不能参与到音乐创作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了。也就是有更多有潜在才华和创意的人进来了。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个产业基数大了,好产品总量肯定也是越来越大的。但是如up老师所说,发现好歌的难度也变大了,需要我们更主动的去搜寻而不是被动的跟着流行神曲。我觉得这才是现在很多人觉得好歌越来越少的原因。 当代不缺少好音乐,更不缺少有创意的音乐人,缺少的是有精力的听众。

【回复】那真的太费精力了,有几个人能专门去100首歌里找1首好听的。等听过10首难听的推送就已经疲倦了……
【回复】不能忽略“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且老师主要说的是国内网络环境。
【回复】同感。所以我觉得有些音乐软件去请专业的音乐人来做歌单,帮大众做筛选是很有必要的!
油炸的蚕豆:
up主有6万粉丝,至少把6万双耳朵往正道上引,有上千八百这样的up主,那些低质量的东西也就慢慢消失了

【回复】你早知道不是up主引导了六万双耳朵,而是这六万双耳朵本来就是好的,只是聚在了一起。[笑哭]
【回复】回复 @情圣小天使 :我混了那么多年没见过几个二楼赞比楼主多的[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情圣小天使 :楼主赞比我多是因为,更多的人先看到楼主的言论。
Favilla:
之前还看到有人说古典音乐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我特么。。

【回复】古代地都没种好,还有闲心思欣赏音乐?[doge]
【回复】回复 @洛笙-洛笙 :中国古代音乐不属于古典音乐
【回复】回复 @源氏专业代砍拼多多 :安娜:“妈妈的好大儿”[脱单doge]
爱在河边溜达:
专业音乐人越来越少,音乐裁缝越来越多,不,确切的说是糊窗户的越来越多,卸了别家的窗,砸了别家的玻璃,撕了别家的墙纸往窗框上一糊,就开始大声吆喝着卖了

a_lolo:
处刑李裁缝,自己弹得c调d调都不知道,6级和弦都不知道,这就意味着,这首歌可能都不是他自己裁的[无语]

【回复】回复 @拉屎瘦4两 :李荣浩的吉他水平在流行歌手里面排前几名完全没问题
【回复】不知道调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知道基础的东西,连抄也没法抄
【回复】回复 @拉屎瘦4两 :李袁杰
ChrisKim_ZHT:
因为经典是时间筛选出来的。就像UP主所说的,过低的创作门槛导致筛选难度高,但是这不妨碍时间这个无敌的筛选机制。当二十年过后,再来查看我们如今这个时代的音乐,想必,留下来的就是新的经典了。

极致水景:
还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具备发现好音乐的能力

bili8ilid:
歌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文学是一时半会儿不能还阳了,曹雪芹已经是中国文学的回光返照了。三百年大雅不作了。

【回复】回复 @身化青鸟 :这几位的文学水平,给100分,因为他们值得这么多分,曹雪芹李杜苏轼的文学水平,给一百分,因为总分只有一百分。
【回复】鲁迅?郭沫若?季羡林?老舍?余华?
【回复】回复 @身化青鸟 :比不过,喜欢文学的都很清楚,这个事实我觉得都没必要讨论。
Mariss-Jansons:
只听古典喜欢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的交响,那些流行无病呻吟旋律重复洗脑简直无聊透顶

【回复】古典是好听且值得敬佩的,但如果只是因为自己仅能接受古典的形式听不进其他音乐,就去贬低其他的乐种,不去倾听也不去理解对方要传达的东西,这不是自大还能是什么[2233娘_喝水][2233娘_喝水]
【回复】回复 @教导处周主任 :人家说你自大说的没错啊,自己学了点古典听了点古典音乐就觉得了不起了,叫你玩流行你玩的来吗?叫你听流行你听的明白吗?以为自己欣赏水平比别人高,还感受一下贝多芬的魅力[嗑瓜子],可别笑死我,流行旋律重复是为了给听众记忆点,说什么无病呻吟是你压根没接触过好的作品,你至少得古典流行都玩的来才有lian说得出这话吧,要真正经跟你谈流行音乐你怕是还不如一个爱听歌的路人呢
ConnieTalbot:
有的人就是自己不会找没耐心去找好歌好音乐人,老是哔哔现在的歌不行,看什么短视频排名当然一堆辣鸡

【回复】智能机时代,上网成本太低了,底层的很多东西就像炖肉时的浮沫一样飘了上来,你自己懒得撇掉,还嫌这锅汤煮得不行
【回复】回复 @ConnieTalbot :话糙理不糙,不过控制这些嘌呤也是厨师的一项技能吧
chiyond:
近几年唯一让我惊喜的就是袁娅维了,2014年的那张专辑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最近总喜欢在下午听Love Can Fly,很享受,唱功和创作的完美结合

【回复】回复 @傲娇秋雅 :Taylor唱功算不上顶好,但她的歌我有滤镜在[惊喜]
於我归处-春色如墨:
现在只听认识的人的歌…尤其华语乐坛的…欧美的榜单也大大不如以前了[捂脸]不想浪费时间在筛选歌手上~

【回复】只听认识的人的歌……听歌面这么窄,找得到好歌才怪
【回复】回复 @911-_ :楼主说的是欧美榜单惹惹,浦西神现在也在打榜期啊
【回复】回复 @911-_ :folklore和evermore也上了榜单,所以你回复我巅峰期是想说啥
楚门大墨水:
我很欣赏Up主的思考,个人感觉也是有些理想主义但音乐何尝又不是人们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想层面呢,但比较可悲的一点是这个时代的劣币驱逐良币,技术的进步导致门槛的降低,模式化的东西能让商业模式更为稳定,聪明的人会用取巧的方式写出抓人的hook来捕捉欣赏力不是很强的群众,纯粹的东西在变少属实有些悲哀,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吧,投机者终将被群众逐渐觉醒的慧眼识破,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人们对于精神世界有了探索之后自然会变得有鉴别能力

窝瓜哥我的超人:
我很想努力成为门槛以上的音乐人,但是很害怕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分母[笑哭]

【回复】只有先接受做分母才有机会和其他分母争那几个分子的位置,所以要一遍遍的重复以增大机会,相信自己可以第一次就把别人努力半辈子给挤到分母的话...我不说了,还是劝你先尝试失败
【回复】哈哈哈没事慢慢来[笑哭]
Lio_X里昂: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音乐的投入回报更少了,中国音乐没几个收费。流媒时代后音乐不收费,回报越来越少。Taylor Swift第一个站出来收费就是说“音乐不是朝生暮死的娱乐,而是值得音乐人做一辈子的事。收费事为了保护那些还在成长中的艺术家们。“

新春音乐颂 听歌 科普 人文 乐评盘点 观点 流行歌曲 碧梨 Billie Eilish 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