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火神山医院有28位大体老师

作者: 央视新闻分类: 热点 发布时间: 2020-04-20 11:54:52 浏览:569587 次

致敬!火神山医院有28位大体老师

TimeForEverz:
遗体捐赠者无偿捐献他们自己的遗体,遗体捐赠者在过世8小时内急速冷冻到零下30℃保存,在教学使用时再复温到4℃,从而能够保证遗体的新鲜程度,让学生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 从这些遗体捐献者的躯体上,医学界的学生们掌握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让学生们去感受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这些遗体是医学生第一个手术的“患者”,也是医学生的老师,他们被尊称为“无语良师”,亦被尊称为“大体老师”。

【回复】快十年了,依旧记得自己第一位大体老师,以及现在每一次角膜移植手术时自己手里拿着的供体,内心都充满敬畏,那都是生命的延续,致敬每一个为医学及生命无私奉献的英雄
【回复】我们学校的大体老师在被取出教学前都是泡在冰冷的药水池子里两三年,大体老师对解剖课的教学而言太重要了
【回复】科普君,能科普一下哪里可以自己生前签自己的遗体捐献吗?
推倒大桥:
“你们可以在我身上划错一千刀,但你们绝不能在任何病人身上划错一刀!”向每一个无私做出捐出遗体决定的前辈和他们的家属致敬!

【回复】回复 @猪一蛋的劳力士 :其实这句话还是某位大体老师生前的留言唉[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天狱门 :不敢不敢,有位大体老师生前说过这句话[笑哭]
【回复】回复 @天狱门 :人生的学识与积累,光看等级可看不出大概哦[锦鲤]
利兹OO:
致敬大体老师,感谢他们为防疫事业做的贡献 我以后也想成为一名医学生

【回复】加油,作为一个医学生,建议要慎重考虑 这个疫情期间很多学弟学妹可能很容易感动 对医务工作者产生敬佩乃至向往,但实际上很多人是现在很热血,学医不易,出来做临床更艰难,人生选择一定要仔细考虑
【回复】一定要了解清楚再做决定,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能够支持你,自己三十岁以前也可以坚持吃苦挣不到什么钱,并且热爱医学可以考到至少研究生,那么是可以选择这个专业。
【回复】作为一名医学生,请你一定要慎重考考虑!这条路需要走很久
圆圆德仔:
本来我的想法是死了之后把有用的器官全捐掉,剩个空壳往焚烧炉里一扔化成灰,然后把骨灰往嫩江里一撒,每年清明节有人给我往河里扔一只我最喜欢的洋桔梗。看了这个视频我突然萌生了死了之后把自己的尸体捐出去的想法,左右都死了!还能给医学做贡献!那可是我无上的光荣!我一不信教,二不信邪!不那么多的说到!虽然我生前高考分数没够上医学院,但是我死后可以参与医学解剖啊!哈哈哈哈虽然是躺着被解剖的那个![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想想也算是心愿得偿,满足了我年少时进医学院的梦想。

【回复】[笑哭]身为一个学渣,想想死后被人叫老师还有点小兴奋。。。
【回复】hhh我也这么想,我身体不好,容易感冒,很担心身上没什么部件适合活体捐献[笑哭]捐出去解刨也行,还比较有用
【回复】跟我想的一样呀!我也想着能捐的捐,剩下的烧了再扬。现在我有个疑问,是捐了直接救人好还是做大体老师供医学生解剖学习好?
夸思无涯:
捐献者是伟大的,不捐献的人也不是处于非道德的一面,毕竟这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传统文化奠定了我们民族的根本,不能单独拿出某一点来看待。往往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我们只需要肯定这些捐献者的贡献就足够了,也不必去抨击那些不愿意捐献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凡人,英雄是凡人中升华而来的,不是凡人的对立面。话说回来,如果人人都是英雄,英雄又何来伟大?

【回复】正是因为我不敢遗体捐献,我才觉得遗体捐献的人伟大
【回复】我觉得,大体老师做出捐赠的决定,遗体被冷冻起来的时候,一样也入土为安了。
【回复】传统文化支持入土为安的说法,但是不排斥捐献的。传统丧葬意识只是排斥火化(大部分)。
鲜奶爱喝奥利奥:
记得刚学医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致敬大体老师的全院活动,印象深刻,致敬!

【回复】第一次上解剖实验时老师会说不能对大体老师进行拍照,是对大体老师的不尊重,一经发现记大过并且开除学籍
【回复】回复 @柠檬树咖 :简单来说就是对遗体的尊称,这些遗体在生前签了协议自愿在死后将自己的遗体供医学院学生解刨研究实验学习,为学生积累经验,这些人的精神令人尊敬,所以都统称为大体老师
【回复】回复 @柠檬树咖 :遗体捐献者尊称为大体老师,他们的教具就是自己的身体。
长弓zhang:
去年我也在网上登记了遗体捐献,反正国内也没办法土葬,感觉自己将来去世后遗体一把火烧掉太可惜了,倒不如捐了物尽其用。我19年12月初登记时排860749位,四个多月过去了,登记人数已经增长到1150788,看来和我有相同想法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了。很欣慰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https://register.codac.org.cn/default.aspx 没什么大本事,很惭愧,只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回复】当然做这件事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之后再决定,最重要的是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回复】我是158097位,我记得是17年的时候登记的,三年时间涨了一百万?还是我算错了?
【回复】18年年初登记的,269388报道。现在已经一百二十多万了。
寒寒寒寒han:
记得大三上医学伦理课的时候,老师让分组抽课题进行讲解展示,大多都比较应付差事拍视频做ppt,但让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组女生居多的小组抽到了遗体捐献,她们并没有简单搜集资料就完成作业,反而去了相关单位找师兄师姐认真了解遗体捐献,几个女生和家里商量了以后就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课堂上老师知道以后饱含热泪的像几个女生深深鞠了一躬。或许也是这件事感染了我几年后我应该也会去签志愿书吧,咱也为医学做出点贡献。

【回复】现在我可能愿意后面的视频可能截取了这也是说到大家心里了
不是小煤球:
有朋友是医学生,之前会和我说这栋楼里有大体老师什么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这是一个专有名词,后来慢慢了解到是“无语良师”。有一天他和我说,有一个大学年轻有为的教授去世了,他把遗体捐赠给他们学校了。我愣了一下,觉得有的人生前就做好了这样的觉悟或者说他的家人同意这样的做法,这样的人心里一定放了很重的东西。 致敬

J_Jockey:
看过非自然死亡,特别能明白解剖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完整的来,完整的走。遗体入土为安才是对死者最好的交代。但是通过解剖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病毒,从而避免产生更多的死者。所以同意解剖的家属或者患者本人,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思想影响下,能做出这样的牺牲真的非常伟大[爱心]

【回复】非自然死亡里那句:法医学是为了未来(原句不记得了),看完这个视频我才有真正领悟到了那句台词的含义。像这些未知的传染病的致病原理,单靠ct影像推测是不足以为疾病治疗方案提供最直接的证据的,只有解剖后真正看到了,才能更快的制定出治疗方案,为了若出现了同样的病才能有效防控,所以每位大体老师真的值得我们尊敬。
【回复】回复 @Blue-Jupiter :法医学是为未来而诞生的科学
【回复】法医学是为未来而设立的学科,真的很感动
我是Da佳哥哟:
在我们的解剖实验室门口,留着一个遗体捐赠者留给我们的一段话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宁愿你们在我身上割千刀万刀,也不愿意你们在患者身上割错一刀。 致敬!

瑶雪鹏:
大体老师,是解剖医生,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称为老师,意为捐献者用自己的身体,为医学、科学做出了贡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市火神山医院共有28位大体老师。他们走了,却又是永不被遗忘的记忆。 简介 为所有愿意捐献家属遗体的人致敬!谢谢你们对疫情结束做出的贡献[爱心][爱心]

凉鳩啾啊啾:
记得每次去解剖室 老师都要强调 不要拍照 尊重每一位大体老师 他们将自己的身体捐献给我们这些医学渣渣学习 向他们致敬[保佑]

【回复】对,我们老师也是说不能拍照,不管你是出于怎么样的目的都不可以
【回复】哈哈想想一百年后我的骨头立在教室里看你们这帮小孩上课好喜感。
【回复】对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会以为自己很怕然而并没有甚至有点兴奋
CaiKelele:
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 都是人生必然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 都是光照人间 仍记得四年前的第一堂解剖课学的这句话,致敬大体老师[爱心]

桃李有虫:
本身就是法医生,记得实习的时候,解剖后清洗用具不小心割到手,虽然知道这个尸体没有传染病,但是自己也害怕了好久,真的深深对他们和死者感到敬畏!虽然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出现,但是我仍然想要未来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能冲到第一线

【回复】法医哦,从某种意义上是让死者说话
【回复】回复 @大号被封的FAIZ :要参加特招或者省考的
【回复】法医也是一个很值得敬佩的职业[支持][支持][支持]
D1m丶:
您是本平台第 109548 位志愿登记者,目前共有 1151199 人登记![OK][OK]

【回复】我是146179位登记的,那天是18年二月份,我20岁,没想到短短两年,已经一百多万人登记了
【回复】我是16年22岁的时候登记的,第34392位,希望我百年之后我的家人能够理解并且同意我捐献
【回复】回复 @亭下の风景 :发自真心的对这层你们几位致敬[微笑][微笑][微笑]
跑不了一点的y:
有一说一,即便是医学生或者医务工作者,也很少有人能鼓起勇气去签那个遗体捐献书的,所以他们是真的伟大啊(尤其实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

大体老师 武汉 火神山医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