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浪革」“丧诗青年”背后的反商业化音乐 | 鲸年说009

作者: 盛鲸年不吃大米饭hh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0-06-27 04:29:11 浏览:91893 次

「华北浪革」“丧诗青年”背后的反商业化音乐 | 鲸年说009

时代少年团-肖战:
华北浪革是底层人民的乐队,大城市孩子觉得词矫揉造作,村镇青年觉得句句扎心

【回复】老子就是你口中的“大城市的孩子”,在孝感城关,被父母和老人抚养,长到18岁,家里面好容易在武汉定居,被逼着填了不认得的院校,调剂到了三姑六婆闻所未闻的专业。讲实话,老子第一遍听华北浪革的歌,就喜欢的发疯,感觉像找到了大部队。 别一开口就城市青年怎么怎么,农村青年怎么怎么,是的我是在城里长大,但我也是无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一样是在时代的痛苦和迷惘中长大的。我觉得你还可以再提高一下思想认识,这是改开进程中既得利益者和利益受损者之间的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其走狗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回复】感觉华北浪革的词比较意识流,但是每一段都能有现实的对应,编曲就是那种灰蒙蒙的感觉,要素也比较少,相比之下会有点单调。
【回复】后浪怎么会感受到“今天我们吃什么”时的酸楚呢
圣丹尼斯游击队队长:
现在消费动不动上千上万,我月薪却只有三千,这就是我为啥喜欢听这种歌的原因

【回复】网络上有钱人太多了,所以让很多人自己有了幻觉
【回复】[笑哭]太真实了,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然而我只有3000
pengbohaha:
挺好的挺适合我这种喜欢瞎几把听摇滚的

【回复】回复 @盛鲸年kirara :我也瞎几把听瞎几把看
RNG退钱:
知乎对这乐队一边倒骂声,果然知乎人均资本家

【回复】我搜了一下,我觉得知乎对这个乐队的批判多是在音乐性的角度进行的。也就是说多数是认为他们在摇滚乐的风格下创作出的作品不如万青,低苦艾等老乐队的水平。也有批判歌词堆砌辞藻,刻意做作的,我认为这些批评都还处在可以讨论的程度上。但不知你是怎么由此得出知乎人均资本家的结论的。(纯粹好奇)
【回复】知乎上的评论我没看很多,但是前几个从音乐角度出发的高赞回答说得都很有道理,他们的歌是真的很粗糙。所以只能说知乎上都是装x的,资本家就太过了[doge]
【回复】回复 @多特蒙德REUS :人在纽约,刚下飞机,年薪七位数
二十一世纪的司马康:
第一次听他们的悲哀藏在现实中就被震惊到了,后来又听了县城焰火青年等等。虽然在特区长大,很少回老家,但华浪革就是满足了我对于内地十几线城市的幻想和印象。让我挺惊讶的是本以为喜欢华浪革的都是城市青年,不了解而带来自臆的内陆颓丧,看看评论发现还是有人能够感同身受的。我觉得华浪革表达的更像小知识分子眼中的内陆城市,带有很强自身的情感限制,但也确实能表达出真实的那个世界。不是专业学音乐的,喜欢他们纯凭感觉,所以倒挺希望有好心人分析分析他们的音乐粗糙在哪。不过还是特别 喜欢!

【回复】感受比专业更直接,并非越精致的东西越好。我就觉得你讲的很好
【回复】我也以为是城市青年的臆想,没想到我们幻想的就是现实。
【回复】回复 @BUURRRR- :城市青年总觉得中国应该是北上广深的样子,可是殊不知中国的上千个县城才能代表中国的现实。
路关南:
别说华北浪革是小万青,华北浪革就是华北浪革,没必要和万青比,硬要比华北浪革也真比不上万青。看到说这俩像的,基本都是捧杀的,希望大家不要搭理他们,多看他们一眼您就输了。 很多人应该都是《县城》入坑的,其实其他作品也不错,个人觉得最有华北浪革自己特色的,应该是《废柴》和《叫魂》这两首。 不要揪着华北浪革编曲的专业性和主唱嗓子不放,不论是摇滚还是朋克,精神都占很大一部分。好比国际歌,大多数人比起各种殿堂或者电影配乐,反而更喜欢唐朝乐队那一版本。 华北浪革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与其称它是朋克什么的,我更觉得他是一个左翼乐队。尤其是那首《叫魂》,歌词儿太耐人寻味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歌词解读,搭配网易云评论区作者评论食用更佳。对我国现代史有点儿了解的,基本都能咂摸出来点儿味道。

【回复】朋克运动就是很左翼的,用音乐来搞事儿是我们缺少的行为艺术
【回复】喜欢哪个乐队都是很主观的事 没必要去比谁好 比如我个人就是觉得华北浪革比万青的歌好听 但我从不会觉得哪个乐队就差了 只是不符合我口味
喊我小石就好了:
今晚月色很美的造星能力太强了 华北浪革现在的操作和橘子海一开始一模一样 虽然我觉得他们的词槽点足足 但从旋律上讲 他们特别好 这支乐队属于主流 挺好的

【回复】有一些词很好啊,比如叫魂
【回复】回复 @陈烧 :中国更多人的城市生活就像舞台上那段炫目而又精彩的记忆,而人生更多的是舞台下,城市角落或乡镇里,那平淡却真实的生活
【回复】确实,旋律挺毒的,初听就上了头
Kurt_lllidan:
华北没有浪漫革命, 有的只是现实主义! 唱出了,小老百姓的诗意生活! 我想这才是好音乐,声入人心!

【回复】是啊,有时候感觉就在唱自己,每一句歌词都有画面,有一种很奇怪的乡愁感。想起了小镇上的光怪陆离的事。
春大大吉:
我就是个听众,听的就是个情绪。那么多标签,音乐风格,阶级之声,粗造滥调,很重要吗?是的,重要,对于某些垃圾来说。--知乎上有大佬吹牛逼,说这种歌一写一箩筐。一副华浪能火归咎于听众鉴赏水平开倒车的模样。其实这种音乐工厂的厂工式思维真是可笑。说他们吹牛逼,可笑倒也不是能不能写出的问题,而是对听众市场认知有偏差,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标榜着从专业出发,却连最核心的点都没抓到。还不如那些直接丢下拉圾二字的评价来得好。

【回复】艺术上什么叫专业,大抵是一个人扬名后带起了风潮,风潮之后专家们就开始分析,分析完便整理出类别,并用这个类别框住创作者,不用这个框架就是不专业,就是离经叛道,然而艺术根本不是一个规定性的事物,这也是为什么摇滚一直在突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摇滚已死,因为摇滚就是自由抒发,一旦被规定就不再自由。这也让我想到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横空出世大放光芒,然而也被文学界的专家们批评为垃圾读物,不过是因为影响越来越大,大家都喜欢,专家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又开始分析他的好。
【回复】没毛病,能引起共鸣的对我来说就是好音乐,哪儿那么多事
苏三老表:
我只想回县城喝一碗辣辣的胡辣汤,安稳过一生

【回复】回复 @讽刺坏人 :喝一碗胡辣汤就抑郁了?你活得真悲哀
【回复】回去吃面线糊 醋肉大肠卤蛋
【回复】回复 @苏三老表 :犹如疾风下劲草,大江中滴水,无非是身不由己
城外风雨三尺剑:
在西方资本文化入侵和过度娱乐化的时代中发现的宝藏,带着浓浓中国社会主义风味的民谣与摇滚,富有情怀的歌词和浓厚的时代背景再加上悦耳的旋律,我有什么理由能不喜欢它。已经戒不掉华北浪革了,我喜欢万青亦如是,崔健亦如是。我对华北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回复】这总结很到位,华北浪革的歌是艺术,只属于社会主义的艺术,所以扭捏作态的资产阶级只会尽力诋毁,以消亡我们之精神
【回复】希望这个社就叫这个名字[tv_难过]
咆哮的留声机:
摇滚半死,金属自闭,朋克抽象 中国月坛魔幻现实写照。 Clam down,keep listening to c-pop.

一根累骨:
真的摇滚青年: 社畜、恳求HR社保不按最低系数交、为还房贷苦恼。 为人和善、平时沉闷、看《乐队的夏天》会点评一二。 朋友圈分享同事听不懂的音乐,暗示摇滚精神还在。 假的摇滚青年: 反叛精神、与生活为敌、在28岁死去。

【回复】你觉得恨却离不开~你觉得恨却离不开 呜呜呜
【回复】回复 @沥青路上漫步的孔雀 :我爱哪吒
-不万能青年:
仔细听听华北浪革的歌竟有着些许左派味道

【回复】回复 @来顺砍 :红尘世外有高人,红符降妖灵心稳
【回复】回复 @调酒师溶树 :政治倾向靠←就俗称←派 当然这是一个框框而已不能认真去看的
我还睡着呢:
他们的歌下架说是准备重录就把以前的撤了,但是感觉他新上架改了一点编曲的县城,变得奇怪了,反正没有泛粥大爷做视频剪辑的那版舒服

全民音乐UP主 摇滚 新浪潮 乐评盘点 华北浪革 焰火青年 发展史 乐队 后朋克 县城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